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mp3:中国有 29 处世界遗产排名全球第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01:31
中国有29处世界遗产排名全球第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4日16:19 大洋网
大洋网讯据新华社报道,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遗产29个,分别为: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平遥古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莫高窟、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文化景观:庐山。
中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自1987年第11届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将中国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中国已有29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被列入该名录。在世界排名第三(第一为意大利,第二为西班牙),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记者孙晓胜李京华)
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之路
7月3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上,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的明孝陵通过评估,正式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古都南京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东郊钟山南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除了皇帝陵外,明孝陵的陵区内还建有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园以及常遇春、徐达、李文忠等明朝开国功臣陪葬墓。明孝陵是中国明陵之首,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三年艰辛申遗路
2000年8月,来宁考察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总协调员亨利·克利尔博士对浓缩了中国陵墓建筑精华的明孝陵惊叹不已,他说:“明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不申报太可惜了!”就这一句话,成了明孝陵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助推器。
申报工作刚刚开始,明孝陵就迎来一个好彩头。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我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明清皇家陵寝”(包括地处湖北钟祥市的明显陵、河北遵化市的清东陵、保定市易县的清西陵三处),这是我国明清皇家陵寝作为珍贵文物遗产获得世界认可的重要标志。
为推动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南京市政府成立了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而具体工作由明孝陵的直接管理机构中山陵园管理局负责。2001年底,明孝陵4万余字的中英文申报文本历经四稿,终于递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随后又及时递交了补充图纸,并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的技术审查。
为了达到世界文化遗产要求的“环境的原生性”,2002年4月,明孝陵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启动,整治项目包括22个大项和50多个子项。这是一个紧张而艰苦的过程。环境整治牵涉到机关、企业、科研院所、居民等多家单位与个人,拆迁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副处长廖锦汉回忆当时多方协调的情况,用了两句话形容:“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他告诉记者,为赶在国际专家实地考察之前完成环境整治,中山陵园全局上下都动员起来,最多的时候一天投入七百多人同时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8月25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李相海教授(韩)对明孝陵的整治保护工作给与高度评价,明孝陵顺利通过了专家的实地考察。
2003年3月,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6次特别会议上,明孝陵顺利通过了主席团(7个成员国)审议,并提交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明孝陵开创了明清皇家陵寝的先河
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在评审遗产时考虑的评审要素之一就是文化或自然遗产在世界上所具备的独特的价值。廖锦汉对记者说,明孝陵的世界遗产价值已经得到公认,在明清皇家陵寝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承前启后,开创了明清皇家陵寝的先河,具有世界遗产要求的“独特的、普遍的价值”。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叙杰说:“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艺术家和建筑师和政治家们的才智。
明孝陵的开创性地位还体现在其依山势地形作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研究员说:“明孝陵首开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作为后世子孙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两边分布的12对石像和4对石人,石刻风格多样,造型厚重简朴,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也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告诉记者,明孝陵是一部研究明清两代陵寝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它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设规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申遗反映我国文物保护差距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和操作规程都将从更高的水平上带动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直参与明孝陵申遗的廖锦汉说:“尽管我国在文物保护总的方针政策上与国际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具体流程和理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他向记者讲述了申遗过程中的一些观念碰撞。2000年8月,亨利·克利尔博士来明孝陵考察时提出了“修旧”的问题。他表示,文物的修复不仅要“修旧如旧”,还要将新修的东西与旧的东西区别开来。廖锦汉说:“这对我们的遗产保护是一种启发,以前我们在文物修复时一心想修得新旧难分,这其实对遗迹的真实性是有所损害的。我们后来在对明太子东陵进行保护时,就开始实行‘遗址性保护’,如对台阶的遗址不修复,只是在原有的台阶上套做了一层木制台阶。”
贺云翱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物价值的评价标准和我们不同。中国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强调其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环境的原生性。而我们过去在这方面意识不够,所以我国在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一般都要投入巨资拆迁申报项目周围的现代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还强调遗产对现代生活的参与度,也就是遗产共享。遗产申报的条件之一就是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和理解度,要让现代人接触它、保护它,而不是让遗产与世隔绝。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李相海教授(韩)在看了明孝陵宝城精细的城墙后,激动地说:“这么伟大的建筑,为什么不向市民开放呢?”在他的建议下,2003年3月,明孝陵最后一块禁地宝城宝顶也开始对外开放,南京市民得以领略到明孝陵的全部地面建筑遗存,而且登临宝顶后,更可以纵览孝陵全部风光。
廖锦汉认为,我国文物保护中政府意志更强一点,而国外的遗产保护在技术手段、操作规程这两个方面非常严谨,许多工作都由民间组织担任。比如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前期的考察、审定工作,都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民间学术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承担的。
后续保护尤为重要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巨大经济效益,让各地政府蜂拥而上全力以赴“申遗”,而一旦成功则疏于保护,甚至急功近利大搞商业化开发,造成极大破坏。屡遭批评的张家界天梯揽客、泰山索道迎宾,以及火烧武当山遇真宫、水洗曲阜三孔事件都是我们“重开发、轻保护”的明证。世界遗产并不是“终身制”,除了经常性的监测外,每6年都要重新进行一次总的监测和评定。世界遗产委员会已经对国内多个遗产地出示了“黄牌”。
拿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身份证”的明孝陵如何能避免商业化和破坏性的开发,如何进行后续保护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防止破坏性开发,症结是要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纳入制度化轨道。首先,要吸取国外相关规定和条例的精髓,因地制宜地订出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其次,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也是当务之急。我国的世界遗产地管理是一种多头管理,有的由文物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有的由当地政府负责,有的则归旅游公司经营,这使得部分景点、项目完全由市场操作,导致过渡开发和人为伤害。此外,加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观念、开展遗产地定期监测、培养世界文化遗产专门人才也应提上日程。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副处长廖锦汉告诉记者,明孝陵由中山陵园管理局直接负责,由市文化局和省文化厅领导,管理机构比较清晰、健全。在管理规范上,目前已有《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办法》,专门的《明孝陵保护管理办法》也在拟订中。明孝陵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后,还将由南京市政府牵头成立保护指导委员会,主要由相关政府负责人和专家组成。他们还设想成立一个文物监测机构,按照国际公约要求,对孝陵文物环境进行日常的、多方位的监测。
廖锦汉说:“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破坏后损失更惨重,这决定了我们永远只能将保护放在开发之前。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一块招牌,而是一种责任。我们会吸取前车之鉴,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好地研究和保护明孝陵。”(记者王力姚玉洁)
留给世界的文明——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朝皇帝的视野没有越过长城,而当他们被安葬在京郊天寿山南麓的几百年后,这些皇帝和他们的陵墓却吸引来全世界的目光。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当地时间3日晚决定,将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8月,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官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李相海对明十三陵进行考察考察评估。李相海认为,十三陵是中国皇家陵寝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范例。明十三陵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世界某一文化领域内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能为一处现存的或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作为一种类型的建筑群,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中国帝陵建筑的典型范例
明十三陵所以能够让世界瞩目,因为它是中国帝陵建筑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见证。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对明十三陵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陵楠木殿的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也很精湛。因为明成祖以降,除景泰帝外,都葬在这里,展示了建筑的演变全过程,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或从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陵内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
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照皇宫,红墙黄瓦,楼、殿参差,显示了所谓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按照传统的风水学说,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明十三陵从公元1409年开始营建首陵长陵,到清初建造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思陵,经历了200余年的历史。此后,又历经清朝和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职官体制和建筑技术、工艺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也记录着清朝和民国年间的沧桑历史。
明十三陵的三大特色
比较中国历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个明显特色。
第一,陵区建筑的整体性。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随着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现,这源于我国古代以宗族为单位,按贵族的等级和宗法礼制关系布葬的“公墓”制度。各个时代陵区规模的大小及建筑的设置各不相同,给其他时代帝陵留条后路,不加褒贬,只说不同之处。
唐代和北宋时期的每座陵园都有各自的门阙、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体系。它们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但在建筑的设置上彼此不讲究统属和整体联系。
而明十三陵则不同,各陵虽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楼、宝城,自成独立单位,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作为各陵共用的“总神道”出现,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区的建筑紧密相联,各陵总合形成了一个整体。
第二,陵寝建筑制度独具风貌。明十三陵的陵寝建筑布局基本继承了孝陵制度,但又有所改变。十三陵台陵明楼内圣号碑的设置,更突出了建筑的标示作用,棂星、宝城马道之设较之孝陵更便于陵园的巡守,方城前石供案及棂星门的设置,则增加了陵寝的纪念气氛,也为空旷的方城前院补充了点缀物。
在明长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的陵寝兆域门(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墓仪设施,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门前石牌坊的设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则为新创。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于秦汉时期黄肠题凑的木椁室制度,也与唐代凿山为穴的做法有别,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构件的真正的宫殿式建筑。
第三,自然环境幽雅壮观。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选址,大多受堪舆风水术的影响。由于明朝时皇家陵地卜选采用的是盛行于当时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势宗风水术,注重龙、穴、砂、水的相配关系,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吉地又是永乐年间江西著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所选,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具有四面青山环抱,中间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
北京对十三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
明十三陵的环境由山川、河流、林木、植被等诸多要素构成,有关管理机构对陵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登记、建档等。
为保存十三陵独特的景观,北京市已经耗资1.7亿元对陵区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整治。其中包括拆除了十三陵各陵寝周围50米内的民宅和建筑物8万平方米;为保证色调一致,将公路两侧30米内可视房屋建筑统一粉刷为灰色;拆除开放景区内的商亭,增设中英文标识牌;并将陵寝周围的电线埋入地下。
据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聂友义介绍,投资3800万的德陵抢修工程已进入尾声,今年康陵、庆陵的维修工作陆续开工。预计在2008年前,还将斥资4亿元,完成7座残破陵寝的修复工作。
明十三陵宝城内地下为安葬墓主的玄宫建筑,各陵宝城除思陵系复建外均保持原有形制,且较完整。明楼,仅思陵已不存(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昭陵明楼于1986年修缮时,依明朝原制进行了修复。其余各陵明楼均保存至今。
在各陵中,仅定陵于1956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定陵玄宫内除加护必要的防护网罩等,其他陵寝墓室建筑均保持着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陵宝城之前原制均建有祾恩门、祾恩殿、左右配殿、神帛炉、棂星门、石五供及宰牲亭、神厨、神库等建筑。
总之,明十三陵经历清朝中晚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数百年间虽遭受到风雨雷雹等自然因素的损坏和局部的人为破坏,各陵的主体建筑仍保存较好,陵园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完好保存。古建筑与遗址未受后人过多的干预与改变,自然环境也没有受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程度很高。
十三陵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共有32个国家的37处遗产项目申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各类遗产一国一年只能申报一个。云南的“三江并流”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此次明十三陵作为增补项目不在申报名额限制之列,它和南京的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共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认为,明十三陵能够入选遗产名录,是因为它符合入选所必备的诸多标准。
明十三陵记载着明朝的大部分历史。明十三陵首陵长陵建于公元1409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最后建造的思陵距今也有350多年的历史,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也纪录了明朝文化、历史、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状况。明十三陵的墓主涉及明朝16位皇帝中的13位,还涉及了23位皇后以及殉葬制度有关的皇妃。
这13位皇帝中,长陵墓主明成祖朱棣在朝政上颇多建树,如迁都北京、编《永乐大典》、派遣太监郑和下西洋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献、景二陵墓主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勤于政务,注重农桑,使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史称“仁宣致治”。永陵墓主世宗朱厚熜在位时间长达45年,出现过戚继光抗倭和海瑞罢官等人所熟知的史事。定陵墓主神宗朱翊钧在位早期出现过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推行改革的重大史事。思陵墓主思宗朱由检是明朝的亡国之君,江河日下的明王朝到他即位时已回天乏术,终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在明十三陵营建中,有明朝著名的工程技术人员蒯祥、陆祥等参与,明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上刻有著名书法家南云书丹,明仁宗朱高炽御制文《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及清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的御制诗文。(记者李京华孙晓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