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篓子酒价格:人民文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00:15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八大人事布局关键之年,梳理整个一年的高层人士变动,人们发现文科背景“年轻派”崛起的态势非常明显。

中国政坛:文科“年轻派”崛起

赵杰 《 人民文摘 》(2011年第3期)

    理工科向文科过渡 

    2010年1月,当47岁的胡春华从河北赴内蒙古就任自治区党委书记一职时,已有分析人士将2010年定为中国布局十八大的关键年。 

    1月份职务被调动的还有比胡春华小5个月左右的孙政才,这位农学博士当时被任命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委书记。与他们一起被调动职务的还有王珉、孙春兰和卢展工,这三位新的省委书记年龄集中在60岁左右,分别任职辽宁、福建、河南。 

    此次人事调动拉开了全年诸多省级党政“一把手”调整的帷幕,“调动后的主要官员从年龄上都偏轻,以50~60岁年龄段为主打。”任中组部等多家中央部委培训中心客座教授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认为,诸多人事调整使得布局十八大思路在2010年“更加明显,主要领导干部结构已开始变化”。 

    在深化改革思路指导下,各地人事任免显得尤其谨慎。“除了年龄,还要综合考虑政绩、专业背景、阅历、党政一把手之间的搭配协调性,以及领导班子总体结构等等多重因素,”中央党校党建部原理教研室主任高新民说。 

    2010年被调职的官员中,两位“年轻派”曾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任职。胡春华于1997~2001年担任该处书记;50岁的法学硕士周强则于1995~1997年担任该职,随后担任常务书记(副部长级)一年后,于1998~2006年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另外一位也曾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是2010年5月份被调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袁纯清,他今年59岁,于1992年起担任该职5年。 

    在汪玉凯看来,金融危机大背景是不得不考量的一个偶然因素,“国际新格局对中国人事制度同样是一个考验”,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地党政一把手不但要政治素质过硬,还要有较强的经济、管理和法律意识,这也必然促进中国主要官员的选拔从理工科背景为主向文科过渡。 

    2010年调整的20余位省级主要党政官员中,文科背景的已占70%左右。而文科背景中,有经济和管理学教育履历的又占重要部分,其中有2010年4月份调任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张春贤、新任黑龙江省长的王宪魁和新任安徽省人大主任的任海深,他们均修过管理专业。 

    相比以往,高学历也开始较多出现。2010年的调整中,就有11月份赴山西担任副省长的法学博士高建民、农学博士孙政才;9月份被任深圳市委书记的经济学博士王荣;8月份被调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则为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能干者去艰苦地方 

    人事周期与政策周期的同步也是2010年地方主要干部队伍调整的重要因素。2010年是“十一五”向“十二五”的过渡年,“在‘十二五’开局前必须保证稳定的领导干部队伍,进而保证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汪玉凯说。 

    2010年的人事调整中,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区域党政干部互换是一个明显特点。除了李学勇,原任农业部部长的孙政才到吉林任省委书记,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被调任陕西省副省长,新疆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杨刚被调任国家质检总局。 

    卢展工由福建调至中部河南;张春贤由湖南调至大西北新疆;57岁的徐守盛则从西部甘肃省省长的职位上,于6月份被调至湖南省担任省长。 

    另外据统计,2010年共有66位国家部委的正司级官员到地方任职,打破了以往的挂职传统。 

    汪玉凯说,国家部委官员与地方大员互调可以形成互补,有助于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担任部委领导有助于拓宽视野,有较强的大局观,但是对地方相对缺乏实践经验;担任地方党政干部则相反。” 

    有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中西部的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结构的转移、升级和这些地方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这些地方的人事任命更显谨慎。这种情况下,区域间官员互调有助于经验互补,更有助于“十二五”区域间平衡发展。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