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豪门冒牌货 文库: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37:47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做了科学、精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进一步明确指出:“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学习江总书记重要谈话,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我们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使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层出不穷。宣传与学习这些好的思想、好的观念以及好的做法,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继承传统教育思想丰富遗产的同时,必须扬弃那些带有明显封建时代痕迹的教育观,必须注意到,科举文化的流弊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现代教育的科学认识。至今,教育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的某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上没有突破性进展。为此,《决定》明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在这里,谈及教育的“不适应”,首要问题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挑战的主要对策。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教育创新。只有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让对世纪的中国教育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为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显然已经成了教育领域中常讲常新的重要话题,是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任务。

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应当在教育教学试验的探索之中,逐步升华与完善。期待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能真正体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上,孕育出更多更好的教育佳话,催生出更多更好的教育典范。

 

(一)

1、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做出积极的准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教育者应当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教育者应当常常深思: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什么素质以应对未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社会各用人部门的反映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什么岗位,无论职务高低,都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而后者显然已成为公民从业上岗的普遍性要求。事实说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要求,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那种有知识、缺文明,有学问、缺教养,有理论、缺实践的人,显然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民族振兴与腾飞的希望,是国家繁荣与富强的保证。必须指出的是,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要高标准完成这项工作,必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的全员德育意识,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是中小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道德体验,切实引导学生在活动和行动中,体验道德是非,体验高尚,体验成功。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迎接未来世界、克服现实困难、谋求生存发展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

    ——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了解历史,了解国情,拥护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民主与法制的自觉意识、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分析、组织和使用各种信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的本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养成自觉的劳动习惯。

    --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

    ——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美好事物,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有在“地球村”中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意识,既能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又善于保持和发扬祖国和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努力为人民服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活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决定着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坚持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应当特别强调:高尚的思想品格是最高的学位。教师应当注意体会: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

    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及时充实和调整德育内容,让小学生在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感,让中学生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值得经常反思的问题是,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是否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3.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才。

江总书记指出,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自古以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未来社会里,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依然需要保留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社会信息激增,知识浩如烟海,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却极为有限,这就决定了现代部门的组织结构,往往需要各个不同领域的人才相互组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要求我们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从业者不能只有学历文凭,更需要有善于发现、判断、解决、策划问题的做事能力。悟性与灵气、觉察力与判断力、创造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与团队紧密协作的能力,不一定是持有较高学历文凭的人所独具的能力。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青年一代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的志向,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伟大祖国各项事业中去,认真学习、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就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任何社会成员,只要具备了兢兢业业的事业心、主人翁的责任感、团结合作的精神、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勤奋努力的工作,就能在各自领域中做出成绩,就能够赢得社会的尊敬。

    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教育的广泛普及,那种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给予根本性的改造。

    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年幼并非无知,教育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只要教育者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学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4.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江总书记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条件不断改善,学习的机会和场所随处可见,学习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获得真才实学的途径大为拓宽。伴随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未来教育与就业的界限将日益淡化,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之间的交替活动,将成为每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模式。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将把成才的道路铺到每个人的脚下。

    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义务,是为了谋生。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井不仅仅偏爱那些十八岁前已经成绩出众的人。

   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交流、处理、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比学校的变化速度不知要快多少倍。今天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因此,现有的考试成绩无法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状况,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努力使学生学会不断地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习化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促进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为己任,切实推进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模式的整体改革。

5.学校应当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创造原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创新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

    创新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乃至超越人类的现有认识水平。创新有层次之分,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早就曾这样说:“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学”,贵在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敏锐地提出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脚踏实地地探索与实验,不能简单地用创造技法的教育取代创新精神的养成。

    完全统一体制、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答案的教育模式,只能束缚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那种单向说教的灌输教育,将使学生缺少实践体验的过程;整齐划一的均衡教育,将会剥夺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甚至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是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的关键。

6.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江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教育一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也的确造就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的人才,但学校不大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正切中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体验的弊端。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重要性。

    作业不应当仅限于简单的文字摘抄和解题训练,新的作业方式可以赋予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课题。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件用品制作、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汇报演出、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自己生活的作业,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因此,必须让学生及时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让他们自然地感受到今天在学校学习就是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过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7.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们。面向全体,就是要求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每个少年儿童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只是单一、呆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需要制定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以适合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教师应当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

    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哈佛大学三百五十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8.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体的脑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江总书记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国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

    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学校不能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塑造人格,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其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能力更强,发展潜力和成功几率也最大。学有所长,业有所专,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什么学科都学得很好,或长于文史,或长于数理,或长于制作,或长于艺术,这是正常的情况。人无全才,如果只限于、忙于“补短”,则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扬长”。“全面发展”、“平等对待”不等于“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求全责备有可能导致平庸。每个学生都有特殊的天赋和潜能,教育应当成为“扬长”的教育,不能只忙于“补短”而压抑有特长的学生。

    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承认差异,扬长避短,人人都会展现出独特的才毕。

9.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社会进步为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与条件。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应当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

传统教育中“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那种“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在某些教师眼中,只有规规矩矩的学生才是好学生;那些爱问好动的孩子有时甚至会受到斥责。结果,本应生动活泼的教育变得死气沉沉,原来充满想像和创造热望的儿童变得墨守成规、孤陋寡闻。

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只能考虑教材、教案要求,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

    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就是要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每个学生的独创性。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教师应当学会: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10.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的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学生应该是能发光的灯,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过程。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依然是“傀儡”。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在参与性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

    研究与实践表明,责任心和自主选择有着密切联系,“要我做”与“我要做”的主动程度,表现在学生身上大不一样。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多样性教育中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条件,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选择的能力。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除了必修课程之外,还要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有条件的学校,应允许学生在选修课范围内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在必修课范围内选择进度。学校应当让学生自主选择,家长参与选择,教师指导选择,管理保障选择……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

1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观念。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如果在一定年龄段里,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教育应“跳出学科看教学”,避免因为学科分类而割裂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教学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与研究潜能。课程要体现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新特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人们特别关注学会“是什么”与“为什么”的知识(事实知识和原理规律知识),而进入信息社会后,掌握“如何做”与“由谁做”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和人际知识),将具有同样的意义与价值。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我们的教育代替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多,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很难有震撼心灵而刻骨铭心的东西,于是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复习旧东西,而不是学习新知识。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教师备课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他的认知基础、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要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务的能力。

12.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与时共进地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

    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是一次质的飞跃。今天的计算机不仅用于处理数学、逻辑运算和有限度地处理文字,还增加了处理声音、图像、影视、三维动画等功能,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交流、对话。于是,计算机在不断扩展应用范围的同时,从根本上引发了阅读、写作、计算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而且使计算机变得更加简单易学。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历史性意义。

    国际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联网。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它“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越来越孤陋寡闻。

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阅读方式的变革,要求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获取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万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的挑战同样是强烈而急剧。当成年人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被迫“换笔”的时候,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使成年人望尘莫及。了解这种全新的阅读与写作方式之后,就不难想像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多么巨大的变革了。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新的读写能力,迫切需要给教师和家长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

    当计算机应用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之后,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在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直接的条件下,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拥有强化训练计算能力的丰富经验,我们更需要探索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应用教育的有效方法。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让信息增值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在我国,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要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的全面改革,必须在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教育的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3.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让学生怎样学习”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提高个体、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整个民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什么样的做法妨碍了学生热爱学习,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学校教学改革究竟应当改什么。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学习”内涵的三大要素,对文化的认同,对学习的热爱,对研究的痴迷,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基础性条件。教师在给学生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及科学文化素养。

    构建学习化社会,要特别关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学习的统一。人世间有两大部书,一本是有字书,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的学习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无字书的学习可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字书的学习与有字书的学习同等重要,要学会在使用中学,在生活中学,在交往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

    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获取已有的、现成的知识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获取未知的、需要探索的知识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今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迫切需要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吸收知识时,要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力求在观点、见解和方法上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同时提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需要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需要注意、观察、记忆、想像、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只有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活动中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人类学习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可能会创造出崭新的学习模式和高效的教学模式。“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14.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不仅需要改造我们的教法,也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和精神。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对有限信息的记忆,促进发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具有特殊意义。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它的课程内容不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

    通过活动课和学科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各种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新型课程实验,这些多种多样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显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生机与活力。事实证明,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学生有可能更多地关注社会、融入社会,深入认识学习的价值,发展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宽,相比之下,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反而可能会显示出一定的差距。我们对学生探求的奇异现象可能所知太少,我们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使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重方法与过程、重交流与合作、重体验与应用、重全员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绝不是否定理解、记忆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十分注重以学科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力求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15.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如何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16.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学校管理准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遵守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同时,应当把统一的规范减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则性的限度。这个原则就是陶行知先生的告诫:“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只有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学校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的管理,应当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17.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定。实践证明,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成功者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创造机会,追求卓越,继而走向更大的成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

    失败与成功本身,都是孩子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获取做人做事的教训,从中感悟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从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作的方式”。

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用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在前进道路上,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都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气。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无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反社会的倾向。

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教师、家长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成功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一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成功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却时时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的暗示——“你们不是好学生”。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感受强烈的挫折感和深深的绝望,很容易失去思维的灵性和行动的主动性。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18.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侯。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

19.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师生平等的沟通。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

    能赢得学生爱戴信赖的老师,才是合格教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教师。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这样,“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这时的教育才最能奏效。

    “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时代的发展正在为这一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便捷,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能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我们学的东西可能不如学生快,在某些方面知道的也许不如学生多,许多教师因此真诚地提出:“和孩子一同成长”、“恭恭敬敬地向学生学习”。

20.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少年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超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此最需要优秀和出色的教师——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儿童少年时期对于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认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将七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热爱学生,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学校不能把学生当作监管对象,动辄撕碎学生尊严,刺伤学生心灵。“严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将这个概念推向极端,乃至于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下,严而出格、严而失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成了“警察”式的老师,有些校长还在为学校被称为当地的“文明监狱”而自豪。“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里,在这样一个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时代里,“棍棒”威慑之下造就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

“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格,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铁不成钢”,我们的学校,甚至家庭,竟会时常演绎出一些教育的悲剧。传统教育思想中“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今天非改不可!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要有一个好结果。教师的言行,要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更要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21.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青少年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使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见的更好。

    考试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而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被视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为了避免成为最差的,为了追求结果上的“高标准”,常常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发展的做法。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考试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强调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也不要以一堂课的优劣评价老师,更不要以一年度的升学率评价学校。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绝不仅仅是升学率,而应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重点衡量“发展率”,看学校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优化育人环境,看教师是否能以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教学,看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要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帮助学校、教师与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做得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22.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现行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两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

    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

    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

23.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今天,多少代人的种种社会梦想正在陆续变为现实。我们的学生赶上了一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文化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先进、生活越来越便利的新时代,这是多么让前辈们既感到欣慰又产生羡慕的事情。人类有理由相信“未来更美好”,而美好的未来只能由一代新人去创造。对此,前辈们充满了期待、期盼与期望。

    在继承人类精神文明遗产和物质文明财富的基础上,时代给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插上了超越前人、刷新记录、冲击人类文明高峰的坚实翅膀。随着学习条件不断改善和学习环境日益优越,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我们可以相信新一代青少年一定能够不负众望,成长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栋梁。

    然而,“独生子女”们可以成为家庭的“小太阳”,也可能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如果因此而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失传,失去勤劳勤奋、刚强坚毅、互谦互让、团结合作、志存高远、百折不挠等可贵品质,我们输掉的将不仅仅是“夏令营中的较量”!代表民族未来的孩子们,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风范,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无庸讳言,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而竞争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无数事例证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幽默的性格.是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修养,是善于相处、善于合作、善于把握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与智力因素相比,对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后天的影响更大。这就需要青少年学生从自己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入手,从行为举止的点点滴滴做起。

    伴随父母素质、教育普及程度、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一代比一代人更为聪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知识更新又是如此之快,人们不得不终身学习。“毕业”已经不是结束学习的概念,“就业”往往正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老师讲课,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挑选、挖掘社会生活需要的知识。这就说明,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主动性和自觉性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作为未来文明的创造者,青少年学生还应当努力养成理性思考的能力。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只有今天勤于动手,勤于实践,明天才能大胆变革,开拓进取。

24.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它提供着给人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家长给于子女的不仅是生命,家庭一天的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变,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对外交往的逐步扩大,将一大堆新问题摆在每个家庭的面前,家长心态的自我调整,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在一个社会变迁异常迅速的年代,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具有挑战性。现代的孩子是在父辈未曾经历过的社会中生活,几乎没有哪个成年人曾经料想到世界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两代人的差异在增大,两代人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

    孩子是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孩子要自己长大,并且将独立投入社会去创造自己的事业,这是任何人无从替代的过程。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它首先是具有独立价值的生活。儿童有权利享受这种生活,成人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孩子只能是自己长大,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大人都不一样.将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代替他们下决心,逼迫他们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其后果、效果往往与愿望相反。

    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够作他们的朋友。教育不是一味地讲教训、说道理、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简单地耳提面命。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于溺爱,而是对孩子的信任。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用经典的家庭教育语言及时鼓励他,已经创造了无数家庭教育的奇迹。每个父母应当尽快学会与你的孩子一起说:“太好了!”“你(我)真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大人们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而这种关爱、鼓励、支持、引导都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建设性的关爱,关键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以一种孩子能承认接受的方式支持他。指导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解释规定而允许孩子有主见,欣赏孩子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赞扬鼓励孩子的能力而不养成孩子的依赖行为,这些教育才智值得父母认真体会和实践。

在日益开放的成长环境里,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因此,在少年儿童身上,已经蕴涵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成人单方面控制青少年成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社会正朝着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迈进。信息化社会里,成人与儿童共同学习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对信息价值的判断,防止文化垃圾腐蚀少年儿童。同时,要注意让孩子形成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心理状态。孩子的发展,不在于现在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将来学习的潜力有多大。计算机的价值,在于充实、扩展童年生活,而不是限制、缩短童年生活或加速成人化。

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家庭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为人父母,首先应当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从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家长应当为子女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并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25.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应当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但不能压抑教师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
    学校教育教学虽然具有重复的特点,容易偏向于形式化、公式化和呆板僵化,但是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创新。在社会要求教育实现革命性变革的时刻,改革的阻力最可能来自教育领域内部。在一些地方,陈腐教育思想观念束缚下的教育行为仍然随处可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应试教育教学经验越丰富,改革传统教育的意识越淡薄。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改变,素质教育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是国内外教育改革趋向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课堂教学的模式化,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了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变革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转变教育观念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应当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追求,在经历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之后,一堂有灵感、有创意的课自然会展示出来。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取: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26.有了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只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才能孕育出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学校是否拥有一位好校长。

    校长应当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的新纪元,学习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源泉,团体性学习、组织化学习的思想,正在产生全球性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专业性学习机构,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学习新思想、新概念、新学说、新知识的紧迫感.校长则更应带领一班人努力成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模范。教师的观念,主要影响班级活动和学科教学。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则影响整个学校和所有教师与学生。校长走在前面,学校才能出现崭新的素质教育风貌,开出现代教育之花。

    校长应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改革是学校活力和希望之所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要求校长具有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求实求是的作风,并善于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于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中。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校长要引导教师强化问题意识、科研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校长应当永远是一位好老师。生活在教学的实践中,才能汲取鲜活的教育思想。校长首先应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样才能理解教师,了解实践,才能做教师的教师,拥有学校建设的发言权和指挥权。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是,将促进教师成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

    校长应当永远是好公仆。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一方面要实施领导和管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才能;另一方面还要尊重、信任、理解广大教师和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并善于接受来自教师、学生的建议和监督。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教育活动要防止学生产生压抑感,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工作,也应尽量避免教师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在不以学生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的同时,必须同时做到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

    校务公开的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应当总结推广。学校教改方案,应当首先交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讨论,而不是首先报上级批准。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校的领导干部实行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在我国,素质教育实践正在取得丰硕的经验,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位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校长,会带出一批好学校。

27.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向往的地方。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好的学校是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我们的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好的学校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乐园。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迸发激情,形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愿。要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即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人的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只有这样,学校才有歌声和笑声,才会有成长的真正快乐。

    好的学校要像家园那样充满亲情。有教育家说,学校应当是家庭的延伸,这道出了人们对学校所期盼的那份温馨和亲情。学习、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合作、融人亲情,才有可能坦诚、深刻、有意义。在亲情中,问题容易化解,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得以升华。

    好的学校要像花园那样美丽。学校不是花园,但它应当像花园那样整洁,那样有序,那样美丽。学校应当合理开发和配置学校的办学资源,积极创设必要的办学条件,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好的学校要像文化宫,时时吸引家长和学生。21世纪的学校,办学格局必然更为开放和灵活,既能接纳早期教育和成人教育,又是开展课前、课后、周末、假期文化活动的场所。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和文明辐射优势,向社区开放学校的运动场所、文化娱乐设施、图书资料以及实验室、电教室等。同时与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提高对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

28.让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良好的政策空间。

应试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将教育拖进一潭死水,进而丧失生存与发展的机遇,更无法迎接新千年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让中国教育在体制、机制、政策、课程、教法诸方面都能够“活”起来。让21世纪的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一项何等艰巨而光荣的历史性任务!

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缩小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解决人民群众子女教育问题,都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实施平等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教育选择,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同时,应当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完善高考选拔政策,改进大学招生方式,让更多有研究创新潜质的青年,走进高等学府,而不至于无端埋没他们的才华。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把握宏观教育政策性、方向性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切实转变行政职能,简政放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变微观管理为宏观决策,变直接管理为间接指导,变事先审批为效益考评,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监控,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实现了简政放权,学校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从而增强校长和教师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开发校本课程、选取教材教法的责任心与主动性。

    转变管理职能的关键,是使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特别注意,要让校长、教师从学校工作和个人教学实践的实际问题出发,确定校长、教师的科研题目,而不要越俎代庖,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科研题目。在教育领域,谁来搞研究、究竟要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怎样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校长、教师培训进修的内容与方法,同样要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好方法。让校长、教师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写成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案例,拿出来组织讨论,有助于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性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教师的具体行为方式。我们无法想像,延用应试教育的灌输、抄输、背诵等办法,能够培养、培训出掌握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能力的优秀教师。

29.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基础教育的发展要靠法律保证,教育的行为要靠法律规范,教育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维护。

在世界范围内,儿童在传统上不曾被看做权利的主体,而今,他们已经从单纯受法律保护的对象,跃升为受到法律充分尊重的权利主体。接受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优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就发生在学校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家长间。法律离我们太近了,但我们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对教育法现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使自己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也可能浑然不知;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也不知道怎样去维护。例如,惩罚学生被看做是对学生好,不送孩子上学被认为是个人私事等等,都说明我们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无知。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陆续制定了多部对教育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教育法律,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实现“依法治教”,全面落实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及自身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法治教,是指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手段来管理教育。执法过程中,要注意法律的评价、引导、预测作用,保护、奖励合法行为,避免简单地将依法治教理解为“以法治教”,更不能理解为“以罚治教”。

    要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教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根本措施,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坚持育人为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0.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江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面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优秀人才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快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的步伐,体现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公开、公平、公正,使每个公民在不同岗位上均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才能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展望21世纪.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将教育置于一定社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着眼于营造有利于促使人健康发展的社会教育氛围,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一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态,社区教育开始受到很多地方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把优化校园周边的育人环境,作为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实事来抓,注意动员学校与社区的全部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建设学习化城市、学习化乡镇、学习化居委会、学习化楼组、学习化家庭的实践,营造了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些社区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制度。为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地方社区教育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高等学校应当自觉关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进展与要求,积极参与、支持中小学校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参与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社会相关教育机构,大学、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组织团体性学习活动,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并延长开放时间,免费或降低收费价格。所有社会单位、组织机构,都是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窗口,除少数特殊机关之外,应当普遍建立对中小学生的开放日。

   作为社会教育资源的中心,学校在为社区整体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同时,必然赢得社区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建设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参与的校外教育组织机构,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外文化科技、艺术体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努力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2001年5月)

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为了避免成为最差的,为了追求结果上的“高标准”,常常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发展的做法。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考试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强调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也不要以一堂课的优劣评价老师,更不要以一年度的升学率评价学校。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绝不仅仅是升学率,而应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重点衡量“发展率”,看学校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优化育人环境,看教师是否能以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教学,看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要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帮助学校、教师与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做得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22.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现行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两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

    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

    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

23.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今天,多少代人的种种社会梦想正在陆续变为现实。我们的学生赶上了一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文化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先进、生活越来越便利的新时代,这是多么让前辈们既感到欣慰又产生羡慕的事情。人类有理由相信“未来更美好”,而美好的未来只能由一代新人去创造。对此,前辈们充满了期待、期盼与期望。

    在继承人类精神文明遗产和物质文明财富的基础上,时代给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插上了超越前人、刷新记录、冲击人类文明高峰的坚实翅膀。随着学习条件不断改善和学习环境日益优越,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我们可以相信新一代青少年一定能够不负众望,成长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栋梁。

    然而,“独生子女”们可以成为家庭的“小太阳”,也可能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如果因此而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失传,失去勤劳勤奋、刚强坚毅、互谦互让、团结合作、志存高远、百折不挠等可贵品质,我们输掉的将不仅仅是“夏令营中的较量”!代表民族未来的孩子们,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风范,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无庸讳言,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而竞争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无数事例证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幽默的性格.是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修养,是善于相处、善于合作、善于把握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与智力因素相比,对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后天的影响更大。这就需要青少年学生从自己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入手,从行为举止的点点滴滴做起。

    伴随父母素质、教育普及程度、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一代比一代人更为聪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知识更新又是如此之快,人们不得不终身学习。“毕业”已经不是结束学习的概念,“就业”往往正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老师讲课,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挑选、挖掘社会生活需要的知识。这就说明,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主动性和自觉性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作为未来文明的创造者,青少年学生还应当努力养成理性思考的能力。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只有今天勤于动手,勤于实践,明天才能大胆变革,开拓进取。

24.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它提供着给人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家长给于子女的不仅是生命,家庭一天的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变,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对外交往的逐步扩大,将一大堆新问题摆在每个家庭的面前,家长心态的自我调整,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在一个社会变迁异常迅速的年代,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具有挑战性。现代的孩子是在父辈未曾经历过的社会中生活,几乎没有哪个成年人曾经料想到世界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两代人的差异在增大,两代人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

    孩子是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孩子要自己长大,并且将独立投入社会去创造自己的事业,这是任何人无从替代的过程。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它首先是具有独立价值的生活。儿童有权利享受这种生活,成人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孩子只能是自己长大,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大人都不一样.将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代替他们下决心,逼迫他们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其后果、效果往往与愿望相反。

    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够作他们的朋友。教育不是一味地讲教训、说道理、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简单地耳提面命。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于溺爱,而是对孩子的信任。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用经典的家庭教育语言及时鼓励他,已经创造了无数家庭教育的奇迹。每个父母应当尽快学会与你的孩子一起说:“太好了!”“你(我)真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大人们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而这种关爱、鼓励、支持、引导都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建设性的关爱,关键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以一种孩子能承认接受的方式支持他。指导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解释规定而允许孩子有主见,欣赏孩子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赞扬鼓励孩子的能力而不养成孩子的依赖行为,这些教育才智值得父母认真体会和实践。

在日益开放的成长环境里,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因此,在少年儿童身上,已经蕴涵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成人单方面控制青少年成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社会正朝着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迈进。信息化社会里,成人与儿童共同学习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对信息价值的判断,防止文化垃圾腐蚀少年儿童。同时,要注意让孩子形成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心理状态。孩子的发展,不在于现在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将来学习的潜力有多大。计算机的价值,在于充实、扩展童年生活,而不是限制、缩短童年生活或加速成人化。

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家庭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为人父母,首先应当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从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家长应当为子女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并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25.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应当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但不能压抑教师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
    学校教育教学虽然具有重复的特点,容易偏向于形式化、公式化和呆板僵化,但是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创新。在社会要求教育实现革命性变革的时刻,改革的阻力最可能来自教育领域内部。在一些地方,陈腐教育思想观念束缚下的教育行为仍然随处可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应试教育教学经验越丰富,改革传统教育的意识越淡薄。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改变,素质教育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这是国内外教育改革趋向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课堂教学的模式化,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了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变革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转变教育观念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应当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追求,在经历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之后,一堂有灵感、有创意的课自然会展示出来。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取: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26.有了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只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才能孕育出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学校是否拥有一位好校长。

    校长应当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的新纪元,学习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源泉,团体性学习、组织化学习的思想,正在产生全球性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专业性学习机构,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学习新思想、新概念、新学说、新知识的紧迫感.校长则更应带领一班人努力成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模范。教师的观念,主要影响班级活动和学科教学。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则影响整个学校和所有教师与学生。校长走在前面,学校才能出现崭新的素质教育风貌,开出现代教育之花。

    校长应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改革是学校活力和希望之所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要求校长具有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求实求是的作风,并善于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于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中。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校长要引导教师强化问题意识、科研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校长应当永远是一位好老师。生活在教学的实践中,才能汲取鲜活的教育思想。校长首先应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样才能理解教师,了解实践,才能做教师的教师,拥有学校建设的发言权和指挥权。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是,将促进教师成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

    校长应当永远是好公仆。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一方面要实施领导和管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才能;另一方面还要尊重、信任、理解广大教师和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并善于接受来自教师、学生的建议和监督。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教育活动要防止学生产生压抑感,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工作,也应尽量避免教师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在不以学生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的同时,必须同时做到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

    校务公开的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应当总结推广。学校教改方案,应当首先交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讨论,而不是首先报上级批准。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校的领导干部实行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在我国,素质教育实践正在取得丰硕的经验,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位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校长,会带出一批好学校。

27.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向往的地方。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好的学校是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我们的学校应当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好的学校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乐园。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迸发激情,形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愿。要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即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人的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只有这样,学校才有歌声和笑声,才会有成长的真正快乐。

    好的学校要像家园那样充满亲情。有教育家说,学校应当是家庭的延伸,这道出了人们对学校所期盼的那份温馨和亲情。学习、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合作、融人亲情,才有可能坦诚、深刻、有意义。在亲情中,问题容易化解,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得以升华。

    好的学校要像花园那样美丽。学校不是花园,但它应当像花园那样整洁,那样有序,那样美丽。学校应当合理开发和配置学校的办学资源,积极创设必要的办学条件,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好的学校要像文化宫,时时吸引家长和学生。21世纪的学校,办学格局必然更为开放和灵活,既能接纳早期教育和成人教育,又是开展课前、课后、周末、假期文化活动的场所。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和文明辐射优势,向社区开放学校的运动场所、文化娱乐设施、图书资料以及实验室、电教室等。同时与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提高对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

28.让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良好的政策空间。

应试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将教育拖进一潭死水,进而丧失生存与发展的机遇,更无法迎接新千年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让中国教育在体制、机制、政策、课程、教法诸方面都能够“活”起来。让21世纪的中国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一项何等艰巨而光荣的历史性任务!

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缩小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解决人民群众子女教育问题,都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实施平等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教育选择,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同时,应当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完善高考选拔政策,改进大学招生方式,让更多有研究创新潜质的青年,走进高等学府,而不至于无端埋没他们的才华。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把握宏观教育政策性、方向性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切实转变行政职能,简政放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变微观管理为宏观决策,变直接管理为间接指导,变事先审批为效益考评,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监控,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实现了简政放权,学校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从而增强校长和教师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开发校本课程、选取教材教法的责任心与主动性。

    转变管理职能的关键,是使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特别注意,要让校长、教师从学校工作和个人教学实践的实际问题出发,确定校长、教师的科研题目,而不要越俎代庖,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科研题目。在教育领域,谁来搞研究、究竟要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怎样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校长、教师培训进修的内容与方法,同样要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好方法。让校长、教师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写成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案例,拿出来组织讨论,有助于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性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教师的具体行为方式。我们无法想像,延用应试教育的灌输、抄输、背诵等办法,能够培养、培训出掌握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能力的优秀教师。

29.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基础教育的发展要靠法律保证,教育的行为要靠法律规范,教育的合法权益要靠法律维护。

在世界范围内,儿童在传统上不曾被看做权利的主体,而今,他们已经从单纯受法律保护的对象,跃升为受到法律充分尊重的权利主体。接受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优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就发生在学校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家长间。法律离我们太近了,但我们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对教育法现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使自己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也可能浑然不知;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也不知道怎样去维护。例如,惩罚学生被看做是对学生好,不送孩子上学被认为是个人私事等等,都说明我们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无知。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陆续制定了多部对教育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教育法律,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实现“依法治教”,全面落实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及自身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法治教,是指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手段来管理教育。执法过程中,要注意法律的评价、引导、预测作用,保护、奖励合法行为,避免简单地将依法治教理解为“以法治教”,更不能理解为“以罚治教”。

    要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教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根本措施,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坚持育人为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0.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江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面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优秀人才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快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的步伐,体现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公开、公平、公正,使每个公民在不同岗位上均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才能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展望21世纪.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将教育置于一定社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着眼于营造有利于促使人健康发展的社会教育氛围,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一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态,社区教育开始受到很多地方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把优化校园周边的育人环境,作为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实事来抓,注意动员学校与社区的全部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建设学习化城市、学习化乡镇、学习化居委会、学习化楼组、学习化家庭的实践,营造了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些社区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制度。为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地方社区教育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高等学校应当自觉关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进展与要求,积极参与、支持中小学校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参与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社会相关教育机构,大学、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组织团体性学习活动,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并延长开放时间,免费或降低收费价格。所有社会单位、组织机构,都是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窗口,除少数特殊机关之外,应当普遍建立对中小学生的开放日。

   作为社会教育资源的中心,学校在为社区整体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同时,必然赢得社区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建设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参与的校外教育组织机构,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外文化科技、艺术体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努力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