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福晋百度云:金佛山方竹的栽培与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2:53
时间: 2010年10月15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72

  一、金佛山方竹造林

  金佛山方竹的造林的方式有种子直播造林、实生苗造林和母竹移栽造林三种方式。

  1、选地。方竹造林一般选地海拨应在1300米——2300米,土壤为砂页岩、紫色页岩和碳酸岩类发育的酸性——中性土壤均可,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质土和山地黄棕壤最好。

  2、整地及造林时间。种子直播造林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方竹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实生苗造林和母竹移栽造林可先整地后造林也可边整边造,整地及造林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在这期间冰雪未解冻时不得整地或造林,因为气温低、凝冻大不易操作及影响成活率。

  3、整地挖穴。造林地由于海拨高,一般多植被,为了减少整地引发水土流失,最好选用等高带状整地。带宽1米左右,带间距2—3米。首先将定植带内的杂草、灌丛及藤刺全部砍除,乔木树种全部保留,带内全面翻挖扦细,然后根椐造林密度定植挖穴,种子直播造林挖穴为长×宽×深为20cm×20cm×15cm;实生苗造林定植穴长×宽×深为50cm×50cm×30cm;母竹移栽定植穴为长×宽×深80cm×50cm×40cm。挖穴时表土和心土要分开放,以免栽植时好先填表土再填心土。

  4、造林密度。造林密度视造林的要求而定,一般密度大成林快,但成本高。桐梓方竹造林密度一般在每亩74—167穴(株行距2—3米×2—3米)。种子直播造林每穴播种4—6粒,株行距2米×2米;实生苗造林和母竹移栽造林每穴2—3株,株行距2米×3米或株行距3米×3米。

  5、栽植

  前面已讲过,金佛山方竹种子含水量高,一般不宜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输。一般随采随播,且覆土不能过厚。实生苗造林与母竹移栽的技术要求差不多,只是实生苗在起苗时为了远距离运输不能带多的苗床土,所以要尽快在起苗3天内把它植入土中,下面重点叙述一下母竹移栽的技术。

  母竹移栽造林选用的母竹是原生植被中挖取的竹种。挖取母竹要做好选、砍、挖、运各个环节才能确保成活率。首先要选好竹,即选无病虫、生长健状、年龄为2—4年。因为1年母竹鞭根不发达,须根少,不易成活;4年以上母竹鞭根已老化,不易成活,即使成活了更新能力已比较低,不易成林。其次是要用砍刀从下向上砍掉枝丫,砍口成马耳形,保留枝丫2—3轮,为了减少水分蒸发,确保成活率。其三挖取时要保留来鞭30cm,去鞭40cm,且要保留3个以上的完好鞭芽,并带适量的本土。最后运时要用背兜运,保留本土和不得损坏竹茎和竹鞭的连接处。

  造林要把握到“穴大、鞭舒、浅栽、紧围”的枝术要点。穴大就是定植穴要大于实生苗或母竹的根篼;鞭舒就是要实生苗或母竹的鞭根充分舒展,不能卷曲和外露;浅栽就是在栽植前要填入表土或基肥,埋入定植穴的竹茎要与原来实生苗或母竹在土中所埋的地茎位置相当。紧围就是回填土要敲细,不得将石块、干硬的土块和植物丫枝根系回填穴内,回填土时要分层踩紧踏实,要使鞭根和泥土充分接触,覆土与地面齐平或稍成镘头状,苗要直立,不得摇晃。

  二、金佛山方竹林的抚育管理

  金佛山方竹在栽植后或成林经营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管理才能尽可能发挥它的潜在能力,达到早成林,效益高的目的。

  1、栽植后成林期间管理

  ①、勤于检查

  定植后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发现露根、露鞭和竹篼摇动及时培土覆盖。秋后全面检查,凡有死亡要在当年秋冬补植,确保造林密度。在出笋前后,新造成林地实行封禁区,人畜不得进入,确保竹笋和幼竹安全生长。

  ②、松土除草

  新造竹林,光照充足,杂草容易滋生,应尽早除了。如全面整地的造成林地上,进行全面松土除草,深度15—20厘米。原来带状或块状地采用扩穴办法,沿定植穴四周扩大,深度30厘米左右,拣去树篼、草根、石块,逐年不断,2—3年内达到全垦要求。并填平林地内坑洼,以利鞭根发展。

  ③、实施追肥

  新造竹林地要及时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亦可以草代肥。每年夏、秋为宜,根据条件,数量不限,在定植穴周边开沟实施,诱导鞭根扩展,亦可以草代肥“埋青”或“压青”。

  ④、灌溉排涝

  新栽方竹林如遇久旱无雨,土壤干燥,要适时引水浇灌,保持造成林地土壤湿润。

  ⑤、抚育间伐

  新生幼竹一般量多而细小,多成丛状分布,疏密不均,要进行适当间伐抚育。抚育间伐要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嫩、去密留稀、去弱留强的原则,促进幼林快速成林。在进行抚育间伐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间伐的幼竹挖来补植和造林,起到母竹林的作用。

  在幼林新竹抽枝展叶前用修枝剪剪去梢部,抑制顶端优势,可促进枝叶生长和鞭根延伸。

  ⑥、竹农间作

  有条件的地方,在新造竹林1—3年内可以进行竹农间作,以耕代抚,对间作物实施中耕、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等措施都有利于新竹和竹鞭生长。间作物最好是豆类、瓜类、花生和绿肥等,整地时间应在春笋出齐后进行,用锄翻挖而不用牛犁,免伤及鞭根、竹篼和笋芽。

  2、成林后管理

  ①、调整立竹密度

  林分立竹密度与立竹径级关系密切,在正常情况下密度大地径小,密度小地径就大。在已成林的林分中为了培育径级大、产量高的竹林,必须视林分现状调整立竹密度。

  对于立地条件好,培育大径级(地径4厘米以上)竹林,每亩控制在800——1500/株;培育中径级(地径2.5—4厘米)的林分,每亩保留立竹1500——2500株;培育小径级(地径2.5厘米以下)的林分,每亩保留立竹2500——3500株。这种调整过程,一定要分年度逐步实施,第一年间伐量在30—40%,以后每年间伐量不得超过30%,间伐时按照“四砍四留一不准”的原则,即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坏留好,不准砍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缘竹。

  ②、调整林分年龄结构

  1—4年生的方竹,出笋量最高,5年后开始衰退,7—8年逐渐枯立死亡。椐调查,一株3年生母竹去鞭可达12米。笋芽分年龄结构,使整个竹林实现立竹年青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鞭根扩展,笋芽发育。一般要求林分中1年生竹占30%,2—4年生竹占60%,5—6年生竹占10%,7年生以上的老竹逐年全部砍除。本来按理论每年留母竹只要20%,五年以上立竹就要全伐掉,但是留蓄的母竹不会100%的保存下来,在生长中有损坏,而有些地方虽然只有五年以上的母竹但是不长新竹,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这个矛盾,达到全林合理化。

  ③、护笋养竹

  方竹的径级和节数在笋期已成定局,竹笋当年长成竹,以后高度和径级不再增加。为了培育大径级,在竹笋出土就要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方竹出笋多在8月上旬到9月下旬,海拨高出笋早,海拨低出笋迟,前期出土的竹笋径级大,生长健状,应留作母竹,中期竹笋选留母竹,后期竹笋质量较差,一般采取食用。当年培育的新竹总数量不得少于占合理立竹密度的30%以上。

  ④、保护林冠层

  在自然条件下,方竹多生于阔叶林下,组成复层林竹混交林,这是方竹生态特征对环境的选择结果。一旦上层林冠遭受破坏,原生的生境发生质的变化,其下的方竹林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保护上层乔木是方竹低残林更新改造不可复视的重要措施。上层乔木的郁闭度对方竹的生长至关重要,根椐调查,郁闭度大于0.6时,由于光照太弱,不利于方竹生长,林冠郁闭度0.8以上时方竹就不能生存。反之,郁闭度小于0.3时,乔木林冠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对方竹最适宜的郁闭度是0.4—0.5。所以实施方竹低残林改造时对郁闭度大的上层林冠要适当间伐或砍除部分枝丫,对郁闭度小的要补植一些适生乔木,保持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