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麻木的原因分析:平易:为辉煌教育生命寻找注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00:25

平易:为辉煌教育生命寻找注解

——写在王沛清先生从教50周年研讨活动中

 

刘建琼

 

在湖湘大地所有特级教师中,王沛清(1940-)无疑是最著名的之一。从对他1960年代到2010年代的五十年教育生涯探析发现:这位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始终不渝地对中国基础教育进行着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着较为明晰的平民化的教育思想体系。

的确,王沛清的人生哲学和教育思想不仅在湖南,而且在全国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尽管人生漫漫,其教育践行总是俯仰苍生,虽遇云水茫茫,却痴情不改,从基础教育而教育科学研究而师范教育、从学校教学而教育理论而教育政策,关涉领域之广之深如此的为数不多。在研究他的资料中发现,以百度搜索“王沛清”有21800项,但大多是客观简叙,找不到由他自己叙述的学术历经,其间也还是可以读出些许信息的。如果要从王沛清的众多论述中去寻觅他对基础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学术特点,其思考和言说维度,无一不是以公民、教师、参政者的身份介入,涉及视域大多是基础教育且皆为基础教育的基石性问题。如若以学术来演绎王沛清,说实在的,需要时间也需要强力思想。不过,笔者虽勿能却仍然企图借一个视角扼要地勾勒,比如,是一种什么姿势让王沛清这个具有师范性的符号充满认识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也许不能研究彻底,却期望能为后来的人们诠释这位教育学者的人、德、言等作些补充。于是,笔者给了自己这样的思考暗示:

平易,是王沛清辉煌的教育生命的较好注解。

 

(一)

 

平易,是平与易的结合。平,是平常、平等;易,是简约、简洁。基于教育而言,前者,可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态度,后者亦可以说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方法。态度和方法的背后,当潜藏无数的知识、思维、原则、精神以及与人关联的要素。自古而今,中国文化的言行本质就讲求常态和对等,事实上,在西方教育发展进程中,常态和对等是民主思想的胚胎。《管子·霸言》中就写到“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意思就是用平易来梳理堵塞,反对话语霸权;宋代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亦有文字记录,“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意思大致是说,为政当以平易作为原则,这样才会上下贯通。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非常明确地说:为了维系民主社会,应该使它的政治、工业、教育、一般的文化都成为民主主义信念的仆人,同时应该广泛地应用民主方法,即协商、说服、交流、理智协作的方法。以一个人的观念、行为、习惯和修养细细对照,平常和平等,的确是王沛清教育教学思想的人文元素。

一个普通公民尤其是公民代表养成平常与对等的民主意识,是社会的大幸,是个体生命是否富有社会意义的重要标志。面对千千万万的人和千姿百态的事,王沛清抱平常心态,持平等意识,那怕某个特定时空也许不需要如此,但还是遵守着这个铁规则。记得有一次,望城县某中学请他帮助组织一批省内名师到学校上示范课,目的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课后用校车送大家返回长沙,作为一个前辈硬是把每位上课老师送到家。事实上,车上的名师都可算作他的学生辈,是读着他的书成长起来的。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今天我是服务。”有时笔者也以为他过于认真,但是事后思索发现,他的做法是多好的平等教育现身啊。

生活里的王沛清作为一位古稀老者,于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规范意识是以一个颇有修养的公民角色出现的。在笔者与他的交往中,随时可以感受到他的平常心、公平心和平民忧患意识。一次到石门考察,路上堵车,大家都着急,他说,“没关系。总会过去的!”他开始闭目养神,也许是在思想。又一次,去醴陵,事先约好八点出发,结果其中一位领导记错了日期,他到处联系,两个多小时后才联系上。他笑着说,“呵呵!总有办法联系上的。”按照资历声望,他是有倚老卖老的资质的,这样的长者不是没有,但他从来没有这样的做法。记得第二届“湖南特级教师讲坛”,因为他作了两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学会决定多给老先生几百元讲课费。后来,不知道多少次跟我说起这事,似乎办的不妥,有违他的心意。他还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大家都做了事情,这是分给我做的,是分内的,补助应当跟大家相同。”等到第三届,还没有开始,又将此事跟我说起,其意是——可以同大家一起做事,但是不愿再多拿报酬。很多的行为已是一种习惯,很多的习惯已经化作教养,流淌在血液里。人类生命历程总是会奇怪地昭示,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所以,笔尖下的元素、口头上的元素和心灵深处的高尚元素不期吻合,注定这个生命是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的良好公民——一个有修养的普通百姓。

生活如此,非视异于人。平民思想存于心中,自然会辐射所有,因为,这是思想的价值和职能。王沛清将这种平民化的思想指向教育,曾经作过精辟的剖析,他说:“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应当惠及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尽量让每一位公民享有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中的义务教育更是集中地体现了教育的这些属性。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均等性、免费性、强制性的特点。普及性要求国家某年龄段的公民都要接受这种教育。免费性体现了公民受这种教育是由国家负全部责任的。均等性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必须按国家统一标准,学生应当享受基本相同的教育资源。强制性体现了对学生是否接受义务教育,学生是否能接受合符要求的义务教育的法律要求。必须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他经常会严肃而又忧虑地对我说:沉重的功利包袱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教育功利会使一个民族浮躁、短视;教育投入不足,不能总是以“穷国办大教育”作借口;要正视教育环境的污染问题;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中心有待提高。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涉及人的权利,见解亦是充分地平常而不平凡。他说,“人,一般是指从‘生命人’向‘社会人’过渡的人,在法律上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与生命权一样,是最重要的人权,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普惠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他在谈论教育的时候,血液中流淌常态和对等的意识,是一个平民的口吻,是一个平民的思考,是一个平民的责任。简而言之,是以一个平民说平民的事情、表达平民的思想,只不过他已是一个平民的代言人。

他曾认真地写到:“教育功能中提到的发展,主要是指‘全面发展’和‘个性主动发展’。” 王沛清这样阐述道:全面发展的人,会体现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也会体现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还会体现在理想、精神、人格、道德、法纪上,但是,都会落实在人的综合素质上。它会为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会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个性得以主动地发展,需要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进而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他说:“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这是教育功能的体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人的素质提高、潜能开发,又直接关系到国运兴哀,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仔细地想想,在王沛清所有的教育生活中昭示了这样的道理:平常的教育,是常态的教育,不扭曲;平等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不偏离。

 

(二)

   

如果你只是接住自己抛出的东西/这算不上什么/不过是雕虫小技/只有当你一把接住——/永恒之神/以精确计算的摆动,以神奇的拱桥形弧线/朝着你抛来的东西/这才算得上一种本领——/但不是你的本领/而是某个世界的力量。

 R·M·里尔克的诗歌奇妙地揭示了纷繁芜杂的世界里那些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事理:人类文化里所有的知识与智慧只是一种发现,事实上它是某个世界固有的力量,人类智者不过是偶然地拥有“永恒之神”。王沛清获取“某个世界的力量”亦如同所有的探索者一样,其辛酸艰苦,没人记录,可能记住的是他在讲堂上,拨动机关,一切玄机就豁然开朗的绚丽,接着就成了永不改变的简洁、简约之美,一种科学方法之美。当然,王沛清也可以说是上帝的宠儿,人类生命历程的幸福者和痛苦者。但是,点滴之美曾经沧海啊!

王沛清接受过良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但高等教育颇有坎坷和责难。他以1946年—1952年就读湖南一师附小,1952年—1958年就读湖南省明德中学。1958年以优异成绩参加高考并获高分,由于家庭出身影响而被送入长沙师专物理科学习。笔者只是想,历史的确有时像上帝开玩笑似地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生命顷刻间囚牢,当然,从而又会将一个生命的内在力量增强,从而影响一个生命对自然社会的诠释姿态和途径,所以,一个人某种意识的形成应该可以找到它的源头。

王沛清拥有相当长时间的学科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经历,但基础教育和教育科研更显造诣。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至长沙师范任物理教师。1962年—1972年在望城县一中、七中教物理,1972年—1979年在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任物理教研员,1979年至今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物理教师、物理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等职。王沛清拥有相当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和荣誉,但多为学术项目。1971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一本专著《农村有线广播》,此后著述不断,由全国11家省级以上的出版社出版著作、教材近百本,一千多万字。1991年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但是,1979年作为湖南省首批特级教师参评对象上报,省级评审以“专没话讲,红不突出”为由被否定; 1980年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副教授评审对象上报,最后以“学历太低”被否定,1987年评为高级讲师;1992年—2000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第六、七屆委员会理事,此后多次担任湖南省中师高级职称评委会、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评委会、湖南省特级教师评委会、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评委会之学科组长和副主任等职务。1997年获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笔者也曾思考,历史的思维方法最容易昭示出整体对个性的影响,联系王沛清后来参政议政的切实和精辟,不难发现:他以一生的教学作为基础而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且那么实事求是、那么简约有力,同样,可以找到理由。

王沛清后来拥有很多参政议政的机会,但献计献策始终以平民学术代表的身份介入。1992年——2009年分别由时任省长的陈邦柱、杨正午、周伯华聘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2008年底第三届参事到期,同年11月由时任省长周强转聘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93年—1997年被选为湖南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兼文教卫体委员会委员;1998年—2007年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教育组)。在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期间,主要为国家和湖南省的教育发展献计献策,还直接向中央和我省的党政领导人提出促进教育发展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翻阅王沛清教育生命记录,我想说的是,这个普通而又辉煌的教育生命的确是荆棘漫漫、上下求索,从中可以窥视到一个知识分子的深邃心智、顽强意志和学术精神,也可以领略到他的简约简洁的思维方法的源头之深远宽厚。笔者不禁引申,任何辉煌的生命铸成的理由,除去生命自身质量外,生而不息的追求是最靠得住的注释。筑成简洁这般的科学美之方法,毋庸置疑,需要生命的长途来砥砺。

笔者以简约简洁来概述王沛清的研究方法,并非说其研究概括的简单,事实上是“形简义丰”。正如郑板桥的书斋联所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简洁和简约比较准确地描述,应该是一种数学科学方法之美。爱因斯坦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他十分中肯地论断——“美,本质中就是简单性”。中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卡姆(1300-1350年)格外崇尚简单之美,他这样阐述,“自然界运动总是遵循最简单的途迳,诸多理论中最简单的理论,是比较美的理论”。难怪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其论著的《天道》中近似武断地说:“朴素而天下美莫能与之争美。”这种科学美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心思简单、平凡平常的心理元素来催化凝固;试想,心思烦杂、琐屑混乱的心理元素可能催生简约之美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当然,简约简洁的方法之美,需要实践者锻炼,需要知识积累、思维训练、原则形成和较高的精神境界。事实的确如此,有时会惊诧某些学者智者的敏锐高明和一针见血。有一次,王沛清以省政府参事身份到张家界市调研,市委市政府“问计专家”,临时提出“怎样将张家界打造成国际化的旅游品牌”。当时,他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三条要义,对张家界市打造国际旅游品牌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还被疑为旅游方面的学者。他采用简约置换的办法引申展开:首先抓住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而提出张家界成为旅游品牌必须以游客的需求为本,由此引出加强六个方面的建设、形成四大特点的建议;其次,抓住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提出要加强张家界旅游品牌的大本营建设,迅速改变目前脏乱差杂状态的建议;第三,抓住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从而提出加大保护力度,防止掠夺性开发,以免“遗产”沦为“遗址”。比如百丈峡的消失和黄龙洞景点的慢慢暗然现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写到此,要纠正那些“某人会讲的”说法,应该说是某人有思想有方法,当然也有很好的呈现形式。王沛清教育思想的呈现特证是简约简洁。笔者始终以为,与其经历、教养、性格、爱好和审美倾向密切相关。

笔者始终认为,王沛清是湖湘教育的一个符号,这个辉煌符号的本质和外延需要研究,也值得研究。感于这个符号拥有者而写下上面的这些文字,实在是真诚所至。结尾之时摘录泰戈尔《新月集》中《孩子的世界》这首诗以示笔者心思。

我愿我能在我孩子的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娱悦他。/那些大家以为他是哑巴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会走动的人,都带了他们的故事,捧了满装着五颜六色的玩具的盘子,匍匐地来到他的窗前。
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 
在那儿,使者奉了无所谓的使命奔走于无史的诸王的王国间; 

在那儿,理智以她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