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转公需要担保吗:陕南渔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1:02:00

陕南渔鼓

 

陕南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又为中国南北结合部交织区域,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语音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现如今的陕南渔鼓声腔派别。

目录
  • 1 历史渊源
  • 2 基本内容
  • 3 基本特征
  • 4 主要价值
  • 5 濒危状况

陕南渔鼓 - 历史渊源

陕南渔鼓渔鼓的历史要以追溯到唐代,它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精神,名为道情。道情即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所唱的经韵,又称道歌。自古就有用渔鼓、简板演唱之记载。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曲牌体流传在北方发展成为戏曲道情成了道情戏,与渔鼓道情有较大区别。  

道情是道教的产物。在传统的道教故事及传说中,道教八仙都有自己修身护道之法器,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手执渔鼓,有渔鼓唱词为:“竹板敲,渔鼓响,张果老骑在驴背上”,说明道教与渔鼓的关联,由此可见渔鼓在道教中的作用及历史的久远。  

地处汉江源头主要支流的柞水属地,古为“终南首邑,秦楚咽喉”,早在商初,人类已在境内繁衍生存发展。至随末唐初,秦岭南北打开数条通道,成为岭南货物进入古都长安的必经交通要道。而柞水地处偏僻,山大林莽,也成为各省人躲避战乱较为隐蔽之所,迁往而至的南方各省人日渐增多。据县志记载:“自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4年)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移民甚多……来此占山为王,圈地开荒,络绎不绝”。诸省移民迁居柞水也带来了渔鼓戏曲。如今的陕南渔鼓、民歌、俚曲当属汉江流域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陕南渔鼓独树一帜。中国南北方言杂陈,尤以南部方言为众,有十里乡音九不同之说。陕南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又为中国南北结合部交织区域,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语音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现如今的陕南渔鼓声腔派别。 [1]

陕南渔鼓 - 基本内容

陕南渔鼓渔鼓曲目内容大体上分为三大类,一为说教类:无故事情节,把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编成唱词说唱,用以劝化教育世人。二为故事类:多属传统曲目,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社会案例、家庭轶闻等。三为赞颂小事及寓言类笑话等。如《鹬蚌相争》、《愚公移山》等。两种形式,一为小故事,多演唱民歌、小调、内容单一,情节简单;二为中、长篇戏,多为民间故事、传说、历史题材的戏曲改变等。  

渔鼓唱本传统曲目相当丰富,有风云际会的英雄传奇,如经典曲目有《三国》 、《水浒》、《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薛仁贵征东》等,有历史上历朝代的皇家秘闻轶事,民间野史,还有大量反映民间冤情冤案的说唱曲目,一度很是流行,被称为:“冤案戏”。还有直白大胆诉说男女缠绵绻恋情的“酸”戏本。  

渔鼓的演唱基本方式有三种类:一是只有唱,二是有说有唱,三是说、唱、表演结合。

陕南渔鼓 - 基本特征

陕南渔鼓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演形式渔鼓在历史上又称渔鼓道情或道情渔鼓,它既是本艺术表现形式所用的乐器名,又是本艺术的称谓,柞水当地简称为渔鼓筒子。它与本民族其它各类乐器在外形制作上有较大的区别,打击节奏较为简单,取材十分便利,制作工艺简单,普及性、大众化功能强。渔鼓因演唱时所用乐器而得名,它属于说唱艺术,有别于戏曲、舞蹈、民歌。渔鼓历史悠久,陕南渔鼓经历二百多年的植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南渔鼓特点,形成了以柞水方言语音为音调基准,以柞水民歌小调为基本唱腔形式,融合南渔鼓主要传统唱腔特点的陕南渔鼓形式,陕南渔鼓是江汉移民文化融入本土文化而衍生出的具有浓郁陕南特色的说唱艺术,兼民间歌舞。  

唱腔保存的有“哭录腔”、“观音腔”等早期道教曲牌,随着历史的衍变,沿袭这几种唱腔的人已极为少见。在当地流存的唱腔中,还有“道士腔、运魂腔”等道教遗留腔调,昔日道人所唱之:“四江月、耍孩儿、清江引”等腔已被当地人的“哭腔(孝歌腔)”和俚俗小曲演变而来的“悲腔、平腔、琵琶腔”所替代。现在的腔调都是根据上传下来的声腔与当地民歌小调相融合脱胎而来的产物。  

陕南渔鼓音乐有宫、商、角、征、羽多种调式,唱腔柔和,委婉,旋律平稳起伏不大。目前,经过整理挖掘出陕南渔鼓音乐有多种腔调,渔鼓有腔有调,渔鼓腔以道士腔为主吸收柞水民间的筒子戏、八叉戏等拖腔形式,在民间统称为九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男花腔、女花腔、丑花腔、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等。渔鼓调以柞水民歌小调为主要音乐调,有几十种之多。

渔鼓唱词是渔鼓表演的文学部分,因它属说唱类艺术,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韵白,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区别散白的重要一点是,伴以云板(简板)打击节奏,韵味十足。 [2]

陕南渔鼓 - 主要价值

陕南渔鼓柞水以迁徙到此的两湖、两广人居多,以南部方言为基本语言腔调,有一里乡音九不同之说。陕南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如今极富特色的陕南渔鼓声腔派别。

陕南渔鼓有别于南方各类渔鼓,是基于它南北交合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接楚纳秦,融秦蓄楚,取南北之长,扬当地之风,形成了独有的渔鼓腔调、渔鼓内容。柞水自古交通经济文化落后,古文化落脚当地后保持着少有的古朴与原始,可以说很多唱腔调,均应为清朝时代传过来后与当时民歌结合而生的原生态曲艺,非其它地方可比,原始、古朴、不失当年韵与致。

从渔鼓唱腔我们可以研磨并获得几百年前先人们说话的语调以及文化、经济、生活背景、社会现状等信息。从渔鼓曲、词、表现形式来看,由于柞水地处偏僻、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流不畅,它的曲调、曲目保留了很多原生态东西,实为研究清以及以前各朝代曲、词提供了良好的历史记录,是研究这一地域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最好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作为典型的山区地域环境,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存在必然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接受、喜爱的基础上得以传承的。陕南渔鼓存留发展数百年,它植根于民间,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呵护培植才有今天依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表现形式与艺术价值凝聚了一方人民的思想、智慧。这种说唱形式走村入巷把人民群众的喜好爱恶都表现无遗。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发展、壮大必然有坚定的社会群众基础。陕南渔鼓由最初的道士传道布经到艺人的传唱谋生是由中国几千年儒、道思想做为基本内容的一种主流思想的宣扬,是为“正道”。它的主题和主流是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相一致的,有助于统治阶级的施政。渔鼓进入柞水后虽然加入了柞水民歌、小调等形式多样的唱腔、唱词,丰富发展了渔鼓艺术,但他的宣讲主题依然不变。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没有一种思想使其凝聚,必估会导致众多社会问题,渔鼓恰恰在当地就起到了这种纽带作用。

做为打节奏的渔鼓鼓点敲法,难度不是很大,但做为唱腔却有相当难度,没有当地语言基础,对方言没有掌握的人很难在发音吐字上过关。唱腔丰富,有古代传下来的各种声腔调式,也有结合当地民歌小调衍变而来的杂腔。渔鼓曲没有存流曲谱,几百年间只是靠艺人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唱本亦是如此。因之,正宗的唱腔唱本尤为难得。

在中国音乐艺术发展史上,道情最初做为道教文化形式在全国广为流传,并形成了南北渔鼓风格。做为汉江流域文化一支的陕南渔鼓,更多继承发扬的是南渔鼓特点,但又有别于其它地域的渔鼓。柞水有南来迁徙至此安居的两湖、两广、江西等南方诸省人,也有从秦地及其以北区域迁徙居住的北人,语言杂汇、文化交融,在柞水的渔鼓曲中也存留有关中道情腔调的影子。因此,陕南渔鼓绝不能简单的定为南渔鼓,它的特色地理位置注定了它的丰富性,多样性。

陕南渔鼓 - 濒危状况

陕南渔鼓面临濒危

 陕南渔鼓至今已少有人能将大本唱词完全演唱下来。由于文革时期的批判和封杀,许多传唱者,艺人被批斗,使之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许多老艺人已不能将原唱传授后人,目前健在的数位渔鼓艺人年事已高,继承学习的后人很少,如不加以保护、传承,虽形式存在但内容、唱腔、内涵面临失传之虞。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流行音乐占据了文化娱乐市场,多种文化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渔鼓艺术由于开发不足,保护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已面临唱腔失传、唱本轶失,老艺人逐渐减少定紧迫局面。许多青年人对渔鼓的了解甚少,不能接受这种较为古老的曲艺艺术形式,认为它只是下里巴人的俚俗登不得大雅之堂,往往遭遇尴尬局面。

由于渔鼓曲调的历史性,以及表现形式所限,它没有现代音乐的乐音丰富,现在只是在乡间传播表演,有失传的危险。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艺人及传承者也越来越少,而临观众缺失,唱词唱腔消亡的危险境地,从初步调查摸底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渔鼓艺人仅有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