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茶饮公司:中国古代的“劝农”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3:52:27
中国古代的“劝农”制度

2008-02-26 16:09:57|  分类: 古代社会研究 阅读224 评论4   字号: 订阅

 

 

劝农”有三层含义:其一,鼓励农耕;其二,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其三,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又称“劝农使”。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以“重本抑末”为基本国策,历代帝王都把农业看作国家的根本。《管子》所谓“劝农功以职其无事,则小民治矣”。行劝农之政,举凡与农事相关的政务无不被冠以“劝农”之名,历史上劝农制度的本意,指由统治者来劝勉诱导天下民众以农为本、力田南亩,鼓励农耕。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历代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每年春季的劝农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俗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季的劝农活动主要有帝王的郊祀和藉田,这是每年早春举行的,活动十分隆重,首先要斋戒三日,以示敬重,再就是届时祭祀先农,出郊行亲耕之礼,也就是扶着耒耜推三下。虽然只是做做样子,但意义却十分重大,代表了朝廷对农业的重视。

从内容看,“劝农”又可以分两个侧面:其一,是君王亲耕藉田,为天下率。《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又《春秋左传》卷三。襄公七年春:“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在祀天求年之余。君王作为上天意志在人世间的代表,还须亲耕藉田,以示上承天意,下为民率。所以祀后稷、飨先农与亲耕藉田是一套典礼的完整组成部分。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正月,太宗“于东郊亲飨先农,以后稷配,遂耕藉田”其二,则是通过种种途径向民众传递君王重视农事的信息,以达到劝勉诱导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的劝农制度起源颇早,据说劝农始於后稷,西周时又开始了藉田,汉朝开始设官劝农。后来唐宋均置“劝农使”。如宋代以后还设有专门的劝农官员,如“劝农使”之类。当然,帝王很难做的每年行亲耕之礼,便把这项工作下放到地方,成为各地方官员每年的一项程式化的工作。所谓 “为乘阳气行春令,不是闲游玩物华。”於是,春季的劝农成了我国古代一种特别的风俗。

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西汉成帝阳朔四年(公元前24年)诏令二千石“勉劝农桑”,还仅仅是督促地方官关心农政而已。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令“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则属于为劝农政而专官列职了。后人以为“此劝农官之始也”,唐宋均置“劝农使”。 汉文帝屡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并连续下诏令减轻民众负担。簿税劝农,与民休息。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一年,继续执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是西汉社会经济上升的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南朝梁武帝天监九年(510年),又有“劝农谒者”之设,其品秩同殿中御史,具体职掌则不甚明了。

 

中唐以后,中央政府派遣财政使职外出,有以“劝农”人衔者。如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六月,委派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宇文融为覆田劝农使,“巡行州县,与吏民议定赋役”。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二月,更遣太子詹事李岘(709—766年)为江南东西及福建等道知选事并劝农宣慰使。这些财政使职的实际职责,多为搜括逃户,整顿赋税,劝农的职衔,或为虚名。

 

宋高承《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劝农》:“ 汉 承 秦 ,置大农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也。 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劝农名其官。《宋朝会要》曰: 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馆 陈靖 言天下多旷土流民,请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为劝农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诸路转运、 开封 知府、诸知州少卿监以上并兼劝农使,其餘知州军通判并兼判农事,令自今除授依此。” 宋 范成大《离堆行》:“我昔官称劝晨使,年年来激西江水。”地方长官既以劝农人衔,除自宋初以来州郡长官即以“岁时劝课农桑”为考课内容外,当时的制度还包括这两个经常性的职责:其一,每春二月农作初兴之时,守令出郊劝农。其二,二月出东郊劝农之时,还须作劝农文一首,以宣告君王“德意”。 这样的劝农“职责”,在大绝大多数情况下之流于形式,是可以想见的。有时还会形成一些弊端,在更多的情况下,东郊劝农自然变成了地方官们的春日郊游活动,地方官们变劝农为游乐已成了普遍性的现象。

劝农作为我国古代农业专项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元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游牧民族统治者改变统治策略,及时地将注意力转向中国经济的基础,从而得以在汉地享国近百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元朝很重视农桑,设置了“司农司”和“劝农使”。司农司、劝农使的职责是劝课农桑,在贯彻重农桑的国策中发挥了作用。 司农司、劝农官和提点劝农事的地方正官,其主要工作有:编写《农桑辑要》、推广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检查劝课农桑成绩、编造农桑文册等, 推广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

 

历代记录劝农的诗文非常多,最著名的是陶渊明的《劝农》诗六首: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其五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八出《劝农》,表现地方官员春季劝农的活动。由於劝农已经成为每年必不可少的工作,於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病,如走形式、借机游玩、扰民等等,劝农实为扰民。总之,古代春季的劝农活动对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但从绘画上反映的还不多,所以王云的《劝农图》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历史风俗画卷。此卷绘古代帝王春季东郊劝农的场景。此卷绘画精工,敷彩明丽,人物、车马、山水、树石均细致周到,所绘情景亦十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