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藏军区现任作战处长:名人家教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50:56

名人家教启示(转)

1、音乐的艺术——莫扎特的成长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里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看出儿子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倘若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成不了才的。所以从四岁起,他就开始叫儿子弹钢琴、拉小提琴。

  父亲在教小莫扎特音乐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只教点简单的曲子,但莫扎特接受能力很强,许多曲子听了一遍就能毫不费力不从心记住了。父亲怕儿子负担过重,所以没有过早地教他作曲,可是5岁的莫扎特在旁边看着父亲书写乐谱,也开始学着作曲。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莫扎特的房间,见孩子正在五线纸上专心地写东西。“莫扎特你写什么呀!”他随手拿起儿子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符合规则。他故意逗儿子说:“你可知道,你这个曲子不能演奏啊!”小莫扎特生气地回答说:“我知道,哪个曲子在演奏前不要修改呀!”父亲竟然被反问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很惊异于儿子的音乐天赋,此后也开始教他一些难度较大的作曲练习。小莫扎特非常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别的小孩子在玩的时候,他却成天呆在家里不是练琴就是作曲,五六岁的孩子就像一个大人一样埋头于音乐。老莫扎特为了让儿子能开阔眼界,少年时就有所成就,从1761年秋起,他就带着6岁的儿子小莫扎特和女儿南列尔,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演出。这次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接着,父亲又带他们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士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获得观众的好评。但在这次旅行演出中,老莫扎特也清楚地看到了儿子身上的缺点:他虽然有出色的音乐天赋,但是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教育,所以文化基础很差。施行回来后,父亲为儿子进行系统的补课,教他学习拉丁文,学习音乐家必修的意大得文,还学法文和英文。

  正是在老莫扎特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小莫扎特自己的刻苦努力,最后终于成为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2

  2苏轼教子求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不仅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畅,在家庭教育上也别具一格。散文名篇《石钟山记》就是他“教子求实”的佐证。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担当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差使,43岁的苏轼得以有闲经常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说古论今。有一天,父子俩不知怎的竟谈到了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出许多说法,如“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音徐歇”。对这些说法,苏轼都觉得是牵强附会,实不可信。苏迈想找其它书,苏轼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凭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看来,石钟山这个问题,还必须实地考察求实才能解决呢!”“石钟名称由来”这一问题,在苏轼父子俩的心中一悬就是5年,一直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才有了解决的机会。是年六月初九丁丑日,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省鄱阳湖东)担任县尉,48岁的苏轼送他到湖口,顺便带着苏迈一起考察石钟山。白天,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挑了其中的一二块石头来敲打地,父子俩当然不相信。月光明亮的当晚,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山的绝壁下,沿着山脚寻找。寻到一个地方,只听见一阵阵清畅高扬的声音,“噌如钟鼓不绝”,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宛若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庞大乐队中的钟鼓齐鸣一般……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抓住父子俩同探石钟山这件事,谆谆告诫儿子苏迈:“石钟”名称由来,此事本不难明白,只须实地考察就行了,由于一般人不肯去下这功夫,宁愿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而浅薄的人又往往附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解释,最终以讹传讹,使本不难明白的事千百年来不得明白。你应当切切记住,“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答案的!为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苏轼又提笔撰文。于是,苏迈乃至后人就读到了出自苏轼笔下的名篇《石钟山记》。

  3李嘉诚教子之道

  香港巨富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见地,他非常注意对孩子人格与品性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长到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让孩子们列席“旁听”,还让他们插话“参政议政”,主要是学习父亲“不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后来,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了,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然而,我们不少家长“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均要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直至填写志愿,“设计”前程,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结果独生子女难独立,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应成为家长重要的必修课。

  4陈毅家教点滴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为我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博大胸襟、高尚品质、伟大人格受世人敬仰。而他对子女近乎“求全责备”的言传身教,也为人们所推崇。首先,在思想上,他对子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子女学习政治理论,树立远大理想,放眼世界,高瞻远瞩。其次,他教诲子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学以致用,他说:“生命世代续,知识无尽头,科学重实践理论启新猷”;“接班望汝等,及早作划筹,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其三,在生活上,他教育子女艰苦朴素,不当纨绔子弟,而且身体力行,以身垂范。“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他要求子女;“老大新,老二旧,老三补,老四破”;“铢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他身为国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却异常简朴,除开会接待外宾外,夏天一身旧绒罩衣;袖口上早打了补丁。他要求子女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加强修养,脚踏实地。他语重心长地说:“火性烈,死于火者极少;水性柔,死于水者比比皆是”。他警告子女:“不要空言不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其不放纵、不溺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5陈景润:民主对待孩子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儿子名叫陈由伟。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6刘少奇派女儿送信

  平平是刘少奇的女儿,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平平生下来就由外祖母照看,又在“洁茹幼儿园”长大,所就读的小学是妈妈舅舅们上过学的天津实验二小。

  让儿女们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员,是刘少奇夫妇的一贯主张。在寄宿制的学校里,平平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新中国经济困难的几年。一日三餐见不到细粮,就连豆面、燕麦也只是半饱。在刘家渡过大半生的陈阿姨说:“每逢星期天,几个孩子都饿狼似的,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一扫而光。妈妈心疼地流着泪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可到了星期一,就又催着孩子们快走。”连老师都建议,孩子们正在发育,别住校了,少奇一句话给挡住了:“让他们知道挨饿的滋味,长大为人民做事的时候就不会让人民挨饿。”

  孩子们每月的零花钱只有两元,除了吃饭,几乎没有零食。一个苹果切开,少奇一半,最小的女孩一半。

  平平9岁那年,刘少奇交给平平一封信,让她交给妈妈。当她倒汽车挤火车,又步行了十几里地,赶到郊区蹲点的妈妈面前时,妈妈愣住了。拆开少奇的信,才知道爸爸让平平当“信使”的目的,是锻炼她的胆量和能力。

  事后,刘少奇对人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心让孩子去干。这样做,孩子可能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

  7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认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酷爱。“坦腹东床”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羲之。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个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领着门客“就东厢遍观子弟”。门客回来复命,对郗鉴说:“王家的年青人都不错,但是听到有人选女婿,却变得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坦腹吃饭的,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这就是“坦腹东床”代表择婿的典故。遂用“东床”“东坦”代指女婿。

  下面给家长朋友说一段王羲之夫妇俩教子习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8老舍怎样教育孩子

  做木匠、瓦匠同样有意义

  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儿童宜多玩耍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他主张儿童“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

  不以儿童为玩物

  老舍先生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孩子

  老舍先生提倡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大纲便是在给冰心的大女儿———一位中学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说话,他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鼓励创造

  老舍先生喜欢看儿童写大字,认为是一大乐趣。“倒画逆推,信意创作,兴之所至,加减笔来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且淋漓之致。”这是他对孩子们的描述,推崇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性。

  9李苦禅教子故事

  李苦禅先生(1898-1983),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燕是他的儿子。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1937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言行,儿了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化为行动。“文革”结束后,有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他对儿子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还人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二十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二三件书有李可染的上款。李燕遵父嘱,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可染。李可染见心爱之物璧还,喜不自胜。李苦禅听说后,也非常高兴。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即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谈到此事。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干艺术是苦事”

  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不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爬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10洛克菲勒家族的家教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这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11在诗歌声中成长起来的歌德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德国文学史上的泰斗、欧洲著名的作家,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歌德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广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造型艺术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为人类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他8岁就能阅读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4岁开始写剧本,25岁发表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完成这部小说,仅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人们称歌德是个天才,事实上,歌德的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他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靠他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和本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歌德的父亲是裁缝师的儿子,家境殷实,受过高等教育,曾获莱比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当过地方官。他爱收藏书籍和美术作品,还在家中摆满每次旅行所带回的纪念品。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歌德耳儒目染,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

  歌德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从他出生起,就有计划地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当歌德还是婴儿时,父亲就抱着他去散步,还经常跑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自然。在路上,父亲总是耐心地给小歌德讲解遇到的各种事物,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使歌德获得不少自然知识,歌德小小年纪便知道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和生性特点。

  后来歌德专门研究过自然科学,曾发现人类鄂间骨。并撰写有关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歌德一生,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在父子俩休息的间隙,父亲为歌德朗诵歌谣。这些歌谣既好念,又易为儿童接受,每次外出歌德都能背上一两首。随着外出次数的增多,歌德的口语能力也不断提高。

  歌德稍大一些,父亲带他到各地旅游,每经一处,父亲总是讲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如果旧地重游,要求歌德将所知内容复述一遍,以加深记忆。旅游使歌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从歌德4岁开始,父亲亲自教他读书识字,而且请了好几位家庭教师传授他多种语言。歌德经常与邻家的孩子共同学习。他们都对作诗感兴趣,于是约定每星期日聚会,每人都把自己做好的诗拿来给大家看,由大伙评判。歌德的诗总是被小伙伴们评为最优。

  在歌德家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小歌德站在椅子上,面对观众用稚嫩的童音做演讲。这些观众,是歌德的父亲为了训练儿子的口才,特意找亲朋好友充当的。刚开始,小歌德对着那么多大人有些害怕,说话也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变得口齿伶俐,演讲起来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歌德的母亲出身显赫,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爱好文学,平时喜欢给儿子讲故事。为了使歌德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每到关键处,小歌德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她故意停下来,要他自己设想下面发生的事。如果歌德猜得不对,也不说出答案,而让他继续想,直到找出合理的答案为止。歌德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歌德7岁编出饶有诗趣的《新帕利斯》童话,与此不无关系。

  歌德的外祖母对这个小外孙疼爱有加,为逗歌德开心,甚至请人在家中演木偶戏,还送歌德一套表演浮士德故事的木偶戏玩具。歌德和其他孩子便兴致勃勃地排演这个剧目,并且拉来一批小观众,可没多久,演员连同小观众都厌烦了,来来去去老演一种剧目确实没意思。他们决定自己动手做行头、装饰,自己编剧本排演。

  歌德后来在回忆录上写道:“这种儿童的玩艺和劳作从多方面训练和促进了我的创造力、表现力、想象力以及一种技巧,而且是在那样短的时间,那样狭小的地方,花那样小的代价,恐怕更没有别的途径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

  12女外交工作者成长的背后

  2001年,22岁的龚颖秋获得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和经济贸易双学士学位,现任职于外交部新闻司亚洲区记者管理部。前不久,记者前往妙桥采访了她的父母,了解了龚颖秋成长背后的故事。

  龚颖秋一直是她父母、市龚成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夫妇龚献江、姜丽亚的骄傲:从小学开始,龚颖秋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1994年,她以妙桥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梁丰高级中学,三年后,她放弃保送南大的资格,以585的高分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2001年,获得双学位的她,在激烈的竞争中以出色的表现被选拔进了外交部。龚颖秋当过多年的班长,和同学相处融洽,她参加过多次学校运动会,当年还创下了妙桥中学的跳高记录。至今,在外交部四年多的时间里,她已跟随多位国家领导人出访世界各地。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女外交工作者,她的成长路程是怎么样的?在她的人生路上,她的家人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记者驱车前往妙桥,和龚献江夫妇聊了起来。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龚献江总结起女儿学习成功的经验时,说:“我觉得我女儿的学习习惯一直都很好,这也是她成绩一直都优秀的重要原因。”小时候的龚颖秋很聪明,但也很喜欢玩。有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回家,她放下书包后就出去玩,玩够了才想到回家做作业。龚献江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很严肃地批评了她,并要求女儿一定要在做完作业的前提下才能出去玩。“当时,我女儿还很不服气,她觉得凭自己的聪慧,先玩了再做作业也无妨。可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不能马虎。”事实证明龚献江的看法是对的。每天做完作业后,龚颖秋觉得时间还早,就开始预习明天讲课的内容。龚献江告诉记者:“有一次,我问女儿,老师讲课你能听懂多少?她告诉我,在她有意识地预习后,第二天老师讲课前她已经了解了一半多,再听老师一讲解,就基本完全明白了。这也是很多老师都认为给龚颖秋讲课很轻松的原因。”

  在母亲姜丽亚的眼里,龚颖秋从小就喜欢看书。“颖秋小的时候,我几乎很少给她买零食,每次都给她买书。而龚颖秋也不吵不闹,还看书看得津津有味。”喜欢看书的龚颖秋知识面很广。“她尤其喜欢看各国的风土人情,如果问她什么国家由几个民族组成,当地气候怎么样,我女儿总能快速地回答你。”

  龚颖秋从小就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姜丽亚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她看了怎样写文章的辅导书后,就仔细观察自家种的丝瓜,然后写文章。家里养了一只猫,她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也写了篇文章,写得还挺形象挺生动的呢。”

  “我女儿很有爱心,哪个同学家有困难了,她总是喜欢帮助别人。中学的时候,她就常常为一个家境贫寒的同学买菜。”姜丽亚笑着告诉记者。

  做事有计划,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

  龚颖秋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她从小就不服输,只要是她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有时,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了,无论想到多晚,她一定会当天攻克它。该背的课文,哪怕是背几十遍,龚颖秋一定要背出了才罢休。临近高考的时候,龚颖秋发烧住院,一边挂水一边看书。

  读书的时候,每段时间,龚颖秋都有一个目标。比如,她觉得物理有些落后了,就盯准了班上物理成绩优秀的一个同学,想方设法超过人家。就是这种在单项科目上“盯死”的念头让龚颖秋各科成绩都很平衡,从没有“短腿”。

  来到北京外国语学校后,龚颖秋发觉自己的英语口语不好,就积极向同寝室一位口语非常棒的室友学口语,听带子,相互对话。就这样,半年后,龚颖秋的口语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大学里,龚颖秋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她把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图书馆。她每天都要晚锻炼,就一边跑步一边背英语单词。

  “我一直这样坚持,学习上要对孩子严格要求,生活上要关心。”龚献江这么说。自从龚颖秋住宿在梁丰高级中学后,龚献江夫妇就常常去学校探望女儿,每次都要为女儿张罗很久。为女儿铺床,夏天的时候还要为女儿挂好蚊帐。

  从高中到大学,龚颖秋一直都住在上铺。为了方便女儿看书,龚献江就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张可折叠的小木板,放在上铺,可以在上面夹个台灯,看书、写字都很方便。

  目前,龚颖秋正在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她很辛苦,时间安排得很紧,很少回家。我们也只能在电话里听听她的声音。”龚献江骄傲中带点遗憾。

  13诺贝尔奖得主和不识字的母亲

  崔琦先生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6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含泪回忆起难忘的童年时光和母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是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

  崔琦的母亲王双贤是河南省丰县人,娘家是附近有名的富户,然而由于家里固守着“女子无才使是德”的古习训,不让她接受教育。王双贤虽然不识多少字,但这并不影响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广远见识和博大胸怀。

  王双贤不管生活多艰难,都坚决要求自己的4个孩子跟着三舅读书。崔琦的3个姐姐正是在母亲的坚持下,先后从大学毕业,这在当时曾是轰动方圆数百里的特大新闻。

  1949年,崔琦鬲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崔琦只好辍学在家。一晃两年过去了,这可急坏了王双贤。1951年,王双贤毅然决定让崔琦去外地读书。这年秋天,崔琦在已移居澳门的三舅和已在香港定居的二姐帮助下抵达香港,进入香港培正中学读书。

  崔琦在香港读书期间,因为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等诸多原因,强烈思念在家乡的母亲,两次写信给母亲要求回家。母亲收到信后,通过别人转告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就在崔琦刻苦攻读,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中学学业,并于1958年获得美国全额资助,进入伊利诺斯州一所教会学校时,他的父亲已是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作为唯一的儿子,崔琦本应回国为父尽孝,但王双贤却始终对儿子隐瞒了这件事,直到1959年夏天父亲去世,王双贤都没对崔琦透露一点儿消息。

  在这以后的9年间,王双贤年老体弱,但决不因自己而影响儿子的学业。

  14王树声恳切劝子宽容待人

  王树声是新中国十大将之一,是人民解放军赫赫有名的战将。大将膝下有三子一女。长子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故名鲁光。1972年底,26岁已是空军干部的王鲁光要结婚了。就在距离鲁光要当新郎仅有3天的这天清晨,冰天雪地,寒气袭人,他兴冲冲地骑上自行车去上班,刚刚骑出大院,在向右转入马路的刹那间,冷不防被疾驶而过的无轨电车擦倒,电车紧急刹车不及,又将他无情地挤在路旁……

  当王树声惊悉此事时,鲁光已躺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抢救室里。中年得子的老将军,强忍悲痛宽慰儿子,可是,当他一迈出抢救室,这位有泪不轻弹的铮铮铁汉,顿时潸然泪下:“鲁光这孩子――苦哇!”

  将军没有停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只有在少得可怜的闲暇,他才能到医院探望卧床的鲁光。他久久地凝视着高位截瘫的爱子,不由得心头掠过一阵凄苦悲怆之情。但他很快调整好情绪,鼓励鲁光不要灰心丧气,要勇敢地同残疾作斗争。

  他更多地担心儿子年轻气盛,饶不了肇事司机,反复劝导说:“在这种时候,要想到我们是干部家庭,对人对事就应该站得高些,看得远点,应该比普通人家付出更多的忍让和重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着百姓的冷暖安危。那个司机应当受到惩处,可他也是百姓的后代呵!也是做父母的含辛茹苦拉扯大的,比起我这样的家庭,付出的辛苦要多得多!车祸,人为却非故意的车祸,已经酿成了一个卧床的鲁光。家庭难以挽回的悲剧,难道……”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似春风雨露,使鲁光的胸怀宽阔了许多,心里平静了许多,鼓起了正视严酷现实的勇气。

  王树声大将对前来看望的车队领导宽厚中饱含着热切:“请转告司机,饭还是要吃的,好好吸取这个教训就行了。”

  寥寥数语,情深似海。让人难以相信竟出自一个受害者父亲之口,出自共和国大将、国防部副部长之口!这里,没有特权的搬弄,不见权势大棒,却饱含了慈父般的宽宏大度,大海一样的情怀。

  15宋庆龄的父亲育儿经

  宋嘉树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受到当今父母的称道。

  宋氏夫妇共养育了六个子女。他们的三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宋嘉树教子坚持了三个最基本的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

  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宋霭龄和宋美龄天子聪颖,大胆泼辣,在她们只有5岁时,宋嘉树就送她们到寄宿学校中的女塾读书。宋庆龄与姐姐和妹妹一样聪明,却不像姐妹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宋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使宋霭龄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1908年,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宋庆龄一同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当时宋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宋嘉树使这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方面的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在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宋嘉树和大女儿的男女生二重唱。静听着父亲那纯美洪亮的嗓音随着琴声哼出的美国南方民歌,宋霭龄、宋庆龄和弟妹们从心底升腾起对父母的崇拜、敬仰和热爱。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不过宋嘉树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小庆龄于天性之外受到补益。在假期里,三姐妹和小兄弟们在院子里玩耍,爬过院墙到别人的田地里嬉戏;他们到田野里奔跑,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有一次,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宋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宋嘉树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宋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笑着对宋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长大以后,庆龄真的成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又面对邪恶势力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16生命之树常青

  采访宗璞老师一直是我的心愿,而今我终于走进北大,走进燕南园。满眼的葱茏翠绿,让我心旷目明。踏着幽静的小石径,来到慕名已久的三松堂,更让我陶醉在一片绿色之中。三松依然挺拔、苍翠,尤其令我惊喜的是三松堂居然有葱郁的翠竹,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不时露出嫩绿的竹心,纤美而柔和。

  知道宗璞老师喜欢音乐,果然,一进门便听到唱机里传出美妙的钢琴曲,抒情的旋律立即把我们带入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微笑着的宗璞老师亲切而慈祥。这位著名的女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五十年代开始创作,“诚”与“雅”是她的创作原则,读过她作品的读者一定还记得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我是谁》、《鲁鲁》,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南渡记》以及许多美丽的童话作品。因从小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后又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编辑工作,中外文化的交融使她拥有特殊的艺术气质和个性,在她的作品中,蕴含着东方的传统道德和西方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独特精神内涵,她是中国当今富于个性并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学者型女作家,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并被选入各种选本和教材,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宗璞老师娓娓地谈起了童年生活,深情地追忆父母亲对自己的教诲与关怀。

  宗璞老师本名冯钟璞,父亲冯友兰先生是已故北大教授、著名哲学家。父亲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29年9月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调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主要著作有哲学三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冯老虽是哲学家,但他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能写旧诗,并且常常谈一些文学见解,这对宗璞老师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启蒙作用。

  童年时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老是在书房。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让宗璞反复吟哦《古诗十九首》,背诵唐诗,每天早晨起来背白居易的《百炼镜》。有时与小朋友吵架了,父亲就从书房里走出来,拿一本《百炼镜》让她背,背着背着就不再生气,和小朋友重新和好。抗战时,十一二岁的宗璞跟父母到了昆明,住处和当时北大文科研究所很近,于是她每天到那里看书。哲学、自然科学的书无所不看,父亲从不加限制,他认为: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上中学时,有一次宗璞跟同学们到滇池的海埂露营,她把对滇池的感受写了一篇散文,登在杂志上,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当时只有十五岁。后来报刊上经常有她的文章,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当母亲告诉父亲说,女儿成为一个小作家了,父亲心里虽然很高兴,但却担心女儿聪明或者够用,学力恐怕不足。他后来在为《宗璞小说散文选》作佚序时谈到:“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需既有很高的聪明,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说的是他的学力,下一句说的是他的聪明,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诗篇。”

  谈到母亲,宗璞老师深情地说,在我们家里,最不能想像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一位知书达礼的贤惠女性。母亲病重住院,父亲说:“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然而在1977年母亲还是抛下了父亲和儿女们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在病榻上用力抓住宗璞的手说,她放心,因为她的儿女是好的。四个子女确实都很不错,大儿子学机械,大女儿学外语,小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一位飞机强度专家。

  冯老曾说,他一生得力于三个女子:一位是他的母亲,也就是宗璞的祖母吴清芝太夫人,一位是宗璞的母亲任载坤先生,还有一个便是女儿宗璞。有一次,冯老作了一首打油诗:“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来又得女儿孝,扶我云天万里飞。”

  1982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赠予冯老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宗璞侍已年届87岁的父亲赴美。

  在哥伦比亚大学,冯老在仪式的答词中概括地讲述了自己六十年哲学路程,最后再次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他的努力是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同时要促进实现新命——现代化,强烈地表现了老人一贯热爱祖国的精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荣捷说,最重要的是,当别人都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在一片全盘西化的呼声中,冯老先生写出了他的哲学史,使知识界重新信任自己的传统。他给了中国哲学以尊严。

  冯老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他自己总是在思考,在考虑问题。他的生命就是不断地思索,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遭受多少批判,他仍顽强地思考,而且在思考中总会冒出些新的想法来。他的学术成就和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使他中年便享盛名。他的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80多岁才开始写,许多人担心他写不完,然而,他拼着性命支撑着写完了这部书,写作历时十二年,共一百五十万字。他的生命是与思想与哲学连在一起的。

  宗璞老师从父亲身上看到不依傍他人,“修辞立其诚”的态度。她说,我以为,这个“诚”字并不能与“伪”相对,需要提出“诚”,需要提倡说真话。

  冯老家族大部分人都有艺术气质,女性尤甚,似乎有出女作家的传统。冯老的姑姑是位女诗人,写有《梅花窗诗稿》,很有诗意,可惜18岁便去世了。宗璞的姑姑冯沅君,是“五四”运动时的女作家,勇敢地歌颂人性的解放、爱情的自由,鲁迅先生对她有过评价。还有在美国生长的侄女冯崃,用英文写作也很有文采。而宗璞老师则以文笔婉约细腻见长,突出“诚”与“雅”。哲学家的家庭,中西文学的滋养,使她拥有特殊的艺术气质和个性。所以,冯老说“吾家代代生才女,又出梅花四时新。”冯老为她们自豪。

  宗璞最喜欢和父亲谈话,她觉得特别得心应手,父女之间很默契。父亲常常勉励女儿,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长期以来,读书已成为宗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冯老还为宗璞写过一首龚定庵示儿诗。诗句是这样的:“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冯老说写这首诗的用意,特别在最后一句。

  冯老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8年,一生自奉甚俭,而对公益事业总是很热心,1948年冯老从美国回国,带回一个电冰箱,那时电冰箱是稀罕物,在当时的北京城,许多人连见都没见过,但冯老听说校医院更需要时,毫不犹豫当即捐出。冯老还捐献人民币五万元,在北京大学设立了冯友兰学术基金,并以基金为基础,在北大中文、历史(中国历史)、哲学(中国哲学)三系设立奖学金,并每三年一次面向全国奖励有创见的哲学著作,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行列。同时,他还向家乡河南省唐河县图书馆和祁仪镇中学各捐赠一万元。

  然而,冯老在95岁那年溘然长逝。他用力气说出的最后的关于哲学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要大放光彩!”冯老是这样爱中国、爱哲学,他的终极关怀还是在于哲学,他的思想境界之高,令世人叹服。冯老在他清纯的哲学世界中始终追求着充分的人的意义,他的精神永驻,永远激励他的儿女们、学生们去追求、去奋进。

  父亲走了,宗璞老师说,三松依旧,岁月不居。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却常有常新……

  说到家庭教育,宗璞老师的感触很深。她说,现在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她认为不一定成龙,只要是一个快乐的人,做社会的健康细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女儿小玉是一个活泼、自由、开心的女孩,她曾在国外读过书,回国后仍很发奋,文笔不错,写过小说、散文。现在是一家网站的经理。面对开放的社会,对于女儿更社会化的选择,宗璞老师说,不一定喜欢她的选择,但尊重她的选择,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商海里做得很成功,我们应抱理解的态度。宗璞老师还为我们杂志的卷首语写了文章,她的见解独到,相信对广大家长一定会有许多启迪。

  告别燕园三松堂,宗璞老师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她身后的松竹是一片深浓的绿色,凝重而美丽。我想起宗璞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我感谢生活,有生活才有我的书。”是的,绿色是宗璞老师生命中的颜色,她以她的“诚”,热爱着生活,以她的“雅”,执著地生活,以她的作品吟唱人生之歌,她的生命之树常青!

  17成功,从良好的愿望开始

  福勒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黑人佃农7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在5岁时就开始劳动。这并非什么特殊的事,大多数佃农的孩子都是很小就开始劳动的。这些家庭认为他们的贫穷是命运安排的。因此,他们并不要求改善生活现状。

  小福勒有一点同他的小朋友们不同:他有一位不平常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肯接受这种仅够糊口的生活,她认为在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中,自己贫困的家庭生活这个事实里一定有些什么蹊跷。她经常同小福勒谈论她的梦想:

  “孩子,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不愿意听到你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没有人产生过致富的愿望”这个观念在福勒幼小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致于改变了他的一生。要想致富,首先必须有致富的愿望;要想成功,首先得有成功的感觉。福勒开始走上致富之路了,他总是把希望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而把不需要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

  他曾经挨家挨户出售肥皂达12年之久,后来他获悉供应他肥皂的那个公司即将拍卖,这个公司的售价是150000美元。他在经营肥皂的12年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了25000美元。双方达成了协议,他先交25000美元的保证金,然后在10天期限内付清剩下的125000美元。协议规定,如果他不能在10天内付清这笔款子,他就要丧失这笔保证金。

  福勒在他当肥皂商的12年中,获得了许多商人的尊敬和赞赏,现在他去找他们帮忙了。他从私交的朋友那里借了一些款子,也从信贷公司和投资集团那里获得了帮助。在第10天的前夜,他筹集了115000美元,但还差10000美元。

  福勒回忆说:“当时我已用尽我所知道的一切贷款来源。那时已是沉沉黑夜,我在幽暗的房间里跪下来祷告,我祈求上帝领我去见一个会及时借给我10000美元的人。我自言自语地说:‘我要驱车走遍第61号大街,直到我在一栋商业大楼里看到第一道灯光’。”

  夜里11点,福勒沿街走去,忽然看见一所承包商事务所亮着灯光。他走了进去。在那里,写字台旁坐着一个因深夜工作而疲惫不堪的人,福勒有点认识他。

  “你想赚1000美元吗?”福勒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些,就直截了当地问。

  这句话使得这位承包商吓得向后仰去。“是的,当然啦!”他答道。

  “那么,给我开一张10000美元的支票,当我奉还这笔借款时,我将另付1000美元的利息。”福勒对那个人说,他把其它借款人的名单给承包商看,并且详细地解释了这次商业冒险的情况。

  那天夜里,福勒离开这个事务所时,衣袋里已经装了一张10000美元的支票。此后,他不仅在那个肥皂公司,而且在其它7个公司,包括4个化妆品公司,一个袜类贸易公司,一个标签公司和一个报社,都获得了控股权。

  当别人问及他成功的经验时,他总是引用多年前他母亲的话:“我们是贫穷的,但这并不是由于上帝,而是我们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在我们家庭中,从来没有一个人想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