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选股模型:英语“考级”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6:18
转眼学英语已经快35年,到美国也25年了,当年是学生,现在是老师,当年被人家面试,现在则面试人家。现在看到的求职简历,都有英语4级、6级甚至8级,此外还有中级、高级口译,托福、雅思等等。

 

    然而论实际工作能力,这些持有各种考级证书的毕业生却常常使人失望。例如,最近让一位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译英一篇文章,出来的结果让我觉得是翻译软件的作品,只好自己推倒重来。为此我曾请教过一些80后的大学毕业生,我得到的印象是,现在培养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略知识面。据我了解,学完大学英语教科书第4册,就应该能够通过4级考试,学完第6册,就应该能够通过6级考试,以此类推。然而翻了一下现在的大学教科书,我觉得包含的知识面实在太窄。

 

    如何才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呢?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的心得。

 

    我是老三届高一,文革前学了4年俄语,1974年25岁,方从26个字母开始学英文。当时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年代,连学数理化都会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学英文更是有“投敌叛国”之嫌。至于学习条件,当时我只有一本(盗版的)《灵格风》和一本郑易里的《袖珍英汉字典》,连老师都没有。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我只好用最原始的办法——背诵。用了一年的时间,我将《灵格风》的50课书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底。

 

    一年后我遇到了恩师王雒文。他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曾留学美国,1975年刚出“牛棚”。当时我的英语还处在牙牙学语的阶段,居然有个美国留学生当我的老师,真是天大的造化。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个音标、单词和句型地教我,而是泛泛地谈一些学习方法而已,总结起来只有两句话:一,不用读语法;二,直接读原版书就可以了。于是我买了一本(盗版的)牛津大学出版的原版字典(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硬啃。例如,查第一个生词时遇到两个生词,查这两个生词时又各遇到两个生词,那么遇到的生词就是以2的平方、立方那样成几何级数地增长,如此攀升至16、32,乃至64,最后不得不打住。一开始我每天至多只能学2、3个单词,而且还是一知半解的,似乎是事倍而功半。然而就在这样滚雪球的过程中,我逐渐地养成了用英语理解和思考的习惯,避免了依赖中文拐杖的弯路。

 

    在自学英语的过程中,完全靠自觉,既没有家长督促我背生词,也没有补习班和家教。更没有老师考我。文革后恢复高考,英语考试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的考试,什么选择填空、中译英、英译中,我一概不知。而那场考试将决定我下半生的命运,我心里当然紧张。然而翻开考卷之后不禁喜出望外,试卷前面的80分就像我自己给自己出的考题,不到10分钟就一气呵成。但是做到最后两题时我彻底傻眼了,我觉得每隔一个单词就有一个生词。第一题里的那个“Zhou”、和“Dazhai”更让我糊涂,英语里有把“zh”拼在一起的吗?那哪是英语?分明是天书。幸亏我在小学里曾学过汉语拼音,读着读着恍然大悟,那本来就不是英语嘛!这不是说“周”总理访问“大寨”吗?既然如此,下一题说的就应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定的接班人,英明领袖华国锋到学校参加家长会,送应届毕业的女儿上山下乡。于是我连编带懵,居然把剩下的两个政治谜语都猜出来了。结果我以吉林省第三名的总分,超龄7岁,被吉林大学外文系破例录取。

 

    现在回想起来,我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一生中的第一次英语考试,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当年我开始自学英文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将来有一天还会参加考试,正因为我学习的动机完全不是为了考试,一旦遇到考试反而更能够考出水平。这种解释似非而是(paradoxical),但却是事实。其次,当时我的知识面已经远远超过考试的内容。就如打渔,如果在江河大海里撒下一张大网,即使有些许漏网之鱼,还是可以“晚上归来鱼满仓”。反之,如果在小水塘里用捞鱼虫的小网,即使滴水不漏,还是捞不到一条鱼,只能捞到鱼虫。

 

    我是英语本科毕业,却从未学过英语语法,未免使人难以置信。我进入大学后不久,即从78级跳到77级,正好跳过了语法课。乃至现在遇到人家问我有关语法的问题,我仍觉得语法给我的帮助远远超过困扰。基于我自己的经验,我给后学者的建议同样是,语法可以少学甚至不学,原版书一定要多看,此外还要多看原版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当然,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同样重要。参加高考、通过高考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或者说高考的目的只是为了跨进大学的门槛,而最终的目的则是通过上大学求知。当年我们在文革时被剥夺上大学的机会,辍学12年,方知珍惜学习的机会。英语考级亦然,而今的学生多数是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而学习,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如果为了通过级别考试,急功近利,只学几册教科书,其他的书多一本都不看,那样得来的4、6乃至8级证书能有多少含金量呢?我想至多只相当于一张英语扫盲证书吧。

 

    人生识字糊涂始。我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研究院,乃至法学院,可谓“久经沙场,身经百试”了。自从1994年获得法学博士,迄今已14年,每年仍会做数次考试的噩梦。例如,我从来没有学过西班牙语,然而坐在考场里,发下来的却是西班牙语考卷,吓醒过来一身冷汗。至于现在的学子,更是成天为了应试而疲于奔命。我曾自问,如果现在让我参加高考,虽然英语可以满分,政治恐怕不及格,数学也忘了不少,总分是否还能够进入一本的分数线呢?我不敢肯定。我还碰到过考雅思或托福几乎得满分的大学生,然而跟他们交谈下来,却发现他们严重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法学院毕业后,我为了考律师执照还专门上了两个月的补习班,天天模拟考试。然而正式考完试之后还记得多少呢?当时复习过的婚姻法、遗产法等,因为工作中用不到,早已还给老师。我不禁想,那些当年确实通过4、6、8级考试的学子,如果不温故知新,毕业之后还能记得多少呢?

 

    除了学习方法和态度之外,学习目标的高低也将决定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比方说,滑雪有平地、斜坡和陡坡之分。如果一辈子的目标就是呆在平地上,将永远只能是初级。只有上了斜坡,摔得鼻青脸肿,还准备挑战陡坡的,才能从中级飞跃到高级。英语翻译讲究“信、达、雅”。只求借助英汉字典能看懂与业务有关的英语文献者,至多只能达到“信”的初级水平;抛掉英汉字典,能够用英语逻辑思考者,才有可能体会到中级的“达”;至于“雅”,我以为不念莎士比亚和中国的古文,就永远不可能达到高级的境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如赵元任、林语堂、朱生豪和傅雷等,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

 

    最后还有一个天分的问题。先母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重庆到上海,至2002年仙逝凡57年,居然不会讲一句上海话,开口还是抗战前镇江的乡音,我母系的亲戚似乎也都欠缺语言天赋。我曾自问,如果继承了母亲的基因,我的语言能力将会如何呢?而先父专工语言、文字学,会讲数种方言,父辈昆仲也都会讲若干种方言,三叔更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终生教授,英语造诣相当于美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我之所以对英语有兴趣,大概是继承了父系基因吧。

 

    总之,目前国内的英语考级,抑或出国的托福、雅思之类,我认为只是入门的热身练习,千万不可考过某个级别就自满打住。只有博览群书,方能知道天高地厚。我曾听见许多与我同龄的家长称赞子女的英文如何了得,然而一掂分量就知道多数是念了几本教科书考级的时代产物。我想这主要是家长们当年在文革中失学,不懂英语所致,子女们万不可听到赞誉就自以为是。其实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有天分固然好,即使天分平平,但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再加上勤奋,以勤补拙,仍不失为可造就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