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8:俞正声的党课更应该上本地报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34:15

6月23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该报驻上海记者陈中小路的报道《听俞正声上党课》,讲述的是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交大面对5000名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部分教师所上的一次党课。在这次党课中,俞正声以坦率的态度回答了青年学子所关心的问题,包括对毛泽东的评价、目前体制的缺陷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在谈到这些问题时,没有使用我们见惯的“大道理”,而是直面不足。在这次党课上,俞正声甚至回顾了他在青岛、湖北任职期间遇到的一些所谓“敏感问题”,如青岛出现的通过军港的走私、湖北出现的自荐竞选人大代表姚立法。

作为一个工作、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我从报纸上读到上海最高首长的这种拉家常式的讲话,很有感触,直白地说,这篇有血有肉的讲话让这位市委书记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但是,我又感到很不满足,因为这个报道不是出现在上海的本地报纸上,而是以一种“出口转内销”的形式流进了上海,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谁对俞正声的一言一行最感兴趣?无疑是他治理下的这座城市的市民,但是,平常我们从本地报纸上看到的俞正声的形象,却不是像《南方周末》这篇报道中表现的那样平易近人,而是显得高高在上。通过阅读上海的报纸,我们感觉到的俞正声只是一个高级干部,而不是我们可以交心的朋友。《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颠覆了这种固有的但却是片面的形象,让这位书记走进了我们的中间。

但是,这能怪上海的报纸不努力吗?答案显然没有那么简单。本地报纸对于领导的新闻报道,多年来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必须遵守有关部门的安排和布置,不能越雷池一步,本地报纸所刊登的只能是由有关部门认定的“统发稿”,那些生动活泼、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素材被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官方言词所代替。在长久形成的这种氛围之下,不仅领导干部被种种清规戒律所包围,报纸也渐渐丢失了对本地领导干部报道的敏感,新闻记者即使得到了有价值的新闻,也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无法传递到读者面前。说心里话,以我来说,以往对俞正声的了解也是十分平淡,很显然,这与我们只能从本地报纸上读到他那些经过有关部门雕琢、过滤的“统发稿”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虽然不是“统发稿”,但它起到的积极效果远远超过了“统发稿”。

有关部门对领导干部的讲话稿由一个“统发稿”严加规范,也许是为了在民众中树立领导的正面形象,但实际上却隔膜了领导与民众的关系。事实上,在俞正声的这个讲话中,也并不是没有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比如,他提到有一次到崇明检查工作,结束后随行人员请他去看看当地的一个湖,当时有大量游客在那,俞正声一行至少有四五辆车就开上去了,然后上了船。但是当他们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有游客见到俞正声,就问他买票了没有,俞正声赶紧叫秘书把票补了。这个由俞正声自己讲出来的故事相当生动,它体现了上海普通市民对领导干部监督的勇气,也体现了根植于上海普通市民中的民主传统,但是我需要指出的是,俞正声讲述的这个故事固然体现了他严以律己的作风,可惜其实还有一件事他没有说清,这个票款他是自己掏钱还是由公款报销了?我不知道俞正声能不能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我相信以他在这件事上显示的作风,他一定能够从善如流。这种细节在“统发稿”中自然一概屏蔽,但当它通过新闻报道公开以后,却通过这种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让领导干部一步步地走近自觉接受民众监督的目标。

目前,包括报纸在内的我国新闻体制正在积极地进行改革,但是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改革非常艰难。《南方周末》这篇报道给我们的新闻改革也带来一定的启发,本地报纸对于本地领导干部的新闻,应该努力改变目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报道传统,让领导干部通过媒体展现他们的个性,走进民众的生活。当然,由于我国目前政治格局的限制,报纸在这方面能发挥的余地并不宽广,因此,我们希望领导干部能够放宽对报纸在这方面的约束,这对领导干部自身也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我相信,如果能开出此种风气,民众就能对领导干部有更多的了解,而领导干部也能时时刻刻置于民众的视线之下,他们所做的领导工作也一定能够更符合民众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