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十七岁百度云:人或是金子,或是银子,或是铜和铁——《理想国》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9:52
苏格拉底:“虽然在这城邦里他们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贵的,有资格做统治者。在有的人身上加入了白银,他们适合做辅助者(军人)。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但又由于他们大家都有亲缘关系,虽则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等等,错综变化,不一而足。”(《理想国》,张竹明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P116) 笔记:有一句话在中国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即“生命是有等级的”。其实,这只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符合客观事实的话。但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我们所接受的却是“反等级”观念——不是“众生平等”的理念,而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反理。 苏格拉底不是所谓的哲学家,而是一位大智慧者。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生命间的差异:有些人是金子做的,有些人是银子做的,还有更多的人是用铜或铁制造的。这就是说,不同生命在其先天特性上是有巨大差异的,是不能随便用“平等”之类的标签加以混同的。 冰炭不可同器,鱼目岂能混珠?这里不是强调“等级”,而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不同特性的生命做不同性质的事情。大人大任,小人小任。只有合格的产品才堪当重任。 生命群是一个整体,有圆心,也有圆周。不同的生命应该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而不能随意“乱位”、“换位”或“夺位”。 当然,苏格拉底并不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说话。在他看来,金的生命才能够做统治者,银的生命适合做辅助者,而铜与铁的生命只能做普通人。这不意味着身居统治者之位的就一定是金子,栖身下层的就一定是铜铁之流。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但在特殊条件下,也不排除“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的特例。 观察苏格拉底的理论,你会发现孔孟的某些思想(如大人、小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的影象,就会明白我们当代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如文革之所以批判孔子的思想,就在于有人无端贬损高贵者的地位,人为提升卑贱者的价值。如“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以及“学工”、“学农”、“学军”之类的荒诞口号。 《弟子规》云:“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论语》云:“见贤思齐”——这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近代以来,人们盲目信奉“平等观”。其实,“平等观”的实质是将“流俗”神化,而对“仁者”去神圣化,让“仁者”向“流俗”看齐。 绝对化的平等观念是人类妒忌心的主要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