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菩提子有什么功效:教育要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 中国教育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2:06

教育要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

  作者: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郭思乐  来源:中国教育网

  自古以来,教育阶段终端的考试,如古代科举和今天的高考和中考(下称总考)不可避免,且有积极意义:它公平地
  向社会选择人才,营造全社会重视学习的风气。问题是,许多学校认为,开展素质教育影响总考成绩,于是“上面讲素质教育,下面搞应试教育”,或者干脆说“素质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我们的看法是,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实现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教育。

  学校关注总考可以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应试”,却往往并非直接应对总考,而只是习惯性思维: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频繁地进行地域性或学校内统考,或不定期通过抽考进行“监控”(下称频考)。

  频考文化或有其存在的原因,但它通过权威的比较机制,使整个教育进入否定生命体系的、甚至也否定学科体系的考试体系,变异为日清月结的非生命方式,把激扬生命的教育转变为控制生命的教育,把质朴无形的教育变为无限复杂的可视和可比性的教育,把教育最终才开花结果的机制变成月月开花的机制,以致最后却得不到丰硕的成果。它造成全社会貌似有意义实则无意义的教育紧张,使教师依赖考题而教,学生步步依赖教师而学,使所有旨在发挥人的力量的改革裹足不前。

  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它的提出使教育目标从杂芜转向明晰,回归到儿童自身的发展。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同时也带来清新的思考策略——依靠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解决无可回避的终端考试问题。多年的穷于应付使人们开始质疑:总考真的需要依靠从低年级开始的控制性的频考吗?这样的频考会不会改变教育路线,破坏人的素质发展,最终损害总考成绩?如果否弃频考(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能否和如何依靠发展人的素质的策略,取得更好的总考成绩?显然,不正视这些问题,就不能深化素质教育。

  基本事实是:尽管教是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但无论如何教,我们始终无法代替儿童的哪怕是最小的一点精神活动。教的工作无论做得如何权威和强烈,其作用终归只是附加的和帮助性的,同儿童学的本体性、直接性、强大性、重要性不能同日而语。真诚地、彻底地、坚决地把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本体,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为此,涉及理念、课程、教材改革的“生本教育体系实验”力图对这一问题给予回答。其基本做法是把主要依靠教的教育变为主要依靠学,强调儿童自身是教育目的的所在,教育是学生得到提升的工作场和动力库。学生同教者的关系,是拥有万年之功的生命本体与某种外部条件的关系。尽管后者很重要,但它只不过是儿童发展所规定的和为之所用的。一旦明确了学是本、教是辅,儿童的事儿童做,儿童就像耕者有其田一样,兴奋不已,成绩斐然,令人惊喜。实践证明,真正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这时才能迸发出来,也更能为人所领略。

  采取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生命本能的“生本”方式,是高质高效地进行教育的新思路。它体现了新的教育“生产关系”,它激扬学生生命,扩张教育资源,大大解放了教育生产力。它依靠每个孩子都具备的生命活力,在可以不增加人力、财力的情况下,提高了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成为教育均衡的重要杠杆。

  需要指出的是,在已有的许多研究中,都有着关注学生、加大学生参与的内容,也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改革的效果往往不很显著或难以坚持,其中一个原因是,改革的思路仍然没有离开“师本”的框架,是在师本的框架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教学仍然是停留在“师生交往”、“师生对话”的层次上,没有实现本体性的改革。(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郭思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