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五年txt下载:心律失常也有生理与病理之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41:33

                   心律失常也有生理与病理之分

   心悸心慌胸闷乏力……以上这些症状在发生心律失常时都有可能发生,但由于普通大众所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有限,对心脏出现不良情况会产生或忽视或过分重视、害怕的错误态度。

  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心律代表着心脏的节律,通俗讲就是心跳。心律失常说明心脏的节律出现异常现象。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做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均为心律失常的病症。另外,心律失常通常包括两种状态:一部分是可感知的,即患者能感受到心跳异常带来的不适感;还有一种是心电图上能显示的心跳异常,叫心电传导异常。一种情况,可能患者短期或者长期都不会察觉不适。.heart_relation {WIDTH: 300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39.net/116/27/882132_relation2.jpg) no-repeat left top; FLOAT: left; HEIGHT: 250px}.heart_relation UL {LIST-STYLE-TYPE: none; MARGIN: 68px 0px 0px 50px}.heart_relation LI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2px}

  年轻人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可以出现:

  (1) 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如年轻人易激动、兴奋、从而交感神经兴奋而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如过度劳累,激动,酒过量,还可出现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能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出现功能性的1度或2度房性传导阻滞

  (2) 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如明显病史,往往症状不重,或明显疲劳后出现症状,多见于心肌炎病人,有的明确病史。据症状体征考虑是较严重心律失常时,由心肌炎遗留的后遗症所致,或经辅助检查而确诊为先天性的心脏传导系统存在附加束所致。亦有个别患者年轻体壮,心肌炎病史不明确,或有感染,发烧,未引起重视,心脏已存在潜在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但症状不突出,因突然剧烈运动而突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心肌炎症存在。因此,年轻人也应当有病及时治疗,定期体检有利于健康。    小儿心律失常别忽视

  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经常的主诉是“心跳快”,“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悸”。家长的疑问是:以上这些是病吗?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其实,同样的主诉,病情却大相径庭。有些可能是正常现象,如窦性心律不齐;而有些则需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判断是正常心率还是心律失常呢?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孩子的症状或检查是属正常范畴还是心律失常,可通过心前区的触摸或听诊了解心率的变化,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体表心电图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治疗,但需除外做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等。

  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这是一组疾病的诊断。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在小儿少见的心房纤颤。多数情况下,医生可通过心电图做出诊断。.heart_relation {WIDTH: 300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39.net/116/27/882132_relation2.jpg) no-repeat left top; FLOAT: left; HEIGHT: 250px}.heart_relation UL {LIST-STYLE-TYPE: none; MARGIN: 68px 0px 0px 50px}.heart_relation LI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2px}

  3.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小儿房速不少见,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10%,从新生儿,甚至胎儿期直至年长儿都可以发病。轻症者房速短阵发作,重者可持续数年发作不间断,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对小儿房速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部分患儿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痊愈,但有约40%的房速患儿治疗困难,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可考虑选择射频消融治疗。小儿房速射频消融成功率约60~90%,成功率的高低与房速的起源位置有关。我们也遇见到一些新生儿甚至胎儿发生严重房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原因并不清楚,经过早期、积极、足够疗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均已恢复正常。

  4.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儿童期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预后良好。在临床上偶发早搏的患儿多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或做心电图时才被发现。这些早搏虽然是良性的,但由于长期存在,需限制儿童的体育活动,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极度困扰着患儿家长。目前室性早搏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多数早搏需干预治疗。长期频发的早搏,如早搏>1万次/24hr或>20%,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这类病人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小儿心律失常主要由折返机制造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平心律,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早搏次数因人而异,同一患儿在不同时间亦可有较大出入。某些患儿于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减少,但也有反而增多者。本病对药物反映良好的儿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

  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早搏次数因人而异,同一患儿在不同时间亦可有较大出入。某些患儿于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减少,但也有反而增多者。后者提示可能同时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的可能。为了明确诊断,了解早搏的性质,必须作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有无P,波的存在、P,波的形态、P—R进期长短以及QRS波的形态来判断早搏属于何种类型。  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心律失常。可疲劳、紧张、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所引起,但也可发生于心肌炎、先天型心脏并或风湿性心脏病。另外,药物如:拟交感胺类、洋地黄、奎尼丁中毒及缺、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可引起过早搏动。健康学龄儿童约1%—2%有过早搏动。          根治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射频导管消融术

  1. 什么是射频导管消融术?

  射频导管消融术是通过穿刺血管,将很细的标测电极经血管送达心脏特定部位,结合心内起搏及程序刺激,判断心内异常的电传导顺序和位置,应用消融电极导管到达相应的位置,其特殊设计的导管顶端释放的射频电流能量产生的微热,对异常传导途径或兴奋点局部产生可控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术毕将导管撤出,大腿根部和左锁骨下仅有2~4个3毫米大小的伤口,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heart_relation {WIDTH: 300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39.net/116/27/882132_relation2.jpg) no-repeat left top; FLOAT: left; HEIGHT: 250px}.heart_relation UL {LIST-STYLE-TYPE: none; MARGIN: 68px 0px 0px 50px}.heart_relation LI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2px}

  2. 选择射频消融手术的适当年龄?

  心动过速的类型和位置不同,选择手术的年龄则不相同。同时,选择手术的年龄也与手术医师的经验密切相关,有经验的儿科手术医师可酌情将手术年龄适当放宽。通常手术年龄应>3岁,房室结双径路则最好大于5~7岁。右侧游离壁显性预激可将年龄适当放宽,当心动过速持续危及生命时,甚至可选择婴儿期手术。

  3. 小儿射频消融手术有危险吗?

  虽然开展小儿射频手术的心脏中心和治疗的例数远远低于成人,但其成功率和并发症与成人无异。手术风险更多的取决于异常传导途径所在位置,必要时手术医师会选择放弃手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

  4. 射频消融可治疗哪些小儿心动过速?成功率如何?

  射频消融可用于根治预激综合征(成功率>9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率>97%)、房性心动过速(成功率 60%~90%)、心房扑动(典型房扑成功率90%~95%)、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早搏)(依异位起源位置不同成功率 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