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女医明妃传:第七节 教育成功的原因——预时孙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0:39
豫时孙摩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意译】优良的教育,是在不良行为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来防范,这叫做“预防”。抓住恰当时机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循序进行教学,叫做“顺序”。使学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就叫做“观摩”。掌握和运用这四种教学规律,是教育成功的根本原因。

  【今读】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传做人之道,传职业、学术之能,解学术、人生之惑。当前的教育,授业(作业)太多,时间太长,而传道太少。只讲练习题的对与错,不讲教育功能的优或劣,更或有和无。这不是对老师们的指责,因为老师有自己的苦衷,本身也是受害者。问题是这种现象,它客观存在,而且是一种顽强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对于教育成效是极不利的,这种状况应当加以改善。它的出路在哪里?需要深思,需要解决。

  这里讲的四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是这样的具有现实意义。提高教育教学的预见性,“禁于未发”。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教育教学,把握教育教学的“时”。按照恰当的教学进度,不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观摩、取长补短,让一个教师变成一群教师。这四者,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是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性、观摩性。

  墨子的经验可以作为“不陵节”的范例:“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就是说,学生程度深的,教他也深一些。学生程度浅的,教他也浅一点。学生学业需要增加的,就增加;需要减少的,就减少。

  有预见,是智者的从容。当其时,不陵节,相观而善之,是教学成功之秘诀。

  战国时期宋国有位农民,他嫌庄稼长得太慢,于是就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累得腰酸腿疼,头昏脑胀,拖着疲惫的身子,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了。”他的儿子一听觉得事情不妙,赶紧跑到地里一看,庄稼苗全都枯萎了。

  这是人们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自从韩非子写了这样的故事,故事中的农民,一直是人们嘲笑的对象。但在孩子(学生)教育问题上,类似的傻事屡见不鲜。孩子在幼儿时期,它的主要任务是长身体,学玩、会玩应是孩子基本任务,以玩为主、兼学别样。然而,在实践中却是另一种模样,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弹琴、唱歌、跳舞等等,不应有而尽有,干了许多孩子毫无兴趣的事情;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却不能干,甚至还把它看作不务正业。孩子失掉了童趣,本应幸福的童年,变得苦不堪言,得到的只是家长暂时的虚荣。一些等到大一点很简单易学的东西,过早压在稚嫩的肩上,得不偿失,贻害无穷。不逼着孩子去做不是他的年龄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原则之一,也应当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原则之一。否则,犯的就是故事中宋国农民的错误。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郭橐驼以种树为业,他种的树没有不活的,并且高大茂盛,果子结得又多又早,很是有名。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好而且繁茂,只不过是顺应树木的生长规律,充分发展它的本性罢了。大凡种树的规律,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时要用旧土,捣土要细密踏实。……我只是不妨碍它生长,并没有什么法子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人种树是另外一种状况,树根拳在一起,移栽时又总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对树木爱得过于殷切,担心得过头。早晨晚上,走开了还要回头看看。用指甲抓破树皮看树的死活,摇动树木来看树根的松实,树的本性就这样一天天丧失了。‘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他们比不上我,其实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郭橐驼的经验,对教育孩子应该有不少的启发: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爱得过于殷切,不要担心得过分。“不抓破树皮去看树的死活,不摇动树木去看树根的的松实。”不要让孩子们的天性丧失,不要去妨碍孩子的成长。

  上面的这两个故事,一正一反,是非得失,对比鲜明,应该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所启发、有所鉴戒。

  【链接】

  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理之前,早早就教。(夸美纽斯)

  不要急于处分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的;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进错误的。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苏霍姆林斯基)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河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