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非金属单质:缺乏约束的激励或将激励更大的腐败·南方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27:23
缺乏约束的激励或将激励更大的腐败

新隆中对·经济
梁军
国企改革一直围绕着激励这个主题,却从来没有建立起真正管用的约束机制。这就是国企改革一路坎坷的死穴!结果是越改毛病越多,越改胃口越膨胀,越改胆子越大。
激励!激励!除了激励,还是激励。
上海市国资委日前表示,“上海市国资委希望通过激励机制上的改变,让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今后所有整体上市的公司,不仅仅是上海汽车,都要推出激励方案。”有媒体称,上海市国资委的改革将成为国企整体上市的风向标。更有分析人士指出,股权激励“将成为央企开启内生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今年可能是央企的“激励之年”。
一直以来,国资委将建立激励机制作为搞好国企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国企经营突然“柳暗花明”,表面上进入良性发展周期的时候,激励,更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词。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的国资委“十二五”规划版本中,无一不提及将在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中,实施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激励建设方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资委也从来都把建立有效的约束与监管机制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正所谓利益与风险对等,激励与约束共存,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委托—代理”机制的正确认知。
然而,国家审计署的一纸审计报告,将这些年附加在国企头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光环无情地扯下。在这份报告中,以及此前被曝光的广东中石化天价酒事件、安徽电力车改事件等,我们看到的是在表面的制度约束下对约束制度肆无忌惮的践踏!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建立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目标,国资委过往态度明确,以后也将不遗余力。同时也可以认定,对国企的制度约束,目前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未来仍不敢奢望。
既然制度约束缺失,作为等价条件,股权激励也必须缓行!因为———
其一,缺乏约束的激励一定不会产生真正的激励。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则予以激励,不进就被淘汰。这里的“逆水”就是指约束。“逆水”不存,顺水行舟,不进也进,如何产生激励作用?约束不强,行舟者可以通过造假账等多种手段,既圆满地“到达”行舟的彼岸,也可中途顺水推舟中饱私囊,谁还会奋力划桨?结果必然是雪中炭不送,锦上花却添。说得难听点,就是肉包子打狗了。
其二,缺乏约束的激励必然导致更大的社会不公。
现今国企管理层的选任始终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造。优厚的职位上却不一定是优秀的人选。国企的业绩并不完全来自管理层的“优秀”能力,更多的是借助垄断和政策性扶持,再加上产业周期性繁荣因素,盈利是必须的,不盈利反而没有道理。因此,如果对经营者“优秀”能力的约束不能有效建立起来,这样的激励无疑就成了对既得利益者的再次利益输送,产生更大的社会不公。说得严重点,这是在挑战社会忍耐力的底线。
其三,缺乏约束的激励或将激励更大的腐败。
国企管理层中的每一位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凡夫俗子,是经济学意义上具有自利倾向的“经济人”。在缺乏约束条件下的激励,就是从潘多拉盒子里放出来的魔鬼,它将勾起每一位“经济人”彻底的并且是无止境的欲望。我们将会看到令人瞠目结舌甚至是疯狂的激励方案“闯关”,会看到更多的政府官员踊跃到国企“交流任职”。在股市造富的神话中,我们将眼睁睁地目睹已经暗潮涌动的自肥企图变成阳光下的罪恶。说得可怕点,阶层的隔阂即将成为阶级的鸿沟。
国企改革的激励设计类似于党政系统对高薪养廉的认识。恰巧就在近日,新加坡学者在媒体上披露,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高薪养廉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高效廉洁的政府”实为误读——— 新加坡政府的高薪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最优秀的人才。高薪与养廉有关系,但不绝对,“新加坡养廉最主要靠的还是体制,包括良好的法律体制、透明的财政体制,以及五年一次的选举制度,来遏止官员贪污腐败现象”。这里所说的法律与财政体制,对国企而言就是向资产所有者——— 全国人民——— 负责的制度约束;而所谓的选举,就是对国企管理层进行优胜劣汰的市场化而非行政化的选任机制。
国企改革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围绕着激励这个主题,却从来没有建立起真正管用的约束机制。这就是国企改革一路坎坷的死穴!结果是越改毛病越多,越改胃口越膨胀,越改胆子越大,直到把大部分中小国企产权“改革”到自己的名下,现在又开始觊觎大型国企了。
也许主流经济学家们又要言必称“这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必须要以更大的改革来解决问题”,“国企改革不容否定”,“改革不可动摇”;或者以“不争论”来做挡箭牌,继而回避严酷的现实。若如此,既如此,我们之间已然关闭了理论探讨的大门,真的要以“左”“右”来划分彼此了。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