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狙击2:百年奇葩——福州脱胎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01:08
师首先在准备好的模具里刷上一层脱模剂,然后向内涂抹石膏。待石膏干后,将模具取下,经过修整,一个石膏内胎制成了。

这可不是脱胎漆器的胎;奥妙在下面。技师先在石膏表面刷上一层瓦灰,瓦灰是将旧瓦片打碎研磨后,与生漆调和而成的一种混合物。

瓦灰是个填充料,它在漆器上面的应用是很广的,首先它是用来打底用的材料。第二个如果说木胎的漆器坏了、裂了,它可以用瓦灰来填充,非常牢固。

瓦灰分为三种,粗灰、中灰与细灰,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用,粗的就是粗打底的,中途的时候用中灰,那么到了后面,细打底就要用细灰。

技师首先用粗灰进行最初的打底,这个过程结束后,将髹过漆的麻布通体裱在石膏胎的表面。

麻布裱好后,再依次用粗灰、中灰与细灰进行打底。接下来要将裱着麻布的石膏阴干,8至24小时以后,神奇的一幕呈现了——技师敲下的碎块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石膏内胎——所谓脱胎就在于此了。石膏没有了,剩下的是什么呢?

就是那麻布和瓦灰的混合体,因此脱胎漆器的胎又叫“布胎”。

在我国,生漆一般被叫做大漆。大漆刚刚从树上流出时,是一种白色的液体,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经过氧化后就会慢慢变黑。今天,人们形容黑夜能见度差,都会用漆黑一片来形容。除了颜色的变化外,生漆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干固,让人奇怪的是,周围环境的湿度越高,大漆干固的速度反而越快。

生漆厂长介绍:生漆里面的漆酶是起一个催干作用,化学漆是靠催干剂让它干,它生漆不一样是靠酶,漆酶活性最强的情况下就是湿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那还有一定的温度,它湿度越大,它漆酶活性越强就干的越快。

大漆彻底干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一旦干固,硬度就会变得非常大,老化的过程也会缓慢,再加上它还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的特性,因此,用大漆制成的漆器可以历久弥新,马王堆出土的众多精美漆器,之所以保存完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漆是一种半透明的液体,将漆涂在木制的家具上,既能对家具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其耐久性,又能透出木头的天然纹理,使木材呈现一种含蓄蕴藉之美,中国特有的古典器物美便在漆的层层髹涂中出现了。

中国人用漆的历史长达七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漆也被赋予了东方气质。经过提炼的大漆可以与不同的矿物质调和成各种颜色,加入铁变黑,加入朱砂则变赤,这些幻化而成的色彩,或明亮,或温婉,或雅静,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形体高大的虎座鸟架鼓,这是战国时期具有明显楚文化特征的漆器。在它的上面,古人用红、黄、蓝等色在不同部位分别绘出了虎的斑纹和鸟的喙、眼及身上的羽毛,十分精细,逼真传神。这件漆器的出土,让世人惊叹,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学会用漆来髹饰物品了。从河姆渡的漆碗到这件战国时期的精美漆器,漆在中国先民中的使用已经历经了四千年,他们驾驭漆的能力逐渐从简单的涂抹过渡到繁褥的髹饰,漆器也开始从普通的生活用品发展为精美的装饰品,成为奢侈的代名词。

从战国时代到汉代这五百年期间,是中国漆器的第一个全盛时期,这个全盛时期可以按漆器所有出土文物的样式来说,它几乎是摄入了所有生活的起居,从建筑到这个交通运输,到兵器,到家具,到陈设品,到器皿,可以说它是一个完整的漆器时代,而这个时代正好又是百家争鸣的那个时代。

两汉之后,进入六朝,奢靡的漆器仍然深受贵族阶层的喜爱,不过,随着佛教的兴起,漆器在塑造大型佛像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夹纻”技法开始广泛使用。

“夹纻”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脱胎”,做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只不过古人是以泥土为胎,再裱以麻木,现代则用石膏取代了泥土。由于用“夹纻法”制成的佛像高大轻便,便于携运,因此,在当时盛极一时。


唐代,漆器的使用更加奢华,甚至将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于装饰。由于这种制作方法极尽奢靡,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和唐代宗便以民风败坏为由,下令禁止制作这种漆器,这一政令,也使得后来漆器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以后,瓷器工艺日臻完美,官僚贵族和富豪人家的饮食器具慢慢由瓷器代替了漆器,

实际上,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与六朝时盛行的“夹纻”(zhù)技法如出一辙。那时,佛教处于鼎盛时期,“夹纻”法被广泛应用在制作大型佛像上。后来,随着唐武宗灭佛,大量佛像被毁,这一技法逐渐失传。

或许是天意使然,“夹纻”法因灭佛而毁,后又因沈绍安在庙里受到启发而重生,不能不说是机缘巧合。由于沈绍安将失传近千年的技法重新恢复,因此,被冠以“脱胎漆器鼻祖”的称号。

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沈绍安进贡朝廷一件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通高10厘米、口径10.8厘米,但却壁薄如纸,厚不及一毫米。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亲自在盖内题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chuò)茗合陶句,浥(yì)露掇(duō)其英。”乾隆皇帝的诗,生动地描述了沈绍安脱胎漆器的特点,足见当时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漆器产生的巨大影响。

从此之后,沈绍安更是一发而不可收,他在吸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些新的技法,使得脱治漆器的制作工艺更加完美,其中,薄料技法是最有创意的。

在漆器制作中,彩髹是指用颜色不同的色漆对漆器进行髹饰。在沈绍安以前,漆艺人通常都使用毛刷上色,沈绍安却用手来完成。

薄料的配方很讲究,为了达到有金属光泽的效果,加入银箔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将银箔加入桐油研磨成泥,之后加入矿物质颜料进行调色,调色后入漆搅拌,为了得到更加细腻的漆液,还需将漆裹入麻布,层层过滤。除了材料特殊以外,薄料的另一特点就是“薄”,因为薄料上色不是用刷子刷,而是用手指蘸漆,一点一点拍到器物表面,这样不仅节省了材料,还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观感,提高了漆的色彩明度,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颜色里边有金属光泽。

沈邵安独创的薄料技法,由于加入了金银箔粉,使得漆器通体散发一种微微的金属光泽,这种光泽隐藏于漆的含蓄润泽之中,形成了薄料漆器独有的高贵神韵。

由于含有金粉银粉,薄料漆器的售价非常高,但是,很多富裕人家对它仍然是趋之若鹜,在当时,能够拥有沈绍安的一件薄料漆器,就是富贵的象征。此外,薄料漆器的制作周期非常长,这也使得它物以稀为贵。

沈绍安去世后,其技艺代代族传家承,沈家老铺到第五代——沈正镐与沈正恂时,正是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当时,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贸易繁荣,脱胎漆器开始大量出口,由内销转为外销。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沈氏脱胎漆器开始模仿西式造型,烟具、茶具、咖啡具等漆器日用品随之出现。

1898年,沈正镐、沈正恂选送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博览会,并获得金奖,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随后,沈氏家族制作的其它产品先后参加意大利、美国、德国、英国等地的博览会,获得了各种奖项,声誉大振。沈氏脱胎漆器在第五代传人的手上,进入了“黄金时代”。沈正镐制作的《竹根瓶》、《荷叶瓶》、《提篮观音》被誉为“福州脱胎漆器三宝”。

对日本的漆艺非常熟悉,再加上他对福州的漆艺也非常熟悉,就是中日漆艺的两个交合,所以他自己也搞金银平脱,所谓金银平脱就是台花,福州的台花漆器,从那个时候产生了。

台花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特制黏剂涂抹在锡箔纸上,然后将锡纸黏贴于器物表面,之后在锡纸上画出纹样,用刀按照纹样刻镂,去除不要的锡箔后,再用色漆描绘纹样。

这种技法刚刚始创时,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锡箔纸粘贴在器物上,即使泡在水里也不会脱落呢,而这种特制黏剂又不是漆,它是李芝卿的独门配方。

在唐代,曾经出现过一种著名的工艺技法:金银平脱,也就是将金、银薄片切割成各种纹样用于装饰器物,在唐代出土的铜镜中,这种技法非常普遍。而李芝卿所创的台花技法,实际上就是对这一技法的重新恢复。

他将自己研制的“金银平脱”技术以“台花漆器”命名,台花漆器在市面上刚一出现,便一炮走红,成为福州漆器又一个著名品牌。

当时,沈正镐的幼女沈忠英,是唯一传承沈家绝技的女艺人,但是在民国时她就已改行从医。经过政(蟹)府的动员宣传,才又回到脱胎漆器的行业上来。她发挥祖传技艺,创造了许多新产品。

1952年,沈氏传人沈幼兰的商号“沈绍安兰记”主动转为公私合营企业,李芝卿由于具有崇高的威望和精湛的技艺,被聘为技术负责人,他将自己独创的“台花”技法拿出来,公开授艺,他的独门配方,用于粘贴锡箔纸的特殊黏剂,也公布于世:原来是一个鱼鳔,我们吃的黄花鱼的鱼鳔,鱼鳔拿去煮,煮完以后,黏黏的、像浆糊一样调生漆。

印锦法它的制作方法是:用生漆、白土、明油等材料搅拌成锦料,再用锦模印出纹样,用刀刃薄劈,粘贴器物面上。之后,再分别用色或金髹漆而上,成为色锦或金锦。

 

印锦技法突破了漆器装饰只限于平面的彩绘、镶嵌等限制,让装饰向空间延伸,更具立体感。

1961年,在李芝卿的带领下,福州漆艺人承担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复制国宝级文物——司母戊方鼎,印锦技法在这次复制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在此期间,李芝卿还吸纳了瓷器中窑变的效果,创造了漆器中的“变涂”技法。

漆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液体,变涂技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了漆的这一属性。在漆液的流动中,幻化而出的各种形状,让人产生无边的遐想。

1957年1月,福州市第一脱胎漆器厂成立,这是全国最大的漆器生产企业。第二年5月,第二脱胎漆器厂也投入生产,从业人员达数千名。在福州人的口中,这两个厂被亲切地称为“一脱”与“二脱”。

蛋壳并不是直接敲碎了就能使用,它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先将蛋壳内壁的两层薄膜除去,才能用漆粘贴。

在器物表面贴上蛋壳,再将其压碎,蛋壳碎片的自然裂纹中透出底漆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这一时期,在众多漆艺人的努力下,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齐名,并列为中国工艺品三宝。它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荣誉,不光在于其技艺的复杂性,制作过程的艰难也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天然漆如果超过0.2毫米它一定会起皱,天然漆它是薄薄的一层一层上,一层一层上完以后,它要到阴房去干完以后才能上第二道,所以这种薄的方式,就使人们不能一次性痛快地像油画那样画。

1959年4月,福州召开了全国漆器参观交流会,17个省市的100多名代表齐聚福州,展出的漆器作品达1000多件。对福州的漆艺人来说,这是一个辉煌的时刻。

这一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华诞即将到来,在举国欢庆之时,福州脱胎漆艺也迎来了它向世界全面展示的机会。

中国第一辆自产红旗轿车的仪表盘,采用福州脱胎漆器进行装饰;满身铜锈的司母毋大方鼎与富丽堂皇的马王堆漆器的复制全部采用脱胎漆艺技法完成;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脱胎漆器逐渐走出单一的工艺世界,迈进了更广阔的应用天地。

方案最后出台:北京的景泰蓝,杭州的云纹织锦,福州的脱胎漆艺被选中。其中,脱胎漆艺中的“赤宝砂”技法用于装饰仪表盘及窗框。

 

这个花瓶就是用“赤宝砂”技法髹饰的,花瓶表面似被清水覆盖,主体的红色仿若新鲜欲滴的樱桃,樱桃沉在水底,水面波光荡漾。经过漆艺家们特殊的工艺处理,赤宝砂呈现出的色彩层次更加丰富,不规则的色块走向增加了它的艺术美感,整体颜色也更加鲜亮。

这种特殊的漆器工艺也出自李芝卿的创造。有一次他在店里面给人家做工,做工起皱了,然后就不会平,他怕老板看见,他把银箔贴上去,然后磨,磨完以后非常好。他后来就是想这一段经历,他说完全可以创造一种新的花纹瓶然后贴上银箔,然后打磨出来就是现有的赤宝砂,看起来非常妙。

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被福州脱胎漆艺装饰的痕迹。这里是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在这幅著名的“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中国画两旁,分列着两个大花瓶,这是脱胎漆器。

在福建厅,唱主角的是脱胎漆艺。

一进门便是两个品相气派的脱胎漆器,这是用雕填和螺钿镶嵌技法完成的脱胎漆器大花瓶。

闪耀着淡淡青色光泽的贝壳斑斑点点,凝重的朱红线条蜿蜒回旋,颜色、光亮、图形三方面的对比中,呈现一种内敛的优美。
老鼠笔,又被称为“鼠毛笔”。

老鼠笔的制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困难的是鼠毛的选用。

通常老鼠的脊柱上长有一些长毛,技师们要从中挑选那些挺直、弹性大的来制作老鼠笔。一支老鼠笔需要20根鼠毛,一只大的老鼠只能做两支老鼠笔。

现在已经不能确切知道是福州哪位老技师首先发现了老鼠脊柱上的毛,然后将它运用到漆艺中,他的名字消融在一件件光鲜的漆器里,成就了福州脱胎漆器的美名。

在马王堆漆器的复制过程中,老鼠笔更是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其他笔弹性不够,还不能画那么细的线条,只有老鼠笔才能胜任那么细的线条。

这是2000多年前的中国贵族妇女使用的化妆盒,在它身上,出现了即使用老鼠笔也无法完成的细弱游丝的线条,它的调子呈灰色,一派古朴神秘的气息,这是用什么来绘制的呢?

专家们根据经验判断,它这种纹路只能用针才可以刻成的。于是,福州的漆艺师们称这种技法为“针刻”。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法,它在绽放美丽的同时,也将难题横在了现代人面前。
漆艺师们首先动手制作针刻的工具。

他们将一根筷子劈成两半,在纵向剖面各挖一个沟糟,然后用坚韧的线绳绑紧。这样制成的针刻工具,重量和高度都和一支普通铅笔差不多,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漆艺师们先用这支笔在普通漆板上练习线条的刻画,通常三四天的时间里,每天都要拿着这样的针在刻,不停地刻,直到可以自如地操控针尖的走向,刻画出粗细均匀的针刻线条。

要临摹描绘这些图案线条对技师们来说并不复杂,难的是2000年前的先民们用他们飘逸的灵感创造出的后人已经难得一见的新鲜技法。

这些圆形线条突起于棺木表面,彷佛铁丝一样被镶嵌在木头上——漆是柔软的液体,它们怎样才能立在平面上?难道是依靠漆的黏性粘上去的?

郑朝铨介绍:我们是想用福州的印锦的方法,就是用漆料搓成线条贴上去。后来是行不通,它不自然。

印锦虽然也是使图案突出于器物表面,但是突出的部分多是整体造型;像这样干脆挺拔的线条,而且中间没有断的痕迹,用印锦粘贴的方法很难达成那种力度。怎么办?

技师们又想到传统工艺的另一种技法。它所使用的工具与我们现在看到的蛋糕制作中所用工具相似——一个漏斗式的铜管,上面用塑料布包裹,里面注入所用颜色的漆料,再将其捆绑结实。一支铜管笔就做好了。

福州脱胎漆器制作中,老鼠笔、鱼鳔、蛋壳、瓦灰等等,这些小物件成了马王堆漆器复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黄金配角。甚至连烟灰都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