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汉臣涂料招聘:记者看北京,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8:36
记者看北京,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

2008-10-10 20:44:14

浏览 156 次 | 评论 0 条

国庆长假,北京迎来了旅游高潮,素有高等学府集中的首都--北京。大学生纷纷加入了旅游的行列,他们进公园,逛超市,上酒楼,住宾馆,大手大脚的花钱,豪不吝惜。然而,背后的父母是节衣缩食,用他们的心血换来的汗水钱为他们的子女们埋下了一笔笔的大单。尽管这样,他们不仅不觉得这是在乱花钱,还说这是父母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养了我们,就要负责到底。
  在北京的翠湖湿地公园,记者看到不少的租车,据司机们介绍都是大学生请的,好多大学生都是情侣成双外出旅游,或者去和远在外地的情侣团聚,然而他们大多数直接或间接用父母的钱来自己制造“浪漫”,还出现了互相攀比的现象,甚至有的男生和女友去香港和“新马泰”,住高档情侣套房。他们大手大脚的花钱,都是靠他们的父母来埋单,这也成了司机们见怪不怪的常事。他们说“只要他们请车,付车费,他们玩年青人的浪漫,我只挣我的钱,各投其好,何乐而不为呢?他们花父母的钱,也是时代的潮流。”
  大学生们为了买浪漫花钱如流水一般,他们的父母们都不堪重负,在颐和园里,有一对年青人在前面手挽手地边走边笑,身上挂着高档的照相机,包里还装有不少好吃的食品,他们游了公园,还坐游艇,再看文昌阁,进入苏州街,出来时买了一大包东西,接着到高档餐厅吃中餐。这一趟玩下来少说八百,多则千元。可是等候在颐和园门口的父母,只买了两张普通票,中餐只是吃了随身带的两个馒头,他们连一瓶矿泉水也舍不得买。记者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跟儿子媳妇一块好好玩一玩?”他们有点伤心地说“儿子还在大学读书哩!那个女孩是他刚谈的朋友,原来他想带女朋友回老家让我们看看,可是女孩不同意回到农村去,说我们那里太穷了,回去后,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玩不好,非要我们带钱上北京跟他们过‘十一’,其实是想找我们要钱啵!这不,我们带的5000元己经花得差不多了......”此时两位老人的眼睛都湿润了。过了一会,他们的孩子回来了,老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此时记者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肯定是那句名言——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北海公园,好多大学生为了赢得女友的欢心,带着美味佳酿,高档食品,坐上游艇,在北海公园游哇!游哇!一天下来仅游艇的出租费(每小时60元)就是三四百元,他们在游艇上喝着美酒,吃着佳品,搂着美人,哼着歌儿,那种浪漫的生活令游人无不羡幕和赞叹。但是,他们这样大手大脚的花钱,不是他们自己挣来的,全部是靠家里的父母给他们提供。据了解,有位姓季的大学生本来学校里给他发有奖学金,每月还有几百元的生活补贴,按说他不指望家里父母给他们寄钱,可是,他把学样发的钱都瞒了下来,还制造一些学校收这费,收那费的谎言,从父母那里捞到更多的钱,为自己心爱的人制造生活浪漫。他的同学介绍,其实他的家里很穷,爸妈都是下岗职工,平时只吃低保金,爸妈为了他读大学只好去捡破烂,尽管这样,他还向家里每月要1000元的生活费,后来父母跟他讲情才降到了800元。要说他的心思真是有点狠哦!同学们批评不该那样做,他却说:“父母养了我,就要对我负责,别的同学每月1000到2000元,我跟他们比差远了。再说他们那一代人受穷,活该!因为他们没有本事。我们这一代人有知识,何必再跟着他们受穷呢?再说我太寒酸了,女朋友看不起我,别的同学也会小看我。”
  他的这番话也是出自他的内心,更代表了跟他一样的大学生的心声,真是叫人听了心寒哪!在中国大学生群体里像他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有人认为他们是“啃老族”。用他们的话说:父母的钱不用白不用,此时不啃老,毕业后再啃不成了,父母生来就是为子女着想,他们有钱我们不用,不可能让他们带到坟墓里吧!没有钱的有力气,能挣点就挣点,帮帮儿女们读书,成家,也是应该的,没有什么过份。他们养了我们,就要对我们负责。”
  这些大学生的思维逻辑真的搞不懂,在这里我引用一句俗话:不养孩子,不知父母恩;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做父母,不知孩子难养。此时,记者在想,等到他们成家生孩子后,自己做了父母,让他们再来品偿一下人生做父母的磁味和艰难。
  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有关部门,他们认为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个家庭哩!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是高的,农村要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15万至20万,中小城市需要20至30万,大中城市则需要30至50万,一般的工薪阶层的家庭,两个人养一个小孩,要想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很费劲,农村人就更难了,他们不吃不喝一辈子也很难攒到那些钱,幸亏国家出台了一些救助的办法,才让那些困难的学生不致于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但是,大学生当中也确实有一些乱花钱的学生,他们的攀比心理特别强,在学校里比吃,比喝,比穿,比玩成了大学生们追求的浪漫生活,特别是有些从农村来的学生,或者是家在城里生活困难的家庭学生,他们违背了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大手大脚的乱花钱,造成不少家庭的债台高筑,他们毕业后又要忙着找工作,谈朋友,买房子,根本没有条件帮助家里还债,最后沉重的债务包袱全部转嫁到年迈的父母身上,他们是多么艰难啊!
  有位教育学者认为,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在他们还未成人时,父母负担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正常的事情,可是孩子读大学他们要负担,孩子结婚买房还要资助,有些还要帮忙照顾孙子,直到自己老了不能动才罢休。可是西方国家则不同,孩子到了十八岁成人后,他们就不管,让他们自我独立,无论是当官的子女,还是亿万富翁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对待,穷人的孩子更不例外。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靠争取奖学金,不够就打工,总之你独立了自己挣钱自己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觉得钱挣来不易,学会节约,精打细算,从来不大手大脚的花钱,更不敢向父母要钱。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强,自我创业有主见,当家理财有办法,遇事不靠爸和妈。这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哟! 
  是啊!中国的大学生浪漫消费,埋单的父母真的“可怜”吗?尽管他们对孩子无私的爱很感人、很无私,但他们这样做,似乎并不值得“可怜”,还有点自讨苦吃的意味。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教育和管教方面。大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懂得最基本的事理,要知道学业的重要、体谅父母的艰辛,怎么能够为了自己的所谓“浪漫”,做“啃老”的事情呢?这不仅是独立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心智不成熟,甚至是自私自利的表现,父母这样溺爱孩子的后果是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思想。
  为此,记者认为,严是爱,宽是害,对子女的错误行为,为人父母者不去制止、不去批评,反倒一味地迎合,打掉牙往自己的肚子里咽。如果说这也是爱,无疑是糊涂的爱、软弱的爱、迁就的爱,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爱。长此以往,只能害了孩子。你只能跟他一时一刻,不能跟他一生一世。最后你们老了走了,他们再去靠谁呢?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认为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既出名,又荣耀。其实,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又能照顾你们多少呢?那只是一个虚名而己。
  中国的不少父母,谈起国外让子女早早独立的传统津津乐道,但轮到自己身上,就软弱了、妥协了、舍不得拒绝孩子了,这不自讨苦吃吗?对现在的孩子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媒体上揭露的少,人们的议论的多,痛心疾首者有之,口诛笔伐者有之,“救救孩子”之声不绝于耳。在我看来,孩子的问题根子在社会、在大人,更是直接在父母身上。真想“救救孩子”,还是先要改变自己的认识,“救救大人”和“救救自己”吧!不能养了一个孩子,苦了自己的人生,更不能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还一辈子的债吧!做父母的不要光想着孩子,放下你的心,放开你的手,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学会自己独立,学会自己创业,学会自己生活。腾出时间和精力多为自己想想,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人生如梦,来日不多,过好每一天,才是你们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