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辉城销售中心:家长的革命家长如何改变教育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9:21
家长的革命:家长如何改变教育方式
2009-11-06 07:40:09    作者:崔宁    来源:文汇报         家长的革命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孩子。当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觉悟时,本书作者却把目光投向了家长——家长爱学习,则孩子爱学习;家长正直,则孩子爱正义;家长勤俭,则孩子朴实……他总结了家长在教育中出现的颇有代表性的问题,指导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话都被你说完了”——不是孩子没主见,只是家长太强势
  
  一个身高接近2米、体重240斤的人,别人怎么也不能忽略他的存在吧,但还真有家长,成功忽略了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一天,有位热情好客的家长邀请我去某某高级酒店共进晚餐,顺便认识一下她的儿子,解决一些问题。其实,我不太喜欢在饭桌上说教,但这个语气坚决、果断的家长,简直就是以命令和通知的语气说,希望我晚上准时到场,万事俱备,就等我开饭。见到那个孩子的时候,我真吓一跳,那位家长看起来十分娇小,但她的儿子赶得上姚明了。我在家长的安排下坐到孩子的旁边。
  
  那孩子很沉默,一直都是他的妈妈在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她自己的工作、丈夫的工作,今天怎么怎么忙,实在没有别的时间等。她讲到口渴,停下来喝水,我便问旁边的小伙子:
  
  “在哪个学校读书啊?”
  
  “噢,他在市一中。”
  
  “你们几点放学?”
  
  “他们四点半就放了,也是从学校直接过来的。”唉,这位妈妈真爱说话。
  
  “爸爸在什么单位?”
  
  “崔老师,我刚不是说了吗,他在建行上班呢。”
  
  “你们老家是哪儿的?”
  
  “他们是延吉那边的,爷爷那辈搬过来的。”
  
  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轻轻地碰了碰那位母亲,结果,这大姐说:“儿子,你往里面去点,挤着崔老师了。”
  
  饭后,这位家长说:“崔老师,您看我们家孩子长得不错吧,就是不爱说话,对什么都无所谓,哪像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啊。”
  
  我诚恳地说:“大姐,真不是你家孩子不爱说话,而是你自己说得太多了。你看我问他的问题,都被你说完了,他还说什么呢?”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人与人之间谈话的时候,要用80%的时间倾听,剩下20%的时间,带着启发对方的问题来说。可这位母亲,没有给孩子留下一点说话的空间。
  
  同样,也有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无主见、很软弱,但是家长又给了孩子多少选择的空间呢?当然,家长帮助孩子包办一切,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省得他们走弯路,但人生中有些弯路是一定要走的,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他才能承担责任、自主思考。
  
  所以,帮孩子做事情,并不是越多越好。在关键时刻能指点迷津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大师。如果家长什么都帮助孩子做,只会让他们觉得,家长就是好管这些事,或者认为家长本来就应该做这些。
  
  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让他们自己作选择,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样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天然教育”——一场不劳而获的美梦
  
  以天然成长的名义让孩子放任自流,却希望将来有一个完美的孩子,这不是守株待兔,就是痴人说梦。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种菜人正在菜园里浇菜,有个人跑过来问他,为什么野菜生得很茂盛,栽种的菜却很瘦弱。他回答说:“地是野菜的亲娘,却是蔬菜的后娘。”
  
  为什么有的孩子健康成长,有的孩子却要经历很多磨难?“只有懒惰的父母,才会像种菜人一样那样解释说:“因为孩子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别人帮不了。”
  
  不要惊讶,真的有人这样对我说过,他们说,孩子没有学好,这是上天在惩罚家长,或者是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更有人对孩子说:“我看你就是往牢里送的东西。”这些人都错过了孩子最宝贵的一段时期,也就是早教的时期。
  
  其实有很多素质较高的父母,认为早期教育是在揠苗助长,孩子应该像野花一样成长,什么早期教育,大可不必。这个观点,本人肯定是不敢苟同的,因为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很多“问题孩子”都是“野生野长”,结果走上了岔路。相反,那些很早就有教育子女观念的家庭,孩子出现问题的几率要小得多。
  
  早期教育本身是好的,关键是看你教育些什么。
  
  如果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就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成长,这种父母是不负责任的。虽然孩子具有无限潜能,但是这种潜能需要启发,也需要条件去支持。
  
  另一种情况是,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让他们参加很多辅导班、学很多语言、参加各种竞赛,这些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就等于是揠苗助长了。
  
  所以比较稳妥的早教方式,应该是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作出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辅导。
  
  有一对上过大学的夫妇,他们坚持让孩子健康成长,不给他任何压力。在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他们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和他说话,交流内心的想法;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他们让孩子接触绘画、音乐、歌唱、阅读等领域,观察孩子的反应。
  
  这个孩子几乎对任何艺术的东西都不感兴趣,但是也不反感学习,于是他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也不用在父母的高压下参加任何比赛。
  
  一直到了初中,这个孩子都是表现平平的,成绩属于中等,但是他很独立,有主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看起来比身边的同龄人要成熟很多。
  
  到了高中,他发现自己喜欢研究历史,于是开始大量阅读,小时候的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的头脑非常灵活,对于历史常常有新的解读。有人说这样灵活的人应该调去搞科研,研究已经定型的历史没有价值,但是他的父母一直支持他。
  
  后来,这个孩子成了考古专家,并不是特别有名,但是他生活幸福、家庭和睦,有事业也有爱情。
  
  很多家长抱着“天然教育”的说法,其实是在做着不劳而获的美梦。孩子的内心是需要一双有力的手、一盏明亮的灯的。就像上面的这对夫妇,看起来他们没有做什么,其实,他们做好了自己该做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去认识自己,充分尊重他、信任他。
  
  现在很多家长正在做的,要么太多,要么不够。对于那些做得不够的家长,还有那些不管不问的家长,我只能毫不留情地戳穿他们的美梦了。
  
  “学习越早越好”——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早了,等于揠苗助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最近考研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于那些在自习室里顶着熊猫眼通宵达旦狂看书的学子们,我深表同情。不过说起熊猫眼来,最近我也很“荣幸”地挂过,而原因就是为了下面的这篇报告,虽说它没有鲁迅先生的犀利,也没有琼瑶女士的柔情,可是放在这里,希望可以解除家长们的“疑难杂症”。
  
  据一份幼儿园问卷调查显示,孩子回家后,都要学习2个小时,家长要求孩子写字、算算术,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致使孩子难以接受,产生厌倦情绪。对此,家长一味埋怨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揠苗助长,不光不奏效,往往事与愿违。卡尔-冯·路德维希就是一个在父亲进行教育“抢跑”下被毁的天才。
  
  卡尔学业天赋极高,他的父亲把全部的心血投注在他身上。他亲自教儿子高等数学,强迫孩子醒着的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时就能够学习大学数学,9岁学习微积分,不断跳级,修完大学课程只用了5年时间,11岁大学毕业。大学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使他早日功成名就,容不得卡尔有任何休息和调整就让他继续攻读研究生。
  
  辉煌转瞬即逝,卡尔上研究生院一年后,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不久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至此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从事办事员工作,远远地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的做法与卡尔父亲的做法恰恰相反。徐达章是一名民间画师,在当地小有名气。耕作之余,在镇上以教学和鬻字卖画补贴家用。
  
  家里挂满了父亲的字画,幼小的悲鸿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要求学画时,父亲温和地拒绝了:“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
  
  我们首先来分析徐达章的做法为什么和现代家长的做法大相径庭呢?原因就在于他意识到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即使以后孩子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他的心理却未必健康。有不少天才因为父母特异的教育方法,成了杰出人物,但是他们的一生却很不幸。英国文学家约翰·拉斯金、哲学家尼采等人的一生遭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拉斯金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他母亲从来没给幼小的拉斯金买过玩具。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拉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大部分教育是在家中进行的。
  
  他18岁考入牛津大学。母亲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密切关注儿子的生活。
  
  尽管拉斯金最后成了文学家,但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妻子离他而去。在晚年,他说道:“我所受的教育,一般说来是错误的,而且也是不幸的。”据说,他在长大以后曾经多次发疯。尤其在临死前的一年,他因精神极度错乱而痛苦不已。
  
  尼采的母亲则对他进行早期教育,要求尼采按照她的意志行事。结果,尼采变成了一个认真、深沉、懂礼貌的孩子。他不同于别的孩子,做事刻板,绝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周围的小孩都取笑他,结果他45岁时发疯,由母亲和妹妹照看,第二年死去。
  
  因此,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先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包括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立足于现实,在此基础上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要注意巩固效果,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能贪多求快,否则孩子会惧怕、厌烦甚至反抗,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一红一白”——脸谱式教育危机重重
  
  在传统的家庭中,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严父慈母”这样配合着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如果你想要让孩子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先放弃这种“脸谱式”的教育方式。
  
  孩子考试回来,笑意盈盈地双手奉上成绩单:“爸爸,请看我的成绩单。”爸爸微笑了一下,挥挥手说:“不用看了,你就给我说说吧。”
  
  “年级第一尚不足,全班鳌头颇有余。”古灵精怪的女儿学着《陌上桑》中的调调说话,脸上满是得意的神色。
  
  爸爸听完,脸色变得沉重起来,正色说道:“看看你这个态度,得了个全班第一,又不是全年级第一,更不是全市、全国第一,就高兴成这样,你怎么这样容易满足呢?你们班也不是全年级最好的班啊。对了,第二名少你多少分?”
  
  “7分。”女儿小声说,对爸爸的态度有点不满。
  
  “才7分?人家也许就是涂错了一道答题卡。下回,考个全年级第一名回来,再向我邀功。”果然,女儿的“嚣张气焰”很快被打压下去了,她拿着成绩单悻悻地回了自己的屋,爸爸的脸上闪过一丝“奸笑”。
  
  吃晚饭了,妈妈进门去叫女儿吃饭。
  
  “不想吃,我又没考全年级第一,哪有资格吃饭?”她还在生爸爸的气呢,“不表扬我也就算了,还这样损我一顿。”
  
  “爸爸这样说也是为了你好,他就是想严格要求你嘛。怕你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就给你敲个警钟,你就别生气了。妈妈为你高兴,真的。”就这样,女儿被哄出来吃饭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继续“备战”。
  
  这是一个家长绘声绘色给我讲的自己的育儿经。“孩子啊,就是不能让她太得意,我和她妈妈一个紧一点,一个松一点,这样才能让女儿有一个好心态。”说完,他等待我的评论。
  
  “如果我打了你一耳光,然后再揉一揉你,你干吗?”我问这个父亲。
  
  “当然不干啦。”
  
  “这就对了。你现在和孩子的妈妈不就正在对孩子干这种事儿吗?”他被我噎得说不出话来。
  
  “话不是这样说……”他赶紧解释。
  
  “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的理论。其实,像你这样的家长,在我们国家简直就是楷模,人人都觉得孩子应该这样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给唱出来,爸爸就应该威严一点,母亲呢,就善解人意一些,这样也不至于让孩子太委屈。是吧?
  
  “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家长的性格、魅力也是不同的,这样千篇一律地教育出来的孩子,像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比如你,明明就有天生的幽默才华,却要在女儿面前‘道貌岸然’,别人都会因为和你相处而快乐,唯独你的女儿却因为和你相处而痛苦,多难受,多可惜!”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理念:教孩子的时候,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亲就是权威的象征,母亲就是温暖的象征。其实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孩子将来接触到的人也是复杂的,让他们见到真实的父母,看到家长的本色,既是让孩子了解人这种复杂的存在,也让亲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稳固、真实。刻意去唱红白脸,不仅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了很多快乐,也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独特的成长空间。父母之间心照不宣的配合,在孩子的眼中却是他们相互不配合,父亲和母亲的立场不一致,让他们总以为妈妈更爱自己一些。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女孩,非常文静,成绩也很好。我觉得这样的孩子不该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而应该是在学校的领奖台上。她的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崇拜父亲,父亲在她心中就是威严、楷模。但是这几年她父亲的生意失败了,女儿知道这件事之后,渐渐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现在甚至开始对爸爸冷嘲热讽。
  
  父亲在孩子的心中树立的权威越大,倒下去的时候产生的影响就越深。我和那个女孩子坦诚地交谈,告诉她很多伟大的人物身上也有很多小毛病,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完美的人存在。当时她的表情很痛苦,哭了很久。我知道,这样的家庭伤口,需要很久才能愈合。
  
  父母们,千万别再自以为聪明地唱着红脸白脸了,将自己脸谱化,这是在走一条危险的路。
  
  没关系,不要紧,我相信你
  
  自信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我曾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延根大学里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每天例行的3道数学题。前2道题他都很顺利地完成了,第3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但是并不觉得灰心。因为这样的难题他也遇到过,最后总是能够柳暗花明,找到答案。而且他相信,老师布置给他的题一定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的。结果他思考到天亮,终于完成了。
  
  第二天,老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老师很激动地问他。学生回答:“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一个通宵,比我平常的速度要慢很多。”
  
  老师请他当着自己的面按要求再画一个正17边形,这次青年很快就做到了。老师激动地对他说:“你解开了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老师误把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写给了学生,而这个学生竟然也解出来了。这个学生就是数学家高斯。后来高斯回忆:“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信心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往往最后你就真的能做到。而现在很多孩子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做不到,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自己,或者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无形之中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只要孩子自信了,家长也就能“一劳永逸”。
  
  孩子的心灵就像初生的果实,上面有一层霜粉,只有温柔相待,才不会伤害它。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呢?我有3句话:没关系,不要紧,我相信你。
  
  有一个孩子经常逃学,他的爸爸将他送到我这里。我问他是不是喜欢逃学,他说是的。
  
  “没关系,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逃过学。那时候,决定不去上课的那一刻特别兴奋,感觉自己是一个英雄。但是真正逃学之后,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不知道干什么好。”
  
  “对,就是这样!”看来孩子开始信任我。
  
  “逃学虽然一时很好玩,但是到后来损失的还是自己。因为我发现,在我无所事事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学习知识,我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想着想着,我还是决定回去好好学。那时候老师就对我说:‘不要紧,只要决心学习,很快就能赶上来的。越早回头越好。’”
  
  “后来你赶上来了吗?”
  
  “当然,后来我上了大学,所以现在是老师。我相信你也可以把落下的功课补上,而且肯定能比我学得更好,因为我能感觉到,其实你喜欢学习,也很聪明……”后来,这个孩子的爸爸告诉我,说他的儿子没想到崔老师这么宽容,一点也没有批评他的意思。他真的不再逃课了,而且很骄傲地把期末成绩单给我看,前10名!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批评他。其实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他们自己就会给自己压力,他们会觉得很内疚。如果这时候家长还批评他们,就会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他们就会把心思放在为自己辩解上,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过错。多给他们一点空间,对他们说一声“没关系”,这样的效果比批评好。你宽恕了孩子,还给他力量,这样的孩子对自己才更有信心。
  
  犹太人的财富来自母亲
  
  犹太人说:“一个好母亲胜过一百所好学校。”什么是“好母亲”?我想,除了对孩子的照顾和对家庭的关爱之外,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家长深爱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成长,让他们的潜能白白浪费。
  
  看看犹太人的历史,它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名字:达尔文、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海涅、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大卫·李嘉图、斯皮尔博格、华尔街的超级富豪摩根、第一个亿万巨富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钢铁大王卡内基等,他们为什么这样优秀?这里,我想说的是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犹太人从小就爱读书,据说在他们出生的时候,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告诉他“书是甜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犹太人一样爱读书,他们的书橱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他们也从来不会烧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调查发现,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是世界之最。
  
  犹太人爱读书的性格是整个环境熏陶所致,不仅孩子读书,父母也爱读书。另外,犹太人的母亲是在家教育孩子,而我们的母亲往往是在家带孩子。
  
  教育孩子和带孩子的区别,就在于从怎样的角度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不仅要养育他们,还要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包括生活上的、思想品格、智慧、性格、自立、财富等等。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是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犹太人说,世界上唯有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所以他们把最宝贵的财富——智慧代代相传。
  
  但是,犹太人并不是只读书不思考的书呆子,很多犹太小孩回到家中,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中,有宏观、深入的思考,抽象、逻辑的思辨,这一点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最缺少的。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最“称职”的父母要数那些守在孩子的校园门,等着他们放学的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照顾孩子,但问一问他们最近在思考什么,或者最近在读什么书,答案可能是“没工夫”、“没时间”。中国家庭中缺少的不是教育的诚意和决心,缺少的是认识的角度和方法。我们不能再用好吃好喝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了,因为他们的人生中,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他们不会再回到饥饿动乱的年代,这时候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立足,没有思想的人永远在为有思想的人打工。 (编辑:赵露)
  
  (摘自《家长的革命》崔宁 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