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村小说完结:自制不同五花茶防治病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0:05
      提及消暑清热去湿,自不然会令人想起五茶花。何谓五花茶,即利用五种不同植物的花蕾或花朵,加水煎煮或泡焗成茶饮用,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之目的,便叫做五花茶。       查实,中医院典里的五花茶是没有一个固定统一验方的,市面上常见的五花茶,多以金银花、野菊花、鸡蛋花、木棉花、南豆花或水翁花等清热、解毒、利湿的花类组成,所以的确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去湿、预防夏季风热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可惜,若遇到冬季流行性感冒或外感风寒、气管敏感咳嗽,又或胃气痛、心绞痛、胃肋痛、月经痛等其他常见疾患,上述之五花茶便不大适宜了。     不过,五花茶的方剂组合是可以十分灵活变通的,抵要将上述五花茶的配伍按需要而作适当的调整改变,例如将金银花、野菊花、水翁花等改为款冬花、旋覆花、素馨花、玫瑰花等,便一样可以五花茶预防及治疗各种疾病了。换而言之,抵要熟悉各样花的药性,便可根据各人的需要而自己配制五花茶了。     为了方便各位自制五花茶,以下将简单地介绍一些常见花类的药性、功用、主治疾病和用法,以供参考。     金银花:    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涼血、疏风散热的作用。主治疮疡肿毒、湿热痢疾、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用量约三至五钱。     杭菊花:    味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散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亦可消炎、利尿、抗菌和抑制皮肤真菌。主治外感风热、风热眼痛(结膜炎)、肝肠上亢引起的头痛(相当于高血压早期的头痛)、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口腔溃疡等。用量约一至六钱。     甘菊花或白菊花:    性味功能与杭菊花相似,养肝明目的功效较好,常用于肝肾阴虛引起的目暗、飞蚊症等。     野菊花:    味苦辛,性涼。清热解毒的功能较其他菊花强,亦具有对抗肾上腺素、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痤疮肿毒、暗疮痤疥及肝肠上亢引起的高血压。     辛夷花:    味辛、性平。可通鼻塞,主治慢性鼻炎、过敏鼻炎、鼻窦炎以及各种鼻炎引起的头痛,此外对急性鼻炎亦有一定疗效,是治鼻病常用药。用量一至三钱。     款冬花:    味辛、性温。有止咳下气、镇咳的作用,但袪痰作用不显著,是临床上止咳的常用药,无论属于寒热虚实的一切咳嗽,只要与肺经有关,都可用之,尤其是伤风感冒、上呼吸道发炎而致的咳嗽,本品可谓不可缺少之药物,因此,治疗咳嗽之五花茶,亦应以此为主。用量钱半至四钱。     旋覆花:    味苦、辛,性微温,有镇吐、袪痰、软化坚顽痰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因脾胃虚寒或湿重引起的呕吐或呃逆;消化不良而致的噫气、嗳气等胃肠神经官能症;痰壅气送,顽痰胶结,咳吐不爽,胸中痞闷,如慢性支气管支等病。若与款冬花配合使用,作用更加显著。用量一至三钱。     素馨花:    味辛、性平。有舒肝和胃、消胀去滞的作用。主治胁肋痛、少腹痛。临床上多以之治疗肝气郁结而致的气痛、肋间神经痛、胸膈不舒等,无论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汤,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所引起的脘腹疼痛、胁痛,尤其偏于热症者,都可应用。至于泻泄、湿滞的腹痛或跌打损伤、积于而起的胸胁疼痛,亦可用之。此外,妇女更年期情绪郁闷者,用本品亦有一定解郁结的效果。用量一至三钱。因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以沸开水焗服较好,解痛份量以三钱较佳。     玫瑰花:    味甘、微苦,性温。含挥发油及鞣质,具有舒肝镇痛,收敛止泻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肝郁胁痛、胃腕痛、心气痛等。无论胃神经官能症或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病、慢性肝炎或胆囊炎,凡有胃部或胁部闷痛及胀满,又或胸翳、背骨疼痛等,都可用本品。此外,妇女经痛或月经过多而病情较轻者,本品亦有相当疗效。用量的钱半至三钱。     佛手花:     味苦、酸,性平。有平肝理气,开郁和胃的作用,主治肝胃气痛。    梅花:    味微酸、涩,性平。有关郁和中,化痰,解毒之作用。主治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疮毒等症。用量七分至二钱。     腊梅花:    味辛、苦,性平。作用为凉血清热解毒,性气活血生肌。临床多用于麻疹复期时余热未清、咳嗽、口干、便燥、烦燥、睡不宁等症;亦可治风火喉痛,如偏桃腺炎、咽喉炎、咽部充血疼痛等;又可治风热眼痛(急性结膜炎、红眼症)。用量一至三钱。     密蒙花:    味甘,性微寒,有除风热、消炎明目的作用。多用于眼科,对于急、慢性结膜炎,凡有结膜充血、多泪及有黏液样分泌物、目、怕光等症狀,均可应用。用量一至三钱。     豆蔻花:    味辛,性温。有健胃、止呕、袪除胃气及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治胃炎(尤其是受寒后或食滞后引起者)所致的腹部胀闷、恶心呕吐、腹痛等。在湿温病(如肠伤寒)初起时,症见头重胸闷、体倦、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本品亦有缓解病情的作用。用量一至二钱。     扁豆花或南豆花:    味甘,性微温。有消暑化燥,如中健脾,利尿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解暑,治疗夏季胃肠型感冒,急性肠炎,暑热头痛,饮食不节,湿空疲乏等。扁豆花尤以清热治痢为佳,南豆花则以降暑散热去湿较胜。用量一至五钱。    茅花:    味甘,性寒。有利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咳血、尿血而属热症者,另治疗急性肾炎,利尿消肿有相当效果。用量一至三钱。     槐花:    味苦,性微寒而带散。有涼血止血、清热之作用,另降低血压的作用亦十分显著。主治热症出血,尤其是便血,如痔疮出血、溃疡性结肠炎便血等。对于属实症如有出血倾向的高血压病,本品因具降压及減低血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故亦颇具疗效。用量二至五钱。     凌霄花:    味甘、酸,性微寒。有凉血而泻血热,去瘀通经,并有利尿之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妇科,治月经不调,因气滞血瘀而致的经闭,伴有低热、腹痛等症候者较宜。另治皮肤湿疹、荨麻疹,亦有显著疗效。用量二至三钱。     月季花:    味甘,性温。有理气、活血、调经、消肿之作用。主要用于妇女经闭或月经稀发、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畅,大便燥结者。用量五分至钱半。     川红花:    味辛、微苦,性温。有破瘀、活血、通经的作用。主治妇女血瘀经痛、经闭、产后瘀血积滞、恶未尽、小腹胀痛,冠心病之心绞痛,跌打损伤、瘀血积滞及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而致之眼肿等病。用量一至二钱。     藏红花:    味甘,性寒。作用较川红花强,尤以清热解毒效力较好。主治麻疹,或合并肺炎、久热不退等。用量三分至一钱。     厚朴花:    味苦,微温。有理气化湿的作用。主治胸脘痞闷胀滞,纳穀不香。用量一至三钱。     木棉花:    味甘,性涼。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肠炎、菌痢,慢性胃炎、溃疡病。用量三至五钱。     鸡蛋花:    味甘,性平,气香。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痢疾、夏季腹泻、湿热。用量三至五钱。     茉莉花:    味甘,性涼微寒。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菌痢、肠炎、湿热下注、小便欠畅,外感风热咳嗽甘症。用量一至二钱。     葛花:    味甘辛,性平。具解表清热,透疹,升清止渴、止泻及解酒的作用。主治表热证;麻疹初期疹出不透;泄泻便溏;前额头痛;项背强直;醉酒或宿酒头重体倦等。用量钱半至三钱。     除了上述各种花外,常见鲜花真可谓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均有药用价值的,例如槟榔花、向日葵花等亦有治疗胃病、经痛的作用。因篇幅关系,不能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