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监察支队好不好:对 知识 应有的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0:12
 


 

 

我们对人世间的了解,自然离不开知识。在此范围内,人和动物的不同是:动物面临未知的世界进行本能地应对;人类面临未知的世界选择主动的了解。通过了解而有了知识和经验,又因有了知识和经验而可以更好地应对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以儒释道为主)并无不同,都认可甚至强调知识经验的重要性。不同的是,两者关注点不同,西方哲学更关注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自然,所以,西方哲学引导的是走科学的道路,西方自然科学的逐渐发达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方向。中国哲学重点关注的是人本身,人的发展,人如何发展,人在世间应该如何。因此可以说,西方哲学是自然哲学,中国哲学是生命哲学或是人生哲学。当然并不是说西方哲学不关注生命,中国哲学不关注自然,事实上,两者简而言之,只是重点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西方发达了科学技术,中国却因为方向的不同而未有科学的发达,甚至未能出现民主制度的建立。但中国哲学对生命的思考与实践却无与伦比。例如:道德的实践,对道德追求以及生死的观念等等。这是由最初的方向决定的,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完善的。即:能否找到东西文化的彼此切入点而相互补充。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尤其需要冷静。“五四”新文化以来的狂热否定了传统,全盘西化已经证明了伤害,狂热地呼喊“科学和民主”并不能产生契机。科学和民主是我们欠缺的,非学不可,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决不是照搬,它应该是理性地扎根在自己的生命哲学里,因为,没有了民族的哲学,也就没有了民族的精神与生命。

 

本文不打算谈论双方的方向性问题,只是想说说中国哲学对待知识的态度问题,虽然我一再说,中国哲学对知识(自然知识)并不作为重点,但不意味着否定知识,相反,作为中国哲学的代表,儒、释、道三家都对知识的获取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重视。毕竟是人世间的哲学,怎可能全然脱离知识?但这三家同样把知识作为达成自己哲学的辅助。儒家以识成德,道家以识成道,佛家转识成智。以下,分别谈谈三家对待知识的态度。

                                       
                                    


 

二、儒家对待知识的态度

 

  以儒家的经典《论语》为例。《论语》里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虽然这句话里的学和习的对象很宽泛,不仅仅涉及一般的知识,更强调对“礼”的学习,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道德,为了达成道德,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说过,儒家力求“以识成德”,前提自然离不开知识。“吾十有五而治于学。。。。。。”孔子有说出了何以成为圣贤的秘密。儒家教导人建立完善的道德,实践道德,目的是成圣成贤,其前提还是学,没有学的环节,拿什么去“成德”呢?基于这样的思想,儒家不仅仅强调学的重要性,还注重学的态度及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要实事求是,因为知识的获取的前提是要求主体与客体分离,不能以主观的好恶而作用于客体,客体是什么样的,就还原它什么样,与主观的喜好无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客观的知识,这才是智慧的表现――“是知也”(知同智)

 

这样的说教在《论语》里处处可见,因此,我们称孔子为伟大的教育家,这是没错的,但很多人认为孔子作为教育家就是为了教人以知识,只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高妙而已,这就错了!孔子教人以知识只是手段,目的在道德,希望通过人世间的知识的帮助去转化为道德的认可和实践。我们称其为圣人,也不是对其教育家的身份的赞誉,而是道德上的赞誉。

但从另一方面说,正是基于道德的要求,才有学知识的必要。也就是说,先天的道德法则本身并不产生知识,在此法则的命令下,需要知识对道德的实践有补充。仁、义、礼、智、信,把不是知识,但合理的知识有助于践行仁、义、礼、智、信。何谓合理?遵守道德的要求才是合理。道德的要求又是什么呢?人间道德来自天德,天命的流行不息正是道德的认识来源,一切违背天德的知识,都不值得获取,因此说“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三、道家对待知识的态度

 

就获取知识而言,如果说儒家对待知识的态度给人以积极的印象的话,那么,道家则毫不掩饰另一面,即对知识的批判态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在《道德经》里能反映出和求知有关的话语里为数不多的几句之一。“为学”首先说明并不排斥对知识的获取,“日益”则表明求知的方法。知识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是量的增值过程。这不仅仅道家有此感受,但凡追求知识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读万卷书”说的就是积累,但道家对于积累知识的表述仅限于此,并无“行万里路”的感慨和力行。这并不是说道家局限于此而不前,是对知识的认识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知识的获取的越多,认识事物,把握自然的规律以及由此获取的判断能力就会越强,因此,“读万卷书”很重要,“行万里路”很必要,两者结合才能叫完美地在知行中合一,并能相互验证与补充。道家则是从知识的不利影响,从知识的反面来认识知识。道家认为,事物都有正反,对立。如: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有高就有下等等。知识等给人带来我们一般人所需要的对自然的把握,所以道家强调“为学日益”,知识同样也会带来破坏,如:以智愚人,卖弄智慧,伪道德等等。在他们看来,人们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时候并不具备运用知识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道”。只有有“道”,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因此,道家不惜极其激烈地说“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不是真正的放弃“为学”,而是以“道”为指导。“为道日损”的求道过程恰恰是和求知的过程相反,不是增益,而是减损,不断地打破知识带来的对立,知识带来的成见,知识带来的烦恼,知识带来的虚伪等,才能自在。自在是道的根本。

道家的消极似乎正在于此,道家的积极也在于此,道家的良苦用心更在于此。误读道家而消极悲观者的根源也在于此。所以,读书不在于对作者的文字的把握,而在于对作者的苦心的体悟。

                                                                                                
                

 

四、佛家对待知识的态度

 

儒、释、道三家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看,佛家否定知识最彻底,应该说“否定”是基于和道家对知识有类似的认识后的否定。

 

佛家发展到禅宗的出现,出现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方法论。外道因此而误以为知识无足可取,这是对学佛成佛最大的误解。虽然读经本身不是成佛,但成佛不能离读经。我常给欲要学佛的人或学佛不久的人谈自己的认识时,总要说读佛经的必要。当然,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反驳我的例子就是六祖慧能不认识字,似乎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高僧。不敢说慧能完全不认识字,但识字不多见,文化程度不高则完全有可能。但我要说的是,用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明普遍性,在理论上是无法成立的。试问:人世间有几个慧能那样的人呢?慧能是不可复制的。佛家同样不排斥对知识的获取,但知识要达到成佛的目的,需要转化――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的智不是普通的“智”,不是我们说的普通的理性。因为普通的理性仍然在知识经验界。佛家所说的“智”是高于一般理性的般若智。我们一般所说智,一般指技巧,渊博,善于谋划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凭借知识经验可得,但对于般若智则不可得。般若智是要绝弃对立的,是不离世俗而又不即于世俗的,是不牵挂,是不偏执,但决不是放弃或逃避。力图摈弃知识的负面效应,给一个澄清的世界,于是,心地也清明。所以,必然要“转识成智”、“转情成智”。理论上讲,“人人都可成佛”,但巨大而艰辛的工作是“转”,否则,仍旧是迷,仍旧是众生。

 

佛说“悟了,众生是佛;不悟,佛是众生。”就是一个“转”字。

    
                 

 

四、结 语

 

知识是双刃剑。成就你的同样也会伤害你。对待知识,不可不慎。既要保持刀刃的锋利,又要避免伤害自己,这不是知识,是智慧。中国哲学在这方面的认识的确要远胜于西哲,但过于强调对知识的化解而去关注生命,却又使对知识的追求弱化了,使我们没有开出科学一门,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现代人的使命正在于此:如何传承传统的同时,又能有机地容纳科学于传统中!

 

值得深思,值得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