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丝s6视频教学:知青之苦 苦在哪里:希望渺茫 返城不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45:15

知青之苦 苦在哪里:希望渺茫 返城不公

2011年07月04日 09:20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龙泉庄主

核心提示:从跟帖中发现,个别知青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上山下乡运动固然不好,但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我们是参与者,我们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此话大谬:我们要否定的是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而不是否定知青在农村的劳动表现和微不足道的贡献。声明一点,本人并不反对现在的城市青年去农村工作,如义务支教、做西部志愿者等。

凤凰网知青频道专稿,作者简介:龙泉庄主,男,老三届,新三级,原题:《知青之苦,苦在哪里?--再谈“知青定律”》

文革开始时为初67级在校生。1969.4--1975.5下乡6年,回城工作无望,75年因病致残回城当居民,属即将退休的老三届。

郑重声明:本人诚恳接受各位知青朋友对“知青定律”的批评、指正,但谢绝非知青朋友的无理指责与胡乱搅局!

拙文《上山下乡与知青定律》2009.12.18在“凤凰网”与“和讯网”(网名龙泉庄主)挂出之后,引起热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0多家网站转载,点击率过万,跟帖者近千,且发言者大部分是知青。跟帖者约70%的人表示对文章的赞同,肯定《知青定律》的存在。如网友'雄关漫道'在跟帖中说:楼主真是有心人,如此精劈的总结!赞同!陕西省网友'巩竹'说:“文章思维理性,分析贴切,语言表述不温不火,是一篇准确认识知青运动的好文章”;另有约20%的人认为《知青定律》过于绝对,表示了不同意见。知青'二黑'在北京知青网说:我不准备具体论证三个《定律》如何,我只问一句:楼主有没有“正面”的关于上山下乡的定律?因为只从反面论证“定律”,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本人对此作出回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世界各国都经历了由畜牧业-农业-工业到现代社会的演进,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动都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总是不断减少,城市人口总是越来越多,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上山下乡运动逆潮流而动,强行把劳动力从城市赶向农村,违背了客观规律(包括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大方向是错误的,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所以它注定要失败。请问二黑,既然方向错了,何来正面“定律”?

知青定律其实谈的是人对社会的感知定律。由于每个人在农村有不同的遭遇,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把这种感受进行归纳和分类,得出的结论便是知青定律。从跟帖中发现,个别知青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上山下乡运动固然不好,但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我们是参与者,我们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此话大谬:我们要否定的是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而不是否定知青在农村的劳动表现和微不足道的贡献。声明一点,本人并不反对现在的城市青年去农村工作,如义务支教、做西部志愿者等。

与此同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盘否定“知青定律”(约10%),甚至胡乱批评知青的跟帖者基本都不是知青,而是来自农村的有文化的中、青年。他们对“知青定律”不感兴趣,而是把讨论的主题从知青延伸到另一个群体--农民,并把两者进行比较,实属无理搅局!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知青下乡最长也就是十年,而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一辈子都泡在苦水里,不如一头撞死算了”。本人下乡6年,深知农民疾苦,解决的方法就是要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工的城市化入手(我另有文章进行论述)。因本文只谈知青,不谈农民,所以对搅局者恕不奉陪!

一、知青之苦,苦在希望渺茫--

详解知青定律一:知青对农村岁月的感受与下乡时间成反比

我从来认为,一个人年轻受累不算苦,反而是一生的财富。当年下乡的知青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知青陆陆续续离开农村,而另一些知青却被要求扎根农村一辈子。当你发现知青回城毫无规则可言,不是靠劳动表现,而是依靠其父母的权力和关系,而你的家庭又无能为力时,你就会感到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感到前程无比的渺茫,这才是知青苦难的真正所在,因为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遭受盲目的苦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认为,中国大规模的腐败就出现在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为了子女回城,家长们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由于名额有限,有权势的官员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安排好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又对老百姓子女设置许多回城障碍,导致知青就业与当前大学生找工作一样,都成了“拼爹”游戏。在全社会毫无公平正义的情况下,不少知青为了回城而拼命劳动,在风雨中染下一身疾病;一些女知青为了回城而被农村基层干部诱奸、强奸;更有少数知青因回城希望破灭而自杀。

影星刘晓庆在自传《我的路》中写到:“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她谈到当年在农村艰苦劳动的感受时说:“我第一次渴望着爱情,如果有这么一个小伙子,他能够每天来帮助我挖地,只要坚持八个月,我就一定嫁给他”。我相信,这是她当时的真实想法!试想,一个十多岁的弱女子在烈日下挥锄,必定是筋疲力尽,如果不是陷入生存困境和对前途的绝望,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二、知青之苦,苦在返城不公

详解知青定律二:知青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好恶与日后的人生境遇成正比

建国60多年来,不管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我国从来就没有建立起青年就业的公平正义的就业制度,整个劳动力市场缺乏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契约精神。“求职凭关系,就业靠父母”的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

从建国到上世纪末出生的人口,如果按照15至20年为一代,可以划分为三代人。出生于文革前的可叫第一代人,他们历经各种政治运动和60年代初的大饥荒,许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参与了上山下乡;1966至1980年出生的是第二代,即70后;而80后、90后则是第三代。第一代青年是第三代青年的父辈或祖辈,然而,人生经历截然不同的几代人,如果把他们的就业方式加以比较,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

知青返城就业与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比较分析

简略的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尽管时代不同,但两代青年动用社会关系求职的方式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2、当前大学生失业率为26%,而靠政策回城的知青(约31%)大多安排在父母所属单位的“大集体”、“小集体”和街办工厂等集体企业工作,这些人在90年代初又失业下岗,两者失业的比例较为接近;3、父母退休顶替和单位内招是合乎当时政策的,但它不是知青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列入凭父母和各种社会关系回城一栏;4、知青返城之初,社会风气尙可,许多知青还能靠劳动表现获得推荐。但随着时间后移,凭关系就业的人越来越多。同样,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实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之初,用人单位大多还能根据学生成绩择优录取。但到了新千年之后,家庭背景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两者何其相似乃尔!

知青能够熬过苦难,但绝不能赞美苦难!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有少数知青高喊“青春无悔”,他们赞美上山下乡运动,但自己早已离开农村。这一点毫不奇怪,中国几十年来的各种运动,即便是很不得人心的反右和文化大革命运动,都有人怀念不已,原因很简单:他们是运动的受益者!

三、知青之苦,苦在精神孤独

详解“知青定律”三:即便是力挺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也不愿“扎根”农村一辈子

当年知青下乡有三种插队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兵团方式。知青在兵团集体劳动,有工资,吃食堂。他们在精神上不太寂寞,生活上亦不孤独,谈恋爱的也可能多一些;第二种方式是知青点方式。一般由学校或知青父母所在的单位去农村建立(有的还派出带队干部),十余个知青下到一个生产队,知青们一起劳动,轮流煮饭,这种方式也不太孤独;第三种方式是插队方式,即一个知青落户到一个生产队,知青单独居住,劳动、生活完全自理。插队方式的人数最多,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插队知青由于年幼体弱(最小的仅十四、五岁,属标准的童工),挣的工分不多,家底远比社员要薄,生活困苦可想而知。又由于家庭背景与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知青与社员的共同语言更少。更要命的是,知青的返城情结与精神上的苦恼是不能与社员倾诉和共享的,这必然造成精神上的极端孤独,这种孤独正是知青的苦难所在!

网友'jip2'说:俺是1975年下乡的知青,属于小三届了。说知青苦,并不是说农民子弟不苦,都苦,可是苦的滋味不一样。知青十六七岁就离开了父母,独自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村青年有家,有父母姐弟相伴,干活累了回家有热水热饭。而知青,一个人深夜躺在黑漆漆的草房里,如遇生病发烧,别说吃饭,连冷水也没一口喝。天亮后,烧得迷迷糊糊地去担水,晕倒在田边等路人相救。当时,我真的好羡慕农村子弟。请看,这种真实的经历和精神的孤独是搅局者体会不到的。

九十年代,有个叫李春波的歌手,因唱“小芳”而红遍大江南北,歌中的诗情画意,严重歪曲了当年的知青生活。有青年朋友问我:你们白天劳动有农民照顾,晚上有“小芳”相陪,难道不幸福吗?不否认,在几千万下乡知青中,肯定有与农村青年谈恋爱的,但绝对是极个别现象,估计不到千分之一。我所在的公社,前后下乡的100多个知青中,相互之间谈恋爱的都很少,和社员谈恋爱的一个也没有,自杀的、精神失常的、因病致残的倒是有好几个。当时的普遍现象是,知青宁愿压抑自己的情感也不谈恋爱,不找对象不结婚!为什么?因为招工单位不要已婚的。当时家长教育子女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许在农村谈恋爱,好好劳动,争取早日出来!这句话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现在家长教育子女的常用语: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名牌大学!

文革中,当局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路线斗争”,为了这个斗争,居然可以关闭学校,停办国民教育,创下了世界奇迹!对上山下乡运动,除了冠冕堂皇的政治口号之外,至今也没见到一个长远的、科学的规划。现在来看,上山下乡完全是为了消除城市混乱,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的一种短期行为。让农村成为城市劳动力的蓄水池,当城市需要时调几个出来,不需要的则让他们在农村自生自灭。在这种国策下,许多老知青日后遭受了双重劫难:幼年失学之苦和中年失业之痛!前者是文革的牺牲品,后者是为国企改革所作的“贡献”,是一代人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无奈的“贡献”,但老来却倍感凄凉!目前,当局对知青问题采取视而不见的驼鸟政策:既不否定上山下乡运动(当然也不能肯定),又不肯对知青作出任何补偿(本人赞同对失业知青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而是采取拖的方式,很可能的结局是:一拖知青退休了,再拖知青就没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这正是研究知青运动的困难所在。(龙泉庄主)

注1:知青返城方式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所占比例的百分数是笔者根据调查认识的知青所作的估算,可供大家争论、探讨。另外,知青也有因病、工伤、意外或自杀死亡的,本表忽略不计。

注2:大学生就业数据采用最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另外,大学生也有自主创业的,但因人数很少而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