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今生无悔微盘:张丹萍:不用搜索的真相(南方都市报 2011-6-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12:36

不用搜索的真相

类别:国内新闻   浏览量:255   版次:AA40   版名:深度周刊 后窗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6-29
作者:张丹萍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网易门户事业部UGC中心总监 张丹萍

    郭美美这件事情你知道多少?相信这个是和你的上网时间成正比的。有关慈善、有关美女,有关私人情感与社会公义“郭美美”事件比历次网络上炫富引发的风波更丰富。

    但把郭美美事件描述成一次网络的人肉搜索并不准确,和历次“人肉搜索”不同,这一次搜索本身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微博中不但有大量文本可供分析,还有呈现在微博中的“社会关系”让素材更丰富。

    除了微博,日志都已经被删除、虽然有照片但也未经证实的“郭美美”的博客,一晚上的点击也到百万,几乎让人怀疑是不是统计错误,这些浏览大部分来自各大微博、来自搜索引擎,大家在微博中已经接收了足够多的信息,“人肉”到博客,只是举手之劳。

    所以你搜索与不搜索,信息就在那里。大家只是低成本地转发和点击,但借助微博的力量,网络舆论似乎比以往牵动了更多的用户,互联网再一次拉近了每个人与新闻核心事件的距离,每个人似乎都有足够的耐心,参加到追求真相的行动中去。

    我们通常会把用户生产内容进行传播的行为,称为“自媒体”,“自媒体”这次模仿起专业媒体的报道模式,有网友追踪郭美美的航班,现场报道她的登机,比专业的媒体记者更接近信源,也有专业的博客分析郭美美豪车的来源,网友赞叹,分析的逻辑堪比福尔摩斯,是优秀的深度报道的范文。

    自媒体的新闻评论也更有技巧,这一次,网络的民意没有被不理性的愤怒覆盖,大家用漫画,用改编的歌词,用PS的图片,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郭美美和事件的其他当事人,也在事件进程中,在微博中偶尔回应网友的质疑,郭美美就曾微博留言“希望各位网友不要再炒作,我决定用更多的时间来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算是相当正式的回应。当事人也在网络平台上,自媒体几乎可以完成“采访”的全过程,微博、SEO (搜索引擎优化)对信息的传播,更使自媒体打破了大众媒体对发表的垄断。

    自媒体(网友)对公众事件表现出的热情,和一个大众媒体对公众事件充满热情的动力几乎完全一样,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使然,一方面也是对传播价值的判断。写“深度报道”的网友惊诧自己的博客突如其来的流量,很快关闭了博客———其实这个线条很简单,只要这个博客链接被分享到微博中,优秀的内容总会被散播出去。即使不被主动分享,也会被搜索出来。SE O的核心是关键字,而这段时间互联网的关键字,就是“郭美美”,连一些网络营销公司,都把这三个字镶嵌在自己的减肥产品说明、团购信息中,希望能获取一些随手而至的点击,把这三个字放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中,其实就是让自己的文章“发表”了。

    信息多而庞杂,自媒体的报道方向各异:有些人致力反腐,深入挖掘希望找到郭美美背后的“大人物”;有些人讨论慈善事业如何更透明规范;有些人鼓动大家采取行动,比如给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打电话,希望留郭美美在国内。调侃的声音更是五花八门,比如就有人扮演人生导师,调笑道“至少所有女孩子应汲取以下教训:不要让别人给你买爱马仕的包包,那不是爱你,那是害你;更不要让别人给你买玛莎拉蒂的车子,那不是荣耀,那是毒药。”———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些人质疑针对郭美美的网络行为侵犯隐私,有“文革”遗风。

    受众同样表现出更丰富的获取信息的形式,我们没办法判断每个人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掌握程度,有些人关注大量报道这一事件的微博ID,力争全知全觉,成为这一事件的专家,有些人只是通过朋友的选择性转发获取信息,有些人通过信息搜索,按时间顺序、转发排行接收信息,有些人则亲自关注事件当事人,到他们的微博留言求“互粉”对话。在每个人心中的报纸里,这件事情,会被分别放在时政版、经济版、IT版、汽车版、娱乐版,甚至是轻松一刻的副刊版。我相信也还有大量的人,对这个事情毫无兴趣,因为我们只看到有兴趣的那些人。

    信息流传播中也有一些反复的过程,比如郭美美被取消认证,那么这个人是不是郭美美,其实就不再有商业网站的背书,假的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留言也被转发了几千次。在信息传播中,真相不再是一份措辞工整的声明,尽管互联网被假设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但真相的不同细节,来得或早或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拿到最后的版本,或有耐心等到最后一个版本。

    微博可能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也可能会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微博中的真相时远时近,官方的声明显得滞后———大家总会抱怨,红十字会的声明、历次接受采访,没有回答微博中大家提出的问题,一方面针对微博的公关能力,确实还不强,另一方面,当微博来袭,当事人对与错,永远都百口莫辩———恐怕以后大家要习惯让互联网慢慢沉淀真相,而不是把这个工作交给某个大众媒体。  http://gcontent.oeeee.com/d/0a/d0a4a9f9239060b6/Blog/e5a/05b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