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杀高俅3怎么过: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7:51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第1节:好奇的儿子与耐心的母亲
  爱迪生(1847-1931),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1847年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

  爱迪生从小就特别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追根究底问个明白。有一次老师讲一位数的加法,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爱迪生突然举手问老师:“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一时难以回答他的问题。父亲也常常被他问得无言以对,只好拍拍儿子的脑袋瓜说:“去,问你妈去!”只有妈妈能够回答他那些奇怪的问题。

  有一天,妈妈正在厨房忙着,爱迪生好像有了个惊人发现似的跑来,睁大眼睛问:“妈妈,咱们家的那只母鸡真奇怪,它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为什么?”妈妈呵呵笑了,她放下手里的活,认真地对爱迪生说:“鸡妈妈那是在孵小宝贝呢!她把那些蛋暖热后,就会有小鸡从里面爬出来。你看咱家那些毛茸茸的小鸡,它们都是被鸡妈妈这样暖出来的。”小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认真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难道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能出来?”“对啊,就是这么回事!”妈妈微笑着点头。等到饭做好了,妈妈忽然发现小爱迪生不见了,哪儿都找不到,妈妈急了,大声喊儿子的名字。这时,听到从库房里传来他的答应声。妈妈觉得很奇怪,过去一看,原来爱迪生在那儿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多鸡蛋,他正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妈妈更奇怪了,问道:“你在干什么啊?”爱迪生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我在孵小鸡啊!”

  在学校,爱问问题的爱迪生经常让老师很恼火,因此老师有时候训他,甚至打他。爱迪生心里不高兴,成绩总是没有提高。老师把爱迪生的妈妈找来,当面数落她的儿子:“他脑子太笨了,成绩差得一塌糊涂,总是爱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我们真教不好你这样的儿子。”爱迪生的妈妈听了,觉得是老师不理解儿子,问题多是因为孩子爱思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她相信儿子的智力没有问题,而且比别人的孩子还要聪明很多。于是,她毅然对老师说:“既然这样,我就把我儿子带回家吧,我自己来教他。”老师听得愣住了,他实在不能理解这个“奇怪”的孩子,还有他的“奇怪”的母亲。

  从此,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儿子的家庭教师。对于儿子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实验室。

  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因为他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和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生活中像爱迪生一样喜欢问问题的孩子其实有很多,他们的小脑瓜总是装满了“为什么”,许多人都习惯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加理会,或者轻易否定。爱迪生的妈妈却认真地对待、细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对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使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不至于泯灭,从小就能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就是对此非常好的佐证。当你遇到“为什么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为什么地球是球型而不是个正方体?”这样的问题时,不要头痛,更不要厌烦,耐心一点,认真一些,甚至鼓励孩子多问问题,说不定你也能培养出一个发明家、科学家。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第2节: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爱因斯坦(1879-1955),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会说话,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学校的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

  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忐忑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

  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在爱因斯坦对罗盘的探索中,已经孕育了一颗做出伟大发现的种子。

  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常有些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而对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消极,久而久之,就会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实际上,人类实在无所谓天才。一个天才儿童的智力数与平常儿童的智力数在多数情况下相差无几。爱迪生曾说天才是努力加上尝试。做父母的应当找出一个平庸孩子的天才,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喜欢某件事应当设法帮助他。他爱听音乐,说不定就是莫扎特;他爱画画,说不定就是凡高;他爱小动物,说不定就是达尔文;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就是爱迪生。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孩子努力发展他自己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
第3节:智力体操训练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原籍波兰的法国科学家。1893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大学,并先后取得物理学和数学硕士学位。后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结婚。一起研究放射性元素,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的应用,并且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两个孪生女儿,她的科研工作可以说忙得令人难以想像,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忽略过对女儿的教育。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她自然十分重视科学地教育孩子,尤其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在女儿不足1岁时,居里夫人为她们“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她称之为“幼儿智力体操”训练。

  居里夫人的想法是让她们广泛接触人和大自然。她忙里偷闲,带着两个女儿到动物园看动物,家里还养了一只猫。每当看到女儿们与猫玩在一起玩得嘻嘻哈哈,居里夫人都会忍不住也加入她们;有空的时候,她还喜欢带着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玩水,在大笑声、快乐的尖叫声中,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就这样,孩子渐渐快乐无忧地长大了,居里夫人想:“仅仅学习大自然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给她们讲童话。每晚睡觉之前,居里夫人坐在女儿的窗前,用低沉轻柔的声音给她们讲白雪公主,讲丑小鸭,女儿深深迷恋上那些有趣的故事,每当这个时候,她们总是安静又听话,眼睛专注地看着妈妈慈祥的面孔。再大些的时候,就开始智力和手工制作的训练了。比如居里夫人一有空,就亲自训练她们数数,教她们识字,还不厌其烦地送她们去学习弹琴、画画、做泥塑。居里夫妇平常的时候,居里夫妇都很喜欢养花,孩子们自己也学着在自己家的庭园中栽花、种菜,虽然有时候院子被搞得乱七八糟,但居里夫人从来都是笑呵呵的,根本不在意。饭后,居里夫人经常抽出时间与女儿们去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讲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总是用身边可以见到听到的东西教女儿,而且不停变化花样,孩子们就不会觉得枯燥。有时候,邻居们还能看见在林荫道上,居里夫人还教两个可爱的女儿骑车,笑声、歌声撒了一路。就这样,“智力体操”陪伴了两个女儿的成长。

  居里夫人这套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其实这套体操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平凡人也完全可以发明出来。难就难在能不能把它长期地认真施行。我们和居里夫人一样关注儿女的成长,甚至“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比她要急切得多。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有可能发明出更完善更细致的一套体操出来。因为就大多数情况来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恐怕自己比所谓专家更能够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一套成长方案。居里夫人在教育孩子时,恐怕和“镭”没有什么关系。爱和智慧能成就出伟大的父母,由此才将儿女培养成伟大的人物。胸怀大志的父亲
第4节:胸怀大志的父亲
  阿基米德(约前287-前212),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发明了用水力推动的星球仪,用来模拟太阳、行星和月亮的运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现象。为解决用尼罗河水灌溉土地的难题,他发明了螺旋扬水器,后人称它为“阿基米德螺旋”。公元前240年,他当了国王亥厄洛的顾问,帮助国王解决生产实践、军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

  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生活在古希腊文明渐趋衰落的时代。对于自己的儿子,他抱有着不一般的巨大期望,希望能够把他培养成一个振兴希腊文明的杰出人物。当儿子出生时,他为他取名“阿基米德”,就是“杰出的思想家”的意思。

  费狄亚为了儿子能够早日成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各种知识启蒙。他本人知识非常渊博,是儿子很好的老师。在儿子刚刚懂事的时候,他就开始教他学习语言。同时,他还注意从生活中教儿子学习各种知识。他一有空,就带儿子去植物园辨识各种植物,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激起他的好奇心,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儿子一天天长大了,父亲想,可以开始教他一些书本知识了。于是,父亲亲自当起儿子的教师,不仅教他数学、几何、天文学等,还教他哲学和文学,此外,还教他一些思维方法,比如如何推理、证明问题等等。父亲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是阿基米德成长的丰富营养来源,小阿基米德的智力也得到了充分全面的开发,这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基米德渐渐长大了,父亲深感自己能教给他的已经所剩无几。他意识到儿子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吸收知识。有一天,父亲领着阿基米德去海边散步。海的对岸就是埃及--当时世界的文化中心。父亲指着那里问儿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儿子天真地回答:“当然知道啊,是埃及!”父亲望着远方,慢慢地说:“是啊,是埃及。那儿有一个港口叫亚历山大城,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居住在那儿。而且,那儿还有藏书非常丰富的图书馆。儿子,你愿意到那儿去学习吗?”阿基米德早被父亲培养成了一个求知若渴的少年,他睁大眼睛兴奋地说:“我愿意!”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但是他还想试探一下儿子的决心有多大,就认真地对他说:“可是,到那儿要坐船漂过这片大海,你看这波涛翻滚,多可怕啊,你难道不怕吗?还有啊,你是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爸爸妈妈不能陪着你,你还愿意吗?”阿基米德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抬起头来坚定地说:“那些我都不怕!可我有点舍不得爸爸妈妈,不过,等我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再回来看望你们!”父亲这一刻忽然发现,儿子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他被儿子的果敢和坚定深深打动了,这么多年来的教育没有白费啊!于是,他马上回去为儿子整理行装,送他到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阿基米德后来的成就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这位善于启发儿子求学的父亲应该感到欣慰了!

  阿基米德的父亲对儿子怀有伟大的梦想,许多父母都可能会这样,但不同的是,他认认真真地去实现这一梦想,而且最终成功了。无论是亲自教孩子还是为他选择求学道路,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你是不是也在孩子出生之时对他(她)抱有巨大的期望呢?甚至是把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你有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期望和理想呢?有没有努力和孩子一起去为之奋斗呢?不要空喊着要儿子或女儿去做一个科学家、政治家之类的,而是看看需要为孩子做点什么,甚至引导着他(她)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采集。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生物科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

  达尔文从小就爱幻想,他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他的父母十分重视和爱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去努力探索,这为达尔文能写出《物种起源》这一巨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到花园里给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成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听到这些话,小达尔文疑惑地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妈妈和蔼地回答他。“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达尔文接着问。“是上帝!”妈妈说。“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小达尔文打破沙锅问到底。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呢!”
第5节:没有好奇心,没有想像力
  达尔文七八岁时,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同学们认为他经常“说谎”。比如,他捡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就会煞有介事地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却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类似的另类看法。还有一次,他向同学们保证说,他能够用一种“秘密液体”,制成各式各样颜色的西洋樱草和报春花。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做过这样的试验。久而久之,老师也觉得他很爱“说谎”,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达尔文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达尔文是在撒谎,而是在想像。

  有一次,达尔文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看,并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接过来一看,发现这分明是一枚十分普通的十八世纪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对达尔文“说谎”,姐姐很是恼火,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教训他一下,让他改掉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可是父亲听了以后,并没有在意,他把儿女叫过来说:“这怎么能算是撒谎呢?这正说明了他有丰富的想像力。说不定有一天他会把这种想像力用到事业上去呢!”

  达尔文的父亲还把花园里的一间小棚子交给达尔文和他的哥哥,让他们自由地做化学试验,以便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达尔文十岁时,父亲还让他跟着老师和同学到威尔士海岸去渡过三周的假期。达尔文在那里大开眼界,观察和采集了大量海生动物的标本,由此激发了他采集动植物标本的爱好和兴趣。

  没有好奇心,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而达尔文的父母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特别注意爱护儿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当你的孩子头一次向你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正是他们走上成材之路的开始。想像力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想像,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不可能有任何预见。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像,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为孩子开发着创造的源泉。你的孩子学会了想像,你的孩子具备了丰富的想像力,他就容易做出新奇的创造。孩子的生活中充满着想像。他们把几个小凳子并排放起来,就把它想像成一列远道而来的火车;他们抱着洋娃娃,会想像自己是医生,在给小娃娃认真地治病。孩子的这些千奇百怪的想像是在成长过程中、在家长的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充实孩子的感性形象和理性知识。不妨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美的童话、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或者科学幻想故事。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熟悉各种形象,也要让孩子积累更多的知识。伯乐父亲

  伯乐父亲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父亲文森佐·伽利略擅长数学,还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著有《音乐对话》一书。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

  文森佐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十一岁之前,伽利略所得到的教育、知识,都是由父亲和几位家庭教师传授的。伽利略是个活泼外向的孩子,喜爱探险并且研究周遭的一切事物。文森佐非常不信任比萨的教育机构,强烈地反对送他的长子到其中一所去接受教育。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医生,便把他送到夫伦勃罗萨的修道院的学校去学习。当时,欧洲的科学、教育都是神学的奴仆,很多学校都附设在修道院里。

  在学校里,年轻的伽利略受到宗教感情的影响,决定把一生都贡献给宗教,当一名修道士,这在十六世纪的欧洲是一种普遍的甚至时髦的选择。当伽利略把这一决定告诉父亲时,文森佐很着急。他了解儿子的性格和喜好,他知道伽利略自小就是一个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想像力丰富、好奇心很重的人。他清楚儿子选择献身宗教完全是一时感情冲动,以儿子的个性根本不可能长时间忍受修道院里冷漠、乏味、枯燥甚至令人窒息的生活。因此,文森佐坚决反对儿子的决定。
第6节:顺天木以致其性
  对于父亲的反对,伽利略很不解,还是准备一意孤行。哪知文森佐找了一个借口,对学校说伽利略有一只眼睛长期有问题,不能看书,需要治疗。学校同意他把伽利略带回了佛罗伦萨的家中。面对固执的儿子,文森佐耐心地说服开导他,终于使伽利略改变了当修道士的草率决定。在父亲的安排下,他进了比萨大学,成为一名医科学生。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数学家。本性好奇的他,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这类的问题。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若不是当初伽利略父亲的明智决定,恐怕伽利略会终生埋没在修道院里,我们的科学史就会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古人云:“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若父母不善做孩子的伯乐,那么,你的孩子即使是最优良的千里马,恐怕也难以驰骋千里。因此,家长应有一双慧眼,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孩子也不例外。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特点,就意味着了解了孩子未来正确发展的方向。

  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长处还仅仅是开始,作为父母还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教育。也许你的孩子喜欢在草地里捉虫子,挖蚯蚓,你千万别嫌他(她)太野,你若能陪孩子一起玩,给他(她)讲些小知识,帮他(她)制作一些标本,也许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生物学家;若你的孩子喜欢看书、画画、唱歌、下棋,你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爱好,引导他(她)遨游知识的迷宫。古人云:“顺天木以致其性”,因势利导,为孩子成才创造有利条件,相信你家那匹可爱的小马终有一日会成长为腾飞的千里马。

  留给子女一本圣经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第16任总统。他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领导美国人民打败了南方奴隶主的叛乱。他彻底埋葬了美国的奴隶制,他为民主自由而献身的精神永远被美国人民怀念,也为全世界人民所景仰。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出身贫寒的林肯,只在学校读了不满一年的书。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这对林肯来说是一个残酷的打击。幸而继母对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读书、学习。在这位坚强无私、善解人意的伟大母亲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刻苦的自学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培养了坚毅的品格,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1819年11月的一个傍晚,萨拉·布什·林肯,一个美丽亲切的女人出现在林肯家的小木屋前。10岁的亚伯拉罕·林肯对这位新妈妈一开始就抱有好感:或许是因为当她把母性的目光投向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时,他就看到并理解了她。

  自从萨拉来后,家务事就不用小林肯操心了。他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萨拉发现,小林肯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经常躺在地板上就着昏黄的灯光阅读那些神奇的故事。《圣经》《天路历程》《鲁滨逊漂流记》《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小屋里仅有的这几本书,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他的父亲不能理解小林肯的行为,但是,萨拉却对之表示理解和支持。她认为在他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打扰他,直到他自己放弃为止;她帮他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此外,她还鼓励他建一个小火炉,这样他就可以借助火光来阅读了。

  看到他如此爱读书,萨拉就给他找来更多的书。11岁生日时,林肯得到了一个惊喜:一本他盼望已久的《英语缀字课本》。这些书可乐坏了他,他欣喜若狂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1823年秋末的一天,林肯忐忑不安地对萨拉说:“妈妈,人家说,阿泽尔·多西要办一所学校。我真希望也能去。”萨拉很高兴,她决定支持儿子。在她的坚持下,林肯的父亲终于同意了他读书的请求。这对于林肯--一个注定将成为伟人的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7节:对于一个女人来说
  身体和心灵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像鸟的双翅一样缺一不可。知识,是母亲给儿女的另一种营养丰富的“乳汁”,它使孩子不仅身体健康强壮,而且心灵和头脑也因不断得到滋养而不会荒芜。有的母亲或许知识有限、才识平庸,有的家庭或许物质匮乏、境况困窘,一如林肯的母亲和家庭,但是尽其所能地引导和支持孩子读书、追求知识、丰富心灵、完善品格,伟大的人物也一样可以造就。有教育专家说,很多孩子热爱读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无限的学习欲。他们的头脑具有惊人的容量。故事中林肯的母亲也曾说:“与其留给子女百顷土地,不如留给子女一本圣经”。这位伟大的母亲深深懂得,读书可以改造平庸和浅陋,书本能把人带到一个广阔博大、内蕴丰厚的世界。如果由于父母的漠视或者疏忽,而让孩子错过这样一个世界,该是多么可惜?孩子的引路人

  孩子的引路人

  英迪拉·甘地(1917-1984),印度政治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生于安拉阿巴德,其父尼赫鲁是印度前总理。1972年英迪拉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英迪拉·甘地夫人作为领袖,对印度有着出色的贡献,她个人权力旺盛,坚忍不拔,政治上不屈不挠,在世界事务中坚持独立自由。作为母亲,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母亲。她的长子拉吉夫在母亲遇刺身亡后,受命于危难之间,他是尼赫鲁家族中的第四代,第三位总理,也是印度历史上的第六任总理。母亲对他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拉吉夫·甘地是英迪拉的长子,拉吉夫自幼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甚至有些腼腆。在他三岁时,英迪拉全家搬进了新居。年幼的拉吉夫对新居有些不适应,总是觉得不开心,什么地方都不好玩,因此不时莫名奇妙地大吵大闹。有一次,拉吉夫又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在家里哭闹,大家都没有办法。这时,母亲英迪拉就对他说:“孩子,花园里的喷泉很美,你想哭的时候就到喷泉那里去哭。”拉吉夫听到母亲这么说,果然跑到花园的喷泉那里,他见到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就不觉得烦躁了,停止了哭泣。此后,每次孩子们流泪时,英迪拉总是会轻声地在一旁提醒一声“喷泉”,孩子们就走开了。因为英迪拉知道,花园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因此,他们就会很快地忘记一切烦恼。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英迪拉童年的时候因为父亲是总理的缘故,她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孤独和不安,当她有了孩子后,下定决心要挤出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好好爱他们。因此,在她做了总理后,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和两个儿子一起玩,一起读书。

  拉吉夫十二岁的时候,有一次因为生病要做一次手术。为了安慰他,他的主治医生想告诉他:手术很简单,并不痛。但英迪拉却认为,儿子已经很懂事了,对他进行善意的欺骗反而不好。于是,英迪拉告诉儿子:“孩子,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没有人可以替代,你要有心理准备。哭泣或叫苦都无济于事,不仅不能减轻你的痛苦,也许还会引起头痛。”拉吉夫听了母亲的话,点了点头。后来他很勇敢地熬过了这次手术,既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坚强地忍受了这一切。

  为了让拉吉夫顺利接班,英迪拉着意培养他。起初,她为拉吉夫安排了一个非正式的职务,在总理府自己办公室的旁边为拉吉夫设了一个办公室,让他帮助处理一些日常政务,代她接见一些党政要人,有时也安排拉吉夫代她外出视察,使其获得了从政的初步经验。英迪拉遇刺身亡以后,拉吉夫以国家利益为重,果断地平息了全国骚乱,使国家稳定下来,人民对他的信任大大增强了。1984年12月31日17时,拉吉夫·甘地宣誓就任印度总理。

  英迪拉·甘地夫人曾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做母亲是个最崇高的天职。她把一个新的生命带进这个世界,看着他成长,梦想他有伟大的前程。这真是令人陶醉的体验,使人感到新奇和兴奋。”甘地夫人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也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从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今天,有不少父母工作繁忙,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行了,总是忽略和孩子沟通,或者忽略对孩子必要的教导。由于父母放任自流,一些孩子可能会走上邪路,到那时,父母必定会痛悔不已。殊不知,父母绝不是孩子生活的旁观者,做父母的担负着悉心指导孩子这一极其复杂而又细微的重任。更何况,孩子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有着特殊的依赖。所以,不管你的工作是多么繁忙,也请你尽量抽时间关心一下你的孩子吧,多陪陪他(她)玩耍,或者陪他(她)看书,或者带他(她)去旅游,这对你的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第8节:用沉默来“折磨”他
  沉默的暗示

  列宁(1870-1924),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学说及其事业的继承者。他创建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朋友。列宁一生勤奋,除了革命工作外,还有著述达55卷。

  列宁于1870年出生在伏尔加河岸的辛比尔斯克城,即现在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是一位具有民主进步观点的中学教师,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一位医生的女儿。

  列宁的母亲玛丽亚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是她非常注意孩子的教育。在小列宁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在做活的时候,特意选择了一个房间,窗户面向院子里的花园,这样,她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们在干什么,有时候,她为他们无忧无虑的玩耍而高兴,有时还被逗得哈哈大笑,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可以观察到孩子们的心灵和品质。玛丽亚觉得,这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一次,小列宁把自己的一条裤子送给了班里非常贫穷的同学,玛丽亚知道后对儿子的善良夸赞不已。又有一次,列宁为了保护受大同学欺负的弱小的同学,遭到了大同学的毒打,回家后,母亲一边为他擦药一边表扬他的勇敢和正直,鼓励他不要怕。

  小列宁是个好孩子,但是也曾有过撒谎的毛病。有一次,他和妈妈一起去姨妈家做客,他高兴极了,因为姨妈家有几个表兄弟,小列宁非常喜欢和他们做游戏。一进门,他们就大嚷大叫地玩开了,在房间里窜来窜去,开心极了,但是,忽然,小列宁一不小心,撞在了桌子上,桌上那个精致的玻璃杯“砰”的一声落在地上,碎了。妈妈和姨妈听到声音急忙赶来,问是谁打碎的。孩子们齐声说:“不是我!”小列宁迟疑了一下,也跟着喊:“不是我!”妈妈一眼就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她并没有当面揭穿小列宁。她也没有表现出生气,一句话也没有说。她想等待儿子自己主动说出真相,认识自己的错误。母亲沉默的暗示使小列宁受尽了“折磨”,他好多次想跑到母亲膝前,跟她说出事实,求她原谅自己,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玛丽亚依然沉默着,并不时暗示儿子,撒谎的人是连父母都不会信任他的。就这样,她一直耐心地等待着,她相信儿子有一天会主动“坦白”,跟自己认错。因为她暗地里观察,发现小列宁玩乐时没有从前那样无忧无虑,不再爱说爱笑,好像受着某种煎熬,非常不安。她有时候有些不忍心,但是,一想到疼爱孩子也不能对孩子的错误有所让步,她就继续沉默着。终于有一天,小列宁默默来到她面前,留着眼泪跟母亲原原本本讲了自己的过错,最后他乞求地说:“妈妈,您会原谅我吗?您还会爱我吗?”玛丽亚高兴地说:“孩子,妈妈就等着这一天呢,只要你知道自己错了,敢去面对它,以后不再犯,妈妈怎么会不原谅你呢?妈妈和以前一样地爱你!”

  孩子有时候出于各种原因难免会撒谎。对于这个坏习惯怎样纠正呢?列宁的母亲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让儿子自己从心灵上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因为自己的不诚实而感到难为情,从而产生诚实的良知。在儿子的思想斗争中,诚实的良知最终取得了胜利。你的孩子撒过谎吗?你又是怎样对待的呢?大声斥责?严厉批评?还是和列宁的母亲一样用沉默来“折磨”他?其实,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而定。对于一个自觉性差、不很懂事的孩子,如果用列宁母亲的方法,可能就不奏效了。但是,撒谎的习性却是无论如何不能纵容的,它可以发展成欺骗、虚伪、狡诈等等不良品性,会毁掉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用对孩子最奏效的方法,坚决地阻止他撒谎吧,为了让他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学做饭的未来总统
第9节:学做饭的未来总统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34任总统,生于德克萨斯州。艾森豪威尔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点军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部队中艾森豪威尔的军事天才受到赏识而步步高升,从1941年的上校,一直升到1945年的五星上将。1945年凯旋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长。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校长。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获胜,1956年连任。

  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半生艰难,后任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斯托弗是个虔诚的教徒。

  艾森豪威尔童年时,父母曾经因为受骗蒙受经济损失,家里经济情况很困顿。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父母教会了小爱森豪威尔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可贵品质。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从不会溺爱孩子,他们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做家务,即使是男孩子也不例外。在学习之余,家里的孩子还要做饭、打扫卫生等等。他们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家规,用此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孩子们早晨六点必须准时起床,晚上九点就必须停止嬉戏,上床睡觉。父母还创造出很多条件让他们参加劳动。艾森豪威尔家旁边有一块空地,春天的时候,父母带着孩子们在那儿种上了很多蔬菜。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几个孩子就负责把菜运到城里去卖,然后用卖的钱买他们需要的衣服和学习用品等等。

  有一年,艾森豪威尔的弟弟染上了猩红热,家里的事情更加忙乱起来。妈妈把艾森豪威尔叫到跟前,郑重地把家里的一件“大事”郑重地委托给了他。这件事就是给全家人做饭。小艾森豪威尔此前根本不会做饭,但是,他想,很多本领就是给形势逼出来的,于是下定决心把饭做好。那个时候,医生要求他家里人和生病的弟弟隔离开,于是父亲便和几个儿子挤着住在楼下,妈妈则和邻居一位大妈一起照看弟弟。两个哥哥在外面帮工,所以烧水做饭的事情当然就落在了艾森豪威尔头上。开始,是母亲手把手地教他,怎样切菜怎样生火,每天吩咐好做什么饭,安排好了,他就在厨房里忙活一阵,还真的能行!因为从来没有做过饭,所以他感到还有几分新鲜有趣,做得极其认真仔细。刚开始手艺不精,常常饭菜做好了,家里人吃得皱眉头,叫嚷着难以下咽。后来,越做越熟练,还练就了一个拿手好菜,就是一种菜汤,家里人都非常喜欢喝。艾森豪威尔高兴极了。

  后来,艾森豪威尔上了中学,遇上和同学一起出去郊游的事儿。他和另外一个面包师的儿子负责给大家烧饭。他凭着自己童年时的手艺,不但会烤土豆,还会烧牛排,尤其是做的馅饼令大家赞不绝口。大家诧异极了,这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还有这两下子!

  直到了晚年,艾森豪威尔还对自己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他常常津津乐道地给别人讲起这件事。要知道,父母在艰苦岁月中教会他的,又岂止是做饭呢?

  艾森豪威尔的“硬汉”形象使人很难把他和做饭这样“婆婆妈妈”的琐碎事情联系起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在他年幼时培养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终身受益。娇生惯养的生活难以培养出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早一天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独立,就是早一天修炼他们身上成功的潜质。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独生子女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你的孩子几岁开始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几岁可以自己去寄信、取钱、买东西?几岁可以上学不用家长接送?但愿那种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剥鸡蛋的夸张事情不会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当你的孩子凡事都嚷嚷着让你帮他(她)时,不妨告诉他们:美国总统小时候都会给全家人做饭呢!
第10节: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独立须尽早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英国前首相。1925年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格兰瑟姆市。1983年6月,她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年2月,她竞选保守党领袖获胜,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的第一位女领导人。1979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遂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她连任首相。她任职期间工作勤恳,政绩卓著,被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主。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啊。这就是爸爸赠给你的人生箴言,就是爸爸给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礼物,它比那些漂亮衣服和玩具对你有用得多了!”从此,罗伯茨着意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下定决心要塑造她“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有了父亲这样一个“人生导师”,玛格丽特坚实地成长着。

  罗伯茨其实并不穷,但是家里生活却很清淡艰苦,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更没有值钱的东西,玛格丽特有一阵子迷上了电影和戏剧,她几乎每周都去一次电影院或剧院,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当她的零用钱不够而向父亲“借”的时候,父亲坚决地拒绝了。因为父亲特意要为女儿营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的氛围。从小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在父亲看来他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许女儿说“我干不了”或“太难了”的话,借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后来玛格丽特入学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礼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和多彩。他们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星期天,他们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多么诱人啊。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她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的目标明确、悉心全面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的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

  你可能对自己的孩子并不抱有如此“远大”的梦想。但是,无论是对于伟人还是平凡之辈,独立的人格都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再可爱的小鸟,终究也要飞离温暖的母巢,你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尤其在这样一个日益复杂纷纭的世界,孩子的成长岂能是躲在无风无雨的温室里呢?所以,尽早教会他们独立吧,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让他们自己挣零花钱,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认识世界,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家庭朗读”诀窍
第11节:布什家族的诀窍
  “家庭朗读”诀窍

  乔治·沃克·布什,美国现任总统,前总统乔治·布什之子。1946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米德兰,1964-1968年就读耶鲁大学历史系,1968-1973年在国家空军警卫队服役,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当选德克萨斯州州长,1998年再次连任。1999年3月8日正式成立竞选委员会参与竞选。2002年,当选第54届美国总统。2004年11月竞选连任第55届美国总统。

  布什夫人即巴巴拉·布什,乔治·布什的夫人,小布什的母亲。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非常著名的、独特的“祖传”诀窍,就是多年来她一直进行的家庭朗读活动。

  据布什夫人回忆,在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让她读书。她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重要的学前一课。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年坚持组织“家庭朗读”活动,并且还总结出许多经验来。比如:

  首先,读书宜早不宜晚。选择给孩子读书的年龄,原则是越早越好的。布什家的朋友布朗夫人的儿子先天弱智,布什夫人建议她坚持给儿子读书。布朗夫人从儿子刚出生时便每天给他读书,当他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可以自己朗读了。

  然后,要养成朗读的习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布什夫人常在孩子们睡前读书给他们听。母子几人一起啃着几本喜欢的书,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夜晚。孩子们渐渐迷上了这些,读的书也渐渐丰富起来。布什夫人曾说,家长在什么时间给孩子读书无关紧要,但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里至少读上15分钟,孩子会收获很大。

  再有,就是让书籍触手可及。无论是在戴维营还是白宫的家中,布什夫人都为儿孙们摆放了一架架的图书,让他们在想看书的时候随时都能拿到手。这些书并没有多么昂贵,在书摊上卖的儿童图书是很便宜的。旧书店里也可以淘到一些很不错的书。另外还可以跟别的家庭交换各自已经读熟了的书。在亲戚们送孩子礼物的时候,布什夫人告诉他们书就是最好的礼物。

  另外,要动员全家都来参加读书。孩子们不仅仅喜欢让妈妈一个人给自己读故事听。有时候,他们会缠着公务繁忙的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有时甚至是保姆。他们读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新鲜感。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选择好书。布什夫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又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归纳出一些选书原则:比如3岁以下的婴幼儿喜欢简单的连环画,和跟他们熟悉的事物相关的故事书,简单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比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则喜欢动画图书、幻想故事、有关日常生活和动物的儿歌和寓言。

  布什夫人的家庭朗读,对这个荣耀的家族的孩子进行了良好的熏陶。她自己呢,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据说,美国的教育学家经过对幼儿园新生的测试发现:那些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阅读水平,要远远高出那些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给孩子读书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孩子增加学习技巧和增长知识,家庭朗读的活动还可以教给他们分担和参与的意识和责任感。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父母读过的故事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懵懵懂懂中听到的一些故事和知识,往往会让人一生难忘。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父母来讲,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每晚饭后或睡前,给孩子读读书、讲讲故事,不但不费什么事,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呢!想想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读书,不管是安静不语,还是笑语喧哗,都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脱掉束缚的黑罩袍

  脱掉束缚的黑罩袍

  阿里·布托(1928-1979),巴基斯坦著名的政治家,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立者,1971-1977年曾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和政府总理。

  贝娜齐尔·布托,阿里·布托的长女,出生于1953年。1988年,年仅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当选为巴基斯坦总理,她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还是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位女总理,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总理。使人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穆斯林国度里,能够涌现出贝·布托这样杰出的女政治家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她的父亲阿里·布托对她的教育和引导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6月21日出生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港口城市卡拉奇。她是阿里·布托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在巴基斯坦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在布托家里,却很少有这方面的思想禁锢。受过西方教育的布托夫妇,具有现代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打破了一切陈规陋俗,实行男女平等。他们把贝娜齐尔视为掌上明珠,爱称为“萍姬”。在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语里,贝娜齐尔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可见布托夫妇的良苦用心,他们对贝娜齐尔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极力为女儿营造自由发展的温床。
第12节:富翁家的小账本
  有一次,阿里·布托夫妇要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临行前,阿里·布托特地给贝娜齐尔留下购买食品和家庭生活开支的钱,要长女和管家一起担负起管理家庭的责任。那时,贝娜齐尔只有8岁,虽然年纪小,但对父母交待的工作十分负责,每晚照顾弟妹们睡觉后,她就爬上小凳子,煞有介事地在厨房里和忠诚的老管家一起认真地核对一天的帐目。虽然这近乎孩提时代的一种游戏,但这对把它看得极为认真的贝娜齐尔来说,却是一种增强自立能力的极好的锻炼。

  贝娜齐尔长到一定岁数后,按照伊斯兰的传统习俗穿上了代表清规戒律的黑罩袍。回到家中,父亲看见了,严肃地对妻子说:“萍姬没有必要穿罩袍,先知自己说过,最好的回避是眼睛的回避。让人们不是以她的衣着,而是以她的品格与思想来评价她吧。”就是这样一句话,贝娜齐尔摆脱了千千万万伊斯兰妇女终生都要受的束缚,她成为布托家族中第一个不必在黑暗中度过一生的女人。

  阿里·布托还在政治上注意引导女儿,在外出开会或访问时常常把女儿带在身边。有一次,阿里·布托带着女儿乘火车外出旅行,贝娜齐尔在包厢里昏昏欲睡时,突然被父亲摇醒。父亲告诉她说:“出了一个大悲剧,年轻的美国总统被枪杀了。”尽管那时贝娜齐尔只有10岁,阿里·布托还是坚持要女儿一起收听这令人震惊的消息,对贝娜齐尔来说,美国还是一个遥远模糊的概念,但在意识里,她开始认识政治生活的残酷无情,开始关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

  1979年,阿里·布托被反对派陷害而处以绞刑,他没能亲自把政权托付给长女,但九年后,经过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贝娜齐尔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了总理的宝座,这与她父亲早年对她的培养和教育息息相关。

  我们很庆幸我们的国家已经摒弃了男尊女卑的陋习,弄璋弄瓦的歧视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某些落后的思想至今依旧根深蒂固。试想,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是不是也会认为结婚生子是她这一生最大的事业呢?你是不是也希望她能做个贤妻良母呢?如果你的女儿专注于事业而无瑕顾及婚姻,你是不是会急得焦头烂额呢?没错,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男女的期待依旧是不同的。而阿里·布托作为伊斯兰国家的领袖,生活在男尊女卑传统顽固的氛围里,却能打破陋习,放飞女儿的本性,引导女儿走上从政之路,这种见识气魄实属难得。而贝娜齐尔·布托的成就也再一次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弱。

  历史上、当代社会里都有许多杰出的女性,女性也能做出男性那样的,甚至超越男性的成就。我们也可以好好挖掘一下自己的女儿的潜力,可以对她抱有更多的期待,我们也可以相信女子也能成龙成凤,给她一个宽松自由环境,对她进行正确的引导,你的女儿说不定就是未来的贝娜齐尔·布托,或者未来的居里夫人,或者未来的张爱玲。

  富翁家的小账本

  富翁家的小账本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1839年生于纽约州,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准(原译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洛克菲勒财团在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子承父业,继续发展家族事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富翁。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就接受父亲的严格“金钱教育”,父亲不白白给他零花钱,而是要他做“雇工”去挣,虽然“雇主”就是父亲。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每天干完活,他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然后与父亲结算。这件事他丝毫不觉得委屈,相反,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
第13节: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
  人都说“富不过三代”,洛克菲勒家族却并非如此,他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约翰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尽管知道家族富甲天下,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他有五个孩子,当他们七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向他们灌输如何对待“金钱”的观念。他像他的祖父一样“吝啬”,每周孩子们只可以领到三角钱“津贴”,但必须还要分成三部分:自己花、储蓄、施舍。每当孩子领津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会给他们发一个小账本,让他们用来记载每一分钱的用途和时间,因为每项开支都要有理由。周末进行检查,如果哪个孩子漏记了一笔帐,就罚他五分钱。而记录无误的那个则可以得到五分钱的奖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孩子们从父母那得不到多少钱。但是,像他们的祖父一样,可以用劳动去挣父母的钱。比如:拍死一百只苍蝇的报酬是一角钱;捉住一只老鼠报酬是五分钱;背柴火、锄地、拔草都能挣到钱。小洛克菲勒的三儿子劳伦斯七岁、二儿子纳尔逊九岁的时候,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他们清晨六点起床开始干活,每双皮鞋五分钱,每双长统靴一角钱。后来,孩子们又找到一个挣钱的活,他们开垦了一个菜园,种了西葫芦、南瓜等,丰收的时候,他们个个兴奋极了。父亲按市场价格买了四儿子温斯洛浦的黄瓜。其他孩子则把他们的产品装在童车上,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还曾经亲自教儿子们缝补衣服,并告诉他们--烹饪和缝补之类的事不是只应该妇女去干。

  洛克菲勒家族家产万贯,为什么如此苛责孩子呢?原因正像小洛克菲勒所说的:“我要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糟蹋它。”

  洛克菲勒的父亲和小洛克菲勒的行为并非是由于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钱的知识与道德教育有紧密联系。孩子懂得钱应该经过劳动赚得后,便会产生爱惜钱的心理,便会学着去储蓄,避免浪费。懂得节约用钱,计划开支,是很好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挣钱,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或者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而在我们中国,很多孩子对钱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是不是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理财教育呢?

  “铁石心肠”的母亲

  鲁伯特·默多克,企业家、世界传媒大亨,生于1931年的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控制了澳大利亚2/3的报纸,英国的《太阳报》《泰晤士报》等40%的报纸都由默多克控股。他还拥有英国的天空电视台、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中国香港的亚洲卫视。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默多克又宣布与日本公司合办一家专门拓展互联网投资的金融企业软银公司。

  在这位世界巨富成功的背后,是一位严母的教育和心血。她给予默多克的早期教育,以及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使默多克一生受益无穷。

  默多克的父亲凯斯·默多克在澳大利亚拥有《论坛报》集团,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报业人士,1933年被澳政府授予爵士头衔。默多克的母亲伊丽莎白·格林曾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她很有主见,性格果敢,对儿子默多克既宠爱有加又严格要求。

  父亲凯斯对他惟一的儿子默多克很是喜欢,甚至有点溺爱,为了纠正默多克在父亲的宠爱下养成的任性和娇气,伊丽莎白专门为默多克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只有在寒冷的冬天,默多克才可以和父母以及姐妹们一起在大房子里睡觉。从春天到秋天,太阳下山,全家吃完晚饭、读书看报以后,母亲就要求小默多克去花园的小木屋里睡觉。最初,母亲还时常在小木屋里陪伴默多克,等他睡着后才返回大屋。渐渐地,默多克开始喜欢上了这间小木屋,于是,母亲就让他自己一人在小木屋里睡觉。父亲凯斯却于心不忍,几次三番地想打退堂鼓让小默多克搬回大屋睡觉,这时,母亲就会对父亲说:“我认为在外面睡觉对我们的儿子很有好处,这是对他的一个锻炼。他不仅仅是要适应这些树,更重要的是,他还要适应自然界的黑暗,适应独处,这样做会让他变得更勇敢。”就这样,默多克在小木屋里一住就是好几年。实际上,这个花园里的小木屋是一个“美妙的小房子”,屋内有电灯,有一张床,还时时可看见萤火虫,而且夏天的时候非常凉爽。默多克越来越喜欢他的小木屋。
第14节:疯狂的“故事迷”父子
  默多克10岁的时候,他就被母亲送到了寄宿学校去生活。刚开始,父亲以儿子年纪还太小无法自己照顾自己为由,反对这一做法。但母亲却坚持她的想法不让步,她对丈夫说:“在寄宿学校的生活能教会儿子如何与他人相处,这对孩子绝对有益,有助于培养儿子无私的精神。”默多克就读的学校叫基隆语法学校,这里位于海风口,冬天非常寒冷。但这个学校的教员个个博学多才、诲人不倦,校长严格且尽职,默多克在学校里不仅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几位良师益友的影响下,他开始参加校园活动和学生社团,并渐渐成为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还担任了校报的编辑,开始了他的媒介生涯。

  默多克的母亲似乎有点“铁石心肠”,但正是这种“铁石心肠”才造就了默多克今天的成功和辉煌。但是,我们今天的父母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把孩子护在自己的双翼下,结果孩子越来越娇嫩,独立性越来越差,试想,他(她)以后又怎能适应各种环境、各种职位呢?他(她)怎能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呢?

  另外,为了孩子的成长,请慎重地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他(她)的学校,毕竟,学校能比家庭带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将会使孩子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并从中获益。学校是父母培养子女不可忽视的重要基地。

  疯狂的“故事迷”父子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世界闻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他创作出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不仅受到全世界儿童的热烈喜爱,而且对许多成年人同样具有重大魅力。

  安徒生出生在欧登赛城的贫民窟。父亲是一名鞋匠,但受过良好的教育。母亲是一名洗衣妇,虽然没受过教育并且迷信,却引导安徒生进入了民间传说的世界。

  他的父亲以修鞋为生,干活虽然很累,但他并没有忽略自己的孩子。他常常在干完活后,领着安徒生去散步,一边走在小路上,一边给他讲欧登王城堡的故事,讲自己小时候吃的苦头,讲那些穷苦人的故事。小安徒生总是仰着脖子睁大眼睛,专注地听父亲那些或者有趣或者凄惨的故事,并为他们高兴和难过。

  父亲深深明白穷苦的家庭不能给儿子提供什么好的玩具,看着小安徒生天真渴求的眼睛,他常常感到很内疚。有一天,他在做活时剩下了一块木头,顿时想到--可以给孩子做些小玩意啊!他找来工具,又刨又砍又削,然后尽力地精雕细琢一番,花了好一番功夫,几个虽然粗糙却有趣的木偶就这样“问世”了!小安徒生看了,激动得手舞足蹈。父亲对他说:“还可以把他们弄得更有趣一些啊!你去跟妈妈要点她用不着的零碎布片来,咱们给这些木偶缝制几件衣服穿,好不好?”

  小安徒生听了,拍手叫道:“好啊好啊!我这就去!”他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儿去,在妈妈的帮助下,笨手笨脚地给小木偶们各自缝了一套衣服,并且细心地替他们穿好。父亲又对他说:“你看看,他们像不像几个演员?咱们玩'演戏'的游戏怎么样?”他找来一张桌子当做舞台,找来妈妈的头巾当幕布,还找来一本名叫《荷尔堡》的戏剧故事书做剧本,就这样,父子两人兴高采烈地演起戏来。他们头碰头地背台词,争执着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简直把自己当作了专业演员一样。爸爸滑稽的动作把小安徒生逗笑得东倒西歪,根本演不下去了!妈妈这时也情不自禁放下手里的活,来当他们的观众。隔壁的邻居们也被吸引来了,都笑这爷俩真是疯了!

  从此以后,安徒生就迷上了故事,迷上了演戏。那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对他来说,就像挪威古老神秘的森林一样吸引着他。为了演好戏,为了了解更多的故事,他疯狂地喜爱看书。这对他以后的童话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15节:大胆去玩自己的吧
  安徒生编的那些故事让孩子们着迷不已。原来他自己在童年时也是一个“故事迷”。是他父亲发现了他对于故事的天赋才对他加强“早期教育”;还是父亲做的那些木偶和讲的那些故事,使他对编织故事产生了兴趣?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你能像安徒生的父亲那样有耐心、有兴致吗?当捧着报纸心不在焉、为升职涨薪水烦闷的时候,你会愿意陪孩子去外面“疯”一会吗?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摆出一堆,安排你担任他(她)编的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时,你会有兴趣当个“临时演员”吗?如果没有,你就很可能错过培养出一个天才的剧作家或者伟大的演员哦!

  大胆去玩自己的吧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他在艺术上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海明威的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也是一个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尤其热衷于钓鱼和打猎。他的兴趣和爱好对儿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儿子的前途和成长,他也十分关心,并且为此花了不少的功夫和心思。

  他的教育方式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教育小海明威时既严格又灵活,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居住在橡树园镇,北部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密执安湖畔,那儿是一片景色优美而又气候宜人的所在。父亲引起了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美丽的大自然也使小海明威深深迷恋。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区,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小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动的,对什么事都好奇不已。小海明威就是这样。每当父亲出诊或者出门打猎钓鱼的时候,小海明威总是拉着爸爸的衣服央求着一起去,爸爸每次都答应他的要求,带上他穿越茂密的森林,趟过哗哗的流水,去拜访那些散落的村庄,小海明威大开眼界,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么新奇而又有趣,长途跋涉中他的体力和意志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渐渐地,小海明威迷恋上跟着父亲去出诊,他彻底成了父亲的小“跟屁虫”,父亲发现后觉得不妙,他觉得事事依赖父母对孩子成长不利,依赖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才能的发展。他觉得是培养海明威的独立能力的时候了。于是,在小海明威四岁那年,当他又缠着爸爸带他一起出门时,父亲拒绝了他,小海明威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不再喜欢带他一起出去了。他问爸爸:“是我做错什么了吗?”爸爸扶着他的肩膀,非常严肃地说:“孩子,你没有做错什么。爸爸只是想让你自己去活动。不要总是跟着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才会对你有好处!”说完,他给了小海明威一个鱼杆,并鼓励他说:“大胆去玩自己的吧!你肯定行!”从此海明威就开始一个人在山林和水边玩耍。后来,等他又长大一些的时候,父亲又给了他一杆猎枪。就这样在父亲的不断指引和鼓励下,小海明威开始了独立的玩耍时光,他很快就迷恋起并且擅长于钓鱼、打猎,以及探险。

  在大自然玩得久了之后,海明威又迷恋上了读书。父亲培养出的那些爱好伴随了他一生。他独立、喜好探索的性格也在父亲的引导下形成了。

  海明威的创作总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之中,他的作品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独立的精神得益于他那明智的父亲。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往往是在幼年时种下的“根儿”,有些人性格中的根深蒂固的依赖性是与父母早年的教育有关。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躲在巢穴里的鸟儿不能展翅高飞。家长如果对孩子包办一切,时时把孩子带在身边,就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失去锻炼的机会和独立发展的空间。相比中国的家长而言,欧美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他们往往对孩子只是进行指点和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实践,自己去大自然或者社会中领略知识、增长才干。这样的明智之举很值得中国家长借鉴。面对爱子或爱女,需放手时要勇于放手!
第16节:大自然中的探索童心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巨大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民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他几乎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成长得益于父亲严格而又得法的教育。

  他出身于一个豪华富贵的大家庭中,父亲是受人尊敬的一个智者。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父亲除了潜心研究印度宗教圣典和西方哲学书籍之外,还爱好旅游。

  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为他主持了成人仪式。仪式举行后,父亲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他当然愿意!

  他们到达的第一站宿营地是桑地尼克坦,那里空旷无涯,广阔的原野,坦露的荒地,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沟沟壑壑,在蓝天白云之下,像是一幅浓笔重彩的大油画。壮丽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尔,他第一次获得了在空旷的大自然里自由遨游的乐趣。他们继续向喜马拉雅山进发,沿途游览了许多地方,还特地参观了阿默尔特萨尔的金庙,和那些虔诚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锡克人的颂神曲。抵达喜马拉雅山麓时已是阳春3月,但山区的春天却是姗姗来迟,他们稍事休息之后,便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尔豪杰峰攀登。途中要经过几个7亩营地,他们或步行、或骑马、或坐轿。山路两旁,古松参天,春花初绽,云飞雾绕,鸟语声声,皑皑白雪在峰岭闪烁,山路自下盘旋而上,沟壑万丈,层林叠翠。这一切,对泰戈尔来说都宛如天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颗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这山区的美景之中了。他们到达德尔豪杰峰后,住在自己早已购置的小屋里。每当太阳从东方的峰岭喷射出万道金光时,泰戈尔和父亲早已在户外散步了,然后回到屋里读一小时英文,读完就到冰凉的水里沐浴,下午仍是读书,讨论宗教问题,晚上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高山美丽迷人的夜色。父子俩在那里整整度过了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这次旅游,使泰戈尔和喜马拉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给他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他后来称喜马拉雅山是“蛰居在心灵上的情人”。后来,怀着深深的眷恋,他曾多次攀登喜马拉雅山。1916年出版的诗集《飞鹤》,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这些游览活动的感受。以后,泰戈尔和他的父亲又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桑地尼克坦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幢住宅和一座花园,他们常去那里游览休假。他还在那里创立了植树节和开犁节,使当地植树造林蔚然成风。泰戈尔的生活已经与桑地尼克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通过在那里的许多实验活动,扩大和增进了对自己所热爱的大自然的亲近感,饱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熟悉了普通人民的生活情形,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对于人的成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印度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父亲正是这样培养他的儿子。攀越山峰、游览胜迹、长途跋涉、颂诗读书,这对于一个文学家的幼年来说,其意义不但是一段快乐奇妙的时光,更是一种受益匪浅的经历。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往往在一个人成人后显现出来。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父亲,引导儿子去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的胜迹,印度可能就不会出现那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带上孩子,去亲近山林,听听鸟鸣、闻闻花香,也可以去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博物馆,既让孩子品尝大自然的盛宴,也让孩子领受古人今人智慧的馈赠。快让他们走出鸟笼子一样的家,不要再让他们成天与电视机、游戏机为伴了!
第17节:与众不同的惩罚
  马克·吐温(l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从事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我们所熟悉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作品充满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辛辣无情的嘲讽,似乎是一个很尖锐冷漠的人。其实,在生活中,他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对孩子的教育就像他写的小说一样充满了幽默、轻松的情趣,却没有冷漠和尖锐。

  马克·吐温有3个女儿,他是一个非常慈爱的父亲,他把女儿们当作掌上明珠,家庭中常常充满了笑声,洋溢着温馨。从女儿开始懂事时,每当他写作累了,他就叫来女儿,让她们坐在自己的椅子扶手上,给她们讲故事。故事的题目由女儿选择,她们常不假思索地拿起画册,让父亲根据上面画的人或动物即兴编故事。马克·吐温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编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但是每次他都非常认真,从不敷衍。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父亲从来不摆出一副做长辈的架子,从不训斥女儿。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再重犯。只是,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与众不同。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颤悠悠地向郊外驶去,一路上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因此她们一路上唧唧喳喳说笑不停。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还要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苏西提出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犹豫了老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份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父亲,有这样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马克·吐温的女儿们幸福地长大了。

  马克·吐温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父亲。他的惩罚方式非常新鲜有趣,同时也非常奏效。他给女儿编故事的时候,和千万个父亲一样是慈爱的。但是,爱,也应该讲究方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像故事中的女儿那样哭哭啼啼、吵闹不休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头大一圈,束手无策呢?马克·吐温那种惩罚办法或许可以借鉴。其实,稍稍留心,我们也能想出许多办法,可能有的比马克·吐温还要高明呢。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小小的约法,或者共同协商一些什么事情,其实其乐无穷,既能帮助他们改掉坏毛病,又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乐于接受。
第18节:时间是我的财产
  牺牲时间给孩子讲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成名作为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1863-1869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873-1877年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关注,他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啊!在写作之余,他十分热衷于儿童教育。

  在教育家里几个孩子的时候,像其他父母一样,他对于他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完成好多部长篇巨著,他写作的时间是非常紧张和宝贵的。但是,他从来没忘记尽可能多地奉献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在孩子们的眼中,父亲是那么慈爱和蔼,有时候吃完饭后,父亲坐在壁炉前,一边抽着烟,一边给他们讲故事,父亲不用照着书来读,他的脑子里好像装满了故事,他用低沉的嗓音把他们带到一个遥远神奇的世界,那里的人物总是新鲜又有趣,情节离奇又吸引人。有时候,父亲给他们讲许多大自然中的有趣故事;有时候,又给他们讲发生在俄国、他们身边的穷人们的悲惨故事。不管是哪一种故事,孩子们总是会依偎在父亲身边,个个睁大眼睛凝神听着,常常听了还想听,缠着父亲再多讲一个。不仅给孩子们讲故事,天气好的时候,托尔斯泰会兴致勃勃地带上孩子们去野外,或者在自家花园里,给他们画画,然后教他们画。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跟着父亲,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什么是父亲不知道的。他们的小脑瓜中装满了问题,总是拉着父亲的手问这问那,托尔斯泰呢,尽管时间不多,有时还正在为作品苦思冥想着,但是,他从没有对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表示不耐烦,总是尽力去给他们解释、回答。

  后来,托尔斯泰不再只是给孩子们讲故事。他们大一些的时候,开始认字了,父亲就引导他们读书,并不是去让他们读什么大部头,强行地给孩子灌输什么知识,而是根据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在这方面,托尔斯泰毫无疑问是十分擅长的。他发现孩子们对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就一本又一本地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去读。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孩子们认字不多,看得很吃力,就不太感兴趣,但他知道这本书多么有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这本书描制插图。虽然他不是十分擅长画画,画得不是那么精致,但是孩子们却争着抢着看,看得津津有味。托尔斯泰的时间多么宝贵啊!但是,他觉得为孩子们多花一些时间,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是值得的!

  繁忙的大作家牺牲一些写作的时间,却换来孩子记忆丰富的童年,健康快乐的成长。谁说这是一种牺牲呢?孩子的童年不是只需要芭比娃娃和玩具汽车的陪伴,也不是只需要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儿童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直接参与,这样不仅能够使他们的智商得到及早的开发,培养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正常地发展情商。无论你有多少文件要处理,多少业务要谈判,多少朋友要应酬,请不要忘记家里的小宝贝,他(她)也需要你的时间。讲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不需要花费你多少时间和精力的。即使你没有托尔斯泰那样的滔滔不绝编故事的才华,也不会画什么插图,你的孩子也一样会用崇敬的眼神看着你,觉得你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爸爸或妈妈!

  时间是我的财产

  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

  歌德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一个诗人。他一生勤奋,争分夺秒地创作和思考,写了大量诗作与小说。

  歌德有个儿子,受父亲影响,也十分喜欢诗歌。十几岁的年纪,总喜欢抄抄写写,歌德有时候看着儿子抱着本不知谁的诗集摇头晃脑地念,很想和儿子“切磋讨论”一番,但儿子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很少和父亲讨论诗歌。有一次,在客厅里,他看到儿子捧着一本纪念册陶醉地念着,就走过去问:“有什么好诗?能和爸爸分享吗?”儿子歪头想了一下,倒没有拒绝。歌德一看,原来是儿子不知从哪儿摘抄了别人写的一段诗:
第19节:母爱影响孩子的命运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

  一分钟微笑,

  一分钟叹息,

  半分钟恋爱,

  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

  歌德看完后,眉头不觉一紧。年轻人啊,为什么会这样玩世不恭地对待人生呢?整首诗弥漫的是一种颓唐、迷惘的情绪。正想着,儿子得意地问到:“爸爸,怎么样?说得很有道理吧?而且,您看这用词,多简练,多精确啊!好诗!好诗!”歌德听罢,说道:“给我拿回房间好好琢磨琢磨好吗?”儿子以为父亲深深喜欢上这首诗了呢,大手一挥,爽快地说:“没问题!”

  回到房间后,歌德不禁忧心忡忡,儿子受这种人生观的影响,长久下去,岂不是要堕落?不行!我也来写一首诗奉劝儿子!他思索了一会,摊开儿子的纪念册,提笔写道:

  一分钟有六十秒钟,

  一天就超过了一千。

  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

  人生够有多少贡献。

  他又来到客厅,把自己的诗拿给儿子看,他跟儿子低声讲解:这两首诗,是两种计算时间的标准,反映了两个人对时间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把一生只当作两分半钟的人,实际上是游戏人生,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浪费宝贵的时光,等到老去的时候,除了徒然后悔,还能拥有什么呢?而用每一分钟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工作,将会拥有丰富的时间,比那些用年月日来计算时间的人,能做出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更何况那些把长长的一生看作只有两分半钟的人呢?

  歌德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儿子积极向上的人生的期望。他这样教育儿子,而且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珍惜时间、勤奋上进的人。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他直到将近84岁那年,在临死前,还伏在桌子上写作。这位伟大的诗人用自己的诗歌教导儿子,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对儿子的教导。

  像歌德这样的大诗人,用诗歌教育孩子,真是恰如其分。珍惜时间,这是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古人为我们准备了很多诗句和谚语,孩子们可能早就听得厌倦了。当你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老话时,他(她)可能马上就会皱起眉头捂耳朵。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可以换一种贴切又有趣的方式呢?或许你觉得写首诗太为难了,那么,和孩子玩一种游戏,搜集一些歌曲,画一幅画……通过这些新鲜的方式,把珍惜时间的道理寄寓其中,他们应该会更乐意接受。时间之宝贵在于它易于流逝,往往年幼的孩子体会不到这种流逝,因为他们经历的时间不多,也无法深刻认识时间之宝贵。所以我们要开动脑筋,找些巧妙的方法去告诉他们--珍惜时间。

  母爱影响孩子的命运

  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法国大作家雨果从小就非常喜爱写作,母亲对他的这一爱好非常支持。在母亲的鼓励下,小雨果的写作从小就显露出锋芒。

  有一年,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征诗大赛。小雨果和母亲既盼望又激动,正当他全力为参赛创作新诗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病倒了,而且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小雨果着急得干什么都没有心思,于是,只好把一首从前写的、自认为不是写得最好的《凡尔登贞女》送去参赛。在小雨果焦急的等待中,几天后,母亲从昏迷中醒来,一看见小雨果,就立即询问他参加征诗大赛的情况,小雨果吞吞吐吐告诉了她实情。在病榻前,母亲用无力的手拉住儿子的手,轻声地说:“维克多,你不该在难处面前退却。记住,永远不该。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别奖,你要把你创作中最好的诗送去。”母亲说话的声音很小,但小雨果听得出来,那话语中却包含着她的深切期望。但雨果还是感到有些为难,低着头,担心地对母亲说:“但是,恐怕来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没想到母亲的眼睛里散发着光彩,她的声音大了起来:“不,好孩子,来得及。今晚就写,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妈妈最不喜欢碰到难事就畏缩的人。”小雨果抬头看着母亲,她的眼睛里满是鼓励和信任,还有期待。他不再犹豫,坐在病重的母亲身旁,在母亲压抑着的咳嗽声中不停地写着、改着。一夜之间写了120行诗。
第20节: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在母子共同的期待中,半个月后,这120行诗使维克多·雨果得到了“金百合花”特别奖。《凡尔登贞女》也同时被评为“金鸡冠花”奖。儿子的成绩是母亲最好的补药。雨果母亲的病,果真很快就好了。小雨果感到满足极了。

  获“双奖”的事情很快就成为过去,但是母亲“要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别奖”的坚定话语,却一直在雨果脑海中萦绕,一直激励他更加勤奋地投入文学创作。1820年2月,美文研究院又组织征诗大赛,雨果的《摩西在尼罗河上》又被评为“金鸡冠花”奖。按照美文研究院的规则:凡一人连得三次诗奖的,都有资格被聘为院士。这样,雨果这个年仅18岁的小伙子竟成了研究院的院士。当雨果兴奋地回家把这一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紧紧抱着儿子,噙着眼泪半天说不出话。1821年,当法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时,雨果和当时法兰西研究院的许多老院士一起,被邀为该会会员。这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而更感到自豪的是他亲爱的妈妈。从此,这位刚刚20岁的年轻人,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引起了法国文坛的瞩目。母亲的心血和期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后来,雨果相继创作了《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名著,成为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母亲的教育能影响和创造着孩子的命运。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是雨果的骄傲,而这位闻名于世的作家--自己的儿子确是雨果母亲的最大骄傲。有些时候,母亲就像是孩子的上帝,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最为熟悉、最离不开的,就是母亲。母亲对儿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的不息动力,从而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你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期望?你怎样对待孩子属于自己的那份爱好或者天赋?其实,无论是多么高明的钢琴老师、多么知名的舞蹈老师,对于孩子成为音乐家或者舞蹈家所起到的作用,都比不上你的十分之一呢!或许你不相信,但是事实上,不论古今中外,母爱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最优秀的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还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罗伯斯庇尔》。罗曼·罗兰虽然是以其文学创作闻名于世,但是众所周知,他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最为著名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就是一个音乐家的一生。他从小就十分喜爱音乐,他曾说过:“在我生命的历程中,音乐占有了我,它是我最初的爱,也可能是我最后的爱,我像女人爱孩子一样爱它。”

  这种对音乐的深挚的爱好,一方面或许是天生的,一方面来源于母亲的启蒙和支持。罗曼·罗兰出生成长在法国外省的一个小城市,虽说家里并不穷困,却没有很好的学习音乐的条件,他没有像巴黎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样,从小就有音乐老师。但是,当母亲发现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之后,便尽自己的能力去教他弹琴,虽然母亲技艺不高,但是,却给了儿子许多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他对于音乐的兴趣更为浓厚了。这对于孩子音乐天赋的启蒙,是十分重要的。

  后来,他们举家搬迁到巴黎,母亲这时发现孩子不仅对音乐有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很高的天赋。这时候,她是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子有这样的天赋,想好好让他发展;发愁的是会不会耽误他的学业。犹豫了一阵子,她最终被孩子对音乐强烈的渴望打动了,她决定支持儿子学习音乐。但是令她为难的是,一时没法给儿子找到合适的学习音乐的专业场所。在巴黎,她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可托,也缺乏关系。

  但是这位母亲锲而不舍地为儿子寻找着老师和学习音乐的地方,她生活的重心几乎就是打听这些。只要一听说哪儿有音乐家,她就想尽办法送儿子去学习,往往她的诚心打动了老师,儿子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一段时间以后,她惊喜地发现儿子的琴艺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教过他的老师。她想,必须为儿子寻找更好的老师了。这时,她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学琴的一个老师,就住在巴黎,叫约瑟芬·马丹,这位钢琴家不仅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而且还认识著名的作曲家肖邦。于是,她便去拜访自己小时候的这位老师,恳求她指点儿子。果然,后来,罗曼·罗兰从她那儿受益匪浅。

  平常的日子,母亲还从并不十分宽裕的家用中拿出钱来,每星期给儿子买一张夏特音乐会的门票,让他去听音乐家巴德鲁、科洛纳、拉穆勒的演奏。多年以后,罗曼·罗兰回忆起来,还非常感激母亲每周给他的这三个小时,让他完全忘记了一切。在这三个小时中,他为莫扎特无邪的快乐、贝多芬的雄伟强大、普格的温和所深深吸引。在这儿他还领略到巴黎最新的音乐信息和音乐知识。
第21节:世界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罗曼·罗兰曾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母亲使他的天赋得到及时的教育和完善,虽然他后来没有成为一个音乐家而是文学家,也使得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的父母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兴趣培养和天赋启蒙的重要作用,梦想着孩子成为钢琴家、小提琴家的父母不在少数。但是你能否也像故事中的母亲一样为儿子的爱好遍寻名师、费尽周折呢?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要发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必须及时利用家庭实际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名师出高徒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以上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其作品以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莫泊桑并没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他的父母感情不和,父亲是一个商人,而母亲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可怜的莫泊桑出生之后不久,他的父母就分居了。莫泊桑跟着母亲生活,他们住在海边的一座别墅里。幼年的莫泊桑还体会不到家庭不幸的痛苦,整日无忧无虑,又聪明又活泼,母亲看在眼里,非常欣慰。

  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并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她亲自教他读拉丁文,启发鼓励他写诗。但是,她常常看着儿子出神地想,仅仅靠自己教育儿子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儿子成才,必须给他找一个好老师。这样,也可以弥补她因为没有给儿子一个幸福家庭的愧疚。

  于是,母亲开始到处打听,给儿子寻找一个好老师。莫泊桑的舅舅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和当时的大文豪福楼拜曾是好朋友。由于这层关系,莫泊桑的母亲也和福楼拜比较熟。她有一天忽然想,如果让福楼拜来做儿子的老师,多好啊!但是,他哪能轻易就给一个普通孩子做老师呢?母亲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决心尽最大努力,争取让福楼拜教导儿子。于是,她开始加紧对儿子学习的指导,培养他对文学更深的爱好。不失时机地鼓励儿子多写东西,而儿子一旦写了,她就仔细地保存下来,哪怕有时只是一些散乱的片断。因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给福楼拜看,得到他的指点。莫泊桑看到母亲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不好意思写一些敷衍了事的诗歌或文章给母亲留着--那样实在太丢脸了!因此,他常常独自在房间里苦苦思索,或者去海边散步寻找灵感,或者读一些大家的作品充实自己。就这样,他的写作进步越来越大。

  没有找到福楼拜做老师之前,母亲为儿子找的老师叫布耶,也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人物,并且,他和福楼拜也是好朋友。莫泊桑的母亲的一番苦心,老师布耶时常看在眼里,非常为之感动。他有一次正好要去拜访福楼拜,想到莫泊桑母亲的心愿,他就带上了孩子一起去。临行前,母亲把莫泊桑的作品挑出一些让他们带上,希望可以得到大师的指点。果然,到了福楼拜家以后,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这些诗作,和他们一起分析,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他还爽快地答应收莫泊桑做自己的学生。

  莫泊桑欢快地跑回家,兴奋地告诉了母亲这个好消息。母亲一边在胸前划着十字,一边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是啊,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后来,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点之下,莫泊桑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

  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师生之谊,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段佳话,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隐含着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呢!纵观古今中外,有所作为的人大多都有一两个好老师的教导。遇到好老师不仅仅是靠运气,有时候还需要像福楼拜的母亲这样,努力去争取。如今的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协调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就撒手不管不顾的做法,实在是很落后、很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当然,也有很多父母非常重视为孩子选择老师。比如趋之若骛地让孩子去重点学校,有时候甚至不惜想尽一切办法,花再多钱也不心疼。这种心情,和莫泊桑的母亲如出一辙。但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好的老师,还需要有冷静理智的眼光。不是仅仅追求“重点”那么简单!结合孩子自己的特点,为他选择合适的老师和环境,才是明智之举。
第22节:婴儿时期的“音乐”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都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但他们都很喜欢音乐,但他们却在无意之中培养了柴可夫斯基敏锐的节奏感。柴可夫斯基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父亲使我在婴儿时期就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这是我走上音乐道路的起点。”

  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出生在俄国沃金斯克,那是一个金属工业城。他的父亲在矿区工作,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家里没有一个人拥有艺术的才能。但是,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父母对柴可夫斯基的出生非常欣喜,夫妻俩对这个儿子呵护备至。每天,父亲去上班以后,母亲就在家照看尚在襁褓中的柴可夫斯基。他的母亲是一个温和、体贴、美丽又深具教养的女性。有时候,小小的柴可夫斯基会大声哭闹,这时,母亲就一面哼着乡土味十足的俄罗斯民歌,一面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小屁股。很多时候,还是婴儿的柴可夫斯基就在母亲哼着的这些有着和谐节奏的“乐曲”中安然入睡,进入甜美的梦乡。

  黄昏的时候,小柴可夫斯基醒了过来。在摇篮里他一边玩着他的小玩具,一边听着外面“的笃、的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那是他的父亲下班回家了。久而久之,每当他听到“的笃、的笃”的马蹄声时,他就会随着那马蹄声挥动着胖嘟嘟的小手臂,仿佛是在欢迎父亲回家。他的父亲一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摇篮里的儿子抱起来逗他玩耍。父亲把小柴可夫斯基抱在双腿上,一面嘴里发出摸拟马蹄的声音,一面轮流交换起左、右腿,抱着儿子东摇西晃,上下颤动,对小小的婴儿来说,这真是一种美妙的节奏。这些小小的音乐游戏与母亲的催眠歌一起,使柴可夫斯基从小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柴可夫斯基从小就个性内向,缺乏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所以,家庭一直是他生活的重心之一。柴可夫斯基从小和家人的关系很好,尤其和母亲、妹妹和弟弟的感情最密切。母亲是柴可夫斯基最依赖的人。在他受到挫折的时候,母亲总是给他适时的安慰,平复他的心灵。但是,柴可夫斯基怪异的脾气随着年纪日渐增长。但,从小由父母那里受到的音乐熏陶,使得他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他少年时期,常到父亲工作的矿山附近的一所东正教堂玩耍,最爱听节奏分明的赞美诗歌曲,从中吸取了不少音乐养分,这为他以后创作节奏明快的芭蕾舞曲《天鹅湖》打下了基础。还有一次,他的父母发现他能够把家乡圣彼得堡音乐会上听来的旋律用钢琴弹出来。为此,他的父母相当惊讶,于是他们决定送柴可夫斯基去上正式音乐课程。由于他有过人的听力,自然使他在音乐造诣上有所成就。1863年,柴可夫斯基放弃了主修的法律,全力攻读音乐,在音乐世界中寻找乐趣与满足。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并非有意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但他们在唱催眠曲和逗孩子乐的过程里,无意之中培养了孩子敏锐的节奏感,形成了柴可夫斯基最初的音乐记忆,并走上了音乐道路。

  我们都明白教育要早抓的道理,因此,从孩子还在孕育期,父母就开始对他(她)进行有益的胎教,这种做法是科学并且有效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孩子从降生时起,虽然对他周围的世界还是一无所知的,但他(她)具有潜在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需要为人父母者进行挖掘和引导。任何一个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才逐渐了解这个世界的,而婴儿的可塑性是人的任何一个阶段中最强的,如果你希望培养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不妨经常放一些好听的歌曲或者古典音乐给他(她)听,甚至自己不时在家里哼哼唱唱,给孩子营造一个音乐环境,让孩子生活于其中;如果你想孩子对美术感兴趣,不妨经常给他(她)看一些色彩斑斓的图画,给孩子营造一个美术氛围。
第23节:“坏学生”的天赋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地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而且他为此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毕加索《格尔尼卡》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容忍孩子一错再错的缺点,也不是盲目地溺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因为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讥讽他,都可以遗弃他,而作为父母的你却不能,只有你能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尽可能地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他没有毕加索那样的天赋,也至少给他一个没有阴霾、充满阳光的心灵啊!

  勇敢地跳自己的舞蹈

  伊莎多拉·邓肯(1877-1927),美国女舞蹈家、编导、教师,现代舞的先驱。她是一位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新女性,毕生从事舞蹈改革与创新,她的实践和理论对当时和后来的舞蹈艺术发展都有很大影响。邓肯的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从小就给予她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她的舞蹈志趣。更值得称道的是,她的母亲一直关爱和支持着她,给了她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让邓肯学会真正地生活,勇敢地追求艺术。邓肯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无疑受到了母亲巨大的影响。
第24节:勇敢地跳自己的舞蹈
  母亲本来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后来,她发现丈夫并不像她心目中期望的那样完美,便离了婚,独自带着四个孩子闯荡世界。从那时起,她彻底抛弃了天主教信仰,坚定地信仰无神论,并成了鲍勃·英格索尔(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无神论倡导者)的信徒,还时常将英氏的著作读给孩子们听。

  邓肯的母亲认为所有的矫情做作都是极其荒谬的行为。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她就给孩子们讲圣诞老人是怎么回事。有一次,过圣诞节,老师给大家分发糖果蛋糕时说:“孩子们,看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结果小邓肯站起来很庄重地对老师说:“我不相信你说的话,从来就没有什么圣诞老人。”老师非常生气,说:“糖果只发给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小邓肯坚定地说:“那我不要你的糖果。”老师听了更加生气,命令邓肯走到前面坐在地板上,以示惩罚。小邓肯走到前面,站在那里,转身面对全班同学发表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著名的演讲。她高声说道:“我不相信谎话。妈妈告诉我她太穷了,当不了圣诞老人;只有有钱妈妈才能打扮成圣诞老人送礼物。”

  老师一看“罚坐”这一招不行,就罚小邓肯站在墙角。小邓肯虽然站在了墙角,但仍然扭过头大声说:“就是没有圣诞老人!就是没有圣诞老人”最后,老师对她毫无办法,只好把她打发回家了事。在路上,她还一直叫喊:“就是没有圣诞老人!”对这次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小邓肯一直耿耿于怀,她想:难道就因为我讲了真话,便不发给我糖果,还要惩罚我吗?她向妈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问妈妈:“我说错了吗?没有圣诞老人,对不对?”妈妈回答说:“没有圣诞老人,也没有上帝,只有你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才能帮助你。”那天晚上,小邓肯坐在妈妈脚下的地毯上,妈妈给孩子们朗读了鲍勃·英格索尔的演讲词。

  每到晚上,邓肯的妈妈都会坐在钢琴前,一弹就是几个小时。孩子们作息没固定时间,母亲也从不用各式各样的规矩来约束他们。有一次,母亲好不容易凑够了一笔钱把邓肯送到三藩市一个著名的舞蹈教师那里去,谁知,邓肯只学了三次就再也没有去了。她告诉母亲,老师教的舞蹈在她看来全是些没有生气的柔软体操,和自己理想中的跳舞完全不同。母亲听完后,不仅没有责备她,反而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舞蹈才可以真正地表现自己,那么就勇敢地去跳自己的舞蹈吧。女儿,自由地表现艺术的真理,也是生活的真理。”

  邓肯的母亲对物质生活毫不计较,她教育孩子们要看淡身外之物,对房子、家具和各种用品等都不要太放在心上。母亲的言传身教对邓肯影响很大,邓肯终生都没戴过一件珠宝。因为母亲告诉她,这些东西都是生活中的累赘。正是受母亲追求美好和不甘平庸的精神影响才使邓肯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邓肯在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一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应该从小时候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教育',恰恰使孩子变得平庸,剥夺了他们展现和创造美的机会。”放手给孩子自由,让他们释放心灵,表现自我,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种种束缚,这个不能做,太危险,那个不能碰,细菌太多,给孩子订下种种“清规戒律”,结果孩子也许越来越规矩,但也越来越缺乏生气。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要塑造他们独立思考、自由不羁的心灵。也许你的孩子是个艺术家或科学家的胚子,千万不要用你的“清规戒律”抹杀了他(她)自由的天性啊!

  实现美好的梦想并不难

  索菲娅·罗兰,久负盛名的意大利红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1961年,因出演《两妇人》而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罗兰在从影的三十年中,已在七十多部影片中扮演了各类妇女的形象,如《意大利式的结婚》《向日葵》《旅程》《香港女伯爵》《黄铜靶》《火力》和《血仇》等影片,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第25节:实现美好的梦想并不难
  索菲娅·罗兰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那坚持梦想的伟大母亲。索菲娅1934年生于罗马的一个小乡村,她的童年非常不幸,作为一个私生女,常常遭人歧视。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常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后来,母亲在一家酒店里替人弹钢琴,挣些钱来养活女儿。但母亲一直梦想着把女儿塑造成材,开始她想让女儿学钢琴,将来作一个钢琴家。但是,很快她发现学钢琴是富贵人家孩子才能实现的梦想,她根本无法满足女儿学琴的最基本条件。

  虽然这样,母亲还是对女儿满怀期望。终于,机会来了。她听人说那不勒斯在举行少女选美比赛。她激动地跑回家,鼓励女儿去试试。索菲娅从来没有想过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而且,她愁眉苦脸地对母亲说:“参加这样的比赛,必须要穿什么午后礼服、晚礼服,你看看咱们家,从哪儿去弄那些昂贵的衣服啊!”母亲也正为这事发愁,但是她坚定地对女儿说:“别着急,我们一定能想到办法。”忽然她想到一个法子。她从自己的针线袋里找出一些零碎的布料,凭着自己的想像,精心缝出了一件褐色的哔叽服。她骄傲地把她展开给女儿看时,女儿惊叫道:“妈妈!你太神奇了!这是一件多么好的午后礼服啊!”接着,她“噌”地一下把家里的粉红色窗帘扯了下来,索菲娅忍不住又叫了起来:“妈妈!你……”过了一会儿,女儿又在狂喜中发现一件晚礼服完成了。妈妈得意地看着女儿,说:“美丽的公主,试试新装吧?”索菲娅高兴极了,穿上之后,非常合身。可是,不久,她们又立即发愁了。衣服是有了,可是鞋子怎么办?如果能有一双白皮鞋,该是多么搭配啊!可是家里,只有母亲弹钢琴时穿的一双黑皮鞋。母女俩坐在那儿,都蔫了。沉默了一会儿,母亲忽然眼前一亮,说道:“我有办法了!”她找来白油漆,把自己那双唯一的黑皮鞋刷了两遍,一双耀眼的白皮鞋就这样诞生了!女儿穿上它,和衣服相得益彰,简直美极了。

  索菲娅就穿着这些服装走上了选美的擂台。她的气质和美貌征服了评委,她被选为大海皇后的十二个女儿之一--海的公主。母亲坐在台下,激动得不能自已。她下定决心要把女儿培养成一个演员。而这也是索菲娅的梦想。

  不久以后,母亲克服重重困难把女儿送进了一家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但是这家末流的学校只能教给女儿怎样挤眉弄眼。这时候,她又听说一个庞大的美国摄制组要来罗马拍片,并且要招临时演员。母亲马上找到女儿,陪她去罗马应试。这次,索菲娅又被选中了,而且这次成功非同寻常,她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最深刻的教育。母亲的坚持梦想使得索菲娅从一个饥寒交迫的贫穷少女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影星,其中的坎坷一定不可胜数,然而来自母亲的鼓励和支持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在母亲的引导和支持下,她成为人生道路上成功的跋涉者,最终实现了她和母亲共同的梦想。她曾说:“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年幼孩子对母亲深切的需要。”作为母亲,我们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但却有责任帮助孩子走上通往梦想的人生之路。你是一个对孩子抱有梦想的母亲,还是面对生活的重压早已失去梦想了呢?不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需要来自母亲的支持和鼓励,那是他们信心和勇气的来源。

  损己利人的人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杰出的诗人。

  毛泽东的母亲毛文氏,忠厚贤慧,给毛泽东一生很大影响。因此,毛泽东非常尊敬和爱戴她。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虽未曾念过书,但佛教思想对她的影响极深。佛教讲慈悲、布施、平等、博爱,这些思想在毛泽东母亲身上有完整的反映。她心地善良,对贫苦人富有同情心,经常瞒着丈夫给贫苦乡亲接济粮食。在饥荒时,穷人乞讨,她更是多加布施。毛泽东有个堂叔生活非常困难,父亲毛顺生想“乘人之危”买下他的水田,这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并且母亲常带着毛泽东偷偷去接济这位穷本家。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耳濡目染,无声无息地渗入了他幼小的心灵,使毛泽东从小就对弱者极具有同情心,并与母亲一样经常帮助别人。
第26节:伟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可能是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这段时间多读点书,于是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学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的样子。她不由地担心儿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便细细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老老实实地告诉母亲:“妈妈,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家里很穷,每天都没有午餐吃。我见到他总是挨饿。于是我就想自己带午饭去,好和黑皮伢子两个人匀着吃。”文七妹听到儿子的这番话,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告诉儿子说:“你应该早一点告诉我。你这样做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但是以后要带够两个人的午饭,免得两个人都半饥半饱的。”此后,文七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饭菜也越来越丰盛。

  母亲这种乐于助人、损己利人的品行,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一直到他成为伟人之后,他仍旧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解放后,毛泽东经常给父老乡亲和师友,尤其是生活困难者多次寄钱。还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许多礼物。而他自己则节衣缩食,吃穿很普通,生活相当俭朴。这些无疑是幼年受母亲影响的缘故。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笑容何处寻。

  这是文七妹去世后,毛泽东为母亲写的挽联,抒发了他对母亲的无比爱戴和无尽哀思的感情。母亲对毛泽东从小就进行的德育教育与熏陶使他一生都受益无穷。读完这个故事,想必家长们都知道了伟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吧。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犹如众星捧月般,这时父母就需要警惕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自私的倾向。我们的身边总是会有一些弱者,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的呢?如果一个人幼年能热心助人,懂得“爱的奉献”,那么当他(她)长大成人后,一旦知道了是非大节,自然而然也就能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了。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是做人的资本,是做个好人的基础,而家庭则是培养道德的第一个学校。作为父母,就需要努力塑造好自身的形象,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表率。

  父亲的道歉

  邓小平(1903-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精力充沛、乐观向上,喜欢社交的人。邓文明乐于同人交往,在调解地方争端时处事公道。在家里,他严格而又谦和。他对孩子们的训诫是严厉的,但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仍愿意倾听他们的陈述。邓小平似乎继承了他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

  在邓小平还年幼的时候,父亲就把他送到一个老式私塾接受教育。两年以后,邓小平七岁时,转到一所新式小学就读。他从早期起就学习了现代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地理,并且学的是白话文,而不是过去一直使用的文言文。邓小平儿时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喜欢和同学们玩游戏,而且学东西非常快。他读书只朗读三遍便能够记住并背诵出来。他也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即使有些事情是违反传统道德的,做了会受到惩罚,他还是无所畏惧,照样去做。

  邓小平8岁时,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和他很要好的同学因为妹妹生病又无钱看医生而急得哭了起来。第二天一早,邓小平一走进教室,就立刻跑到那位同学身边,悄悄塞给他5块银元。这5块银元是邓小平从父亲的钱箱里偷偷拿出来的,在当时这笔钱可以买到500斤谷子,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第27节:你会关心他为什么犯错吗
  过了好几天,邓文明发现钱箱里莫名奇妙地少了5块银元,非常生气。他把全家人包括佣人都叫来打算彻查此事。父亲还没开口,邓小平很自觉地站了出来,并主动地把一根棍子递给父亲。邓文明以为儿子拿钱去乱花掉了,一生气顺手接过棍子就把邓小平打了一顿。邓小平一声没吭地挨完了打,父亲见状,也渐渐消了气,并觉得事情很蹊跷。他把邓小平找来,想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邓小平这才把事情原委详细地告诉父亲,他说:“同学的妹妹生了很严重的病,他家很穷,没钱看大夫……”还没等小平把话说完,父亲就把他拥在怀中,高兴地说:“儿子,你做得对,父亲错怪你了。我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打你一顿。但是为什么我惩罚你的时候,你不把事情的原委早点告诉我呢?”小平说:“我的行为还是属于偷窃,您告诉过我,小偷是应当受到惩罚的,所以我应该挨打。”父亲摇摇头说:“儿子,你能主动帮助别人,而且很诚实,这是对的。但是,遇到了急难的事情而不信任自己的父亲,那就不对。你要拿钱帮助同学,应该先跟父亲说。”小平点点头。父子俩相视而笑。

  不久,邓文明为了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把他送进广安城新成立的中学。几年后,这个有远大抱负和爱国心的父亲把儿子送去法国“勤工俭学”,从此,邓小平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当你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时,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关心他为什么犯错吗?你会追究原因吗?当你发现错怪了孩子时,你会向他道歉吗?一些家长可能会担心,给孩子道歉那不是会让自己威信扫地吗?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呢?实际上,向孩子道歉是在向孩子表明,你尊重他(她)的情感,还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重要的是应当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邓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既表扬了儿子,也指出了儿子的不足之处,同时还作了自我检讨,给儿子作出了一个表率。殊不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榜样力量是异常巨大的。

  当然,父母弥补自己过失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拥抱一下孩子,或者与孩子推心置腹地谈一谈等等。这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很优秀,很可爱的。

  勤劳是成功之母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1927年4月,李大钊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李大钊幼年就丧失父母,孤苦伶仃,靠祖父李如珍抚养。李如珍青年时闯过关东,很有见识。他具有爱国心,不满清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深受乡民尊敬。这一点,对幼年的李大钊颇有影响。成人以后,李大钊对祖父的教育也一直永志不忘。

  李大钊出生时,李如珍已经六十多岁了。由于大钊父母早丧,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祖父李如珍也是一个读书人,他对孙子十分喜爱,但管教也非常严格。从三岁起,李大钊就随祖父识字读书,白天教,晚上问,直到学会了才睡觉。有时祖父带他到亲友家,他就把人家门口的对联背下来。在村子里玩,就认村里的一些碑文告示。由于他专心学习,到五六岁就有一定识字能力了。

  李大钊七八岁时虽然已入私塾读书,但仍然非常顽皮。那时,他家对面有一座庙,经常有一群不务正业之徒聚集在那里赌博。祖父李如珍担心孙子染上坏习气,一再警告孙子不许去那里玩。有一天中午,到了吃饭时间李大钊却迟迟未回家。祖父在家里等得十分着急,便忐忑不安地朝那座人声鼎沸的寺庙走去。果然不出所料,淘气的孙子夹在一群小孩中,正在那里看热闹。祖父气坏了,扭头就回家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大钊偷偷摸摸地回到家中,蹑手蹑脚地坐到桌旁去吃饭。可是,他看到一向和蔼的祖父板着脸,很严肃,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悔不该去看那些人赌博。吃饭期间,祖父一直沉默不语。吃完饭,祖父把李大钊叫到身边,问道:“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啊?”“我刚才看'扔玩儿'去了。”李大钊老老实实地回答。“看'扔玩儿'很热闹吧?”祖父又问道。“嗯,是很热闹。”李大钊小声回答。祖父点了点头,说:“是呀,看'扔玩儿'比在家里坐着读书写字要热闹得多啦!可我平常嘱咐你的话,你全忘了吗?那些人空长着一双手而不劳动,满身铜臭味。我不让你去那里,你偏去,你说该罚吗?”于是,祖父便让李大钊到屋顶上去翻麻。
第28节: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
  那时正值七月伏天,屋顶上的麻又厚又密,李大钊吃力地翻着,很快就汗流浃背。李如珍虽然疼爱孙子,却决不姑息他的点滴过错。李大钊的表姑看到这种情况,心有不忍,来向祖父说情,他才把孙子从屋顶叫下来,教导他道:“以后可要好好读书啊!不要再去那里看热闹了,要是迷上赌博,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出息了。”接着又心疼地为孙子擦去汗水,倒水给他喝。

  从此,李大钊不忘祖父的教诲,认为劳动可以锻炼意志,消除恶习,以后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和子女。

  培养劳动习惯、远离恶习,这就是李大钊翻麻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在当今社会可谓比比皆是,可是,总有一天,他们要脱离父母的羽翼自立于人世,那时,又有谁能替他们做家务活、做一些日常的劳动呢?我们的家庭教育绝不是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帮助他们养成劳动的习惯并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这是让你的孩子能立足于世的必备教育。

  作为父母,不知道你有没有调查过你的孩子生活在怎样一个环境中呢?有没有了解一下你的孩子都结交一些怎样的朋友呢?有没有注意过孩子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呢?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和结交的朋友都将对他(她)的成长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如果你过去没注意过以上那些问题,那么不妨从现在起留意一下,让你的孩子在一个健康的、远离不良习惯的环境中成长吧。

  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原籍海南岛文昌县,一生多彩多姿,他的身世背景、他的远渡重洋、他在上海十里洋场的发迹,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办了华美印书馆,协办了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887年,宋耀如与培文女子高等学堂毕业的名媛倪桂珍结婚,生有三女三子,他们便是名闻中外的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宋氏家族对于近现代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上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那么,这三位杰出的女性是如何被教导出来的呢?

  宋家的孩子还在爬行和学步阶段,宋耀如就鼓励他们:“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孩子们果然不哭,跌倒了爬起来再走。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玩笑”,宋耀如却回答:“老兄错了,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孩子们渐渐长大。有一天,宋耀如特地选择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等人去龙华。他不让孩子们参观龙华古刹,却让他们丢开手中的雨伞,站在古塔下淋雨。宋耀如指着高高耸立的龙华塔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将来投身革命,就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宋耀如带头跑了起来,孩子们紧紧跟着父亲,有的孩子不小心在泥泞中跌倒了,却迅速地爬起来再跑,无一肯落后……

  还有一次,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他慈爱地对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父亲又笑着对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长大以后,庆龄真的成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又意志坚强、面对邪恶势力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第29节:不要锋芒毕露,盛气凌人
  宋耀如夫妇都很爱孩子,认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而决不可以把他们当作珍珠玛瑙那样地去爱。玉器是细琢出来的,才干是苦练出来的。他们主张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小皇帝”、“小太阳”,全家老小都围着他们转圈圈,他们如温室中的花朵,安全娇艳,但无比脆弱。等他们渐渐长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危机重重,我们不能不担心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们是否能经历温室外的狂风暴雨,不能不担心他们脆弱的身体和心灵能否渡过人生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身为家长,与其为孩子挡风遮雨,不如让他们从小经受暴风雨的洗礼,让他们跌倒了学会自己爬起来。无疑,大自然中的野花野草比温室中的花朵更具有生命力。

  地上的鸡毛掸子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别号抱一,我国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杰出教育家、政治家和诗人。著有《中国商战失败史》《中国教育史要》《黄海环游记》《八十年来》,诗集《天长集》《红桑》。

  作为一个教育家,黄炎培十分关心儿女的成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他的儿女们得到了健康成长。他们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深厚至极。

  黄炎培对子女非常关心和爱护,但不许孩子们乱用钱。他和妻子也从来不乱给孩子们零用钱。而且要求孩子们花钱一一要记帐。直到孩子上了中学,手中经常也是只有少量的钱,有一块银元就是多的了。但是,对于孩子们帮助贫穷困难的同学,他们不仅不反对,有时还给一些资助。他们还教育孩子们诚实,不说谎话、假话和大话。

  一天晚饭后,黄炎培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屋里做游戏,便独自走到楼上的书房里。他突然灵机一动,把一个鸡毛掸子故意扔在地上,然后冲楼下喊道:“孩子们,赶快上楼来,爸爸有事找你们!”

  听到爸爸的呼唤声,大女儿急急忙忙往楼上跑,她怕踩坏了地上的掸子,便绕了一个弯跑到爸爸身边。小儿子也不甘示弱,径直地往前跑,看到地上的掸子,猛地迈了一大步,得了个“第二名”。小女儿看到哥哥和姐姐已捷足先登,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屋门口,发现地上的掸子挡住了去路,一气之下用脚把掸子踢开了。

  黄夫人不知道丈夫的用意,以为真有什么要紧事,也跟上楼来。她一眼看见地上的掸子,便弯下腰轻轻地把弹子捡起来,放回原处。

  “爸爸,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问父亲。“为了掸子的事。”黄炎培很严肃地说。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父亲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刚才掸子在哪里?”黄炎培问。“在地上。”孩子们回答说。“那么,是谁把它捡起来的呢?”“是妈妈。”“为什么你们就不知道把它捡起来呢?”父亲接着问道。孩子们沉默了。黄炎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几个孩子不大懂规矩,看到东西乱扔也无动于衷,而你们的妈妈却能不假思索地就把它捡起来放回原处。看起来这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你们在作风上与你们的妈妈有很大的差距。你们的妈妈长期操持家务,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可你们却什么事情都依赖大人,这怎么可以呢?记得我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你们的祖母在临终前把我叫到床前,痛心地对我说:'你看,有谁像你这样闲荡日子呢?公公怎样?婆婆怎样?爹爹怎样?农民们一个个忙得怎样?只有你,既不认真读书,又不好好做事,怎么对得起人呢?'这番话,我至今难忘。我希望你们也要记住祖母的遗训,从现在起就学着做家务,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长大了才能为国为民做实事。”孩子们听着父亲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孩子们都争着帮妈妈做事情,努力学着生活自理,各方面都进步得都很快。

  黄炎培先生曾给儿子写了一则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前四句,他告诫儿子,做人一定要追求真理,不被纷杂的邪说所诱惑,以致误入歧途。中间四句是对儿子日常的要求。事闲的时候,最易养成慵懒的恶习,要警策自已,抓住时间,勤奋用功,切莫荒疏了学习;事忙繁杂的时候,易生焦急的情绪,一急躁就会因冲动而做出缺少理性的事来,一定要冷静沉着,切忌慌忙。说话算数别人就会相信,没有私欲就会变得刚正,理直气壮。最后四句,意味深长。他要求儿子对待同志和蔼可亲,像春风一样暖人;对坏人坏事像秋霜一样凌厉。结句用“古钱”外圆内方比喻,要求儿子外表随和,内里严正,养成谦虚谨慎的作风,不要锋芒毕露,盛气凌人。
第30节:怜子如何不丈夫
  黄炎培先生的教子思想和教子法都很值得我们学习。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孩子,用具体的事例教育孩子,相信你也能成为一个“教子通”。

  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都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现代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确实,鲁迅先生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晚年得子,自然喜爱万分,但他爱子却不溺子,教子有方,为周海婴日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喜结良缘。1929年9月,小海婴出世了,此时鲁迅已年近半百。鲁迅对海婴倾注了全部的父爱。

  有一天,鲁迅从饭馆里买来几个菜,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桌上摆了一盘鱼丸子,海婴面前也放了一小碟,他好动,先夹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不新鲜,就嚷菜坏了。大家从大盘中夹来尝了尝,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是孩子胡闹就不去理他。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把海婴碟子里的夹来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鲁迅很注意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想像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

  一天,海婴问鲁迅:“爸爸,你是谁养出来的呢?”

  “是我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你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呢?”

  “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以前,最早的时候,人是哪里来的?”

  这是追溯到物种起源的问题,鲁迅便告诉他是从子--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要刨根问底:“没有子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回答得了的,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幼儿所能理解的,但为了不使孩子失望,鲁迅就告诉他:“等你大一点读书了,先生会告诉你的。”

  鲁迅发现海婴从小就对理工知识有兴趣,便给海婴买来一套木工工具的玩具。小海婴奉如至宝,常常用它敲敲打打,那认真的神态,俨然是一个小工程师在盖房子。后来,海婴长大后,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南洋无线电工专业学校,从此走上了专修物理科学的道路。

  鲁迅曾于1932年写下一首题为《答客诮》的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热爱孩子的深厚感情,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他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亮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他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竭力反对两种因袭的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粗暴压服的方法,对儿童非打即骂,使得儿童从小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思想愚钝,目光呆滞,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任性跋扈,放任不管,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给什么,待到将来走到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还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他指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就是从孩子摆弄玩具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引导、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健康成才的。
第31节:女儿心中的太阳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当代看来也是超前和合理的。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以及《繁星》和《春水》等诗集和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同时也是一位舐犊情深的父亲。冰心从小就立下志愿,长大了要做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她曾充满深情地说:“父亲啊!我怎样地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父爱,一直是冰心创作的动力源泉之一,她始终铭记着父亲的教诲,直至晚年还深深地怀念着父亲。

  冰心是家中长女,也是父母膝下惟一的女儿,从小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虽说是一位行伍出身的海军军官,却也是一位舐犊情深的可爱父亲,他对自己这惟一的爱女,充满了柔情。当谢家的伯母、叔伯母们催促冰心的父母给女儿扎耳朵眼时,谢葆璋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有一颗聪明痣,把这颗痣扎穿了,孩子就笨了。”他还不让孩子穿紧鞋。小冰心深知父亲对她的疼爱,所以,她刚一感到鞋子有点紧,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一见,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给她小鞋穿了!”冰心母亲生气了,把剪刀和纸裁的鞋样推到丈夫面前:“你会做,就给她做,将来长出一对金刚脚,我也不管!”谢葆璋还真的拿起剪刀来剪鞋样,逗得母女俩笑了起来。

  谢葆璋在烟台任海军学校校长时,经常带女儿去海边散步,教小冰心如何打枪,如何骑马,如何划船。夜晚,就指点她如何看星星,如何辨认星座的位置和名字。他还常常带领冰心上军舰,把军舰上的设备、生活方式讲给女儿听。一天,谢葆璋像往常一样带女儿在海滩散步,冰心陶醉于眼前的美景,对父亲说:“烟台海滨就是美啊!”父亲却感叹地说:“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何止一个烟台,比如威海卫、大连湾、青岛,都是很美很美的。”冰心听到这里,要求父亲带她去看一看。父亲捡起一块石子,狠狠地向海里扔去:“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才是我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不冻港。为什么我们把海军学校建设在这海边偏僻的山窝里!我们是被挤到这里来的啊。将来我们要夺回威海、大连、青岛,非有强大的海军不可。”

  父亲的教诲在冰心的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鼓舞着她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道路。

  冰心曾将她那庄严勇敢的慈父比喻成清晨即出、雍容灿烂的太阳:“早晨勇敢的灿烂的太阳,自然是父亲了。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地上来,他温和又严肃地对我说:'又是一天了!'我就欢欢喜喜地坐起来,披衣从廊上走到屋里去,开始一天新的生活。”她在成年以后,还写了一篇名为《海上》的短篇小说,专门歌颂父爱,表达了她对父亲的崇拜和依恋之情。是的,父亲是冰心心中的太阳,是她生活的引路人。冰心在文学创作中的坚定不移和永远执着,无疑是接受了她父亲精神力量的影响。

  如果说母亲给予儿女的是如涓涓细流般的柔情,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点点滴滴的关怀,那么父亲给予儿女的则是如江海大山般的力量,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父亲的爱是含蓄和深沉的,父爱如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因为工作太忙,而无瑕顾及儿女的父亲,或者只是一味满足儿女物质欲望而不忽视给儿女精神引导的父亲,或者严厉过头,让子女望而生畏的父亲。也许父爱是一种本能,但是父爱也是一种艺术。怎样才能成为儿女心中的太阳呢?冰心的父亲多少给了我们一些提示:首先做一个有着强大精神力量的人,然后把这种力量传输给儿女。
第32节:父亲可喜的“寂寞”
  父亲可喜的“寂寞”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一位敬业、杰出、豁达的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至今仍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老舍先生特别喜欢孩子。他有自己的一套儿童教育观和比较超前的教育思想。其子舒乙(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回忆父亲时说:“父亲只要看到被培养成少年老成的小大人、小老头的孩子时,就要落泪,他就感到一种悲哀。他决不给自己的孩子以这样的约束。”

  一次,小女儿舒立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拿着60分的数学试卷伤心地哭个不停。父亲老舍弄明原委后,依然像平时一样潇洒,笑着安慰女儿道:“咳,我还当发生什么大事了,不要紧,60分已经挺高了。再说现在的题越来越难,要是我,我还考不了这么多呢,顶多考20分。”父亲的话,让悲伤的小女儿破涕而笑,同时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理解。

  时光流逝,孩子们渐渐长大,要报考大学选择专业了。在这关键时刻,老舍只是在一旁听着孩子们热烈地讨论。当孩子们征询父亲意见时,他豁达地笑了笑,说:“你们讲的都是外国话,你们该入哪科我一点都听不懂。我上一边去呆着,我不参预意见。”最终,兄妹四人全部选择了理工科。虽然无一人继承老舍的衣钵,他却很释然,对儿女们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很赞成。”

  长子舒乙选择了学林业化学,这是一门从木材的下脚料里提炼酒精、酵母的学科。舒乙从当时的苏联写信回来,把他的学习情况告诉父亲。老舍非常高兴,他对自己的老朋友开玩笑说:“我的儿子是从木头里炼酒的。你看我们家的家具全都没有了,都让儿子给炼酒了。”有一个周末舒乙带同学回家,聊天时他们说的全是一大堆专有名词、技术术语,老舍虽然听不懂,但总是在一旁默默地听他们谈论,他后来专门写的一篇散文,名叫《可喜的寂寞》,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形。

  老舍先生不仅留下了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还留下了四条言简意赅、引人深思的《教子章程》:

  一、不必非考一百分不可,特别是不必门门一百分。

  二、不必非上大学不可。

  三、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

  四、应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老舍先生主张自由地发展儿童的天性,维护他们的天真活泼,满足他们的正当爱好,不要对他们干预太多。但是,当代社会的家长们一定会困惑了,这岂不是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孩子们岂不像脱缰的野马般无法无天,哪能有什么出息?于是,在孩子们还呀呀学语的时候,家长们就开始计划着学钢琴、学画画,学这个,学那个。孩子们捧回百分的考卷马上眉开眼笑,要什么给什么,若像舒立那样考个六十分回去,则打骂之声四起。于是,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眼镜越来越厚,一个个小大人、小老头就这样被培养了出来。此时,家长们一定又会困惑了,怎么我家的孩子这么老气横秋呀?

  “揠苗助长”与“顺乎天性”,谁贬谁褒,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心知肚明。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但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信任。不妨学学老舍先生,还孩子快乐的童年,给孩子深切的理解。

  皮鞋与布鞋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郁达夫一生著述宏富,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著有短篇篇小说集《沉论》。

  在郁达夫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此,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小郁达夫很有天分,读书成绩很好,母亲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家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小郁达夫13岁那年,考进了县立高小,而且由于入学后勤奋苦读,成绩十分优秀。为此,他受到了知县的嘉奖,并且跳级升班,一举成为小小富阳城中的“知名人物”。在荣誉和赞扬之中,郁达夫逐渐产生了虚荣心,并开始在穿着打扮上讲究起来。第二学年开学了,郁达夫嗫嚅着跟母亲说:“娘,我想买一双皮鞋。”因为学校发了黑色的制服,很多同学都配上一双闪亮的皮鞋,神气极了。他总是穿着一双布鞋,显得非常“土”。然而,他却忘记了自己的母亲为此要付出多少劳动。母亲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为了满足儿子这在一般家庭中并不算过分的要求,她走家串户,想尽了办法,还是筹不够钱。无奈,只得想到“赊欠”。她带着儿子走了一家又一家鞋店,都没有赊成。每进一家商店,掌柜的起先都是笑脸相迎,客客气气地把一双双皮鞋拿出来给郁达夫试穿,当他们一听到希望“赊欠”时,立刻白眼相对,收起皮鞋,不再理睬了,有的甚至还要说几句刺耳的话。他们走了一上午,到最后一家商店被拒绝赊欠之后,母亲的眼眶浸满了泪水。这时,郁达夫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粗糙的双手,觉得很惭愧。他拉着母亲,无言以对,低下头,默默地跟着母亲回家了。虽然这样,回到家,郁达夫的眼前仍浮现着买鞋的情境。不一会儿,他听到有人下楼来,他抬起头一看,愣住了,只见母亲手里拿着一包衣服。原来,母亲是要去当铺把这些衣服当了,再去买回儿子日思夜想的皮鞋。眼前的一切,使郁达夫非常难过,他内疚、后悔,恨自己不懂事,让母亲如此为难。看着母亲,郁达夫深深地理解了母亲的心,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一下子投进母亲的怀抱。他紧紧抱着母亲,哭着说:“娘,你别去了,我不要皮鞋了!”母亲站在那里,也禁不住落下辛酸的眼泪。
第33节:孩提时代的“旁听”
  买皮鞋的风波很快过去了。但它对少年郁达夫的触动很大。郁达夫不仅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也体验到社会上存在着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他暗下决心,发愤苦读,为穷苦人争气。1910年冬,郁达夫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著名的杭州府中学。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俗语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贫出孝子”,但贫穷并非是天生和美好的品质联系在一起的。像郁达夫的母亲这样任劳任怨、辛勤操持,而又无私地爱着孩子的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许多多的贫寒子弟,使得他们勤奋学习,葆有善良淳朴的各种美好品质。郁达夫的母亲不但感动了儿子,使他懂得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什么,也使许多没有身受贫穷之苦的人感动,在充裕的物质条件下,我们难道反而不能给予儿女无私的爱了吗?许多家庭条件优裕的孩子反而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放学后宁愿在街头逛荡也不愿意回家。泡网吧、游戏厅、电影院,有些孩子难免就此走上了歧途,当青少年吸毒、犯罪现象日渐严重的时候,该反思的除了学校和社会,更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生养他们的父母啊!

  孩提时代的“旁听”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其著作《傅雷家书》至今都是畅销书。楼适夷先生称“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孩子成才。长子傅聪成为著名钢琴大师、次子傅敏现为英语特级教师。

  傅雷的家中时常高朋满座,来客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他们聚在一起论人生哲理、谈文学艺术。那时,傅雷的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还年幼,傅雷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让他们在家里打扰大人谈话,更不允许他们随便插嘴。但是两个小孩天性好奇,总想在大人中间好好表现自己。父母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听。有一次,傅雷邀请画家刘海粟到家里作客,客人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位艺术家一番高谈阔论很是热闹。谈话告一段落,傅雷起身去外间取东西,一打开门居然看到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人神。为此,他严肃地训斥了两个儿子一顿。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却让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思虑再三,意识到,让孩子参与大人谈话,利大于弊。因为,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可以让孩子早一点接触人生,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年岁稍长一点,傅雷就允许他们旁听大人的谈话了。傅聪从其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傅聪刚开始并非学音乐的,而是遵父命学习美术。傅雷让傅聪学美术自然有他的考虑。他认为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许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傅聪若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必定会在绘画上有所作为。谁知傅聪却丝毫没有美术天赋,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乱笔涂鸦,应付了事。傅雷虽然对儿子没有美术天赋很失望,但随即他发现每当家里那架手摇留声机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依靠在它旁边一动不动地静静地听,小男孩那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也在此时一扫而光。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启蒙老师雷垣教授通过对傅聪的教导也肯定他“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之后,傅雷最终认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傅雷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傅聪按照父亲的规定,每天上午下午,都要练习弹琴,有时弹得手指酸痛,也不敢松弛一下。有一次,他弹着弹着就出了神,心头突然来了一阵灵感,于是离开了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傅雷,觉得琴声有异,便从楼上轻轻下来。傅聪见到父亲,吓了一跳,赶忙又回到琴谱上去。但傅雷却叫儿子重复弹奏原来的自编曲,听了好几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了下来,他称赞儿子这是一曲很好的创作,还特地给起了一个题目,叫做《春天》。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傅聪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第34节:英勇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傅雷家书》驰名中外,内容丰富,是一本值得当代所有为人父母者细细研读的著作,傅雷先生虽然教子十分严格,但其教导方法有许许多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尤其是他善于发掘孩子的天赋。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此,他没有强迫傅聪按照父母的意志继续学习美术,而是顺应儿子的天赋,并进行严格的教育。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充分发挥潜能,在方方面面都有优秀的表现,但是孩子必定只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你发现了吗?家长应当把心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以及严格教育上。相信傅雷的教子之道会带给你很多的启示和经验。

  “脚皮”教子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生活的追求。1928年出版代表作《死水》。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怒斥国民党反动统治,号召人民起来战斗。会后遭特务的暗杀,英勇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曾经回忆起和闻一多教育子女时的“脚皮”事件。

  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先生老叫马学良同他一起整理文献。他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闻一多先生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进去。马学良很不解,从水泡上挑下来的脚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珍宝呢?后来,马学良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满满一袋的时候,就将他们寄给自己的夫人和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这苦既是国难当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所受的非人的煎熬,也是一个真正学者所必须具备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灯红酒绿奈我何”的优良素质。

  闻立雕是闻一多先生的次子,小时候很贪玩,放学回家常常不做作业。有一次被父亲发现后,他撒谎说老师没留作业。父亲看出他的心虚,过来就要拿鞋底子打他,他就嚷嚷,然后就是父亲的追赶、孩子的躲闪、母亲的劝说……这种场景在闻家经常发生。立雕很顽皮,不满意爸爸这种“体罚”的方式,所以经常带领弟弟妹妹“讨伐”父亲。有一次,闻一多先生忙着起草一个声明,家里那些孩子在一边吵吵嚷嚷,父亲可能是心里太急了,就打了小女儿两下。看着妹妹哇哇大哭,小立雕当时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子劲,“腾”地跑进屋子里,冲着父亲大叫:“爸,你是讲民主的,怎么在家不讲民主呢?你怎么动手打人呢?”喊完以后,他自己也吓了一跳,紧张地等着“暴风雨”的爆发。心想这下非要好好挨一顿揍了。过了一会,没想到父亲没有发脾气,沉默了一会,似乎在思考着。后来,父亲很少打他们了。几十年过去后,闻立雕回忆起这件事,觉得父亲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他说:“他服从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于承认错误甚至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父亲虽然对孩子们很严厉,但是他对孩子又爱得比谁都深。小的时候小立雕不光贪玩,而且还贪吃,把胃都吃坏了,得了胃病。有一天他胃病又犯了,不能回家吃饭。父亲不放心,就让保姆拿着自己养身体用的牛奶到学校去看儿子。小立雕贪吃,听说是牛奶,拿起来咕咚咕咚就给喝了,之后才知道那是父亲自己没舍得喝牛奶而留给他的。牛奶是喝了,可胃病还没有好,父亲很着急,拿着药跑到学校去找儿子……年少执拗的立雕不愿意喝药,和父亲在校园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父亲在这场争吵之后,脾气似乎更好了,而立雕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爱的力量。
第35节:热情的小主人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者。不但他的学识和道德操守令后人高山仰止,他的教子方法也别出心裁,堪称一绝。作为一个一生清贫的学者,作为一个父亲,闻一多先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万贯家财,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良田美宅,在教子问题上也没有空讲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点滴言行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满袋的脚皮,满腔的父爱,一世都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在孩子指出自己的错误时,他能够承认并改正,可谓胸襟开阔。对孩子严格要求甚至不惜打骂的同时,掩藏不住慈父的本质,可谓既严且慈。每个家庭的父母如果都能这样既不纵容孩子又体贴细致地关爱孩子,那么世上就不会有不幸的童年、充满歧路的成长了。

  热情的小主人

  丰子恺(1898-1975),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书法家、散文家。浙江桐乡人,受业于名师李叔同--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他多才多艺,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如《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

  丰子恺先生十分重视对儿女的教育,他主张走近儿童的心灵,主张保持童心,同时他也不放松对儿女品德的教育。他的儿女在他悉心教导下健康成长,长子丰华瞻不仅在美术方面造诣颇深,其道德与文章亦为人们所敬仰。儿子丰陈宝、女儿丰一吟长期以来致力于其父著作的整理研究、漫画的描摹复原及编纂工作,深得丰子恺先生艺术品质的精髓。

  丰子恺十分好客,常有美术界人士登门拜访。丰子恺在与来客切磋绘画技艺时,总是让儿子丰华瞻在一旁聆听,并且允许鼓励华瞻参与讨论。丰子恺《古诗新画》一书的构思、定稿,正是得益于儿子和客人的“说长道短”和随口品评。

  丰子恺十分重视对儿女进行礼貌待客的教育。每逢家里来客人,他总是向儿女强调:为客人端茶、添饭时,一定得用双手端上。他常常教育儿女:“客人送你什么东西,你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敬意,双手表示谢意。”他有时还风趣地对儿女们说:“如果用一只手端茶、送饭,就好比皇上对臣子赏赐,或者向乞丐布施,又或者像是父母给孩子喝水、喂饭,这是非常不恭敬的行为。”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儿女们的心里,反映在行动上,使他们终身难忘。丰子恺《折荷图》

  儿子丰陈宝小时候特别腼腆,怕见生人,因此时常在客人面前显得不讲礼貌。为了锻炼儿子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在陈宝十三四岁时丰子恺把他带到上海开明书店做一些抄写剪贴的工作。有一天,一位陌生人到书店找丰子恺,客人与丰子恺谈完事正准备告辞,看见陈宝在大厅里工作,于是就和蔼地跟陈宝打招呼。陈宝从未见过这个客人,一下子愣住了,手足无措,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父亲送走了客人,便把儿子叫到身边,严肃地说:“刚才客人跟你打招呼告别,你怎么可以不理睬人家呢?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以后可要注意点呀。”

  还有一次,好客的丰子恺在饭馆里宴请一位朋友,他把几个十来岁的子女都带去作陪。刚吃完饭,有的孩子就想先回家去。丰子恺知道他们的想法后,立刻悄悄制止了他们。回家后,他对儿女们说:“我们家请客,你们是小主人,如果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的不敬。”儿女们听了这番话,都很惭愧。在丰子恺的教导下,他的子女都成为明理懂礼之人。

  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而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则是件耐心细致的长期性培养工作。丰子恺先生很好地利用了客人来拜访的机会,适时地对儿女进行礼貌教育,可谓十分睿智有效。

  在我们当下这个开放的年代,几乎每户人家都常有亲朋好友到访。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面前表现得礼貌明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小淑女”。那么,为人父母者就要好好利用客人来访这一难得的“教育情景”,让孩子一起学做“东道主”,热情、诚恳地接待客人。这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识能力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当孩子在客人面前有失礼举动时,做父母的也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指责孩子,殊不知,孩子的自尊心是异常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妨采用讲理的方式温和地启发孩子。相信你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一定能成为一个明理懂礼的绅士、淑女。
第36节:做个虚心的丑小鸭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号听涛,笔名袁大郎、陈思、彭观清、丁舟等,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曹聚仁还曾经担任两岸和平谈判的信使。他的《鲁迅评传》为迄今为止鲁迅研究最深入的作品之一。

  曹聚仁先生有两个孩子--长女曹雷和次子曹景行。曹雷遂父心愿成为著名演员,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兼导演,90年代初,被收入伦敦欧罗巴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妇女名人录》。次子则子承父业,现为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专门主持《时事开讲》栏目。

  曹雷曾对记者说:“父亲很疼我,从小希望我当一名演员。6岁时,我参加了演讲比赛,父亲给我写了演讲词《我要做一个演员》。他从小培养我读书的习惯,还给我买来了曹禺的剧本,和我一起进行《雷雨》对白。他一直希望我当一名演员,他自己热爱戏剧艺术,从事多年的中国戏剧史的研究。我整理出版的《听涛社剧话》全是他写的剧评。我父亲甚至想做一个说书人。他说,著名说书人柳敬亭是他崇敬的艺人。”

  曹雷四五岁时有一次在幼儿园表演节目,登台时小曹雷不小心摔了一跤,台下一片哗然,谁知小曹雷却镇定自如地,不慌不忙地爬了起来,还即兴冲台下扮了一个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赢了个满堂彩。她趁机载歌载舞地唱起来:“母鸡骂小鸡,你这个笨东西。我教你咕咕咕,你偏要叽叽叽。”唱完了还很有礼貌地做了个侧身弯腰施礼的动作,台下又响起了一片喝彩声和掌声。事后,曹聚仁的朋友称赞说:“小曹雷真是一块艺术的好材料啊!”曹聚仁感到欣慰,但仍对女儿说:“叔叔阿姨们是鼓励你,你可不能骄傲,你若是真喜欢文艺,就要心细胆大,不怕当丑小鸭。”

  曹雷回忆父亲时曾说:“父亲淡泊名利,不做浮夸的事情。他从来是靠自己的思考判断的,他承认有看错说错的时候,但绝对不说违心的话。这些都对我们影响至深。我们家从来没有什么财产,却对书看得很重。父亲留下了许多书,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上世纪50年代,曹雷要在《桃花扇》中饰演女主角李香君,父亲曹聚仁便给她寄去线装的《桃花扇》曲本和评价《桃花扇》的著作《板桥杂记》等,为曹雷提供构思创造人物形象的素材。曹聚仁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发表文字达3000万字以上,而其中有20多万字是父亲专为女儿创作的,这就是著名的《现代中国剧曲影艺集成》。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雷雷,这是我为你做的一件大事,你40岁以后,再看这本书,会明白我的用心。”当曹聚仁在香港看了女儿主演的《年青的一代》后,赋诗给女儿“默然相对影中人,娇唤爹娘恍似真”,舔犊情深的父爱感人心魄。

  曹聚仁先生很疼爱自己的女儿,但他的“爱”既不是什么都不管,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方法很值得当代的家长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爱孩子,怕他(她)经不起挫折和失败,都不敢鼓励孩子放手一搏,时常教育他们谨小慎微,给他们指出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重重障碍。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到头来只能成为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而只有那些勇于尝试,跌倒之后能够坚强地站起来,“胆大心细,不怕当丑小鸭”的孩子们,才会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才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相较起来,我们是希望孩子出众还是平庸呢?相信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作为父母应劝导你的孩子多想想如何去取得成功,而不要为成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荆棘而过多地担忧。

  当然,孩子在向成功跋涉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会经历挫折,他们也许偶尔会沮丧和灰心,此时就需要家长积极的帮助和鼓励了。给孩子信心,也给他们一只“手”吧!


 

 

第37节: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另类的父亲

  郑渊洁,生于1955年。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在中国拥有亿万读者,连成年人也被吸引,其童话被誉为“适合全家所有人阅读”的书。1985年创刊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是专门刊登郑渊洁童话的杂志,至今畅销不衰。

  郑渊洁教子的方法和思想与众不同,可以说郑渊洁是一个有点另类的父亲。但郑渊洁时常直言不讳地自夸,自己是一个善解儿意的好爸爸。

  其子郑亚旗上幼儿园的时候4岁,老师没让说话的时候他说了,就被关在小黑屋里罚禁闭,一关就是几个小时。那天回家郑渊洁看出他不太高兴,就问他怎么回事。结果亚旗一说,郑渊洁就火了。“4岁正是孩子发展语言能力的时候,怎么能不让他说话呢?这不是摧残是什么?就算说话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能关禁闭呀,他那么小,也不知道怎么和老师争辩,也没法给家里打电话……”一生气,郑渊洁就让亚旗退园了。

  亚旗小学还没毕业,郑渊洁终于下决心不让亚旗上学了。他后来对记者说:“这事儿我想了三天三夜,我怎么能拿自己儿子做实验呢?其实不是不想上,而是找不到我理想中的学校。与其让亚旗去受摧残,还不如高高兴兴地让他做点喜欢的事儿。”“上学是为了什么呢?说白了,上个好中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考上了大学拿到文凭,就能找个好工作。这是第一个用处;第二个用处,就是爹妈脸上好看,有面子,一定要让周围的亲戚朋友看到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有出息,无非就是这样。这两样,我觉得对于我来说都不重要:我不需要他为我争什么脸面,也相信他将来一定有能力自食其力。”于是,郑渊洁给亚旗请了三位老师,教授其数理化。郑渊洁自己捉刀上阵,客串语文老师。在他眼里,中国教育对孩子最大的摧残就是语文教育,而其中尤甚的就是写作文。“写作文最能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可老师却不让他们在写作文时天马行空地想像,只能按照老师制定的框框行文。”“不能通过文字随心所欲地想像和思想的人是人吗?老师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把我们往动物培养呢?”这是郑渊洁作品中的一句话。

  亚旗从未满1岁开始,就对家里的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里所有的电器都任他随意操作和拆卸。在他1岁时,已经能够熟练地操纵录音机。郑渊洁曾对记者说:“我觉得,只要他感兴趣,就让他玩儿,然后几乎就能做到无师自通。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后来,郑亚旗在电脑方面很在行。在亚旗十四五岁的时候,郑渊洁曾接到一位找“郑老师”的电话。郑渊洁很自然地回答说,“我就是。”谁知对方不认账,说“不是找你,是找郑亚旗,要请教一些电脑方面的问题”。郑渊洁不得不诚惶诚恐地找“郑老师”接电话。

  “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不要在孩子不感兴趣、还没有能力理解的时候,让他做任何不感兴趣的事情。”

  “……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应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父与子》

  这些就是郑渊洁的教子思想,有点另类,有点超前,但也充满了智慧与哲理。

  曾有记者问郑渊洁:“你觉得,对亚旗的教育方法可以推广吗?”“当然不能。”郑渊洁回答说,“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道路,对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不合适的。我只是觉得,在教育上,应该加进更多人性和个性化的东西。”也许,我们从郑渊洁这里获得的启示就是,用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思想与方法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