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体操男团:40年后重相会 - 谷子高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49:44

40年后重相会

2011-05-09 12:11:24|  分类: 牛田洋纪事 阅读28 评论4   字号: 订阅

 


​   
​     (从左至右:黄佳垒、袁奕强、谢谷粱、陈广晓)


​ 

今年五一前夕,牛友袁奕强从揭阳来穗探亲。由黄佳垒发起,0492部队学生一连在穗的几位牛友,相聚黄府叙旧。其中,黄佳垒、袁奕强、陈广晓三人是中山大学数学系同窗,谢谷粱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校友。四人在牛田洋时是同连同排同班的牛友,几百个日日夜夜曾经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苦乐、同生死。1970年离开牛田洋后,服从组织分配各奔东西,从此失去联系。虽然黄、陈、谢后来陆续回到广州工作、生活,但由于信息不灵,一直没有见过面。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旋律优美明快,歌词朗朗上口,体现了年轻一代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其中有这样两段歌词: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创造这明天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 为四化,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 ,亲爱的朋友们

让我们自豪的举起杯 
挺胸膛, 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当时唱这首歌的时候,觉得“20年后再相会”是相当遥远、浪漫的相约。不料待我们这帮牛友真正别后重逢,竟是40年后的事情。光阴似箭,岁月蹉跎,当年20出头、意气风发的学生哥,如今已是年过花甲、饱经风霜的退休老者。一句“别来无恙”?表达了多少牵挂情思。许多有趣的细节,勾起了一幕幕难忘往事。

几位牛友中,我印象最深的要算陈君。1968年我们到牛田洋接受再教育时,正值“文革”高潮,又是来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高举红旗、突出政治”,“三忠于、四无限”,“斗私批修、又红又专”,“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革命口号响彻云天。在彼时彼地那种大环境中,陈君竟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继续沉迷于他的数学研究之中。那时,每天劳动归来,晚上都要以班为单位进行雷打不动的“天天读”。一般都是由班长开头,然后每人轮流发言,汇报当天学习“毛著”、 “斗私批修”的心得体会。陈君总是拖到最后一个发言,三言两语应付了事。别人发言时,他一刻不停地做着笔记,看来学习态度十分认真。后来却不慎露出马脚,被发现原来是利用“天天读”的时间偷偷做他的数学题。这无疑触犯了天条,从此成了只专不红,不合时宜的另类。尽管他干活从不偷懒,生活中与人无争,却常常遭到领导和牛友们的批评。多年以后,当政治狂热逐渐消退,人们的头脑慢慢冷静之后,才深深感到陈君当年“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不为形势所惑,“咬住青山不放松”,对科学钟情和执着的精神何等可贵。陈君离开牛田洋后,被分配到梅县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拜华罗庚为师,成为一名数学博士、教授,终于圆了他的数学梦。

另一位令人钦佩的牛友是袁君。他是一头名副其实的拓荒牛,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使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牛田洋时,看似没有多少艺术细胞的他却一鸣惊人,成为部队文艺宣传队的独唱演员兼编剧、作曲,嘹亮雄浑的歌声响遍牛田洋。七十年代初期他到县“五七干校”劳动,领导误认为他是农机厂来的技术员,便指派他去开拖拉机。其实他从未学过驾驶,硬是凭着一股牛劲骑上“虎身”,又犁又耙耕下了800亩水田。八十年代初期他调到汕头市教育局搞勤工俭学,不久却阴差阳错成了“编志办”主任。于是,这位数学系高材生,白天收集资料,先后查阅了1000多个档案卷宗;晚上恶补教育学、方志学、教育史等知识。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三易其稿完成了60万字的《汕头教育志》。其质量、效率令人刮目相看,因此被评为汕头市编志先进工作者及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理事。他也凭着骄人的业绩晋升为副处级干部。九十年代初期,他担任揭阳市教育局局长,为了加强制度建设,亲自为机关草拟了11个科室的岗位职责和14项管理制度。在全市财政平均年收入不足5亿元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增加教育投入,平均每年达到7亿多元。为了推动教育科研工作,他身体力行,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常常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撰写教育论文,平均每年发表文章近20万字。1998年袁君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前后十几年间广东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领导干部。

    牛友黄君的经历和生活同样精彩纷呈。黄君自幼生活在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上中学时已经脚踩飞鸽牌自行车,手戴瑞士梅花牌手表。其父是汕头市从事“侨批”业务的经理,由于业绩斐然,为国家引进大批外汇,曾经受邀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活动,并出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的国宴。这样一位糖水里泡大的学生哥,经过牛田洋的生死考验和社会基层艰苦环境的锻炼后,已然脱胎换骨,与工农兵打成一片,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臭老九”成为一名能文能武、举重若轻的名师巧匠。早年他在师范学校任教,学校不时会请一些木工、电工、泥水匠来校修理桌椅门窗、电灯电线、黑板炉灶,他一有空便凑上去帮手闲聊,偷师学艺。同时,他爱动脑筋,把以前学过的数学、化学、物理知识与这些手工技能结合起来,理论指导实践使他的技艺大有长进,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师傅。在他家里,所有的家具,包括眠床、衣柜、书柜、书桌、餐桌、沙发、凳子等等,全是他利用休息时间亲手制作、油漆的。由于他制作的折叠躺椅美观、耐用、舒适,比专业木匠技高一筹,同事、朋友纷纷向他索要,先后做了13张,大有欲罢不能之势。更令人惊奇的是,就连锯子、刨子、梯子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工具也是他亲手制作,单说刨子,就有长刨、中刨、短刨、边刨、角刨、线刨、圆刨……十几种,说是自制的工具质量有保证,用起来特别顺手。除了木工技艺了得,他还是熟练的电工、炉匠……朋友们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来找他这个“万能修”。有时紫砂壶老板丢弃不要的次品、废品,他捡回来经过修理加工,竟然起死回生成为精品。早期他从事教育,先教老本行数学课,后因工作需要兼教应用文写作;不久又被调到省农行机关工作,写了不少论文、资料,是一位精通业务的多面手,深受领导和群众好评。他的业余生活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早在牛田洋锻炼时就以一首二胡独奏曲技惊四座,成为部队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几十年来,依然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后来又迷上了画画,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模仿齐白石的虾,就是徐悲鸿的马,可谓出手不凡,令人刮目相看。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最热衷的还是鉴赏、收藏紫砂茶壶及奇石根雕。走进黄府,就像来到紫砂茶壶博物馆,各种颜色、造型的紫砂壶令人目不暇接。如何鉴别紫砂壶的真伪、优劣,如何开壶、养壶、用壶,黄君娓娓道来,使访客大长见识,茅塞顿开。“静观紫壶寻雅趣,闲品香茗度天年。”这副黄君自撰的对联,相当贴切、传神地反映了作者当下的生活和心态。可以说,早年的从教经历使他桃李满天下,晚年的闲情逸致又使他朋友遍天下。


 

 

             (40年前黄佳垒是牛田洋七团宣传队的二胡演奏员)

 

                      

 

相比几位牛友的精彩人生,笔者几十年来虽也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种种际遇,人生历练毕竟平淡得多、逊色得多。可喜的是,如今大家都实现了“平安着陆、健康退休”的基本愿望和目标。

“酒逢知己千杯少”,牛友们以茶代酒,海阔天空地神聊,不知不觉从上午9时一直聊到下午5时。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依依惜别的牛友再次相约:“今年7.28,咱们再相会!”

40年后重相会 - 谷子高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每天淘汰你自己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前世回溯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身心合一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南谷子的博客 催眠:与潜意识沟通的方法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催眠是通往潜意识的神奇大门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活力充沛的秘方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世界的虚无与贪嗔痴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生记住十五条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催眠手稿─上台自信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如何利用a波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观想暗示法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说说活在当下 - 有缘来相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云南重彩画》鉴赏 - 极品女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圆明园被焚13年后的影像 - 胡志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911年后中国丢失的国土 - 渴望美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年后同学会,八种性格决定你的人生 - 一窍不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上海规定70年后土地无偿收回违法 - 马光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死海将在50年后将消失 - 蔷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互联网的解构与重构 - 谢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重拾起初的爱心 - elim_7@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一 轻大盘重个股的认识 - 雄霸股林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做PPT的四重境界 - Lonely Fish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