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所 网贷之家:“党员干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8:37:07
“党员干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记丰宁重灾区西沟村民组受灾168小时后的点点滴滴 灾后的生产自救。 张志强 摄

  □本报记者黄永力 苏克

  

  □通讯员张志强 梁永生 韩春明

  

  6月29日,远离丰宁县城、远离黄旗镇街的老窝铺村西沟村民组显得有些热闹。

  钩机呼啸着摆动强有力的手臂,将河道里的巨石、树木一把一把抓起,然后撇在道边,统一运走;附近一户人家,传出嘹亮的歌声,村民说,是县里的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在调喇叭;更远一点的地方,一个小黑点“挂”在电线杆上,那是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正在施工作业……

  西沟村民组的村民们有的参与帮助清挖河道,有的忙着收拾被洪水肆虐过的家园,还有一些明显上了年纪的老人,站在道边看着钩机干活,嘴边露出难得的笑意。

  与几天前相比,人们的情绪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村民们开始从那场噩梦中逐渐走了出来。

  

  暴雨袭来

  

  6月23日,一场暴雨、冰雹袭击了丰宁全境。全县82个行政村39983人受灾,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088.7万元。黄旗镇是丰宁受灾最重的镇,老窝铺村又是黄旗镇受灾最重的村。死亡的那个村民就是老窝铺村西沟村民组的。

  据当时在家的村民介绍,暴雨、冰雹开始没过多久,村前的河沟水势就开始猛涨,雨水夹着巨石和泥沙,成了黑色。黑水头翻卷着,填满了河道后,开始向两边蔓延,很快就到了近处的村民家,进了院子。

  听见有人吆喝让大家先躲躲,面对院前汹涌的黑水,村民只得翻过院墙,从屋后逃走上了山坡。

  接着,黑水头冲进院子,毫无顾忌地进了屋,地势低洼一点的人家,黑水竟然上了炕。

  

  家已非家

  

  暴雨、冰雹来得快,去得也快。几个小时之后,洪水便退去。

  待村民们回村一看,家已经面目全非。

  村边几根10多米高、直径五六十厘米粗的杨树横躺在路边,本来五六米的河道变成了10多米宽,水变得很小了。河道里留下了许多巨石。近处地里的玉米秧被雹子砸得只剩下一个光杆。 村民赵英军离家老远一目望去,就知道坏事了。自己家只剩下正房和房前月台,月台前的花墙此时更像是院墙,以前的6间小房和小房里放着的农机具消失的无影无踪。村民徐连军回家一看,虽然房子还在,可是,院子里、屋里满是淤泥,小屋里300多公斤的粮食被淤泥埋住了。

  电没了,水没法用了;粮食被冲,牲畜被卷;房子被泡了,被褥浸湿了;一个村民不见了。未来,会不会再来一场这样的暴雨,村民们不知道,以后怎么生活,他们更不知道!

  

  悲情笼罩

  

  “当时,我们正在镇里开会,一看当天雨势不对,我们就赶紧给西沟村组长打电话,告诉他先组织村民躲躲。”该村支部书记程桂元介绍说:“然后,我们就赶紧往回赶。”

  可惜经过这场暴雨,回村的路已经断交,路上的大水没过膝盖。村主任赵英东只得绕道其他村子,踏着泥坑往西沟走。

  三个多小时之后,赵英东终于走到了西沟。村里人见到他时,攥着他的手就哭了,那时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他说,那时悲伤和恐惧是大家最主要的情绪,除了那些还不懂事的孩子们。村里现住村民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或者上学。赵英东的到来让大家有了点依靠。

  当日偏晚一些时候,书记程桂元和几个村民终于将失踪村民的尸体抬了回来。人们在距离村9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了她。

  悲情笼罩着整个村民组。

  

  村民转移

  

  村民们被突如其来的暴雨、冰雹和洪水彻底击垮了,人们茫然不知所措。

  为防止暴雨晚上再次袭来,为了避免被水浸泡过的危房倒塌造成更大伤害,先到村的赵英东开始组织大家转移,转移到附近安全的亲戚、朋友家去住,白天再回来自救。

  有村民愿意搬,可是,有的村民不愿意搬。

  75岁的李玉枝就是不愿意搬的一个。“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水!”尽管心里充满恐惧,李玉枝还是不太愿意转移,故土难离,毕竟这里才是她的家。

  赵英东专门到各家去做工作。李玉枝清晰地记得,赵主任跟他说:“还是先躲躲吧,不放心家里,明天白天再回来,晚上再来暴雨怎么办?生命安全最重要啊!”

  赵英东前后曾任村主任十多年,以前总认为带着群众生产、致富就是好主任,后来明白了,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党的领导,那是不行的,最终经过争取在去年他入了党。

  李玉枝对赵主任还是深信不疑的,最终老两口决定躲躲。

  于是,很多人投亲靠友,有两户没有去处的村民,赵英东帮着联系了住处。晚上,大家远离了这个令他们恐惧又难舍的地方。

  

  守望残垣

  

  6月24日,天刚亮,就有村民陆续回到西沟的家。虽然经过一夜,但是,很多人根本就没睡着。

  早上,村里重要的3个“官”——书记程桂元、主任赵英东、还有会计张国良陆续来了。暴雨造成来村的公路断交,三个人只能踏着泥泞步行来村。三人中,最近的是书记程桂元,距离西沟3公里,最远的是赵英东,需要翻一个5公里的山梁过来。

  他们挨家挨户地到每一个村民家中看望他们,安慰他们,告诉他们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重建家园。

  当天,在这个有着28户人家、90口人的村民组里,一些村民家里已经不能起火做饭,还有一些能起火做饭的,也没有心情吃了。大家就这样默默地守望着。

  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此次暴雨、冰雹中,在老窝铺村3430亩田地中,水毁冲成河道不能恢复的田地就达500亩,其他2900亩地受雹灾。

  

  一面旗帜

  

  自打受灾开始,书记程桂元、主任赵英东等人就一直坚持每天早上5点多钟到村。有了他们,村民们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他们,村民们才有信心,生产、生活自救才能有序进行。

  赵英东每天4点多钟起床,因为起得太早,吃不下饭,而且,吃饭太耽误时间,所以,每天早上都不吃饭,跨几公里的山梁到村里。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一遍,尤其是那些重灾户,更要多呆一会儿。

  然后,就是和书记一面组织村民自救,不等不靠,一面向上级汇报受灾情况。

  其实,村里几个“大官”家里受灾同样很重。天灾无情,它可不分是民还是“官”,暴雨、雹子、洪水所到之处,一律毁灭。

  惟一对自家受灾情况的心中有数的是张国良,202头猪被洪水冲走了,最后只找回十几头。三年来投入的六七十万(包括贷款和向亲戚的借款)都成了泡影,损失将近90多万。

  可是,他们从没因家里的损失而忘了自己的责任。每天走村串户,组织自救。赵英东说:“家里的事都交给媳妇,一个老爷们整天早出晚归,媳妇磨叨磨叨也是正常的,让他磨叨去吧,这是咱的工作,也是责任,不能不做!”

  

  山外来人‘

  

  受灾之后,村里来人了。首先是镇里包村的镇干部,和村委会的人一起指导村民自救。因为他们经常来,所以村民们认识。

  再接着,就是村民们收到了救济物资,包括白面、大米,还有食用油。这样,村民们的吃饭问题就能解决了。

  两天之后,村里来了更多的人,在一农户家里开了大会。有见多识广的村民告诉,里面有一个人是县委书记。冒着烈日,来自县各个职能部门的人现场办公,群策群力,帮助村民渡过难关,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有消息更灵的村民听说,这次村里受灾,省里领导和市里领导都知道了,这事有点大了!

  也正是在这一天,村民听说,村里对外的公路经过两天修复,已经恢复了交通。

  大会之后,很多陌生的人陆续来村,接着,电有了,水有了,生活有保障了。又运来了更多的村民必需品,

  

  村热闹了

  

  6月28日,铲车、钩机都来了,清理河道,铲除巨石,修坝筑堤。看样子,经过这次清理,即使再来一次6月23日发生的大暴雨,应该也不会有大的问题了,那可是至少七八十年一遇的暴雨、洪水啊!

  经过这一大堆事儿之后,村民的心里感觉有点顺劲了,该干啥都干啥去了,其实也包括安慰在外的孩子:“不用回来了,家里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很多党员、干部的照顾,尽可放心,安心在外学习、工作吧。”

  这两天,村民们感觉村干部来的不那么勤了,有人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正忙着安排省里给的青贮玉米种子和其它救灾物资。因为西沟受灾重,恢复生产、生活条件放在第一位,接下来,就要抢种,尽量把今年的损失降到最低。

  看样子,对于西沟村民组的村民来讲,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不过,他们说:“咱一个农民不怕受累,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有那么多好党员、好干部的帮助,咱干点活算啥,况且,这些都是为了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