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最强兵王方正:生产队的故事·公社小社员(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0:21:23
生产队的故事·公社小社员(一)

2007-12-04 11:03:47|  分类: 怀旧篇·如歌岁月 阅读204 评论25   字号: 订阅

 

 

小时候,我喜欢唱这首歌:“我是公社小社员,手拿小镰刀,身背小竹篮。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施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嗳嗨哟,嗳嗨哟,贫下中农好品质,我们牢牢记心间,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是啊,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谁没有这样的经历,歌词中说的那些农活我都做过。在尘封已久的记忆中,依稀记得那红旗招展、歌声嘹亮欢乐的劳动场面,众多的乡亲在一起愉快劳动的情景。火红的年代,我们也曾在那个广阔的天地里挥汗劳作过,为建设家乡贡献出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那时农村实行“大寨式”,大家共同劳动,按劳取酬,根据工分的多少进行分配,不论是干部还是社员群众,都要同样下地进行劳动,没有特殊化,当然除老弱病残者外。人人齐心协力,个个力争上游,学、赶、比、追、超,争当先进和劳模。记得在生产队的一棵楝树上用一根粗铁丝挂着一个汽车轮胎的钢圈,这就是生产队的钟(土话,实为铃)。每到上工时,队长或者其他队干部就去敲它,铃声当――当响,整个村子都可以听到,社员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上工的地方。大人们都下田劳动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能闲着没事干,在家吃闲饭。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从小要热爱劳动,劳动光荣。那时正在搞批孔运动,谁也不想当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懦夫懒汉。我们小孩子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农闲时在家,我就在家里做家务,比如种菜园子,天干的话挑水浇园子。家里的自留地少,就到野外去寻猪草,到处去打柴火。快到大人们放工的时候,就赶快回家摘园子里的菜,烧火做饭,由于我的个子小,灶台高够不上,我就搬把矮凳子垫上。大人从田里回来吃饭后还要去上工,时间很紧。

 

到农忙时候,我们还得到田间去劳动。栽秧时,到秧苗田里去耲秧(家乡土话即把秧苗从泥中拔出,洗净泥巴),这活可不是闹着玩的,开始两下子谁都能行,时间一长,浑身不舒服,特别是猫着腰站在田里,时间一长就腰酸背痛,挺难受的。当然有秧马坐着稍微好点。秧马象凳子一样,下部是圆弧形的,便于在泥中自由滑动。耲的秧苗一般用秧苗挽住(即缠住或捆住),这可是有点经验的,要不然的话,把秧苗弄断了还是挽不住秧苗,具体讲,就是用左手掐紧秧把子(即秧苗),再用右手大拇指把头子用力塞进去,然后再松开左手,则秧把子就紧了。也可以用枯稻草捆秧把子,这样简单些,这就是“稻草捆秧母抱子”的来历。秧苗的兜子上的泥巴很难得洗干净,用手提起在水中使劲地咚咚地洗。泥巴少了,挑秧把子就轻省些。再就是帮助打行子(即将大块的田分成若干小格子,一般栽六到七行秧),打行子时,用两根等长的木棍,在两头分别拴上两根细长的绳子,绳子的长短视田地长度的多少而定。由两个人操作,先在田埂上用木桩插紧,将绳子绷直。然后两人向对方一边走一边栽秧,打上记号,注意秧苗不要太稀了,否则栽秧时由于看不到记会栽弯的。打的行子一定要规整,宽窄一般大,这些事都是我们小孩子干的。

 

水田里有很多小水虫如蚂蝗,很讨人嫌,弄不好就叮到人的腿肚子上,它吸人的血,起初不疼不痒,叮深了就有点疼了。切莫注意,不要用手去硬拉,这样的话很容易将蚂蝗扯断,留在腿中的那部分可就难得弄出来了。正确方法是用手去拍,注意手指要呈弯曲状,以免打烂蚂蝗,这时蚂蝗就会自己退出来,效果不错。这真是实践出真知,在田间劳动,跟贫下中农们学到不少实用知识。俗话说,栽秧在前,割谷在后,指的是懒生人。有的女的真会插秧,左手捋秧,右手插,频率很高,一天可以插亩把田,我也栽过秧,就是慢,经常被别人关在壕子里(土话,即被丢在后面),腰酸背痛,骨头象散架似的,浑身不适,但又不能歇下来。别人都在劳动,自己也不好意思歇下来,咬着牙巴骨硬撑着搞下去。

 

那时我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向阳院的故事》,讲的是一群小学生热爱集体,爱劳动,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故事,影片中有个坏分子胡说什么“高级劳动、低级劳动”,他分明是鄙视劳动,骨子里瞧不起劳动人民,这不是一种剥削阶级思想在作怪吗?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民成天与土地打交道,面朝黄土北朝天,多么辛勤劳累。试问,如果没有那些所谓的低级劳动,你吃什么、穿什么?我从生活在农村,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亲身体验过劳动的艰辛。唐朝李坤诗写得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是这样。年轻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一粒饭,要经过多少道劳动工序,流出多少汗水:清明前后要泡谷种,抽水整好秧脚田,等长出秧苗,再移栽到其它田里,除草,打农药,施肥,防虫,割谷,脱粒,整谷(去除草渣子、谷壳等),打米(去掉糠壳)。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我小时候也曾经历过很清苦的日子,那时父母在队里挣工分,没日没夜地搞生产,但是家里粮食仍然不够吃。那种缺少粮食的滋味不好受,主粮(稻米)要和杂粮(菜、苕、南瓜、小麦面)掺着吃。经常用莴马菜叶子做饭,吃起来有股菜香味,豌豆巅子也是一样。虽说这是不得已而食之的,但对身体的确有好处。

 

作为人的一种美德,是不能忘记过去的经历,尤其是艰难困苦,我们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悔恨自己生不逢时。在逆境中正好磨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奋发向上。困难往往是走向幸福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困难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才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同怎)知梅花扑鼻香”。在以后的岁月里,我虽然离开了可爱的家乡,离开了田地,参加了革命工作,但对农村的那份依恋、那份情感没有变。在心里我永远是一位农民,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时至今日,我心依旧,每逢天干下雨,我还是那样担心他们的收成,因为那里有我的亲戚朋友,我可爱的乡亲,他们还在种地,一家的老小,都指望地里的庄稼。但愿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近年来,中央对农村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