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资治通鉴:《新闻周刊》百年最佳游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5:55

几十年来批评家们始终在预言游记写作的消亡。然而,正如《新闻周刊》的百年游记排行榜所显示,这种写作类型毫无式微之象。一百年来这些探险家和旅行者逐页行走并见证了这个孤独的星球。


  






玛莎·戈尔霍恩 (1908-1998)


她被《纽约客》称为“二十世纪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之一”,铮铮铁骨而又深情似水的美国作家戈尔霍恩是一位足迹遍布全球的战地记者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从被解放的德国达豪集中营进行报道的首批记者之一。1944年6月D-day登陆时,她的独家新闻抢去了她彼时丈夫海明威的风头。他们那场动荡不羁的婚姻持续了五年。此后,她还报道过越战,中东“六日战争” 及中美洲内战。

代表作:

《与我自己及另一个人旅行》(1978)

弗莉娅·斯达克(1893-1993)


1930年代,无畏的英国旅行家斯达克一次次远征,深入到西方从未目睹过的中东和阿拉伯半岛最荒芜的角落,她的写作生涯也由此诞生。作为一个通晓多种语言的女性旅行家,她行走在世界上最保守最父权的地区之一。她的创举在现代读者眼中仍然闪耀着胜利的光芒,每一个时刻在她卓越的文字中被记载与回味。作家劳伦斯·达雷尔(Lawrence Durrell)恰如其分地赞她为“旅行诗人”。

代表作:

《阿拉伯半岛南大门:在哈德拉毛省旅行》(1936)

诺曼·路易斯 (1908-2003)


路易斯相貌平平,但他的文字却让人难以忘怀。他是作家中的作家,被英国同胞格雷汉姆·格林尊称为“我们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不仅某个年代而是整个世纪。” 路易斯的名著包括:《那不勒斯 '44》,塑造了被战火摧残的但丁式的地狱般城市;《荣誉团体》,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却充满黑色幽默的黑手党纪实;《金色土地》,描绘了缅甸,一个“在文明对话中股市被心灵状况所替代”的国家。阅读路易斯本身就是一场令人愉悦的旅行,从容地变幻于魔幻现实主义边缘的清丽散文和高歌猛进的新闻写作之间。

代表作:

《醒目的巨龙:在印度支那旅行》

德芙拉·墨菲 (1931-)


爱尔兰女作家墨菲的第一本著作出版于1965年,题为《完全倾斜》,是对她一生最为精辟的描述。多年来在她的二十四部作品中,她所投身的挑战足以让稍稍胆怯的男人和女人们 ——那就是几乎我们所有的人—— 为她的遭遇胆战心惊。墨菲的许多旅行都骑单车完成,那是她最钟爱的旅行方式;此外她还坐火车,乘船,或者骑马、骑驴游遍了从刚果到西伯利亚的海角天涯。她的写作折射出她的旅行风格:勇敢,执拗,别具一格,洋溢着原始的活力和正义的愤怒。

代表作:

《完全倾斜:从爱尔兰到印度的单车旅行》(1965)

莱扎德·卡普辛斯基 (1932-2007)


身为驻外记者们的前辈,波兰作家卡普辛斯基将他的最佳素材留给了文学作品而不是记者笔记,他众多的热切读者们曾盼望着那些作品能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无尽地渴望旅行,渴望在世界各地最奇特的境遇中与人相遇 —— 其中包括40年内27次非洲战争,革命和政变 —— 激发了他这种渴望的是来自他编辑的一份礼物:希罗多德的《历史》。卡普辛斯基的《皇帝》叙述了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倒台的迷人故事;《众王之王》描绘的是波斯君王最后的日子。这些都例证了他在他所称“文学报道”领域的卓越才华。

代表作

《生命中的另一天》(1987)

简·莫里斯(1926-)


这个名单里的许多作家都感受过漠漠荒野那难以抗拒的召唤,而威尔士作家简·莫里斯却将自己的整个文学生涯奉献给了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城市。在她众多的作品中,关于威尼斯,牛津和香港的城市肖像,《的里雅斯特及无名之地的意义》,和《曼哈顿 ’45》是对这些伟大都市尤为杰出的永恒赞歌。她与纽约这一终极城市之间的爱情故事持续了60年之久,从1950年代那醉人的的第一瞥开始,她的激情从未因为那个喧嚣都市的自恋与神经质而稍有衰减。

代表作:

《威尼斯》(1960)

维·苏·奈保尔(193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及无数其它文学奖项的获得者,英籍特立尼达作家奈保尔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作为小说家,他以探寻英国殖民主义延绵的后遗症而闻名;他同时也堪称一名登峰造极的游记作家,他1981年极富争议的名作《在信仰者中间》,是对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的早期研究。奈保尔的游记反映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兴趣所在,他加勒比海,印度,和非洲的王国遗址中漫游,人道主义的同情孕育了他激烈的观感与深邃的洞察。

代表作:

《黑暗之地:印度亲历》(1964)

派特里克·雷·法默尔(1915-)


谁能活得如此洒脱?当他18岁那年,雷·法默尔从荷兰湾一路步行来到康士坦丁堡 —— 对这位狂热的希腊爱好者来说不存在“伊斯坦布尔” —— 半个世纪后他借《馈赠的时光》和《在丛林与水之间》的绚烂文字为那场奇特率性的马拉松式旅行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他曾与特拉普苦修士们一道沉默隐居;他爱上了一位公主并携其私奔;他为自己的国家而战,绑架过一位德国将军,他参加过希腊骑兵队的进攻,并畅游过达达尼尔海峡。《金融时报》认为他关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著名游记《曼尼》和关于北部希腊的游记《鲁迈尼》是“该世纪最出色的两部旅行著作。”

代表作:

《馈赠的时光:从荷兰角至多瑙河中游》(1977)

蒂姆·麦肯托什-史密斯(1961-)


也许只有一个足够古怪的英国佬才敢于花十年时间追随一个14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脚步—— 或者如麦肯托什-史密斯本人所说 —— 脚注。行走在路上时,他和他的文学英雄,伊布能·巴图塔,堪称完美的一对。麦肯托什-史密斯是一位在也门生活了30年的书痴和阿拉伯专家,他总能饶有兴味地描述他,以及 “伊巴”,横跨北非,中东,印度,非洲和欧洲的旅行。他的文字反叛,渊博,甚而猥亵,最生动地证明了旅行写作那依旧旺盛的生命力。

代表作:

《和橘子一同旅行:追随伊布能·巴图塔的脚步》(2001)

西斯·努特布姆(1933-)


在他的祖国荷兰以小说家而不是旅行作家著称的努特布姆,是一位杰出的游记文体家。他具备高度内省和自我意识,机智而又古怪; 当他观察人与环境时,他的反应之新奇往往令人怦然心动 —— 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译文来体会努特布姆光辉的读者们来说,最好的入门无疑是《流浪者的旅馆》,该书收集了来自于威尼斯,慕尼黑,马里,爱尔兰等地的游记文字。在乘船前往甘比亚的旅途中,他偶遇了一位年轻的美国和平队理想主义者,他“很象一部注定只有一个悲伤结尾的小说开头。” 珠玑妙语在他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代表作:

《通往圣地亚哥之路》(1997)

科林·瑟布伦(1939-)


作为英国最文雅也最热衷于文明传播的作家之一,瑟布伦堪称英国文学的政治元老 —— 这一非官方地位由于他皇家文学学会会长的头衔而得到了巩固。他无视任何地理的分界,除了六本小说之外,他还优雅地描绘了中东,前苏联,欧洲和中国。他今年出版的最新作品《西藏圣山之旅》显示他除了忍受了艰苦卓绝的岗仁波切圣山之旅外,仍旧诗情焕发,宝刀未老。他也许是当今世上唯一能够长篇大论描述岩层,却依然字字珠玑的作家。

代表作:

《在俄国人之中:从波罗的海到高加索》(1983)

保罗·泰鲁(1941-)


作为美国近年来最成功的游记作家,泰鲁是70年代中期以来游记写作复兴的弄潮儿,他的畅销处女作《伟大的铁路集市》深受读者青睐,记述了他横跨欧洲,中东和亚洲长达四个月火车旅行途中的奇闻趣事。火车与铁路始终令他神往。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讲述了他从波士顿到巴塔哥尼亚既令人捧腹又让人毛骨悚然的旅程。泰鲁风格的标志就是充满着尖锐反讽的细致描绘,记录他从开罗到开普敦陆地旅行的《暗星萨伐旅》即是一例。

代表作:

《伟大的铁路集市:亚洲火车之行》(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