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路荆棘吧:祭侄文稿的技法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50:43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6/29 

《祭侄文稿》的技法特点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后,派堂兄颜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在安史之乱中罹难的侄颜季明、堂兄颜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文稿。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前后一气呵成,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技法上有以下特点。

    一、方正、平稳。方正、平稳是《祭侄文稿》的显著特点,在构形时,各字之间虽有大小、正方、长方之异,但都保持收放有度,张驰有节,不偏不倚,力求达到方正。如“事、以、心、尔、山”等字,通过变形和笔画的巧妙处理达到方正的效果。在方正的同时,不仅单字平稳,每一行、行与行之间、通篇之间通过构形和笔画避让的变化,先守每个字的结构,字字不越规;再求整体的和谐,处处不显异。上下左右协调,处处显尽平稳。     

    二、分疆明显,分而不离。在左右结构的字构形时,左部与右部分疆明显,中部留有明显的空白,而通过点画向背、避让和笔势的顾盼连成一体,分而不离,反而增强了节凑感和协调美。

     三、笔画内敛、含蓄,浑厚华滋,以老取妍。笔画承接多用搭锋,提笔暗过,起承转合,在乎有劲。一点一划,一丝不苟,用笔精妙,意到笔到,笔断意连,细不露骨,粗不堆肉,或细或粗都肉丰筋健,落落大方,朴厚隽逸。

    四、独立感强,宁静致远。结字、用笔交待清晰,少用连笔,而以笔势相连,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一画之间,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简炼而起伏宕荡,变化无穷,有宁静致远的奇效。

     五、依位取势,依势为锋,妙藏其中。中竖不歪不钭, 毕直、挺拔,左竖略向右挺,右竖向左取园势,形成中釉稳固,左芒毕露右相向。一个字中,横画相重时,各画之间取相同的形态,并保持平行,一般末画较长。

    《祭侄稿》是颜真卿挥泪写下而留芳千古的祭文。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 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