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大神f2卡刷双清:如何分析银行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54:03

因为银行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所以这里需要先对分析方法进行一个专题研究后,再进行讨论。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是分析所有企业的最终指标,银行也不例外,一切分析最终指向净资产收益率。银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盈利模式与普通企业不同,所以分析方法不同。

这里首先说明银行的几个收入来源:

1,存款和贷款。这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具有对贷款用户进行违约风险识别的专业技能,银行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解决柠檬问题的。如果我们自己借给企业钱,那么我们就不能知道这家企业的风险有多大,如果进行分析,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成本,企业向我们个人借钱,也存在着巨大的成本问题,所以我们每个人把钱交给银行,让银行来实施对企业的风险识别问题,这就是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这个必要性,在商业社会是永远都存在的。银行利用他们的这个专业技能来赚取息差,这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银行的存贷款收入占银行收入的90%

存贷款业务的竞争者就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理论上,企业可以完全把融资全部放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上,券商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存在同样是解决风险识别问题的,而且,投资者能否投资债券和股票市场受其文化程度的限制,文化程度越低者,越不能投资股票和债券。货币市场的存在,解决了消费者的流动性资金需要的问题,所以投资者理论上是可以完全不用银行的,甚至是活期存款的必要性。

2,中间业务。在我的理解里,所谓的中间业务主要是资产支持证券,也就是把贷款出售给别人,自己只赚取服务费的模式,但是自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之后,资产支持证券名誉扫地,已经不成了,我不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内中间业务能成气候。

3,手续费及佣金。我认为这个可以成为银行的一个比较大的收入来源,事实上,现在很多银行的这个业务具有比较大的规模了。这个业务主要是给别人提供结算,代收代付服务等等的。未来这个方面的业务需要观察,但是目前并不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该业务大概也就是占10%。

4,投资收益等等。显然购买债券不如贷款给别人的收入高,而银行也不允许过多的投资股票,或者直接不被允许。市场上发行的债券,都是质量很高的贷款,银行如果购买债券,就失去了风险识别功能了,而风险识别功能是银行的主要特点,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据我看的年报,只有债券升值才是投资收益,而债息则是上面的利息收入里。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主要分析存贷款的问题,但是在针对具体企业时,我们也应该考虑手续费和佣金的收入。

首先我们来分析息差有关的内容。

如果我们扣除中间业务和手续费及佣金等等,那么银行的收入就是贷款的收入-存款的支出-管理费用(不考虑税收因素)。这里我们首先就贷款问题进行分析,再对存款问题和管理费问题进行分析。

先来说资产的问题,银行的资产主要有贷款(主要包括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和票据贴现)、证券投资(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现金和存款准备金,这其中,贷款的收益率是最高的,证券投资的收益率次之,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的收益率最低,其中存放央行的准备金利率比存款的利率高那么一点点。在贷款中,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的收益率较高,票据贴现的收益率较低,大约和证券投资差不多。

显然,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高,那么负债的收益率越高,银行的收益越好,存款准备金的比例越低越好,但是这个主要受国家的政策控制的。其次就是证券投资,显然,如果能把贷款投放出去的话,还是投放出去最好的。

上面的分析中,没有考虑不良贷款问题,所以说贷款的收益最高,但是考虑了不良贷款问题,那就未必了。证券投资主要的部分是国债和金融债,接近于无风险的,准备金更不用说,所以这些利率都是实打实的收益,但是贷款不同,有一定的违约率,譬如假设贷款的利率是6%,违约率是1%,那么实际收益只有5%。所以这里我们需要专门讨论不良贷款问题。

目前我国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法,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次级+可疑+损失类为不良贷款。显然,并非所有的不良贷款都会损失,而是有一定的回收率的,但是这个回收率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一旦一个企业破产,涉及到极多的事项要处理,有许多的官司要打,能收回多少,实在是个未知数。目前,对于不良贷款,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打包出售给破产专家处理,不知道我国的处理方式是如何的。但是对于有抵押物的不良贷款,譬如楼房和汽车,一般选择出售。

很多人认为,一个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很高,就意味着这个银行的价值越低,但是我不认为是这么回事。譬如贸易贷款的违约率一向比较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就应该放弃贸易类贷款,就爱如贸易类贷款的损失率是1%,那么银行满可以加上1%的贷款利率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假如银行收取了高于1%的贷款利息的话,那么银行还是赚了。但是不同贷款的风险显现的方式是不同的,贸易类贷款可能是持续维持1%的损失率,但是房地产贷款可能是持续维持零损失率(譬如房价上涨),但是突然某天出现了50%的损失率(譬如房价下跌),如果总体算来,房地产贷款的损失率也是1%,那么银行要是收取和贸易类贷款一样的利率的话,在平时,这家银行可能是非常赚的,但是在某一天,这家银行可能突然破产了。

此外,不良贷款的实际情况,只有银行自己知道实情,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如果我们假定银行的良心是一致的,譬如全部都只报告出来实际情况一半的不良贷款,那么银行之间仍然存在比较的可行性,所以我认为对于不良贷款问题,保守的做法是全部计提为损失,客观的做法是计提50%的损失(考虑到坏账回收问题)。

由于银行都是具有非常大的杠杆的,坏账问题对银行影响甚大,所以银行的破产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这里也存在几个重要的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就是权益在银行的风险资产中所占比重,风险资产并非全部的资产,譬如国债就可以排除在风险资产之外,存在央行的准备金也是完全的无风险资产。资本充足率是指权益+附属资本(指索取权排在存款用户之后的那些资本,但是附属资本大多属于债券,可以到期,而核心资本是权益,是无限期的。)在风险资产中的比重。根据巴塞尔协议,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而我国银监会的规定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资本充足率不低于。我国目前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尚未确定名单,但据传可能有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很高,那么如果发生了危机,譬如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么银行就可能免于资不抵债的风险。但是资本充足率越高,那么杠杆其实就越低,这样将降低其盈利能力。假如两家银行具有相同的净资产收益率,A的资本充足率是13%,B的资本充足率是10%,那么显然A是较好的,因为它的资本充足率尚未到管制标准,可以继续扩大杠杆,增加收益,但是B银行可能面临着开不了门的危险(譬如民生银行老总今年的说法。)。对我国的银行来说,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核心资本充足率是限制银行扩张能力的主要因素。

再来说负债的问题。银行的负债主要有存款和拆入资金(从同业和央行借的钱)。存款可以分为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也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显然对银行来说,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区别较大,因为活期存款的成本较低,只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比例,所以假如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多的是活期存款的话,那么会显著降低资金成本,进而增大收益。在存款和拆入资金间比较,则拆入资金的成本大于存款。

对于不少银行来说,缺少存款来源是个非常大的问题,特别是活期存款来源。对于存款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把银行作为流动性来源使用的,而银行规模越大,作为流动性来源的成本越低,因为这些银行的分支机构会很多,不同银行的存取会有比较大的费用。所以目前小型银行面临存款不足的问题,所以需要向大银行拆入成本更高的资金或者高息揽储(譬如齐鲁银行2010年爆发的危机)。

所以,对银行来说,净息差和存贷比是决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存贷比就是贷款/存款,因为贷款以外的资产主要是债券和存款准备金,收益率很低,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于贷款,在危机时,由于没有投资渠道,加上证券暴跌,很多资金会涌进银行,此时,银行将承受存款的压力,因为它们将被迫付息,但是此时的存款利息也将降低,因为存款的供应大于需求(这个未必,有时存款利率是国家给定的)。如果此时国家出面借钱用来搞基础建设,由于国家的信用高,无违约风险,那么此时的存款压力对银行反而是利好因素,因为净息差提高了。上面也就是说,在能够贷出款的情况下,存款越多越好(因为国家有存贷比的限制,也就是银行不能在没有存款的情况下向外发放贷款,要满足一定的比例,目前该比例是75%,也就是贷款不得超过存款的75%,这就是高息揽储的原因所在),但是在贷不出去的情况下,存款越少越好。

下面针对净息差来做个分析。前面提到,资产主要是贷款和债券,贷款中,超长期贷款的利率是最高的(这个可说不定,而且超长期贷款的风险可能也很大),债券中,如果进行某些复杂的需要操作的项目,也可能提高一点收益率,前面提到存贷比红线是75%,所以贷款的比例不能过高。在负债中,拆入资金的利息最高,所以存款所占比例越高越好,而存款中,活期存款的利息较低,所以活期存款越多越好。我个人认为,信用卡可能能提供不少的活期存款,这可能是很多银行都喜欢发行信用卡的原因,而浦发银行与移动合作的手机支付如果成功,也将降低浦发的资金成本。

假设不存在手续费及佣金,那么银行的利润基本上就是(净息差-贷款损失率-管理费用率)×负债规模,有人喜欢计算人均工资,我认为这个没有必要,假如A银行一个人能拉贷款50万,工资五万元,B银行一个人能拉贷款100万,工资10万元,那么两家银行的管理费用率大体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就没必要争执哪个公司工资高不高,哪个公司人均利润多少。

这里还有个拨备覆盖率的概念:拨备覆盖率的计提要求是一般贷款不低于1%,关注贷款不低于2%,次级贷款不低于25%,可以贷款不低于50%,损失类贷款为100%,上述项目加起来就是分子,也就是计提的损失准备金为分子,而分母则为不良贷款,也就是次级+可疑+损失。显然,不同的银行三类不良贷款的比例是不同的,回收率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这里可以假定是一样的。

对于拨备,如果覆盖率很高,那么下一年的拨备就可以减少了,如果下一年新增的不良贷款减少,那么拨备也可以减轻,如果那些不良贷款的损失率很低,那么这些拨备就可以回收,那么拨备的压力也是可以减轻的。我认为这里最关键的是下一年的不良贷款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因为一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涨了,一定是新增不良贷款增加了很多,那么意味着该银行对贷款质量要求放松了,整个一般类贷款里就有可能冒出很多的不良贷款,这是增加更多的拨备压力,而拨备其实就意味着损失。

从长期来看,拨备压力主要取决于贷款的质量,也就是贷款损失率,短期来看,拨备压力主要取决于拨备覆盖率,覆盖率越高,拨备压力越低。

我觉得我还是不说手续费及佣金了,这个我也不懂其影响因素,而且目前还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或者等我懂了这一块的时候我再讲。
我认为评定银行现有贷款质量的方法就是每年的新增不良贷款率就是现有贷款质量的最佳指标,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趋势就是未来不良贷款率的最佳估计法。
当然很多人可能和我说年报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等等的,我个人没有办法知道具体情况,我只能做出这个貌似最合理的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