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2016放假:“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5:18
“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罗村小学数学课题组   执笔:李映芬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但好的习惯需要一个引导养成的过程。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预习是发现难点的关键,也是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前奏,学生课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只是盲目地听或写,没有带着问题进课堂,就不能把握重难点,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提高成绩。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标准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有效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前预习得好,课上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我校外来务工的子女比较多,他们的居住环境较复杂,这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加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行为习惯具有多变性:有的惰性,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但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有的聪明好学而学习习惯令人担忧;还有的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现阶段我校学生预习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数学科组在去年设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主要研究:1、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的效果。2、研究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探索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专家对课题中涉及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早已有之。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在中国教育史上,明代学者吕坤指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五四”运动以后,不少教育家将预习列为讲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著名学者朱自清以为,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有五件事要做,第一件就是令学生报告预习的结果。1982年我国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老师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理论,其基本的特点可归纳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教师先“忍住”不讲,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讲解。广东省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陈永林教授倡导的“引探教学法”,其基本结构能有效地设置思考题以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先学”是课前先学,课初再学,课中又学;“先讲”是学生对预习所掌握的情况先讲述和表达;“后讲”是教师进行补讲,包括补讲学生的进述和表达中的不足,以及对学生答问的点拨、纠正、疏理、归纳;“后帮”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后进学生学习。“引”与“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扎实地学好新内容。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的当代中国名校——洋思中学,创设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纵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虽然许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阐述了预习和教学之间非常密切的联系,针对“课前预习”,许多教师从操作层面上探寻了预习的意义、方法和策略等,但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陈旧率不断提高,贮存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主动寻求和获得知识将更有意义。因此,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中,提出“学生有效预习策略与操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设计

(一)具体研究内容

1)小学生预习现状的分析研究

通过观察、调查、统计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找出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是由于教师的指导不当还是学生自身的习惯、态度等原因,为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2)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用。预习习惯也一样,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预习习惯培养的策略,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小学生自主的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着手,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自主预习的条件、内容、策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提炼出切实有效的自主预习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的能力与习惯。

(4)各学段布置预习作业和检查预习作业的有效形式以及评价预习的研究。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抓好预习要落实四个方面:一是设计预习练习题。二是保证预习时间。三是做好预习检查。四是抓好预习评价。

(二)具体的做法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有明确的负责人、组织成员分工,以本校的全体学生为研究的对象。依据课题计划实施研究,学校定期召开课题交流会,建立课题管理制度。具体的研究方法为:

1)比较研究法:参照、借鉴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采用纵向、横向等方法进行比较,找出新的突破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为了检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对实验班班级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先后向家长、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贯穿于行动的过程中。以研究促行动,用研究来提高行动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动融为一体。落实到年级、班,每一节课都实行先预习,后上课。

(4)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教学个案进行研究,分析预习中有效和无效现象,探讨有效预习策略,调整教学实践。

(5)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来自于实践活动,努力通过对研究活动中的体会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较为系统的,有借鉴、推广增值的研究成果。

(6)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加强合作,发挥家长的作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预习时需要家长的指导。利用座谈会和访问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想法,让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和做法。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他倡导教学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组织;他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上,他提倡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

2)布鲁姆的“发现教学”

布鲁姆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说明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同。布鲁姆认为,“学习就是发现”,教学的过程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学习者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应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有效地建构,让学生尝试在课前进行预习,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新的教学内容的原有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四)基本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尝试阶段(2008、9—2009、7)

组建学校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职责。确定实验班级,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有效预习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博采众长,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准备;采取比较法、调查法、行动法、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开展有效预习策略的研讨活动,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09、9—2010、7)

根据研究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围绕有效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师个研、群研方式,广泛收集预习练习题,认真分析、反思、交流;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2010、9—2011、7)、

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第四阶段:经验推广阶段:20119月开始

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五)效果检测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多种多样,针对此课题的特点,准备以论文,案例分析、预习练习题设计、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同时,各年段按研究计划达到如下成效:

低年级:按老师的要求在家长的配合下,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预习对学习产生兴趣,上课能专心听讲。

中年级:能按老师的要求主动完成好预习作业;上课能专心听讲,自觉解决预习中的问题;针对预习时的疑难能主动和同学探讨、交流。

高年级: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般问题,提高质疑能力;课外查找资料,并能进行有效筛选。

(六)初步分工

冯洁霞:负责人  负责常务管理

李映芬:主持人  主持课题全面工作

招见兴:负责问卷调查  信息反馈

潘秀英:负责设计一年级预习题

马水涛:收集资料建立研究档案

梁妙兴:负责设计二年级预习题

徐海燕:负责设计三年级预习题

白少贞:问卷调查  信息反馈

杨结卿:负责设计四年级预习题

邱玉兰:收集资料建立研究档案

曾丽红: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刘燕婷:负责设计五年级预习题

林金华:负责设计六年级预习题

 

 

                                            罗村小学数学课题组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