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该怎样吃:毛泽东115字写尽中国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14:45

毛泽东115字写尽中国史

      毛泽东有一首诗词,其涵盖历史面之大,真的很让人望尘莫及。上下几百万年的历史,仅用了115个字就在他的笔下尽显。这首词名曰《贺新郎·读史》写于1964年春,是其一生读书,尤其是读中国历史书的艺术性的总结,其大气磅礴,吞吐烟云,雄盖古今,充满诗情画意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为中外文坛有史以来所罕见之大手笔。该诗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现在,纵贯几百万年的悠久历史,而着墨却仅仅用了115个字,如大写意的国画,用笔虽然不多,但却纵横辟阖,挥洒自如,意境、情趣、神韵具备,以政治家的气魄、诗人的才华、史学家的渊博、理论家的思辩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吟唱,把读者带进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与之共悲欢。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九十华诞的日子里,今特将网上有关该词的解说拣其客观的搜集来,留作欣赏。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红旗》一九七八年第九期。)
  注释:
  〔一九六四年春〕这首词一九七八年发表时所署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曾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石头磨过〕把石头磨成石器。石器时代是人类的“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指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器和铁器都要用炉火来冶炼和翻铸。
  〔不过几千寒热〕这里作六字句,是此调的一体。赵朴初提出,照词律,这里一般是七字句,当作“不过是几千寒热”,可能写漏一个字。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只经过几千年,和石器时代经过几十万年不同,说明人类的进化越来越快。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前句用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句:“尘世难逢开口笑”。全句指人类过去的历史充满了各种苦难和战争。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五帝三皇神圣事〕传说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具体说法不一,总之都被认为是最高尚最有才能的神圣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盗跖(zhí职),跖被古代统治阶级污蔑为“盗”,后来袭称盗跖,春秋时人。庄屩(jué决),战国时人。近人多认为他们是当时被压迫阶级的起义领袖。《荀子·不苟》称盗跖“名声若日月”。同书《议兵》称楚国在垂沙一战(前三○一年)被齐、韩、魏三国打败,将领唐蔑被杀,“庄屩起,楚分而为三四”。流誉,流传名誉。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他进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县),称王。挥黄钺(yuè越),挥动饰以黄金的大斧。《史记·周本纪》曾说周武王用黄钺斩商纣。这两句是用来概括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被压迫人民的武装斗争。
   
把这首词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与猿拱手作别进化到了原始社会的人类犹如呱呱坠地,再经过磨石为工具的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少儿时期。炉中火焰翻滚,那是青铜时代,也不过就是经过了几千个春夏秋冬。纵观历史,也如人这一生多忧愁而少开怀。放眼历史,尽是征战杀伐刀箭疆场。这大好河山,哪一处没有战争没有流血。一部历史读罢,我已满头白发,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回顾起来不过是那些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什么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有多少人为其白首执迷。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难道是真风流?我看不尽然。盗跖、庄蹻、陈胜、吴广这些敢于揭竿而起挑战统治者的权威的人,那才是真豪杰。词未写完,天已破晓。天亮了,人民翻身了。  网友“江山多娇”在乌有之乡网站上发文分析说——
    纵观毛泽东诗词,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水岭。在这首词之前,毛泽东的词相对比较轻松;而在这首词之后,毛泽东所写的几首词都比较凝重,甚至带有火药味,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等。这也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简要地分析一下。
  一、解析这首词的三个关键
  1、要特别关注毛泽东的三处改动
  这首词毛泽东曾经改动过一次。从手稿看,仅仅改动了三个字,分别是将“遍”改为“篇”,将“无数”改为“无涯”,将“尽”改为“竟”。这三个词有个共同的特点:包含有时间概念在里边的。改动之后,整个词的意义大变。不少学者没有从时空转换上去理解改动后的意思变化,使得这首千古绝唱还没有被人们所理解。
  先看一下将“一遍读罢头飞雪”,改为“一篇读罢头飞雪”后的不同翻译。
  “一遍”表示对整个历史书籍通读了一遍,大概要花费几十年,自然就是黑发变白发了。(即:头飞雪)而这种解释,显然和上阙的“流遍了,胶原血”及下面的“几行陈迹”难以对应。一旦改成“一篇”,则表示时间很短,也许几分钟,也许一、两个小时。那么,这么短的时间,怎么会黑发变白发?显然 ,“头飞雪”不能再这样解释了。怎么解释呢,是“愁白了头”?好象是,但这个意思也不很妥当。最后,只能是“置身冰雪,头皮发冷,浑身冰凉,人极度愤慨”的解释了。这样一解释,整个诗词的上下阙就浑然一体了。而作者的极端愤慨的强烈感情就凸县现出来了。强烈的感情正是作者之所以写这首词的动力所在。
  再看看将“无数”改为“无涯”的不同解释。
  “无数”一般是对过去的、静态的事件的描述,而“无涯”则是对一直在进行的、动态的事件的描述的,是面向未来的。“骗了无数过客”表示这个欺骗行为是过去发生的,现在可能结束了,也表明毛泽东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读历史的。“骗了无涯过客”则表示这个欺骗行为还在进行中,而且看不到头,也表明毛泽东是置身于历史并感受到这种欺骗行为还在进行的。
  最后再看看将“尽”改为“竟”后的不同解释。
  和“无数”一样,“歌未尽”一般便是对过去的、已经结束的事件的描述,而且是一种纯粹的第三者角度的客观描述。而“竟”就大不同了,这是“事业未竟”的意思,“歌未竟”就是“事业未竟”,表达了作者要继承“盗跖、庄屩”的精神,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三字之改,毛泽东就将自己的身份,由一个读史者,一个历史旁观者转变为一个历史中人物,一个历史参与者,将继续承担艰巨的历史使命——彻底结束人吃人的历史。
  2、要关注这首词对时间的描述
  刚才从三个字的改动说明了一些时间概念。但时间概念在这首词里还有其它的表现。其意义也很重要。如,“只几个石头磨过”,“不过几千寒暑”,“(不过)几行陈迹”。
  一般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毛泽东宏大的气魄,寥寥几句就概括了历史。本人认为,实际不是这样。毛泽东写词,从来不是为了展现自己卓越的文学才华,而是抒发自己真切的感情的,即“诗言志”。之所以这样写时间,实际上是毛泽东对吃人历史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也就是说,在毛泽东看来,这些纯粹的历史学问题、考古学问题并不是最主要的,甚至是没必要详细追究的。而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铲除吃人历史的根源,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这也和毛泽东一直提倡的“厚今薄古”一脉相承。从这个角度出发,则上下阕就更加浑然一体了,也更能准确把握毛泽东当时的感情世界了。
  3、要结合这首词写作的大背景
  这首词写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当时,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主要是解决经济上的“贪污腐化”和农村集体账务上的“四不清”问题。这和毛泽东发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毛泽东曾在1963年5月召开的杭州会议讲过,“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重新教育人的斗争,是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向着正在对我们猖狂进攻的资本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作尖锐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把他们的反革命气焰压下去,把这些势力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改造成为新人的伟大的运动。这次教育运动完成之后,全国将会出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
  明显看出,毛泽东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看成是“教育人民”、“开启民智”的伟大运动,而“开启民智”是毛泽东在在《商鞅徙木立信论》就表达了、并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所以解读这首词,要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个大背景结合起来。
  二、《贺新郎 读史》解析
  1、什么才是我们要关注、要解决的历史问题?
  上阕写道:人从猿猴进化后,主要的社会活动也就磨石头,这是人类的童年时期,就象小孩子拿着石头玩耍一样,没有什么好深究的。(即: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随后进入了以铜器为主的奴隶社会和以铁器为主的封建社会,学者们对这两个社会如何划分争论不休,现在还没有定论。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深究,不过也就几千年吧。(即:铜铁炉里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暑。)
  上阕继续写道:在过往的历史上,人们生活困苦、被统治阶级压榨,感情都麻木了,一辈子也难得发出几声开怀大笑。(即:人世难逢开口笑)非但如此,人类社会往往处于不断的战乱状态,相互仇视、争斗、残杀(即: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如此,连绵不绝,血流成河,染红了无边的原野。这是多么的可怕呀!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研究,要关注,要解决的历史问题呀!(即:流遍了,胶原血。)
  2、历史问题的根源是民智被蒙蔽
  “民智不开”是毛泽东在《商鞅徙木立信论》就表达了的观点,并且一直致力于开启民智。在下阙,毛泽东又回到了这个话题。
  下阕写道:读了这篇“人吃人、人斗人”的历史,直叫人头皮发冷,浑身冰凉,犹如置身于严寒的冰雪之中。(即:一篇读罢头飞雪)良善的人民成为冤魂野鬼,此种恐怖、残忍的情景使人愤慨、痛心,也使得我读过的无数历史典故、名人往事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毫无价值和意义。(即: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历史书籍所描述的神圣、伟大的统治阶级以及他们的所谓的丰功伟绩,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私欲的产物。而无数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不去揭露这个本质,反而赞誉有加,写成史书来吹捧,还总结成所谓正统思想让人遵从,欺骗、蒙蔽了无数的人民群众,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民智不开。(即: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数过客)。
  修改的时候,毛泽东抚昔追今,意犹未尽,遂将“无数”改为“无涯”。直接指向建国来的中国社会主义进程和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改动后的词这样理解:这个历史现在还在重演,而且还将继续演下去。比如,前几年的浮夸风、放卫星就是有人要建立所谓“丰功伟绩”,而我们的学者、记者不但不反对,还对他们大事宣扬。这种现象几乎到了无法制止的地步。现在一些人当了干部,就当官做老爷,自以为事业有成,目无群众,甚至产生官僚主义作风,依仗职权贪污腐化,鲸吞财产,而学者、记者不去关注,不去报道。这些都是对人民的又一次欺骗,这种欺骗还在持续发展,不知道什么事后才是尽头。(即: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3、“开启民智”才能结束这个“人吃人”的历史
  在《商鞅徙木立信论》,毛泽东认为,对于错误的法律政策,人民自然就要去反对,这是民智开化的表现。承接这一思想来赏析《贺新郎 读史》,我们这样来解读后面几句。
  下阕继续写道:那么,真正做出过辉煌业绩、伟大贡献的风流人物是哪些呢?(即:有多少风流人物?)对了,正是史书中所记载的哪些强盗、反贼,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比如奴隶社会的盗跖、庄屩和封建社会陈胜吴广。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被统治者的反动思想所蒙蔽,对于错误的政策法律,对于社会不公能够觉悟并敢于反抗。(即: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鉞)几千年来,历史上不断涌现出这样的人物。(即:歌未尽。)
  此时,毛泽东的思绪又回到了当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是一个“重新教育人的斗争”,是“把这些势力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改造成为新人的伟大的运动”,是开启民智的伟大的运动。毛泽东遂将“歌未尽”改为“歌未竟”。
  改动后的词这样理解:现在,我们共产党人继承盗跖庄屩、陈胜吴广的精神,致力于推翻剥削社会,已经建立了人民政权。虽然我们也出现了欺骗蒙蔽的现象,但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这个运动教育人民,教育官员,教育知识分子,我们不会成为李自成,我们最终将结束几千年来的“人吃人”的历史,我们是完全有希望的(即:歌未竟,东方白。)
  三、这首词是毛泽东的思想的分水岭
  纵观毛泽东诗词,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水岭。在这首词之前,毛泽东的词相对比较轻松;而在这首词之后,毛泽东所写的几首词都比较凝重,甚至带有火药味,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也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简要地分析一下。
  从西柏坡进北京城的时候,毛泽东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不做李自成”。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天安门广场上,他发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万岁!”的呼唤,随后致力于社会经济建设。
  14年后的1963年,毛泽东有些失望了——“进京赶考不及格了!”“很多干部快变成了李自成了。”1963年5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大声疾呼:“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被敌人腐蚀侵袭,分化瓦解,拉出去,打进来,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被敌人软硬兼施,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长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请同志们想一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1年后,到1965年,毛泽东写下了《贺新郎 读史》。这首词可以看成是对上面这段话的一个诗化讲读,而感情之浓烈、心情之恳切不知要比杭州讲话强多少倍。从词里还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可能已经从“赶考失败”的失望情绪,走向了“歌未竟”的绝望情绪,并逐步开始了一个人的对于吃人历史、吃人文化的战斗。
  再1年后,到1966年,毛泽东发布了《我的一张大字报》了,这种战斗就公开化了。
  如果这个解释合理的话,我们则可以把“东方白”再解释为“我毛泽东方明白了。”也就是说,毛泽东终于明白了,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不但没有结束,还有进一步扩大之势,“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讲不听。(即:歌未竟)
  四、毛泽 东是暴 君和阴谋家吗?
  毛泽东爱读史书,对《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情有独钟。一些批评毛泽东是独裁者、 暴 君的人士,振振有词地辩论说,毛泽东读史,就是为了从历史书中学习帝王之术,而且学的非常好,出神入化,将帝王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以此来佐证他们的观点——毛泽东有帝王思想,是 暴 君、阴谋家。
  加之毛泽东写了首《沁园春 雪》。在这首词中毛泽东目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藐视成吉思汗,这不是帝王之心的真实写照吗?反对者如此诘问,确实令人百口莫辩。毛泽 东的暴 君、阴谋家、独裁者的历史形象好像已经坚不可摧。
  历史没有让毛泽东的形象如此定格。因为毛泽东不经意留下了《贺新郎 读史》。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对这首词的解析,拨开笼罩在毛泽东头上的“ 暴 君、阴谋家、独裁者”的迷雾。

     上面的分析虽说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但还是很公正的。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网上一些研究者的分析: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屐流誉后,更陈王奋力挥黄钺,歌未竞,东方白。” (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第378页)
  上阕起笔就是“人猿相揖别”,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面写来却是那么轻松,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这个“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但“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几百万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浩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时光在飞逝,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并不足道,仿佛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正如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 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结局呢?那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诗人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是全词中最经典之语,指的是自从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以后,人民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战火不歇,流血遍野。一下子抓住了阶级历史是由血写成之本质,看得人触目惊心,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