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很忙 乐文:[原创]读吴晓波《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有感 【经济风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56:13
[原创]读吴晓波《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有感1677 次点击11 个回复0 次转到微评 刘松萝 于 2011-7-4 0:08:4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读吴晓波《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有感
刘松萝

就在十几天以前,我说过:“有很长时间了,我对三位经济记者的印象非常不好。这三个人,就是薛兆丰、吴晓波和郭宇宽。”读了郭宇宽的《如果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感到他还算有所进步。

今天,2011年7月3日,我又读了吴晓波的《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他说:“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自上而下对财富的渴望近乎宗教般狂热,然而‘一切向钱看’的单一价值观使得本该称道的财富积累过程显得那样愚蠢短视,恶果明显:为了钱,可以无规则、无道德、无底线。而更可怕和令人绝望的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这些话如果出自他人之口,很可能会被斥为极左。

吴晓波的结论是:“幸福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财富的拥有者能否自觉节制欲望,不把过多的生活注意力浪费在钱上。”应该说,吴晓波终于觉醒了。经济学本来就不应该成为教条,更不应该成为信仰。

退一步讲,吴晓波所说的信仰与节制,在经济学上也可以得到完满的解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亚当•斯密时代已经很不相同。现在,地球上人满为患,资源接近枯竭。以住房为例,亚当•斯密时代,确实需要调动人的贪欲去多造房子;而在今天,我们更要考虑怎样才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此时此刻,放纵贪欲肯定是不合适的。

我一直认为,很多学者始终没有认识到经济学应该有所发展。他们回避资源的枯竭,回避人口的过剩,其实就是对所学知识就要过时的恐惧。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社会远不是互利的。吴晓波提到,“李嘉诚曾说,他认为最幸福的事,是老两口开了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然而,正是因为李嘉诚们的存在,才使得众多的老两口们开了小店也难以糊口,幸福就更谈不上了。

最后,我还要埋怨吴晓波们。“整个中国社会自上而下对财富的渴望近乎宗教般狂热”,与你们是分不开的。眼下你们开窍了,曾经被你们启蒙过的人们却还在执迷不悟,还在被惯性所驱动而又以先驱者自居。在有些论坛上,自私与金钱,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大多数人是没有思想的。他们,只是跟随者。正因为如此,拥有话语权的人们尤其要谨言慎行。

2011.7.4.零时


送分 分享到: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danielhu2222    影响力指数:0danielhu2222 已收获 0 次点击,1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7-4 8:50:59    沙发 在一个失控的资源浪费型体制下,人们的思想必然与它相适应。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刘松萝    影响力指数:41 刘松萝 已收获 3862682 次点击,39 个追随者 ')"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7-4 9:17:01    跟帖回复: 第 3 楼 吴晓波: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幸福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是拥有者能否自觉节制欲望,不把过多的生活注意力浪费在钱上。

记得年轻时,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农民帕霍姆为了买到尽可能多的土地而不停地走,因为买卖双方约定从清晨到黄昏所能走过的土地都将属于他,帕霍姆为此拼尽全力,最终力竭而死。这篇不长的小说如此结尾:“他的仆人捡起那把铁锨,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在了里面。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这一句有如晨钟暮鼓,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这篇小说有一个稍带讽刺却又意味深长的名字《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也同时提出了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多少土地才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幸福?抑或一个人需要多少钱,多少钱才能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这个问题自被提出的那天起,便萦绕不去,纠结百年,然而从未有一个足以让所有人信服的答案。显而易见的是,在一个人、一个国家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总是如期而至,无法回避。而今日中国,我们的财富已经多到自己都无法计量,而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却普遍缺乏幸福感,旧问重提,更觉尖刻、急迫、咄咄逼人。

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自上而下对财富的渴望近乎宗教般狂热,然而“一切向钱看”的单一价值观使得本该称道的财富积累过程显得那样愚蠢短视,恶果明显:为了钱,可以无规则、无道德、无底线。而更可怕和令人绝望的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我仍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去温州一个制造假药的乡村调研,我在地头责问村长,“你知道那些假药会害死人吗?你还有点道德吗?”村长用手指着身后一排整齐而高耸的民房,中气十足地大声对我说,“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让我的乡亲们富起来。”

我无法去责难这个村长,甚至无法去评定他是对是错,因为这个如今看来已近荒诞的故事,的的确确是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的财富逻辑,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成为其中参与或旁观的一员。因此,我们秉持着“富有即是最大道德”的信条,注定在历史中被痛抽耳光,一败涂地。

这种财富观蔓延到投资领域,通过各种不正当机会攫取的财富都会再以其他过火的方式进入市场,炒房炒绿豆炒大蒜,民众一种复杂的心态通过这些现象微妙的折射出来,财富成为一种让人们难以获得平静的东西。而我们生活的社会现状如何呢?贫者生怨,富者不安。一如古老传说展现的那样,疯长的财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想象中的东西:幸福、归属感和尊严。

我们不无悲观地看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当下的中国,对财富有那样强烈的向往,也没有哪个国家像当下的中国,财富与幸福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对立。贫穷注定无法得到幸福,然而,认为有足够多的钱便能幸福的观点也被证明是南辕北辙。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已成为一个十足的伪命题。我们已到了重新思考“如何才能幸福”这个命题的关口。

而让人欣慰的是,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角度开始加入这个思考,他们以各自的努力去破除之前“金钱万能”留下的种种弊端。他们不再视金钱为第一准则,而是把它还原成觅得幸福的众多途径之一。在中国,这种努力虽微若星火,于时下近于逆耳之言,却足以让人心生鼓舞。

在《这样投资更幸福》一书中,田仁灿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尝试。他在海外金融行业工作超过15年,得益于他的身份,田仁灿先生能够不断将海外成熟的投资理财理念引入中国,他也针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和中国财富阶层的投资心理,在2008年率先提出了“幸福投资”理念。

本书的写法轻松有趣,阅读感极佳。书中通过对两位主人公:秦(勤)先生与兰(懒)女士投资习惯、投资理念、投资心理的两相比照,以此探讨投资与幸福的关系。国外探讨同类话题的著作很多,引入国内的多半偏重理论,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而本书却别开生面,非常适合本土读者的阅读。尽管我个人对投资不甚了解,却依然为之吸引。

幸福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财富的拥有者能否自觉节制欲望,不把过多的生活注意力浪费在钱上。这便是本书要传达的宗旨。李嘉诚曾说,他认为最幸福的事,是老两口开了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而托尔斯泰则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些物质或精神富有的人总为我们指出人生真正的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