金庸无双修改器:第三节 饮 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4:03
第三节 饮 咳2010-12-16 17:14 《金匱要略》谓饮有四: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其所谓留饮,即饮之留而不行者。伏饮,即饮之伏而不出者。后人所指之流饮、澼饮,亦不过就饮之流动不居,或僻处定位者,俱泛指饮之行止而言,仍不出四饮之范围。至饮之成,多因阳气衰弱,尤其是脾胃阳虚者,过食茶水酒桨,瓜果冷物,于是水饮停聚,随人体虚弱部分而潴留,不能消运而致。果使脾强胃健,如少壮体实之人,则随食随 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为饮。痰尚有寒痰、热痰之分,而饮既由水之停积,故俱为寒湿之证。治之方法,《金匱要略》揭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本之法,而温以发汗,温以利小便,温以逐水,亦不可偏废,随其证而用之。盖脾胃失其健运之功能,水湿蕴成痰饮,其性属湿而为阴邪,故当温药和之,即助阳而胜脾湿,俾阴邪化去,湿自除矣。但温药者何?近日市医,动以不凉不热为温药,此实误矣。近人曹颖甫谓:“仲师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究为何等药味,此不可不辨也。据本篇云,加干姜、细辛以治咳满。又云细辛、干姜为热药,服之当遂渴,渴反止者,支饮也。可知此节所谓温药,即后文所谓热药。又按太阳篇真武汤后所列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细辛,益可信温药之为细辛、干姜矣。”个人认为所指温药,不仅包括干姜、细辛,亦包括附子等辛热药味而言,观少阴篇四逆汤后云: “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可证。 治饮之法,应本诸《金匱要略》四饮论治,兹分别述其证治如下。
           (一)痰饮:人体水分与血分平均则盛,水气不达于皮毛肌腠,血肉中水分不充则瘦。故病痰饮者,每见形体消瘦,水痰下注大肠,则闻漉漉之声,因肺与大肠为表里,此肺病延入大肠之证也。证见胸胁支满,目眩、短气、头晕、恶寒,咳嗽时吐清稀涎痰。舌苔白腻而滑。脉则弦细。因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温蒸,故其津液悉化为痰饮,不复充养形体,见证遍及上、中、下各部,是其本已虚,故稠痰稀饮而俱见,法当以温药和之。若脾胃阳微不能行水,以致水饮停于心下,因而形成短气,冲肺而咳嗽。轻者,用苓桂术甘汤治之;重者,上方加附子、干姜以扶阳行水。若肾阳衰微不能化水,以致水泛心下而冲肺咳嗽,短气,兼见腰痛,少腹拘急之证, 则当扶肾阳,阳旺则水化,水不上泛心下而冲肺,则咳嗽自愈。轻者,用金匿肾气丸治之;重者,用四逆汤加肉桂温肾阳以化水。
           (二)悬饮:悬饮之证,水在胁下,与西医所称之渗出性胸膜炎积液相类。此由阳气不足运化,水液不能下达,聚集不散,咳嗽唾痰,引痛胸胁,此下焦不通之证也。舌苔黄润而滑。脉沉而弦。若不急为攻逐,则必滋蔓,为害非浅,故当以峻药攻逐,十枣汤治之。
       (三)溢饮:溢饮一证,以水气旁溢四肢而作。表汗不泄,与太阴之湿混杂,身体为之疼重。疼重者,脾阳不运,肌肉为水气所痹也。水流四肢,则四肢肿。盖肺主皮毛,皮毛闭塞于外,则肺之呼吸受障碍,发为咳嗽,此即营卫不利。法当发汗以散其水,使营卫和,经脉通,而四肢之水散,咳嗽自止,以小青龙汤治之。如水气不甚,而兼有郎热的,大青龙汤主之。
        (四)支饮:支饮之证,乃饮邪留于胸膈间。喻嘉言谓:“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比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那也。夫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其咳终无宁宇矣。”虽咳嗽非必因于痰饮,而论痰饮咳嗽,独重支饮,洵属卓见。若外受寒邪,饮邪被逼,外内合邪,冲气从下逆上,肺窍为水气壅闭,其形如肿,咳逆倚息不得卧,甚至腰背有时酸痛。舌苔白腻而微黄。脉浮紧而微弦。小青龙汤治之。若无外邪,咳逆倚息不得卧者,乃支饮壅肺而气闭,非立破其壅塞,则呼吸不调。法当开其肺气,以葶苈大枣泻肺汤治之。若饮邪留于膈间,肺气伤于水,阳气不得外达则喘,水液内停则满,由胸及于心下,则心下痞坚,面色黎黑。舌苔白腻。其脉沉紧。久治不愈者,是实中挟虚,应以木防己汤治之。若水气不能由肺外出皮毛,则留于膈间胸下,变为水痰,肺与大肠为表里,由表入里,水痰并走肠间,故腹满,其口干舌燥,系因支饮隔塞在胸,津液不得上承喉舌,而非真燥。舌苔白腻。其脉沉弦。宜前后分利水结,以除腹满,而通上下之津气,已椒苈黄丸治之。苦水饮上逆冲肺,喘咳胸满,浮肿冒呕,以支饮在膈上,中脘阳气被遏,必见郁冒。冒系胃底胆汁不能容水,冲激而上逆也,而冒必呕吐清水涎痰,则用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治之。
           综观《金匱要略》治饮诸方,邪实者泻之,故在上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在中用十枣汤;在下用己椒苈黄丸。偏虚者补之,在上用木防己汤;在中用苓桂术甘汤;在下用肾气丸。其它诸方,则多在虚实之间,未能偏举,倘能参伍善用,则治饮之道,已尽于是。
本病之护理,应注重脾胃,勿过饮茶水酒浆,注意饥饱均匀,冷热调理,使脾强胃健,转输津液水谷,水液不停积,则何有饮病乎?又水饮上逆,冲肺而咳嗽,故刺激肺脏食品,当知禁忌。
方解:
(一)苓桂术甘汤 方解见痰咳。
(二)肾气丸 方解见肾咳。
(三)四逆汤 方解见肾咳。
(四)十枣汤 大哉 芫花 甘遂 大枣
按戢、芫、遂三味,皆苦寒有毒之品,乃泄水之圣药,并举而用之,乃逐水峻剂,但恐水邪虽去,元气大伤,放加大枣之甘以缓之,且枣补脾,补土又所以制水。柯韵伯渭:“大戢、甘遂、芫花三味,皆辛苦气寒而凛性最毒,并举而用之,气味相济相需,故可挟攻水邪之巢穴,决其渎而大下之,一举而患可平矣。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毒药攻邪,必伤及脾胃,使无中和甘缓之品为主宰,则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然此药最毒,参、术所不能君,甘草又与之相反,故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顾其脾胃,一以缓其峻毒。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一以使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尽美又尽善也。”但必须患者形气俱实,身体健壮,始可用之。
(五)小青龙汤 方解见伤寒咳嗽。
(六>大青龙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石膏 生姜 大枣
按大、小青龙汤同治溢饮,但用大青龙汤目的在发汗,用小青龙汤目的在行水。大青龙治无形之热,小青龙治有形之寒。大青龙以发热为主,小青龙以喘咳为主。柯韵伯谓:“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日本汉医大冢敬节谓:“本方由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麻黄汤已有发汗解毒之效,再加石膏,其效力更能增强,此乃古方药物配伍之妙,屡为临床上所证实。……对于急性剧烈浮肿,用本方有时亦有效,但均以证状剧烈,甚觉痛苦为目标,其禁忌证为脉浮弱及容易发汗之体质。”可供本方治饮之参考。
(七)葶苈大枣泻肺汤 方解见肺痈咳嗽。
(八)木防己汤 木防已 桂枝 党参 石膏
            木防已辛温,入手太阴肺,肺主气,气化而水自行也。桂枝辛热,入足太阳膀胱,膀胱主水,水行而气自化也。二药并用,所以行其水气而散其结气,水行结散,则心下痞坚可除。人参味甘微寒,用之以生既伤之阴。石膏味辛微寒,以治心下逆气惊喘。喻嘉言谓:“木防己辛温,能散留饮结气,又主肺气喘满。石膏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气,清肺定喘。人参甘温,治喘消膈饮,补心肺不足。桂枝辛热,通血脉,开结气,宣导诸药,在气分服之即愈。若饮在血分,深连下焦,必愈而复发,故去石膏气分之药,加芒硝入阴分,开痰结,消血癖。合之茯苓,去心下坚,且伐肾邪也。”可供临证之借鉴。
(九)已椒苈黄丸 木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
         防已辛温,利小便。椒目苦辛,专行水道。大黄苦寒,荡涤肠胃。葶苈辛寒,以泻肺气之膹郁,肺与大肠相表里,使水饮从大便出。程林谓:“防己椒目导饮于前,清者从小便而出;葶苈大黄,推饮于后,浊者得从大便而下矣。此前后分消,则腹满减而水饮行,脾气转而津液生矣。”
(十)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茯苓 甘草  五味 干姜 细辛 半夏 杏仁
水饮上逆冲肺,牵引肺中隐伏之寒,喘咳胸满,非茯苓之谈渗以利水饮,则膈中痰水不易去。干姜、细辛,辛温入肺,祛肺中寒饮而泄满,合五味以致肺止咳。甘草补脾以制水,兼以协和诸药而止咳逆。纳半夏以降逆逐饮而止呕吐。入杏仁利肺气。气利饮去,则浮肿自消,而咳喘愈矣。
治验;
(一)熊x x,男,41岁,工人。
患者身体消瘦,面色黧黑,头痛,太阳经发烧,咳嗽喘促,吐清稀涎痰,胸胁满闷,恶寒特甚,两膝以下如泡水中,背心一片冰凉,全身胀痛,困倦无力,嘴唇乌黑,满口津液,口无味,不思饮食。舌质乌黯,苔白腻。脉沉细带滑。前医误以宣散、清凉之剂投之,以致日趋严重。从病者证状来看,实乃痰饮停留心下,阻滞胸膈,而致咳嗽喘促。法当行水祛痰,降逆逐饮,苓桂术甘汤加姜、夏治之。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白术15克 甘草12  半夏15克 干姜18克
尽剂后,诸证微有减轻。恶食油脂,乃挟感寒邪,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桂枝15克 细辛3克 生姜62克 于 姜15克 甘草31克
连服两剂,诸证又有减轻。惟心口胀满,夜间咳甚,一身痛。舌苔白腻,上浮薄黄。上方去干姜加葱白124克通达内外之阳。
尽—剂,心口不复胀满,思饮食。舌苔白腻已去,转为白滑。一身巳不痛,本膈上有饮当温之法,四逆汤加味。
制附片31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 白术24克 桂 枝18克
服药一剂,病势又有所减。但两脚仍冷,心累心跳。舌苔微黄。脉沉细。处以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18克 桂枝18克 白 术18克 甘草24克 干姜31克 挂子9克 制附片31克
连服二剂,咳喘大减。但痰结喉间而咳不出,勉力咳出,吐痰成坨带黄色。舌质红润,舌根黄。脉现洪大。此因连服辛热药,阳旺而灼阴。法当滋阴,使咳痰利爽,兼以缓姜、桂、附之性,贝母散加昧治之。
贝母9克 桑皮12克 杏仁18克 桔红15克 茯苓18克 甘草12克 天冬9克 麦冬9克 白菊12克 木通9克
连尽二剂,咳痰利爽,仍为清稀涎痰,口中有津液。舌苔白滑微黄。腰胀痛不能转侧。此寒邪末尽,仍用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细辛3克 桂枝15克 生姜31克 甘 草24克
尽剂后,仅微咳,腰背痛减轻。舌苔微黄,脉浮紧。用麻黄汤汗之。
麻黄9克 杏仁18克 桂枝9克 甘草15克
       又尽一剂,晚上睡觉出汗。次晨起床后,即不咳喘,盖病从汗解矣。但困倦无神,胃纳不佳,为巩固疗效,理中汤加味治之。
党参18克 白术18克 干姜18克 炙甘草18克 茯苓24克 桂枝15克 砂仁9克 白 蔻9克
连服二剂,脾胃健旺,饮食增多而愈。
(二)敬x x,女,28岁,农民。
         患者出麻疹后,即得咳嗽气喘病,随年龄之增长而加重,及结婚生育小孩,产后又摄身不慎,感受寒邪,齁喘更甚,医治无效,咸认为老哮喘病,已成终身之累。
患者面容灰黑无神,面部微微浮肿,头痛而重,恶寒发热,口干不渴,胸腹胀满,饮食不多,两脚亦微肿,心累心跳,腰背酸痛,近日咳逆不能平卧,拥被倚床而坐,齁喘声达于室外,吐痰多白泡沫,有时呕吐清水。舌苔白腻而微黄。脉浮紧而弦。此内伤寒饮,外感寒邪,两相感召,故齁喘咳逆较平日为重。法当温肺散寒,逐饮降逆,小青龙汤加味治之。
麻黄9克 桂枝15克 白芍9克 半夏15克 干姜18克 五味6克 细辛3克 甘草9克 杏仁15克 茯苓18克
连服三剂,咳喘减轻,已能平卧,泡沫痰减少。继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细辛3克 干姜31克 生姜62克 桂 枝15克 茯苓24克 甘草31克
          上方服二剂。齁喘未见显著减轻,但头痛、一身酸痛痊愈。此时,外寒虽已去,而内之寒饮,停于胸膈之上,故胸部胀满,必须去其停饮以治本,用苓桂术甘汤温膈上之饮,加姜、夏温肺降逆,止咳平喘。
茯苓18克 桂枝15克 臼术18克 甘草15克 干姜18支 半夏18克
服药二剂,病势无多大进展。此饮邪内停,病根深远,难以祛陈;亦非温药和之能奏功。须用峻剂攻逐,己椒苈黄丸前后分利停饮。
防己12克 椒目9克 葶苈15克 大黄9克
         连服二剂,大便搪泄,多系涎沫,小便次数增多而清长,如此二日,胸腹不再胀满,面部及两脚浮肿消,盖水饮及痰涎从大小便而出,齁喘及咳嗽大大减轻。但仍恶寒,苓桂术甘汤加姜、附治之。
茯苓18克 桂枝15克 白术18克 甘草15克 干姜31克 制附片31克
又尽二剂,不复恶寒。上方去姜、附,缓缓温之。
连服二剂,咳平喘止而愈。
四年后,医者遇之于田野,据患者说,病愈后,迄今齁喘未复发,与常人一样参加田间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