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英文:揭秘鄂尔多斯10年创富过程:超50%居民参与放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2:52
成吉思汗广场宽阔而冷清,间或会有几辆当地人最爱的越野车跑过。
空置率虽高,房地产开发却依旧如火如荼。
街上跑的好车很多,像个流动车展。
康巴什博物馆造型气派,可惜去的人太少。

  十年前,家住鄂尔多斯东胜区的李志无法想象他今天的生活。原本花一块钱都会心疼的他,因为房子和土地被政府征收,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他将钱投入到煤矿、炒房和放贷 ,不到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 100万到 300万、500万、1000万的财富积累。

  十年改变的不止李志一家,整个鄂尔多斯十年来完成了一次重生似的跨越。2001年以前,这个近一半面积是沙漠的城市,还在因为贫穷被称作“内蒙古的西部”,可到了2010年,它的人均GDP超过香港,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由于能源、原料价格的上涨,内蒙古整个省份的GDP增速迅速提升,今年一季度增速甚至超过第一经济大省广东。

  让鄂尔多斯这个大城镇发生巨变的,是“扬眉吐气”(羊绒、煤 、稀土、天然气)四大产业,其中尤以地下黑金——煤炭的大量开采尤为突出。煤矿让一部分人首先暴富,财富又通过炒房、高利贷等方式聚集、扩散和再分配,鄂尔多斯人以这种简单而粗犷的资源创富方式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人。

  带有梦幻色彩的暴富传奇,也让人们对鄂尔多斯充满好奇甚至质疑。

  财富“跑”在大街上

  “有个鄂尔多斯当地人,几百万的征地款到手了,实在不知道怎么花,有一天看到上班的邻居买了一辆路虎,于是也买了一辆,每天开着路虎放羊。”

  “有一次汽车展销会上,一个穿着不太讲究的老大爷买车,卖别克的小伙子没搭理他,老大爷被激怒了,一口气要了11辆,他是个村长,提出的条件是经理必须找11个司机帮他把车开回村里去,因为村长和买车的村民都不会开车。”

  在从鄂尔多斯机场打车去老市区东胜的路上,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刘俊给记者讲起了上述两个段子。这两个段子,据说在鄂尔多斯几乎人尽皆知。

  段子被记者当成了笑话。“你别笑,这可是真的。”刘俊很认真地说道,别的车不提,路虎在鄂尔多斯绝对一家独大。为了证实这一点,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他甚至给记者一辆一辆地数过往的路虎,开往那日松北路的单向三车道上,不到50分钟的路途,一共数了17辆。在市区的一个主干道路口,交通信号灯亮了,拐弯的七辆车中,竟有3辆是路虎。

  鄂尔多斯人对路虎有着特殊情结。整个鄂尔多斯的出租车不过2400辆,而路虎则超过了5000辆。“我们这边的车管所,平均每天上牌大概200辆车,至少有一辆就是路虎。”当地人林先生说。他是一家经济型酒店的老板,有一个在车管所工作的弟弟专门管车辆上牌。

  除了路虎外,在鄂尔多斯的大街上,丰田、本田、现代、雷克萨斯等越野车随处可见。保时捷、奔驰、奥迪、宝马、法拉利、凯迪拉克、迈巴赫、林肯等豪华轿车也屡见不鲜。林先生说,鄂尔多斯有保时捷3000多辆,奔驰、宝马2000多辆,丰田霸道10000多辆。

  在鄂尔多斯市公共事务管理局工作的马先生说,内蒙古50万元以上进口车销量的40%都在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就是流动的车展,什么好车都有,奥迪、宝马,在这根本不算啥。”在东胜区政府附近的一处洗车店,几位店员说,他们老板就是当地人,家里4个人6部车,除了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外,人手两部,最差的车是奥迪A6。

  一位浙江商人在鄂尔多斯做贸易,手下几员得力干将都是鄂尔多斯人,浙江商人给这几位干将的年薪都是以百万计,让这位商人一直过意不去的是为干将们配的车太差。配的什么车?奔驰。对这个让人吃惊的回答,浙江商人的解释是:按照这几个鄂尔多斯人在当地的收入和影响力,200万元以下的车不会考虑。

  “外界有个说法,鄂尔多斯的保洁阿姨都开丰田越野上班,这事不是瞎编的。”鄂尔多斯小伙子张焱说,现在鄂尔多斯本地人应该没有做保洁的了,前两年有的话,开个丰田越野上班并不是什么怪事。

  记者在鄂托克西街上的一个酒店吃饭,服务员指着停在门口处的一辆奥迪Q5说,这是他们酒店厨师的私家车。

  家产300万也是个穷人

  6月9日下午5时许,23岁的小静(化名)从达拉特南路上的一家银行下班后,径直走向一辆丰田普拉多越野车。这款50多万元的车,是去年父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我这车还算好车啊?在我同学里面,这车最多算是个中等,没办法,家里条件所限。”问起家产,小静伸出5个手指头:也就500万吧。

  “在鄂尔多斯,家产300万以下的都是穷人。”出租车司机梁师傅来自江苏,在鄂尔多斯打工已经5年多了。他告诉记者,300万元在外地看算是个有钱人了,但在鄂尔多斯,这点钱根本不算多。“房价都快上万了,当地人讲排场,150平方以上的房子才算个房子,光买个房子都得100多万。”

  在记者的采访中,梁师傅的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在东胜区一家写字楼做内勤工作的当地人李女士说,亲戚、邻居中像她这样出来工作的已经不多了,她们家经济条件差,家里有个上大学的儿子,需要靠她和爱人挣钱养家。李女士的家中有两套房产,一部大众途观,此外还有200多万的存款。

  在鄂托克西街上某小区做保安的当地人孙先生说,这个小区的居民中,最穷的家产也得有个五六百万,一套房子、一部车加起来就得200万,很多人都是两三部车,这个小区还不算是鄂尔多斯比较高档的小区。按照他的预测,鄂尔多斯富人的及格线不会低于1000万元。

  究竟有多少千万富翁

  据有关媒体报道,鄂尔多斯人资产达千万元以上的有10万人,对此数据,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地人大都表示有些夸张,但还不算离谱。而对于当地的财富情况,鄂尔多斯当地政府部门的人士表示不了解情况,不愿多谈。

  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个部门统计过鄂尔多斯千万富翁的数量,事实上这也是无法具体统计的。10万个千万富翁,从严格意义上讲肯定是掺了水分的。绝大多数的政府工作人员、上班族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千万富翁最多的群体是煤老板、个体户和农牧民。

  “张家有钱1000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这是鄂尔多斯当地流传的一个顺口溜。当地人告诉记者,鄂尔多斯贫富差距非常大,资产上亿的不少,平均下来,千万富翁自然很多,但还不至于15个人中就有一个。

  前文提到的那位浙江商人也表示,在鄂尔多斯,除了当地人外还有相当多的外地富豪。他们在鄂尔多斯做生意收入很可观,尤其是早些年就来鄂尔多斯打拼的外地人,有很多也都跻身千万富翁之列。在对鄂尔多斯富人的统计中,这些外地人应该也被纳进去了。

  文/记者 陈浩杰

  “7年前我做小区保安,骑摩托车上班,我都觉得没什么,7年后,我还是做小区保安,开20万的轿车,我反而觉得挺没面子的。”孙先生说,在过去的10年中,自己的生活变了 ,鄂尔多斯也变了。

  追溯鄂尔多斯的转变之路,可以发现其财富直接源头是煤矿,按目前近5亿吨的年开采量算,当地每年因煤矿新增的财富就达2250亿元;其次,房地产开发导致的大征地运动,也让一部分农牧民因巨额补偿款成为千万富豪。突增的财富又反过来助推鄂尔多斯人热衷炒房,也进一步拉动了当地房价攀升。

  在鄂尔多斯开出租车的张泽贤后悔地说:“我要是早来三年,早点买上房,我比现在要强多了!”他是2008年初来的鄂尔多斯,当时房价也就一两千元,而现在六七千元。“算下来,晚来3年让我少挣了几十万。”鄂尔多斯人的财富观令人咋舌。

  回顾———贫困市暴富只用了10年

  10年前,鄂尔多斯还只是一个大城镇。如果再往前追溯30年,鄂尔多斯一直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1978年GDP仅有3.46亿元,人均344元,财政收入只有1900万元,人均不足 20元。一直到2000年,鄂尔多斯GDP也不过150亿元。在8个旗区中5个属国贫旗、3个属区贫旗,鄂尔多斯被人称为内蒙古的“西部”。

  一穷二白的沙漠小城,靠什么拥有了惊叹世人的造富机器?财富滚滚而来的源头是煤,从2002年开始,国内煤炭价格急剧攀升,每吨原煤价格从最初的几十元涨到了二三百元,甚至最高时超过400元,煤炭行业的井喷,把鄂尔多斯一下子送进了财富的海洋里。以“羊煤土气”4种资源著称的鄂尔多斯,当地约80%的地下含有煤,据内蒙古官方公布的数字:仅鄂尔多斯市东胜区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就高达115亿吨。按照目前近5亿吨的年开采量,鄂尔多斯每年因煤炭新增的财富即可达到2250亿元。

  煤炭启动了财富引擎

  于是,“煤老板”成了鄂尔多斯的第一批暴发户。因为煤炭,政府的腰包也迅速膨胀。随即而来的是城市建设,是找煤挖煤,是拆迁征地 。从2004年开始,鄂尔多斯掀起了土地征用的热潮。据当地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财大气粗的鄂尔多斯选择了对当地农牧民实行高价补偿,补偿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最高标准。在当时的情况下,每个失地的农牧民可以轻松获得上百万元的补偿款。就这样,前一天还为花一元钱心疼,住在郊区平房小院里的农牧民们,因为脚下的土地升值,一夜之间都成了百万富翁。

  “煤老板”们还通过挣钱、花钱,改变着城市。当地人告诉记者,暴富后的鄂尔多斯“煤老板”同山西等地的“煤老板”们一样,有了钱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买车买房,换好车换大房。很快人们发现,大街上的路虎越来越多,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在“煤老板”的热钱引领下,靠征地补偿发家的农牧民、上班族们也比拼着完成华丽转身:从昔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开好车住豪宅的有钱人。

  “家家房地产,人人典当行”

  大家都有钱了,这些钱都去了哪里?走在鄂尔多斯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广告牌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楼盘,一种是小额信贷。所谓的小额信贷,在鄂尔多斯统称“高利贷”。

  在记者入住的速8酒店,有一层就是一家小额信贷公司。门头不大,但业务相当不错。在电梯里,记者看到了一拨拨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当地人,他们对放高利贷没有丝毫避讳,高声讨论着这里的利息和收益率。

  “这里是全民放贷。”不止一个当地人这样告诉记者。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家房地产,人人典当行。”“典当行”并非是指典当,其业务是以放贷为主。人民银行鄂尔多斯支行的人士表示,人行和统计部门曾对鄂尔多斯居民参与民间借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人参与了民间借贷。鄂尔多斯因此被冠以“借贷之城”的名号。

  “鄂尔多斯人对理财产品好像不太认可,大多数人也不懂炒股。”当地工商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抱怨说,再好的理财产品在这里都卖不动。

  拾荒的都放高利贷

  做保安的当地人孙先生说,鄂尔多斯人的想法很简单,就认可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我把钱贷给你,你给我高利息。他们家一共有100多万元放了高利贷 ,投给了大约十几个借款人,每个月的高利贷收入就有两三万,“比干啥来钱都快。”

  据记者了解,高利贷在当地普遍是按照月息来算,月息从2分到5分不等,其中,东胜是利息较高的地方,一般为两分五或三分 ,而煤矿集中的伊旗,利息甚至到了4分、5分。

  “大多数借贷人之间都是认识的,有的还是亲戚、朋友,因此资金安全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孙先生说,他有30万元是直接投给了一位煤老板,煤老板每月月底会把利息通过银行转账汇给他,几年来一直不曾拖欠过。

  不过,这个高收益的行业,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就连当地人也承认,一直以来涉高利贷大案呈频发态势,最近的一个事是今年5月,一个当地人揽收了本金约为3.5亿元的民间借贷 ,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警方控制,举报他的有数百人之多,这些放贷者涉及各行各业,上到政府公务员、下到拾荒老人,甚至还包括乞讨者,金额从3000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迷茫  本地人主动失业,外地人驱动城市

  有钱了,该怎么花呢?

  一直以来,伴随着鄂尔多斯出名的,是煤老板、炫富、豪华车。事实上,它们已成了这个城市夺人耳目的标签。当名车豪宅这些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轻松化为了现实,当租房子放高利贷一月即可入账好几万元,当一个月辛苦挣的薪水还不够一场饭局的开销,很多鄂尔多斯人变了:他们凡事爱攀比,主动失业,甘当炒房人、放贷人,把大量普通工作岗位让给了外地人。买车买房都要攀比

  “爱攀比,很奇怪。”来自山西的出租车司机张宏生对鄂尔多斯人评价道。在鄂尔多斯,他已经生活了5年多。对鄂尔多斯,他总结了“三多”:名车多、警察多、交通信号灯多。因为私家车、豪车一辆赛一辆地多了起来,后两者数量才跟着上去了。

  爱攀比,也是鄂尔多斯当地人对自己的评价。“邻居开100万的车,你开个50万的车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做保安的当地人孙先生说,鄂尔多斯人很重视车,不管家里多少钱,都想着买好车。他的一位邻居,花60多万买了一辆奥迪越野,每天开车就是为了接送女儿上下学,而学校距离他家坐公交车也不过两站路。在房子上同样如此,“一大群人一起来买,你要150平米,另外一个肯定要180平米,一个要两套,另外一个可能要三套。”他说,鄂尔多斯的房子卖得好,很多都是卖给了“面子”。

  宾馆为本地人配麻将房

  当地人也很少去工作,可以说是“主动失业”。他们的生活很简单:闲玩、喝酒、打麻将。开宾馆的林先生说,鄂尔多斯与别的城市有些不一样,住在宾馆里的人,相当多的是鄂尔多斯本地人。他们白天在宾馆里打牌,晚上跟朋友喝酒,喝完酒不是急着回家,而是到酒店开个房睡觉。

  这一点,开出租车的外地人普遍认同。张宏生说,虽然鄂尔多斯的私家车几乎达到了人手一部的程度,但打车依然很难,尤其是到了晚上,“大家都去喝酒了,喝酒不能开车,当地人打车的很多。”

  因为本地人爱住宾馆,鄂尔多斯酒店的房价很高。记者入住的速8经济型酒店,最便宜的房间要价398元。即使这样,几乎还天天挂着“客满”的牌子。而在大小酒店,还都有一种独特的房型——麻将房。麻将房房价普遍较高,一晚上基本上都在五六百元。

  “除了喝酒打牌不知道干什么,钱总得花出去吧。”当地人张先生说,鄂尔多斯人是穷惯了,还没学会花钱,忽然有一天就富了,不适应。

  外地“穷人”驱动城市

  不过相比本地人,外地人普遍还是比较穷的。来鄂尔多斯工作已经4年多的李可,最怕和朋友、同事一起吃饭,因为随便吃上一顿饭,他半个月工资就没了。李可在当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月工资2000元出头。

  鄂尔多斯的物价水平,甚至赶超北京、上海。在鄂尔多斯工作的北京人李先生说,在鄂尔多斯洗车,最贵的“无接触洗车”一次198元,就这样,洗车店生意照样忙不过来。蔬菜、鸡蛋、肉类等食品,鄂尔多斯普遍也比北京贵。甚至连卫生纸等日常用品的价格,鄂尔多斯都会比外地高出一截来,他认识的一个北京朋友,每次回北京都会捎带着买上一堆卫生纸回来。

  采访期间,记者曾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的多家小饭店就餐,一份西红柿炒鸡蛋能卖到22元,一份羊肉面要价32元,很普通的蔬菜饼最低也要6元钱。而据当地人讲,去个像样的饭店吃饭,包间的最低消费都要3000元。

  其实除了租房捞外快之外,鄂尔多斯人的薪水收入远不及北京和上海。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了解到,2009年鄂尔多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1883元,同比增长10.9%。

  “像我这样收入还不算高,一个月的开销没有一两万过不去。”鄂尔多斯人孙先生说,大多数鄂尔多斯人已经不工作,他们的收入来源也很固定,就是俗称的“三产”,而这实际上指的就是收房租和收高利贷 。

  怪象  规划百万人口却仅有3万人入住

  “鬼城”:有钱人的面子?

  提到鄂尔多斯,有一个地方不能忽略,这就是20多公里之外的新城区康巴什。这座耗资50多亿元打造的草原新城,开发了大量房地产,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鬼城”,因为偌大的城区鲜有人居住。它被称作中国房产泡沫的样板:房屋空置率高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原本规划为100万人口入住的新城,建成以来仅有3万多人入住,据说清洁工在城里扫一天,有时候只拾得一两个饮料瓶。绝大多数人在此买房是为了攀比为了面子。

  “无中生有”的新城

  鄂尔多斯的财富梦幻,康巴什是一面镜子。

  康巴什是一座新城,历时5年建设而成,却只是一座数据上的新城。公开的资料显示: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55平方公里,开工建设了49条城市道路,供热、燃气等9种管网同步建设、一次下地。建成了成吉思汗雕塑广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成吉思汗雕塑群,被专家称为“中国大型雕塑的一座里程碑”;已验收的市政工程合格率达100%……但是,这里的房屋空置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原本规划为100万人口入住的新城,建成以来很少有人居住。据说清洁工在城里扫一天,有时候只拾得一两个饮料瓶。2010年4月,因为被外媒称作“鬼城”,康巴什陷入舆论漩涡。

  “不能说是鬼城,但它是一座空城。”6月10日下午,出租车司机张泽贤对坐在车里的记者说,很多当地人对康巴什被称作“鬼城”很有意见 。不过他也不能否认那里一直人气不旺。记者打他的车从东胜到康巴什,他不同意打表,直接要价80元,而打表不过60元左右,对于多要 20元,张泽贤有自己的理由:康巴什那边没有人打出租,他要空车返回。

  20多公里之外的康巴什,原本是沙漠里的一个乡,人口有四五千人 ,均为农牧民,2004年,康巴什新区全面开工建设,2006年7月,鄂尔多斯党政机关从东胜老城区迁到康巴什新区。

  走进康巴什,会发现信号灯很多,但很难见到太多车辆,而行人更少,这与车流密集的东胜形成了强烈对比。“拔地而起的一个城市,没有拆迁 ,也没有改造。”张泽贤说,这里一切都是新的。

  康巴什干净 、壮观。他把车开到成吉思汗广场停下,走下车在整洁平坦的地面上走了几步:“这儿啥都好,就是没人气。”

  免费公交车空着一半

  成吉思汗广场是康巴什的城中心,广场一边是相连的三栋楼群,这是鄂尔多斯市政府大楼,另一边是亚洲雕塑广场和乌兰木伦河景观音乐喷泉。广场的中心,有巨大的两匹骏马雕塑,它们四蹄蹬开,有几个游人站在马蹄下留影。广场的周边,有马鞍状的会展中心,书形的图书馆,天圆地方的文艺中心,状若蒙古族男女头饰的大剧院,磐石造型的博物馆,它们被称作“六大民生工程”。

  广场的周边种满了植物,满眼的绿色,放眼望去,只有一个拎着包的小伙子匆匆走过。显然,这里的壮阔、美丽,缺少欣赏者、享用者。

  在博物馆附近,记者上了一辆公交车 。公交车是免费的,这是新区政府为了方便新区百姓的出行特意开通的。记者看到,10分钟一班的免费公交车上,有一半座位都空着。

  政府大楼附近停满了车,这是新区最有人气的地方了。公务员一直是这里人口构成的主要部分。但大多数公务员都不在这里住,他们的家还在东胜,每天两头跑。到了上班时候 ,他们开着车汹涌而来,下班时间一过,又汹涌而去。

  在新区,每天都会有一些外地来的游客,他们虽然拍上几张照片就离开了,但有他们的到来,东西宽200米、南北长2.4公里的成吉思汗广场上才不至于过分沉寂。

  真正在这里居住的人并不多。鄂尔多斯的一个公开数据显示,这里的居民才不过3万多人。

  “这里不方便。”站在K21路公交车站等待回东胜的胡女士说,她在这里有两套房子,连装修都没有。而住在新区的杜女士说,到了晚上,一座楼上只有几户人家有灯光,晚上也不出去,因为见不到人 ,住在这里,有些凄凉感。

  从 K21路公交车站往两边望过去,两个小区内,整洁漂亮的居民楼里见不到有居住的痕迹,就在它们的不远处,还能看到不少塔吊。楼盘,依然在拔地而起。

  ■记者手记

  “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

  飞机在鄂尔多斯机场降落后,在滑道上跑了一会儿,然后掉了个头,接着往回跑。原因是跑道太短,飞机跑不开,只能掉头接着跑,这样的情况让乘客们有些吃惊。这是鄂尔多斯给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人们的见面礼。

  鄂尔多斯机场不大 ,但航班满员,从北京到鄂尔多斯的这条航线,因为不缺少乘客,据说很少有折扣机票。

  鄂尔多斯城市也不大,典型特征是车多,信号灯多,车速快,正如鄂尔多斯的车牌编号开头“蒙K”一样,车子猛开。走在马路边,可以听到越野车一路疾驰而过,肆无忌惮。

  在鄂尔多斯市区,到处是绿树,据说都是花了高价钱买的,不过成活率很低。市区方圆30公里以内,已经见不到草原的样子。密集的树林,成为应对沙尘暴最好的武器。

  到处是空置的楼房,到处又都是正在和即将上市的楼盘。鄂尔多斯人对房子有着某种偏爱,往往是开发商刚一拿地这边就会急着把钱送上。本地的房子买得差不多了,出去买房,在北京、上海、杭州乃至青岛、威海等地,伴随着温州炒房团一起杀入的 ,就有鄂尔多斯炒房团,不过,与前者相比,后者既低调又缺少包装,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鄂尔多斯富人 ,没有给外界留下太多美好的印象。就连当地人也说,这里是企业家沙漠,没有品质,只有暴利。即使炫富,手法和技巧也极为普通,LV 卖不过金利来,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对名牌的了解实在是太少。

  典型的鄂尔多斯人的生活是:有了钱,弄套别墅自己住,弄辆好车自己开,然后把剩下的钱一部分投到房地产,买几套房子收租金,另外一部分放高利贷,吃利息。租金加利息加起来一个月收入好几万元,正好够花销。

  富人并不是全部,在鄂尔多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穷人 ,他们可能也有上百万元的资产,但在这个高消费的地方,这点钱远远不足以支撑有尊严地生活。他们的生活甚至不如每个月挣两三千元的外来打工者,因为后者不用担心邻居、朋友投来鄙夷目光。而那目光,让穷人宁可住在车库里都要开路虎。

  鄂尔多斯已经分化成两个世界,一个是当地有钱人的,他们无所事事,生活的内容是喝酒、打麻将,另一个是外地打工者和本地穷人的 ,他们付出劳动,维持着这个城市的运转。

  在鄂尔多斯,财富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

  ■声音

  中国“科威特”如何前行

  对于鄂尔多斯的富有,网上的议论铺天盖地,一位广州女网友刚说“我要嫁到那里”,马上就有一位网友表示反对说:“到那去挖煤还是给挖煤的做饭呢?”北京的一位网友说:“怎么富的?靠羊煤土气?那煤土气资源应该是国家的 ,怎么就富了他们个人……眼见得一通糟蹋以后,羊也没了,煤也挖没了,稀土也变成黄土了,天然气也变成怨气了。”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和评价鄂尔多斯的富有呢?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此作了分析。

  韩晓平说,我们把鄂尔多斯叫聚宝盆,它实际上就是我国的一个“科威特”,因为它有太丰富的资源。首先它有非常优质的煤,另外它还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不光是我们常规说的天然气,还有煤层气、页岩气,而且这个资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由于开发煤矿,鄂尔多斯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财富,超过香港不是今天的事情了,两年之前的鄂尔多斯就已经超过香港,而且这个势头发展还会非常迅速,“我想下一个目标已经不是香港,他们可能会瞄着海湾的那些国家,像科威特、阿联酋。”

  靠着资源的一夜暴富,能不能够维持长久?会不会带来发展方式的转变?

  韩晓平认为,确实要改变增长方式。山西也曾靠煤资源创造了大量亿万富翁,但现在山西当地的资源快挖完了,环境被破坏了,所以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如果不希望鄂尔多斯有一天重蹈覆辙,经济转型势在必行。那么多老板去买房子,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他们投资的出口有限,只能去买大量的房子,而且买了房子又不住,最后新城市就像鬼城一样。

  “所以现在我们投资界都在讲,教会鄂尔多斯人怎么运用资金来赚钱。”韩晓平说,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发展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创意投资,然后把他们的资金集中起来,到全国各地去投资,一方面支持全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投资来获取更多的资源,维持他们持续的发展。

  据《央广财经观察》

  ■链接

  鄂尔多斯试建生态城市

  鄂尔多斯GDP超过香港,但以资源开发为经济主动力的“鄂尔多斯现象”并没被经济界学者看好。GDP并不是评价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它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过程的成本及财富分配,更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反映民生状况,GDP的增长强势甚至有可能掩盖住一个地区发展的隐患。

  两年前,鄂尔多斯市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中,鄂尔多斯提出,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着力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重点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新机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优先发展项目,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节约和保护资源,力争让鄂尔多斯成为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