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赵志敬作者:作文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49:58

观察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观察与思考抓住景物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状物。

教学重点:观察与思考

教学难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时有位画家叫做厉归真,他酷爱画老虎,曾住到有虎出没的山林里,躲在大树上仔细观察虎坐、卧、跑、跳的动作,反复进行描摹。经过长期努力,他画的老虎神态逼真,令人叹服。

绘画需要观察,写作也是如此。今天我要大家一起来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抓住景物的特点。(板书)

二、示标:(多媒体)

1.学习通过观察与思考抓住景物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状物。

三、观察的重要性

师: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能触动

我们的情思,引起我们遐想的景物,数不胜数,可是让同学们描绘景物时

却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缺乏必要的观察是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请大家看投影。

师:谁能为此图配诗?

生: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师:这位同学用《咏鹅》来配画,可谓相得益彰。作者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生:曲项、白毛、绿水、红掌。

师:如果作者对鹅儿浮水这一景物缺乏精细的观察,他就不能写得如此生动,

由此可见,细致的观察是写好景物的前提。没有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就不可能将景物准确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怎样观察

师:仅仅懂得观察对于景物描写的重要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善于观察景物,掌

握观察景物的方法。请大家看两段文字(多媒体)

《春花图和春风图》

师:朱自清先生从哪些角度描绘春花?

生: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味道“花里带着甜味儿”。

师:我们知道观察景物要从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姿态、质地等方

面入手。

朱自清先生又是调动了哪些感官去认识和体味春风?

生:触觉、嗅觉、听觉。

师:我们对事物进行观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仔细听,详细问,用手摸,用

嘴尝,用鼻嗅。要想准确细致地表现景物,就要对它的整体有个比较全面

具体的认识,观察景物要全面细致。(以观察一盆兰花为例)

生:它的花是……

生:它的叶是……

生:它的形是……

生:它的气味……

师:很多同学在描述景物的时候,往往很难抓住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原因?由

于没有思考,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而不思”、“闻而不想,

或者只是描绘出景物外在的可观可感的形貌、姿态、声色等等,而缺乏“神”。

师:观察景物最重要的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即思考观察的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

的地方。(板书:此景与彼景不同)

师:再来看另一盆兰草。

生:塑料盆里的肥硕;瓦盆里的瘦弱。

……

师:可见,不同景物有不同的特点。

师:比较《春》和《春风》中春风的不同(出示多媒体)

生讨论:江南春风,温柔、和煦、芳香、悦耳。

        北国春风,猛烈、粗犷、壮美。

师:不同地点,同样的景物也有着不同特点。(板书:此地与彼地不同)

师:同样是冬天,扬州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不同?

生:扬州寒冷,济南温晴。

师:不同时候,不同地点,有着不同的景物,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把握景物在不

同时间的特点。四季都有花,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春天有桃花、杏花、梨花。

生:夏天有荷花。

生:秋天有桂花、菊花。

生:冬天有梅花、雪花。

师:它们有什么特点?能用一句诗来描述吗?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竹外桃花三两枝;红杏枝头春意闹。

生:五月榴花照眼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八月桂花香。

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师: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色彩。比如柳

叶,春天,它的颜色嫩绿,到了初秋它的颜色凝重,等到深秋,它转为黄

色。同样是荷花,春夏秋冬有什么不同?(板书:此时与彼时不同)

生: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秋天,荷尽已无擎雨盖。

:冬天,留得残荷听雨声。

师:观察景物要想抓住特点,必须掌握方法,善于思考,才能发现景物的特征。

五、如何写景

师: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写景抒情,我们观察到了景物,如何生动地描绘它们,

表现它们呢?请大家看《济南的冬天》中“雪后山景图”,作者是按照什么

顺序来描写的?

生:方位顺序,山上→山顶→山坡→山腰

师:老舍先生多角度地观察了济南冬天的山,也多角度地描绘了雪后山景。(板

书:多角度描写)多角度地描写可以使文章具体。请在再来欣赏《春》中

的“春花图”,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春花的?

生:运用拟人,……

生:运用比喻,……

生:运用排比……

师:的确,使用多种修辞手法确实要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朱自清笔下的春

花是如此繁茂,老舍笔下的小山是如此秀美。(板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师:我们前面观察了兰花?现在以《兰花》为题写100字短文,注意写景顺序。

(板书:注意顺序)

生写作文

评议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景物的特点,我们知道观察离不开思考,只有用心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学会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地写景状物,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散文来。

 

 

板书

观察景物的特点

观察  颜色、形状、气味、质地

思考:1.此景与彼景的不同

      2.此地与彼地的不同

      3.此时与彼时的不同

描写:1.多角度描写      丰富

      2.运用修辞        生动

      3.注意顺序        条理

 

  

写 人 的 外 貌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描写人物的外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较准确、具体地描述人物的外貌。

    2、使学生懂得外貌描写应该为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3、能生动具体地描述在特定场景中人物的外貌。

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人物的外貌,把握外貌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刻画人物表现中心的需要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取舍。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所有学生活动均为虚拟]

  一、教师导入:(3分钟)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外貌特征,我们才能够认识大千世界中这许许多多的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把这些千差万别的人物外貌写进我们的作文。(板书:写人的外貌)

    师:那么,什么是人物的外貌?它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出示胶片①:一幅田间劳作的农民全身像)

    生:长相、衣服、高矮、表情、动作……

    师:对,人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一个人的外貌,是以上这些要素的综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透过这些表面的东西,我们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性情、处境。(板书:面容、神情、体态、衣着)

  二、学生描述同桌的外貌:(5分钟)

    师:我们共同学习、生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大家对同桌应该非常熟悉了吧,下面就请大家观察同桌的外貌,说说你的同桌长得什么样。

    指名说同桌外貌,要求:①语句尽量完整②描述要有整体感③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准备评述。

    生(1):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他身体高高的,瘦瘦的,穿一身运动服。

    [学生评述]缺少整体感,眼睛也并不大。

    生(2):我的同桌是一个小胖子,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穿着灰色的运动上衣,黑色的长裤,白色的运动鞋,看起来可机灵了。

    [学生评述]像是像,而且也注意了整体,但“机灵”的特点没表现出来。

    生(3):我旁边这一位是个黑大个子,一头钢针似的短发直竖在头上,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身体健壮的人,他长得浓眉大眼,黑黝黝的脸上常带着憨厚的笑容。

    [学生评述]讲得棒极了,把同桌的外貌说得惟妙惟肖。

    生(4):他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蛋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不大不小的嘴,他穿一件白色衬衫和一条黑色的长裤,脚上穿一双棕色皮鞋。

    [学生评述]一张不大不小的嘴可不可以不说?

    生(5):他身材高挑,约有1米60的样子。他的脸色白皙,显然是缺少运动的结果。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就像白面书生,显得十分文静。

    [学生评述]说得很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

  三、集体评议,教师指导:(2分钟)

    师:刚才一组同学描述了自己同桌的外貌,说得都不错。大家认为哪一位说得最好呢?

    生(6):我认为生(3)说得最好,因为他描述同桌的外貌特别准确,说出了同桌的特征。

    生(7):我认为生(5)说得好,因为他讲同桌的外貌不仅抓住特点,而且说得很有条理。

    生(8):……

    师:从大家的评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人物的外貌描述准确,就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如“钢针似的头发,黑黝黝的面孔”、“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无框眼镜,就像白面书生”等。也可以抓住人物习惯性的动作、衣着、打扮来写。至于“不大不小的嘴”、“白衬衫、黑裤子”等可写可不写的内容要尽量少写或干脆不写,像千人一面的“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就更要不得了。[板书: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

  四、游戏:猜猜他是谁。(5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任意描述一个同学的外貌,其他同学猜猜他说的是谁,能猜出来,我们就奖励这位同学热烈的掌声。

    生(9):他高高的个儿,穿一身红白相间的足球衫,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走起路来脚底下总要踢点什么,就像总是在踢足球。

    [学生]:(掌声)

    生(10):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略带浅黄的头发,加上一脸顽皮的笑容,这就是我的同学。

    [学生]:(掌声)

    生(11):他不高不矮的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得很活泼。

    [学生]:猜不出。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没有鲜明的特征。

    生(12):……

    生(13):……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人物描写的片断。(5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多数同学能够抓住同学的外貌特征来说,但是大家的描述,不太能反映同学的性格特点,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也有好几处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请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生阅读《一面》、《一双手》、《火箭总设计师速写像》中的人物外貌片断。

[胶片②③出示]

    师:你们能从这几段文字中看出鲁迅先生、张迎善和总设计师是怎样的人吗?

    生(14):鲁迅先生很有精神,这从他直竖的头发中可以看出来。

    生(15):鲁迅先生忘我战斗,这从他瘦得叫人担心可以看出来。

    生(16):张迎善是一个勤劳的人,他的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生(17):总设计师是一个严肃、博学、为事业呕心沥血的人。这从他微秃的脑袋,冷峻的神情,以及衣着,打扮上可以看出来。

    师:对,由此可见,从一个人的外貌是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风度、修养的。我们在写人物外貌时,也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对外貌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取舍,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描绘的人才不仅仅有“形”,才能够有“神”,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板书:取舍,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六、片断欣赏:(3分钟)

    出示胶片:④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的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似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手提双板斧,人称铁牛儿。

                                ──摘自《水浒传》

    师:同学们,从这个片断中,你能猜出他是谁?

    生(18):黑旋风李逵。

    师:这个人的性格怎样?

    生(19):凶狠、粗鲁、勇敢。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20):……

    师:对,写一个人的外貌,就是要以刻画人物性格为核心,抓住能体现性格的外貌特征来写,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活”人来。

  七、评改语段,学习如何写生动、具体。[7分钟]

    出示胶片⑤:

      ①图:《这不是一颗流星》插图。

      ②文字:奶奶躺在床上,她的头发全白了,她的脸很瘦,而且有很多皱纹。她看见明明来了,便从被子里伸出手来,紧紧地握住明明的手,眼睛望着明明。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再谈谈图下面的一段文字,对这段文字做一个评价。

    生(21):我认为这段文字写得不太好,因为这段文字未能抓住奶奶外貌的特征。    生(22):我不同意上述观点,瘦,花白头发等特征已经写出来了,只是片断未能表现她的慈祥。

    师:那么,你能不能对它进行修改呢?

    生(22):她看见明明,消瘦的脸上绽开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连刀刻般的皱纹也舒展了许多……

    生(23):我认为她内心的激动没能表现出来,可以这样改……

    生(24):……

    师:的确这样一改,就显得生动、具体多了。通过评改片断,我们发现只有注意观察人物外貌上的细节,合理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才能把人物的心理、性格表现出来,才能写出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八、片断写作练习。(8-10分钟)

    出示胶片⑥:图为一个陷入困境中的下棋者。

    师:请看画面,在仔细观察画面之后,你能否给这幅图起一个名字。

    生(25):下棋者。

    生(26):陷入困境中的下棋者。

    生(27):……

    师:那么,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陷入了困境?

    生(28):他双手托下巴,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生(29):他目光呆呆地瞪着棋盘。

    生(30):……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描写这位下棋者的外貌,并给自己的片断起一个合理的题目,要尽力使语句生动,有条理。

    生写片断,教师巡视。

  九、习作评议(3-5分钟)

    师:下面,我请已写好的同学为大家朗诵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准备评议。

    生(31):……

    生(32):……[学生评议]

    生(33):……[学生评议]

      (3-5人)

  十、小结全课:(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人物的外貌。(指板书)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形神兼备,活生生的人来。

 

 

 

选材与剪裁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知识准备

     经过审题、立意,明确了“任务”、确立了“主旨”和“方向”。下一步应当考虑的就是“行动路线”——文章结构的问题了: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多写什么、少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
    写什么、不写什么,用作文的术语来说,就是:选材与剪裁。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剪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作中材料的取舍。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平时注意从生活和书本中积累材料、作文时又能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怎样选材和剪裁呢?

    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人民的勤务员》一文,记叙的是雷锋的事迹,六个平凡的小故事,都是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这些故事虽各有特点,却共同表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二、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象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够哥们”、“真讲”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如帮人打仗被拘留),就比较具体。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那么,好的材料从哪里来?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不是我们辅导的主要问题,就不过多讨论了。

{  例文  {

美好生活的剪影

江苏一考生 

    随着清脆的“咔嚓”声,一个美好的场景被摄入镜头,多彩的生活被浓缩在方寸之间。摄影,是我课余生活的爱好。

    星期天,我提着相机漫步在街头。“闲庭信步”的老人,青春焕发的少女,天真活泼的儿童……都构成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我照些什么呢?雄伟的建筑,鲜艳的花朵,的确美好,但构思并不新颖。

    啊!有了,“咔嚓”一声脆响。你猜猜我摄下了什么?手,新华书店科技书柜前,那无数双拿着书、抱着书、举着书的手。纤细的、粗壮的、粉嫩的、被阳光晒成古铜色的……当这个情景出现在眼前时,我就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我。这些手仅仅是在拿着书吗?不,它们是在摘取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多么令人感动!看到这无数双手,你就能自然联想到手的主人那一张张含着微笑的脸了,那是多么愉快的微笑。

    “咔嚓”,又摄下了什么?脚,图书馆前等待开门的许许多多双脚。穿球鞋的、穿布鞋的、穿皮鞋的、穿凉鞋的,还有拄着手杖和双拐的……看着他们,我热血沸腾了!这不是在踌躇在徘徊的脚,而是在奔跑在攀登的脚,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上留下了坚实印迹的脚。多么令人振奋!看到它们,你就能联想到它的主人们那一张张含着谦逊的微笑的脸。那微笑,也一定含着奋进者令人陶醉的满足。

    “咔嚓”,这次摄下的就是一张张笑脸了。下班职工舒心的微笑,接待友人的真诚的微笑,看到成果的欣慰的微笑,父母亲们亲密的微笑,老师们慈祥的微笑……

    拍下这一组照片,我也满意地笑了。生活多么美好啊!我的作品中,那隐含的微笑,那展现的微笑,那随处可见的微笑,时时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美丽的世界,它充满了对生活的爱,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你想看看这些精彩镜头吗?你的身边就有。 

[评析]    这是一篇中考作文。考试的总题是“微笑”,考生可围绕总题自拟标题。此文以“美好生活的剪影”为题,展示了三幅剪影:手——书店科技柜台前购书的各具特色的手;脚——图书馆前等待开门的人的形形色色的脚;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笑脸。这三幅剪影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文章的选材能扣住题目中心,又能不落俗套,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语言生动、流畅、简洁,堪称佳文。

2、写作训练

(一)、阅读例文,该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选取了哪些材料?

(二)、材料是为了表现中心的,而人们常常在记叙了有关的人或事之后于篇末点明中心。阅读下面一则短文,补写出老师的话来明确短文的中心。

    从上生理课的第一天开始,黑板的左上角就挂有人体解剖图,上面标有重要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整半个学期那幅解剖图一直挂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来没有提起它。
    生理卫生课举行测验。同学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那幅画已经不见了。黑板上写了一道试题:“写出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大家没办法,只好勉强地答了一些,有的同学甚至交了白卷。
    这时,只见老师收起全班的试卷,非常严肃地说了一番话:“……”

(三)、分析下面这篇作文有什么毛病? 

我的初中生活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晃我已在×中度过了两个春秋。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对小学的生活是留恋万分,对初中生活又是非常向往。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没有那么多的语言和大家交流;没有小时那么天真;没有那份对生活的向往。也许是成熟的原因,也许是我的那颗心早已被应试教育所麻木,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真的好烦、好痛……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正如剧里唱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演的好坏就看你自己。”有一天,我从一位同学那里得出了答案。他对我说:“现在是竞争的时代,没有知识我们去干什么?人生其实就是酸甜苦辣的合成,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上帝创造了我们,他就要惩罚我们,你明白吗?”这几句话打动了我,有一种太阳照我心的感觉。
    我又要站起来,决不辜负家人和所有关心我的人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迈向新生活,因为前面的路虽然曲折,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胜利。 

(四)、作文参考题:

    爸爸和妈妈是和你朝夕相处的世界上最亲的人,写爸爸、写妈妈,是中小学生作文永不枯竭的主题。但是,不少同学写出来的爸爸和妈妈却是千人一面,立意不新颖、内容不感人。调查或者观察一下你的爸爸和妈妈是如何相爱的、相处的,也来写一篇类似的作文,题目自拟。

    指要: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列举多个材料,从中选取一组最恰当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首先写出提纲,然后作文。

  

话题作文训练

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利用话题中“导引”的作用,准确理解题意,紧扣题意写作的能力。

训练重点

   审清题意要求,紧扣题意写作

训练内容

一、知识点

  1、要明白话题作文中导引的作用,准确理解题意。

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明白话题中的“导引”,写作前要认真阅读、细心审察材料,进而读懂、吃透材料,然后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把握材料要点及含义。要多做一些审题方面的比较练习,明白“导引”作用,还应注意将命题“要求”(或“注意”)上的用词进行分析比较,以减少作文盲目性,

如,2002年扬州试卷作文题

对80年代出生的人,有人总是担心:“这一代人不能吃苦,缺乏意志,不会合作……怎么得了。”但也有人说:“这代人见识广,肯动脑筋,有闯劲……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对此,我们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有什么看法?请以“我们这一代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我们这代人的特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一个主题反映我们这代人的特点;可记身边的观点,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2)或反映自身的缺陷,引起我们这一代人正视;或显示几身特点,展示我们这代人的风貌。

     3)自选文体,自选题目,不少于600字。

文题分析:1)导引部分包含的信息:

            A.对八十年代的青年人的看法

        B.看法有两种

C.文题要求我们思考

D.主题:我们这一代;主体:我们。

          2)要求部分

            A. 写作内容:可以是“我们这一代”的特点,也可以是自身缺陷。

            B. 写作角度: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注意构思。

            C. 文体特点:根据写作内容,选取合适的文体。

  2、要紧扣题意展开记叙、描写

写好话题作文要以“导引”为基础,紧扣题意,然后较自由地选取角度和文体,有理有据地展开,不必像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展开想象,也不必把材料用于作文中去。但作文中也有不少的学生未把握这些特点,拘泥于材料,犯偏离题意的毛病。

2002年辽宁卷作文试题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每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请你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取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最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容易出现的毛病:

A.面面俱到,导引中的内容全部用到文章中去。

B.文题写得大,没有把大题化小,内容空乏,因而写不出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没有真情实感。

C.文体与内容不符合题意,不作思考,随手掂来,写成:“四不像”

另外,还由于话题作文往往是多角度的,故平时应加强对同一话题进行多角度、采用不同文体的横向训练,不妨将同一命题或同一话题连写上二到三次,每次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既可以克服偏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又可以培养自己的求异创新能力。

  

附练习: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出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以写出你的见解和认识。

提示和要求:

1)  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  不要忘记拟一个题目。

3)  文章不少于500字。

4)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话题作文训练

一、教学准备:
       1、情境设置 

       这是观点的展示台
          这是思辩的演练厅
          这是灵气、才气、文气的校阅场
       2、相关知识  
          话题作文:
        ①就是要求考生很据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进行思辨、联想、想象,结构成文的作文形式。
        ②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的特点:
        ①开放性。“话题”不是规定,只是谈话的中心。
        ②更宽松的环境。具有较大的写作空间,鼓励创新,拒绝平庸。
        ③文体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最适合的文体。
        ④表达方式的运用更为灵活。
        ⑤文题不限。可以充分展示文题的个性。                                         
        (例 “诚信是桨”  “以生命践约”’  “一生弄懂两个字” “谎言不开花” “纯天然诚信口服液” “我诚信,我美丽”’ “出色人生的意义”……)
          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①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要与“话题”相关,“话题”是行文构思的轴心。
        ②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自由表达并不是随心所欲。

     二、教学安排
       ⒈ 由身边的“话题”,引发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看法。
    学生为什么不在作文里说真话? 到底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⒉ 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共同交换看法。分享彼此的观点、情感、态度。拉近师生的距离,创设自由言论的学习情境。
    一篇题为《我渴望变成一个坏孩子》的作文,写出了一个好孩子的种种艰辛,表达了渴望休息、娱乐的心声,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亲眼目睹了一个高三学生的辛苦,也理解这些的确是她的心里话,是真话。但,我必须让她重写。我的理由是:1、思想不健康。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得苦是太正常的事了。不刻苦怎么能掌握知识。2、纵然没有第一点所说的那么严重,也不能姑息任其发展,学生的错误思想没有被及时驳斥,以后认为这种思想是可写的,可表露的,以后难免在考试中出问题。
    望着学生稚嫩的脸庞,听着她奉若圣旨连声称是,心里真不是滋味。仔细想想我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就是一句话:高考这样写怕得不到好分数。
    我手写我口,一向是我们所提倡的。写真话也是我们要求的。但到底如何对待生活中那些尴尬的灰色,我们采取的是逃避。我们要求写健康的向上的生活。可是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没有谁的生活会永远阳光灿烂。成年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尚且要倾诉,何况孩子。我们强迫孩子扮出虚假的笑脸,然后再评判哪一个扮得更像。
    孩子的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可写,但我们永远只允许他们从这一面中挑选材料,他们的文思怎么可能不枯竭,长此以往,编作文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学生整日埋头苦读,对生活早己没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写作文要求的符合生活又真实的素材,你叫她到哪里找去?所以,学生很讨厌写作文。
    学生们久经“沙场”,已经总结出了一条真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老师也日复一日地看着千篇—律的作文。
    如果,学生乐于写作文了。那么,必是在作文中可以畅所欲言了,可以说真话,说心里话了。这就需要对作文有一个民主的态度。需要评判者给一个宽松的氛围。到那时候,学生会把写作文看成一次抒发、一次宣泄、一种自醒、一次旧查,老师看作文也将不再是一个苦差事。  (北京铁二中  李玲玲)
⒊ 明确讨论的意图:
其实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一场口头话题作文了。
⒋ 提供2001年优秀高考作文范例,学生揣摩,比较评价增强对话题作文的感性认识。
《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 》…… 
       ⒌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围绕“话题作文的特点”各抒已见,谈自己的认识。
    你觉得话题作文与我们以往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吗?
⒍ 归纳学生的一些带共同性的说法。
①……
②……
……                      
⒎ 学生交流各自的话题, 
    大学生刘海洋伤害黑熊案由此引发出一个话题
    大学生想象力价值3万,5000字论文换得瑞士门票 
……                               
⒏教师作为参与者提供话题:
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什么?
在一次《老师,我想对您说》的征文活动中,一位同学的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他在文章中问道:“老师,既然我将来不想做数学家,为什么还要学那么深奥难懂的代数、几何呢?           老师,您曾说这些知识将来随时有用,可我高中毕业的舅舅,他工作10年了,却一次也没    用过函数和方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老师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
事实上,学生的困惑,也是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困惑。即使我们的老师,除了本专业的知识之外,中学阶段学到的许多知识不是也抛到九霄云外了吗?下力气学会了,然后再全部忘掉,不应该是我们的最终追求。爱因斯坦说,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那么,我们的教学到底应该给学生将来剩下什么呢?
我想起了部队指挥员告诉我的一件事:在操场上解放军战士操练时天天喊“一二一”,立正、看齐、向右转,可在哪个战场上是喊着“一二一”的号子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呢?指挥员说,“一二一”的号子战场上是不需要的,但通过号子训练出来的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丝不苟的作风却是战场上少不了的。
我们的数学老师说,学习函数,以后生活中不一定用到函数,但是变量的思想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却是至关重要的,而通过函数教学是培养变量思想的一条最佳途径。学习函数,    变量的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这就是我们的教学追求。我们的学科教育,可能不会对学生未来选择职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们从中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形成了对科学文化深深的依恋,这样,教育就变成了一个人的终身需要。
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说过一句话:“我们应该教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老师一句话,现在教给我们这些东两,我们将来哪一天有用?”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备课、思考教案、研究每一节课,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可能提高一个层次,才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最可宝贵的东西。  (中国教育报2002-04-04李希贵)
⒐ 让学生自己从中选定两个话题.设置题目,进行话题作文。
同学们提供的话题我们都可以拿来展开,但如果只选两个话题来讨论的话,你们想选哪两个?
⒑为话题作文准备材料。师生共同来出主意想办法提供。
    话题作文比较自由、开放,既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展开想象。如果我们只从议论、思辨这个角度来写这个话题,你们最需要什么,最缺什么?
    我们一起来丰富话题作文所需的材料,行吗?
       ⒒ 利用材料,组织文字,展开口头话题作文。                    
       ⒓ 教师提供一个有问题的文例,让学生发表评介,进行优劣对比。
我也写了一篇文章,你们大家给提提意见?打打分?
⒔ 由此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话题作文注意事项。
附教师准备的话题

                                   敬畏生命
法国人内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 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