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少爷: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调查报告—— 掷出窗外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8:51

跳至正文
首  页
调查报告
在线查询
资 料 库
我要补充
留 言 区
中国食品达尔文奖 →
本调查报告发布于官网:掷出窗外(www.zccw.info);
此外,您还可以在如下网址读到本报告:新浪;微博;人人网;豆瓣;
亦可以在如下网址下载到本报告的pdf版:新浪爱问,本站下载(流量消耗过大已暂停);
版权声明:按照 by-nc-sa 的 cc 协议可转载,
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
一、前言
1.1调查成果
【1/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2004-2011)》
【2/3】《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
【3/3】《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
1.2本调查报告统计范围
出于时间与精力的考虑,本次统计的地域范围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时段为2004.1-2011.5,香港与澳门则仅在与大陆关联时才被纳入统计。暂没有涉及台湾地区:他们“不怕家丑外扬”,想必有信心和能力处理好食品安全问题。
1.3本调查报告适用人群
长期生活在中国的;
旅行或将旅行于中国的;
……;
希望减肥而没有毅力的;
希望省饭钱而没有动力的;
……;
备考GRE、TOEFL、雅思而不好好背单词的;
二、先行研究
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研究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代,便有神农氏遍尝百草,测试毒性。其中有毒的,纷纷被各大江湖门派所亲睐;无毒味美的,便成为百姓人家的盘中餐;无毒味不美的,可能就被制成中药了吧。
炎帝乃神农氏后裔(一说炎帝就是神农氏),中华民族又是炎黄子孙,因此可以认为,勇于品尝各种有毒食品,是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当下得到了极大的继承和发扬。
当代关于食品安全的专著不多,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周勍,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该书“揭示了制作假冒伪劣食品的详尽过程,警示人们关注在食品安全中出现的伤天害理行径”,并被评为2006年“尤利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Lettre Ulysses Award)第四名。德国之声广播电台认为其屈居第四是“失之于西方评委对中国问题的了解”,这个解释很有道理,笔者以为多半是西方评委倾向于认为该书更应划归为“科幻”或“童话”类而非“报道文学”。
除专著外,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更多的是以新闻的形式,通过平面媒体或电视及新媒体进行的。如各地地方报纸、地方电视台以及CCTV、新华社等等,随后这些报道会被转载于各自官网或各门户网站,传播于网络。本调查报告所基于的资料库便来源于此。
三、资料来源
本调查报告试图搜集齐过去十年(2001-2011)内中文媒体关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所有报道,将其制作成数据库,并分析十年来的变化状况,总结规律,得出结论,以供有意者查阅、参考。
鉴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次调查只搜集了可见于网络的新闻报道,即有网址可以在线访问的。但发现在2004年之前网络上鲜有相关报告,如果做10年历史数据对比的话,数据会出现断层,因此本调查的时段定为2004-2011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新闻网站的数量不够多,或者转载新闻的涉及面不够广,当然也可能是此前的确报道不多。
简言之,本次调查以符合如下条件的新闻为数据源:
该新闻的来源为国内正规媒体;
该新闻有网络版(即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
该新闻的发布时间为2004.1至2011.5;
该新闻以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为主题;
本次调查历时31天,参与者35人,共查阅相关报道近17268篇,约计1千万字。从中筛选出2107篇报道,制作了2849条记录,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以方便统计及查询。
注:第一期工作遍历了《安全快报》收录的8634篇新闻,第二期工作在各大网站至少查阅了同等数目的新闻,故共计17268篇。每篇新闻按平均600字计算,则阅读量至少为10360800字。
四、统计过程
4.1第一期:搜索新闻
在网上搜索2004-2011期间关于对人体有害的食品的新闻报道,并确定关键词、文章来源、发布时间,所转载的网站以及网址。
医源世界网的“安全快报”版块已搜集了不少历年来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本期工作的重点便是从中进行二次筛选。该专题版块的优点是数据量大,时间跨度长;但缺点在于其所选新闻并非全部与有毒食品相关,需要进一步处理,而且文章未给出关键词,不方便查询,此外,该版块内的新闻多未注明出处,难以确定其真实性。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九条的规定,各门户网站“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也就是说,出现在网络上的新闻,只要不是伪造的,理论就一定能找到其纸质媒体的出处(比较特殊的是“新华网”与“中国新闻网”,这两个网站虽然没有对应的纸质版,但却可以直接发布新闻)。一篇新闻,在网络上可能被诸多网站转载,有许多网址,但原始出处只有一个。确定出处,这也是本期工作的目标之一。
第一期工作历时10天(5.11-5.20),参与者共34人,有8人未回复我是否愿意公开姓名的邮件,1人选择匿名,其余各位按字母排序为:
Fiona,G.W.,twj,季倩芸,wb,比尔.盖浇饭,陈竹,王琛莹,法官allen,法律文氓(叶子祥),何玲,刘宏博,李枚,苏红娟,郑莹,魏观军,文芳,无幽思语,吴恒,小可,杨得德,杨祎,张强,张玉龙,赵悦
4.2第二期:查漏补缺
交叉检索第一期的数据库与各门户网站以及新闻类网站的“食品”或“健康”专题,拾遗未收录的新闻。
我们对照了搜狐、新华社、人民网、南方网等的食品专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专题收录的新闻数量不多,且时间跨度也很短,通常是最近一个月或者一年的。而中国新闻网、网易、腾讯等甚至还没有食品安全专题。让人意外的是百度,居然也开设了专题,令人刮目相看。当然,其制作比较粗糙,点击“最新消息”显示的只是在“百度新闻”中以“食品安全”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不知道显示结果有没有竞价排名。数据质量较高的是食品伙伴网的“食品安全”版块,这是第二期统计的主要参考来源。
第二期工作历时7天(5.21-5.27),参与者共11人:
郑莹,王琛莹,文芳,比尔.盖浇饭,张玉龙,赵悦,季倩芸,刘宏博,魏观军
,法官allen,杨祎
4.3第三期:标准化
前两期工作中提取关键词是各自为政的,为了统一标准,第三期工作则是将前两期的成果进行标准化。经过讨论及试验,并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我们将有害食品分为了造假 过期 添加剂 混有异物 包装材料 无证经营 产品不合格 检疫不合格 卫生不达标 其他 10种。因为经验不够,加之并非法律、食品安全的专业人士,这一分类不是十分科学,但至少是一种尝试。
第三期工作历时9天(5.27-6.4),参与者共8人:
魏观军,刘宏博,王琛莹,季倩芸,张玉龙,苏红娟,李枚,吴恒
点此查看下一页
页码: 12
评论功能已关闭。
分享到:
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
邮箱:zccw.info@gmail.com  微博:weibo.com/wwwzccwinfo
博客:blog.sina.com.cn/wwwzccwinfo
自豪地采用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