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废太子胤礽:哲学的精神/周国平(部分文字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0:15

哲学的精神/周国平(部分文字稿)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哲学的精神,实际上是想主要讲西方哲学的精神,因为我学的是西方哲学。我认为认识什么哲学还是从西方哲学入手。我不能把西方哲学的很多内容都拿来讲,我着重是来讲一讲西方哲学里面,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间,从哲学中间成长起来的生长起来的一种精神传统,因为我自己通过学习西方哲学,我认为甚至很多人都认为西方哲学走的这两千多年是走不能的,是失败的。

一、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一直在想做一件事,它是想通过人的头脑,也就是人的理性去把握这个世界的本质,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人活的时间都是很短暂的,那么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它不断在变化,一代一代的人,生出来又死了,而且外部物质世界也在不断的变化,有的星球产生的,有的星球消亡了,它永远在变,那么这个变化的背后有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现象背后有没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呢,西方哲学想来解决这个问题,想来把握这个现象背后的那个本质,变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一直在寻找这个东西,这是西方哲学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哲学又叫做形而上学。但这一概念它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形而上学。在我们国家,哲学中谈形而上学,我们往往把它弄错了,把它作为静止的僵化的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一般是这样来用的。实际上,形而上学它本来的意思是就是“物理学之后”,“物理学之后”是亚里士多德一本重要著作的名称,后人为他加上的一个书名,这个书名什么意思呢,它实际是讲所谓物理学之后,物理学是研究有形世界,我们看得见的世界,那么物理学背后,我们看得见背后那个东西,那个本质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就是研究物理世界、有形世界背后那个看不见的本质的东西。

    简单地说,西方哲学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就是要靠人的头脑,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我们可见的世界、变化的世界背后的那个不可见的不变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靠理性把握世界的本质,也就是形而上学。

二、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

    那么西方哲学做的这件事情做成了吗,实际上是没有成功。尽管两千年来,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个世界的本质都下了论断,从最早的古希腊开始,比如说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说这个世界本质是水,所有的东西都是从水变化来的,然后又回原到水,这是泰勒斯的观点;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火,世界是从火里诞生的,又回到火;德膜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个基本的东西。后来还有很多唯心主义哲学家,也对世界的本质作出论断,比如柏拉图说世界的本质是理念,是观念,黑格尔也是这种观点。总之,很多哲学家都对世界的本质作了论断,这种对世界本质作论断的哲学叫做本体论。

    那么象这样一条思路,到了近代,尤其从康德开始,对这套思路提出的根本颠覆,觉得这是走不通的。其实康德之前,已有很多哲学家就有疑问了,象贝克莱、休谟,他们都已提出疑问,但是康德令人幸福的证明了这一点,即世界的本质是不可能把握的,我们不可能靠理性去把握世界的本质。康德的观点是个什么观点呢,简单地说,我们去认识这个外部世界,是个什么过程,一个是靠经验,我们靠感官接触外部世界,得到了经验,我们所得出的经验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感受整个世界,我们总是感受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得到经验之后,我们用我们的理性思维,逻辑范畴去整理这些经验,然后得出一个认识,康德说这个过程根本不可能触及世界背后的那个本质东西,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受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我们通过经验、理性思维去认识世界的时候,我们认为本质的一般的普遍的东西,实际是我们的范畴整理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范畴,还是一团遭。所以,实际上是我们主观思维的产物,理性的产物,而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所以康德提出世界的本质,也就是自在之物,自己存在的那个本来东西,我们的认识是不可把握的,我们永远不能触及那个本来之物。我们把康德作为不可知论,就是这个原因,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所以想靠理性思维去把握世界本质这样一条思路,也就是形而上学,这样一条思路是走不通的。所以康德说形而上学永远不可能成为科学,成为科学就是要用思维,用理性去把握那个背后的本质,但是,形而上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不可能通过理性去把握的,康德说这个东西只能交给信仰,但这个是没有办法是靠理性来推导的,是不可证明的。

    西方哲学到了康德以后,越来越否定形而上学,比如说尼采,他比康德走得更远。因为康德还承认世界还有一个本质在那里,但是我们理性思维是不能认识它,我们的感官接触不到那个东西,我们的理性也不可能认识那个东西,但它是存在的,我们必须相信它是存在的,尽管它的存在是不能证明的;而到了尼采,他就是那个本质就不存在,世界本来就没有一个本则,只有现象。尼采是怎么说呢,尼采有个很著名的观点,叫做“透视主义”,也就是所有的认识都是透视,站在一定的点上,从一定的视角出发,对世界的一个认识,那么认识是不可能摆脱透视的,无论什么人,要认识事物,都不可能不需要任何角度,一下子全面把握,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假设有一个认识,就必须从它的角度认识世界,而这样得到的总是现象,所以我们永远只能认识现象。从认识的角度讲,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哪个位置上,看到的都是现象。西方还有一位哲学家,尼采死后,他讲得更彻底,哪怕上帝亲自来认识,他不可能没有一个视角,因为我们原来假象的世界的本质,实际上已经假设有一位上帝,他是没有任何视角的,他一下子全面的完整的把握这个世界,这样就可看到世界原来的样子了,但现在看来他还是有一定限定的。所以,现在西方哲学越来越强掉一点,就是说世界本来没有一个面貌的。我们说认识世界的本质、面貌,但是世界本来没有本质和面貌,它永远只能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它永远是一个现象世界。那么,这也就从基本上否定了西方哲学的理性追求,靠理性来把握世界的本质,也就是说否定形而上学的这条思路。所以,现在总是讲西方哲学的危机,形而上学的危机,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三、哲学、宗教与科学

    其实我想这个问题,本来西方哲学这种追求已经包含一种内在矛盾,它必然是要失败的。可以这样说,西方哲学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它实际上是说用理性是把握世界的本质,而世界的本质是超出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我们经验永远不能触及它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经验到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所以这个问题用哲学的话来说,是超验的,超越于经验的,世界的本质不会在我们的经验之内出现的。因为人的理性思维是通过感觉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让它细化,那么一个不在我们经验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人的思维怎么能对付它呢,完全不可能不对付它。在这个问题,我就非常赞成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观点,他说哲学包含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的方面,一个是宗都的方面,它有两种品格,即是科学的,又是宗教的。

    哲学所要追问的问题,世界的本质及和世界本质相联系的,比如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种问题是宗教性的问题,是灵魂提出的问题,但象这样的问题宗教怎么来解决呢,宗教就靠信仰来解决,宗教认为不要去想,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理性是可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就相信上帝吧,相信神吧,神已经给你回答了,告诉你世界的本质就是精神,是上帝,是天国,人活着的意义是为进入天国做准备,宗教不要人们去思考。但是哲学偏偏要去思考,所以哲学所要问的问题是宗教性的灵魂提出的问题,而它要回答这个问题所用的手段却是科学的,科学的特点就是用理性思维去整理经验,回答经验范围内的问题,这是科学的特点,而哲学要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宗教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哲学和科学又不一样,科学所问的问题都是科学本身的问题,经验范围内的问题,科学不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认为这是假问题,它不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它仅仅生活中经验范围的问题,我们可见的事物中它们的规律是什么,科学仅仅问这些问题。所以,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回答科学的问题,宗教是用宗教方法解决宗教的问题,而哲学偏偏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宗教的问题,这就是它的内在矛盾所在。

    所以,哲学所问的问题是灵魂所发出的问题,因为灵魂要求一个答案,比如它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或者不知道人生是什么意义,而它解决问题的手段是用头脑,头脑是很认真的,它要按照逻辑,要求根据,根据经验来思考。头脑是个呆子,灵魂是个疯子,所以哲学实际上是疯子提出的问题,呆子来回答,它的结果必然是很悲惨的,弄不清楚。但是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就走在这条路上,就是呆子们想回答疯子的问题,你说结果怎么会不失败呢?

四、西方哲学探索的意义

    但是西方哲学的努力尽管是种失败的努力,它就没有意义了吗?我认为它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一种有意义的徒劳,就是说它本身的问题也许没有解决,没有回答,但就在这种追求当中,它产生了很多积极的结果。我觉得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这里,通过头脑去解答灵魂的问题,理性要去把握超验的问题,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人的理性和人的灵魂有一种紧张的关系,张力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两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科学性和宗教性都得到了发展,这就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点。中国哲学就不愿意作这方面的失败努力,所以从积极成果方面就比西方哲学差得多。实际上,理性该去追问经验范围内的问题,它超出经验范围去问那些超验的不可解的问题,这个过程中,理性要去追根究底,这样一种努力,完全是一种科学精神;同时它又始终在关注一种终极问题,这种过程中它的宗教精神又得到了发展,所以,西方哲学的两种品格即宗教的和科学的,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发展。人的头脑和人的灵魂都非常认真,在追问的过程中,人是个精神性的存在,人的尊严得到重视,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西方哲学在失败的努力过程中,生长起来一种特别好的精神传统,它实际上是由三方面组成的,一个是科学精神,第二个是宗教精神,第三个是人文精神。下面着重讲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所成长起来的这三种精神。  

周国平:哲学就是为了追寻快乐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是“万物的尺度” 。人把自己当作尺子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可是,当他们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作尺度呢?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埋头扮演自己的角色,停下脚步,追问自己的内心,已经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奢侈。这次,“全球通名家讲坛”以“哲学的世界和企业家的世界”为题,请来哲人周国平,用哲学的思索慰藉现代人忙碌的心灵。
  周国平不喜欢热闹,也不懂得应酬。由于哲学家的身份,总有人问他,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在何方?周国平只能笑答:“对生命的终极追索哪里会有标准答案呢。”
  【“哲学”了一辈子】
  周国平一站上讲台便说:“我可以说从事了一辈子的哲学工作。”1962年,他考进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以后赶上文革,被分配到广西一个山沟里,待了10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又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直到现在没有离开过。“我这一辈子就交给哲学了。”
  周国平已年过60,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有一股自然而然的书生气。现在说一个人书生气,潜台词是此人有些不谙时务。曾经一次有记者问他,在目前的中国,哲学家这种身份有什么象征意义?他大笑:“落伍过时的人。”玩笑归玩笑,有的时候他确实和当下社会错落了半个节拍,“这没什么,我只是喜欢读书罢了。”他从小就这样。那时周国平家境贫寒,上初中时,从家到学校5站地的路途,他宁可步行一个小时,省下4分钱去中国书店买旧书。“那时候就觉得读书是有意思的,自己是要一辈子做学问的。”后来,他慢慢明白,知识不是第一位的,精神追求才是。
  文革期间,周国平在广西一个县城当县委干事,后来又去党校当教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农村干部读报,配合中央精神做一些宣传。“我突然发现人类广阔的精神世界和这里没有任何关系,觉得非常可怜、可怕。”生活年复一年的贫乏苍白,看不到前途,周国平异常寂寞,唯一的安慰就是读书,宣传部书架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他通读了一遍,后来又在县中学图书馆里发现了一套解放前出版的《万有文库》,欣喜不已。他的人生态度是就在这时候确立起来,并渐渐牢固的。在那之后的岁月里,他把目光投注在自己的内心,投注于不间断的思考之中,放弃了身外的世俗功名。
  他享受这些思考,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而这两个命题就是组建哲学的核心价值。“我要强调这是一种思考,任何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就是让你自己去想。如果有一本哲学教科书,把这些标准答案告诉你,我认为那都是冒牌哲学,哲学就是促使人思考。我们原来都说哲学是通过现象去把握世界的本质,但是现代哲学界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是从德国哲学家康德以后,认为世界的背后没有一个所谓的本质。实际上你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一定角度出发,所以总是带有一定的视角。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世界便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享受】
  什么是快乐?周国平借用伊壁鸠鲁的观点来下定义,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身体健康,灵魂宁静,这是千金难买的财富。
  “没有一个哲学家认为纵欲就是快乐,我非常赞成托尔斯泰的观点,从物质层面来看幸福的话,最高的物质幸福,对于个人来说是健康,对于人类来说是和平。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钱再多,如果没有健康全是空的。我看到刘翔做的一个广告,“有健康才有未来”,很简单,但是个至理名言。”
  享受生命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闲暇,尤其是大自然中的闲暇。周国平讲了一则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尔写的小说:一个旅游者到偏僻的渔村旅行,在海边看见一个青年渔夫躺在渔船上晒太阳,他觉得这个场面很美,就开始拍照。快门声将渔夫吵醒了,旅游者就开始跟渔夫聊天,他告诉渔夫,你这么年轻,不应该躺在这晒太阳。渔夫就问,我应该干什么?“你应该出海捕鱼。”
  渔夫接着问,“捕到鱼以后呢?”
  “捕到鱼以后你可以卖钱啊。”
  “卖了钱以后呢?”
  “卖了钱以后你可以买一条更大的渔船嘛!”
  “买了更大的渔船以后呢?”
  “可以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啊!”
  “那个渔夫又问,然后呢?旅游者说,然后你可以四处旅游,比如躺在海边晒太阳了。渔夫说,那用不着,我现在就可以了。”
  周国平停顿了一下,“我们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生命得到享受吗?但是有些人慢慢忘记赚钱只是手段,而把它当成了目的。实际上大自然的空气和阳光是不用花钱的,就像李白诗中所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大自然赐给我们那些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往往忽略了。”
  周国平更看重普通生活的乐趣,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现在的他已经知道,天伦之乐自有人类以来,便嵌入生命最深处,恒古不变。“回忆我一生中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光,其中一段就是青春期,突然发现有这么多漂亮姑娘,觉得世界非常美好,那么多未知的事情在等待着你,那种感觉非常好!还有一段就是当爸爸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小生命,又一次感觉世界是全新的,每一天都不一样的事情等待着你。”比尔?盖茨有一张抱着两岁女儿的照片,他自己在照片下面写了一句话,“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感到最幸福。”
  【诺贝尔奖最没有经济价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好奇心是科学的原动力;亚里士多德说,好奇心是哲学的源头。对这个世界感到惊奇,或者对人生感到疑惑,于是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世界的问题,这个时候哲学就开始了。
  这一点,周国平从女儿啾啾的身上,体会了很多。啾啾5岁那年,突然告诉周国平,“我不愿意长大,因为长大了以后会变老、会死。如果没有时间该多好,没有时间我就不会长大了。”她问父亲,什么是时间?时间是怎么回事?
  “一个地地道道的哲学问题,两千多年来多少哲学家都没有清楚这个问题,我怎么和一个5岁的孩子说。所以我跟她说,宝贝,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但是爸爸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想吧。”女儿认真琢磨了几天又来找周国平,“爸爸,我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没有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啾啾经常会想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又有一回她问,“爸爸,这个世界另一个地方会不会有另一个我?”周国平一听汗毛都竖起来了,赶紧打岔,“可能吧,说不定你还会遇到她呢。”哪知啾啾一听特别生气,马上打断周国平,“不会的!”转过头又去找妈妈,“妈妈有一天当你‘老’了的时候,这个世界另一个地方,又会生出一个人来,但这个人跟你完全不一样,但她就是你。”
  有一本书就叫做《孩子都是哲学家》,他们刚到这个世界上来,充满好奇心,并从这种好奇心里得到巨大的满足。周国平认为,这也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来源。“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彼得格拉斯,他发现‘勾股定理’后非常兴奋,杀了一百头牛,大摆宴席来庆祝这件事情。当时发现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一点经济价值都没有。但是,他们认为这是人类智力的伟大胜利,是最快乐的事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了一个观点,真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如果人类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还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这样社会还是一种低级社会,还是不自由的。享受精神活动,而不是为了生产物质,才是马克思的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精神能力得到发展、得到满足,本身就是价值,用不着用物质成果来证明它的价值。
  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届、第二届是奖给了X光和电子,包括以后的原子能物理学、量子力学,一开始都是被看作是花钱最多而最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文化太讲究实用了。老有人问中国为什么近代以来出不了大师,我觉得问题就在这里,不承认精神本身独立的价值,往往要用物质价值来证明它,这才是问题。”

周国平谈情说爱话人生

    周国平身穿黑夹克,戴黑框眼镜,一举一动非常文雅。讲座时的他有几分拘谨:“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一讲座就会紧张。”现场果然如此,不过这并不妨碍听众喜欢他,还是给予了阵阵掌声。

  整场讲座中,最精彩的要算互动环节。听众通过递纸条、发短信等方式,向周国平抛出了很多问题,有情爱的、有婚姻的、有人生追求的……没想到周国平却用刚柔相济的招式一一化解,比如下面的两个问答,就能看出他的厉害。

  问:人文精神强调珍惜生命,英雄主义尊崇舍生忘死,两者矛盾吗?

  答:两者并不矛盾。在大义面前,选择为正义付出无可厚非。但我们在某些利益面前,对一些付出和牺牲的提倡是不正确的。比如歹徒劫机抢钱,反抗便会机毁人亡,这种时候可以答应歹徒的条件(笑)。所以,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生命价值,这就是人文精神。

  问:有人说“婚姻是黑社会,很恐怖”,你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两性结合的自由度增加了,离婚的自由度也增加了。这种自由度的增加给传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状态怎么办呢?爱情遵从理想原则,性遵从快乐原则,两个原则是矛盾的,婚姻要将两点结合起来困难当然大,但并非那么恐怖。一旦两个人在一起,要珍惜,也需要有归宿感,所以有家庭是好的。但互相要给对方空间和距离,也不能怀有一旦得到便洋洋得意,总有胜利在握的姿态。特别是我们的男同胞,在面对出轨的诱惑时要主动回避。在生活中,如果某一方出轨了,我想采取的应该是宽容态度。

  5岁始写日记,只因不白吃 周国平 口述

  人要尊重情感的价值,外在的经历不能长久留存,只有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财富,才能留住人生的一点一滴,所以我从小就有记日记的习惯。

  我5岁就开始写日记了,说起记日记,最初也就因“不白吃”。每次只要家里一煮好吃的,之后我就会把它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我吃了什么”都记下,从不白吃(笑)。

  我17岁考上北大哲学系,这所学校也算挺有名气的吧,不过那个时候的哲学课程很枯燥,很多作品都不能在课程中读到,于是我经常逃课,躲到图书馆或者别的地方,看中外文学名著,大学期间读了很多书。爱因斯坦《论教育》说:“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我觉得挺有道理。

  1986年,我41岁,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比韩寒、郭敬明他们差多了,人家十几岁就会写东西,还有作品问世呢!  

问世间哲学为何物
     虽非专业哲学背景,幸而文字面前人人平等···     哲学者,按照古希腊的理解,乃爱智慧之意也。窃以为这个解释实在妙极。因为智慧和爱智慧不是一回事,爱智慧,仅仅表明了一种追求理性之态度,至于是不是真正达致了智慧,便要看各自的悟性、修行和造化了。

    记得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曾经警告弟子曰:哲学这个东西怪得很,愚蠢的人越搞越愚蠢,智慧的人越搞越智慧,所以冒险得很。此言实在精深而妥帖。由此可见,真正的哲学家是天生的,不是靠读书能够培养的(当然这不排除真正的哲学家也需要读书)。可恼的是,很少人以为自己是愚蠢的,所以不免飞蛾扑火,至于走火入魔。由此,吾人之爱智慧自是固然,然则是否达致智慧,则需自我酌量了。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开始搞哲学之前,很踌躇,怀疑自己没有哲学的惠根,特特为为去问罗素:俺是天才还是白痴啊。如果是天才,俺就去搞哲学,如果是白痴,咱就去卖东北十三香去。事实证明,这家伙是个天才。所以说哲学家一般是天生的,不是靠后天培养的,这里面有个慧根的问题。没有慧根的人,即使是哲学博士或哲学教授,即使博览群书,也只是个哲学教师与哲学匠而已。毕竟,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阅读也许可以增长哲学知识,但决不能相应地增长智慧。对于天才哲学家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但阅读之作用,仅仅旨在是刺激哲学家提出新的问题,并导引其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许真正的哲学家,其重要贡献就在于提出新问题,并试图解决之(但实际上不一定能真正解决)。而这些新问题可能穿越了几个世纪的时空,沟通古今,成为人类思想史的永恒话题。

    在学校里念哲学的、教哲学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同济大学的孙周兴先生,就很有些哲学家的气质。可能有人以为他是一个诗人,但他是哲学家。实际上,哲学家和诗人本来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是靠灵感和天才生成的。海德格尔曾经把诗和思放在一起,还是有些道理的。真正的哲学家是不一定要学过哲学,有些人有哲学之慧根,往往在生活困顿或者遇到灾难和情感挫折的时候,感到痛苦,感到怀疑,感到难以解释,觉得一定要仔细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晰,才能够让自己心灵有所安顿,如此这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诞生了。我觉得梁漱溟先生从事哲学研究的经历就是如此。当然,胡适先生曾经对梁氏之哲学有过一番不敬的评价,这自然另当别论。

    其实,在中国老百姓中是有不少人具有天才哲学家之潜质的。即使他们没有读过哲学,没有出过专著,甚至目不识丁。但由于他们生活境遇悲惨,人生变故频仍,因之对于人生之本质自觉或者不自觉思考了很多,看得很透,往往最后能够提炼出了一些理解整个世界的理念,藉以安身立命,这就具有哲学家的气质了。     譬如有些一生困顿的人,总结人生,提炼出一个“命”的概念,就很意味深长。遇到车祸,是命;高考落榜是命;离婚是命;中了彩票是命等等,这种信条虽然还很粗浅,却已经具有了哲学的高度,能够最大限度的解释一切,并使他们安身立命、安之若素。这些人就是天才的哲学家。     当然,做真正的哲学家也是有风险的,倘若有一天,你写的文章或说的话太深奥了,以至于让旁人看不懂了,觉得不可理喻,那么他们往往不先好好反思一番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而要认认真真把你送到精神病医院去的。记得尼采先生在晚年,心情兼身体一直不好,便到欧洲各国去旅游,期间一直给他的好友保持通信,有一天,朋友们发现他老人家的信看不懂了,急忙找到他,据说他已经疯了···                                《哲学与人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