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人民医院官网:春节习俗概述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53:06
春节习俗概述(一)

作者:王震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最重视的一个节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过春节的习俗。这些习俗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一年又一年,其中有很多的习俗消亡了,也有很多新的习俗诞生了,在这样的演变中形成了中国最具传统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俗称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俗称灶王节),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两天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风俗特色。


祭灶王神。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即为春节开始的第一天,一定要拜祭灶王神。相传灶王神是掌管天下收成的神,之所以要拜祭他,主要是祈求五谷丰登,能有好的日子过。此外在这一天还要打囤。就是用面粉在地上(一般是存放粮食的地方)画出一个或数个圆形,就像是囤的样子。囤——在农村是存放粮食的主要工具。这一习俗的形成主要的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祈求神明对庄稼的保护。打囤的主要目的是祈求庄稼能有个好的收成,能够把自己家的囤都装满。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上古的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和影壁中。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压岁钱  吃过年夜饭后,家里的长辈要给儿女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又称“压胜钱”、“押岁钱”、“守岁钱”等,是年俗的节物之一。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胜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儿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不过最早的压岁钱的“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成钱币的吉利品或避邪品,是小儿身上带的护身符。因为“祟”与岁谐音,所以压岁钱有“厌胜鬼祟”的巫术作用。

宋代以来,人们用现实流通钱币作为压岁钱,明清时代广泛流行。明清时代的压岁钱,由长辈用红线将铜钱串起来,吃过年夜饭后直接给予晚辈,或者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在床脚或枕边。如果贪睡的小孩已入梦乡,长辈则要留一份,压在其枕边底下。第二天早上,孩子起床后从枕下翻出,一番惊喜。

  使用钞票后,家长们则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相联)的新钞票,因为“联”与“连”谐音,预兆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生”。而红纸包钞票,这种压岁钱称为“吉利红包”压岁不仅用钱,跟压岁有关的还有压岁盘,压岁果子等。
  压岁钱数多少不一,但能给小儿带来自主消费的喜悦。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量与日俱增,通常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几千。这一方面给儿童带来了年节的欢喜,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压岁钱越来越多,儿童本身不能理性支配如此大数目的钱财,应该怎样合理的利用呢?有的年轻人一味追求钱的多少,互相攀比。如果对压岁钱管理不当,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总之,不论压岁钱采用何种形式,压岁钱都是喜庆的贺岁之礼,也是长辈给予晚辈以保护的力量。直到今天人们仍保持着给压岁钱这一传统。 春联

作者:蓝色

      大门是一家人进出的通道,也是家也外界的联系点也分割点。大门在古人的信仰观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引入生气之门,也是保护居住安全的重要屏障,所以对大门要特别重视。人们往往在大门上悬挂一些辟邪物。避除不祥,保护一家安全。最开始是悬挂套板、桃符,后来演变为贴春联、门神的习俗。春联是由避邪物演变而来的。贴春联是过年的重要传统分俗之一,每到大年三十,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渲染新年的喜庆气氛。每逢此时,到处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鲜艳的春联成了过新年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春联,又叫春贴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使用最广泛、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节日用联。春
联来源于古代驱鬼辟邪的桃木,后来演变成为桃符,悬挂在门上。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好的春联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可以说春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上下联,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字数讲究平仄格律,结构对称,对杖工整,且风格千姿百态,不仅大大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还使人看后情趣盎然,深受教育。春联不仅满足了人们辟邪的心理,还寄寓了人们希翼美好生活的情感。此外人们在春节贴春联时还有许多禁忌与讲究。如丧家未满三年的,就不能用红纸;如果死者为男性,要贴青色的对联;死者为女性,就要贴黄色的对联,内容也改成哀伤之词;直到三年守孝期满为止。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中巫术的因素逐渐地消逝,喜庆、吉祥的成分越来越浓了。在新的时代,广大
的人民群众赋予春联新时代的内容,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春联,使春联成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形式。

闲话春节的由来  

作者:DD


      转眼春节将至,虽然从小到大也过了那么多年,但关于春节的由来还真的是不清不楚呢!
为了让像我这样懒惰的朋友,我就来闲话一下关于春节的由来吧。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首先要说的是:“守岁”和”年兽“。大家都知道除夕习惯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其实这就是过去老人们常说的“守岁”也叫“熬年”为何会有这样的风俗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海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据说年兽头大身小,身长十数尺,眼若铜铃,来去如风,嗷叫时发出“年年”的声音,故名年兽。)时日一久,人们渐渐发现年兽害怕三样东西,即红色、火光和嘈杂的声音,人们算准了“年兽”肆虐的日子,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于是后来的人们在除夕年兽将要到来的时候就会聚到一起,帖红纸,挂红灯笼,放鞭炮等等。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习俗概述(二)

作者:王震

      在整个春节过程中,除夕这一天是最为关键的一天,因为它们是岁末。对于人们来讲,如何度过这最具有意义的一天是很重要的。千百年来,在民间形成了许多过除夕夜的习俗。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古人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夕被除掉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除夕这一夜有很多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1)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传说怪兽“夕”最怕爆竹的响声,我们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驱走了怪兽的。如今,冉犯爆竹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还有驱散穷气和晦气的作用,响声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因此,在除夕这天是一定要点爆竹的。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2)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描述.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由于意义重大,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即现在的午夜子时,在新旧交替的这个时刻,还要燃放爆竹,以示庆祝。大家都希望自己家的爆竹是在子时的整点点燃,盼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事事顺利。


     (3)吃年糕和饺子。传统的春节是始于腊月初八的(即腊八节),在这一天开始,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张罗过年需要的各种食物了。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包饺子。吃饺子是北方传统的过年方式。在除夕夜是必须吃饺子的。春节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在这个节日,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海鲜、蛋和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过年时,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少数民族春节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民族大家庭,除汉族外还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们长期以来共同生活,相互交流影响,从而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上呈现出许多相同之处。作为中国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佳节。春节不仅是汉族的第一大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按照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一书记载的材料统计,春节成为包括汉族在内的三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32个少数民族普遍过春节。春节还是许多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裕固族、锡伯族、羌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壮族、京族、黎族都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来过,可见春节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习俗。少数民族春节-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北京、河北一带。清代满人入主中原以后,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受汉族习俗影响较大。只有聚居在东北的一些满人,还保留本民族固有的一些习俗。春节,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的盛大节日,节期与汉族大致相同。汉族春节的许多习俗为满族所吸收。除夕前家家户户忙年迎新,清扫庭院门户,剪窗花贴春联,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其中贴挂笺习俗独具特色。挂笺是用彩纸剪成各种吉祥图画,除夕这天贴在屋里西墙祖宗板下面。挂笺的颜色要与自家所属的旗籍相一致。满族将族人分为“红、黄、蓝、白”四旗,属白旗者,就要贴白色挂笺;属红旗者,贴红色挂笺。有的满人家庭干脆在门上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除夕晚上合家团圆,吃饺子,然后辞岁守岁。过年时,人们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丝和瓜仁等原料制作美味可口的“萨其玛”,“萨其玛”,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守岁时还有赠荷包的习俗。荷包有称腰搭,在除夕晚上,由妻子给丈夫,或者妹妹给哥哥,在荷包里装钱,以示新的一年发大财、走大运。人们还在院中立高大的灯笼杆,上端悬挂灯笼,彻夜通明不息,渲染节日热烈的喜庆气氛。
     大年初一,子时一到,人们开门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初一有祭祖先的习俗,各家在屋里西墙的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香烛,叩拜祖宗,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万事如意。祭祖完后,晚悲要向长悲叩头拜年,家长则给小孩压岁钱。然后宗族今亲邻里之间互相拜年,筵席相邀。节日期间,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自制的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分家合伙玩耍嘎拉哈,既用猪或牛关节制成的玩具。从处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踩高翘、扭秧歌,尽情娱乐。有的地方还组织演出队伍,走村串户进行表演,直到天明才归。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节日气氛更加浓郁,围观的群众常常了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 少数民族春节-赫哲族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赫哲人讲究过节,旧历年的春节被视为最大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一进入农历的腊月,赫哲人便开始忙碌,做过年的准备工作,备好丰盛食物和节日用品。“大年三十”赫哲语叫做“佛额”,除夕夜叫做“佛额什克斯”,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除夕夜要给已逝的先人“烧包袱”,即把金箔叠成的元宝和黄表纸做的冥钱,装进糊制成“褡裢”状的袋里,在灰堆旁边点着烧了,以示对先人的怀念。除夕晚上还要燃香烧纸,摆上供品,供奉“别布玛发”—祖宗三代、“五码子”—诸神的画像,以及灶神和火神,称为“接神”。初一凌晨吃完五更饺子前,先给家里老人拜年,平辈间则相互问安。天亮时,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热情好客的主人一般留在家中接待客人来访。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味道十分鲜美。节日期间老人往往到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家里去听艺人演唱“伊玛堪”。伊玛堪是赫哲族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它以动人的内容和唱腔引人入胜。老人们向民间诗人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年轻的小伙子则迷恋溜冰、滑雪、射草靶、叉草球;小姑娘爱玩套花绳、老鹰捉小鸡;年轻的妇女们则聚在一起玩游戏,话家常。假日期间到处充满了欢歌笑语。少数民族春节-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农历正月初一,是朝鲜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前人们忙着打扫卫生,将屋内装扮一番,家家户户贴“十长生”年画,内容是由山、水、云、太阳、松、不老草、龟、鹤、鹿、等10种吉祥富贵的图案组成。然后准备过节食品,除夕之夜,全家团圆,通宵达旦,辞久迎新。元日凌晨,全家老小穿戴整齐,祭拜祖先。接着晚辈向长辈叩头拜年。正月初一人们吃米糕汤片。朝鲜族人崇拜太阳,新年吃白色的小圆状米糕就代表着迎接太阳的光明。做法是把大米面蒸熟后做成黏团,然后分别搓成圆条,切为薄片。用鸡肉汤或者牛肉汤和着煮熟。米糕片汤成为人们春节里的美食佳肴。朝鲜族节日食俗丰富,旧时族人还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据说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条,就会长命百岁,所以又称“长寿面”。春节期间,能歌善舞的朝鲜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尽情歌舞。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和游戏,如压跳板、拔河、玩投掷游戏。正月十五夜晚,还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热闹非凡。春节期间,人们在长鼓、洞萧、唢呐的乐曲声中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少数民族春节-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东北、西北、华北地区。蒙古族的春节非常隆重。在古代,蒙古族人民把春节视为“白节”,把农历正月叫“白月”。蒙古族人民把白色看成吉利的颜色,据说这和洁白的牛奶有关。白节,寄托着蒙古族人民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节日前,家家户户打扫房屋,缝制新衣,并且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还杀牛宰羊。除夕之夜,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团坐在蒙古包中央,桌上摆满一盘盘香喷喷的肉、奶制品及美酒。人们饮酒进餐,要多吃多喝,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青海省的蒙古族除夕晚上还要隆重地敬天礼神。晚上“守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守岁时有各种娱乐活动,如下蒙古棋,听说唱艺人拉马头琴;妇女和儿童们玩羊骨拐子的“嘎拉卡”游戏。子夜之交,年轻人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祝福老人长命百岁。人年初一,人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在琴声的伴奏下,纵情歌舞。族人之间互相拜年做客,挨个地串蒙古包,主人款待客人,开怀畅饮,互赠哈达祝福新春。

      献哈达是人们祝愿的表达,甘肃省北部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姐妹之间、夫妻之间,都要互赠哈达,并互致节日祝词:“献上哈达献上心,祝愿新年皆顺心。”青海省的蒙古族,小辈给长辈拜年,要叩头并献上哈达,长者接过哈达,将哈达转过回赠,小辈接受时必须将哈达触额,然后起立。平辈之间,则平举哈达,相互祝贺。春节期间,农区的蒙古族人民还组织多种文娱体育活动,尽情欢乐,如表演民族歌舞、打秋千、玩摔跤等等。另外,有的地方还会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带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

少数民族春节-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达斡尔人很重视春节,人们在年前就已经忙碌不停,为过年做准备。除夕这天,达斡尔语叫做“布通”。早晨,家家户户洒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烘托过年的气氛。傍晚十分,各家在大门外点燃已准备好的粪饼堆,火堆烧得越旺盛,表示日子越红火。老人们还把肉食、白馍等食品抛入火堆,祈求新年食物不断,五谷丰登。除夕晚上,各家在门前悬挂灯笼或者冰灯,整个屯子沉浸在温馨和睦、吉祥喜庆的节日气氛中。达斡尔人在除夕之夜还要祭祀祖先,然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同族的长辈都得拜到。子时一过,新年来到。天还没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伙地到村里和外村拜年。这时每家都备有蒸糕,以款待拜年的客人。客人们还要品评主人心地善良。男女青年则相互嬉戏,双手沾满锅底灰,争相往对方脸上涂抹,美丽的姑娘们往往被小伙子涂成“灰姑娘”,据说这能预祝幸运与幸福。妇女们则互赠礼物,把最好的烟叶、食品,赠送给老人和亲朋好友。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如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一直持续半个月。少数民族春节-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鄂温克族春节是鄂温克族传统的节日,节期从除夕到初三。但是节前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人们宰羊杀鹿,自酿野果酒。除夕这天,在院子里摆放着各种玲珑剔透的冰灯。大人们则准备各种丰盛美味的菜肴,煮羊肉,蒸包子,烤面饼,制奶食,风风火火过新年。除夕晚上,人们都要用丰盛的供品供俸祖先神灵,向祖先叩拜,然后晚辈向长辈叩头拜年。新年一到,白天牧民们骏马奔驰,在各屯之间往来驰骋,互相拜年,鄂温克语称为“阿奈勤”。
      每到一家,首先要向人家的祖先叩拜,然后再给长辈和兄弟拜年,并致以美好的祝词,主家则送给拜年的人一些礼物。晚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于篝火旁,载歌载舞。其中表演野猪舞,再现了鄂温克人的狩猎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舞通常进行到深夜,一直持续到初三。少数民族春节-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一带。春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节前,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准备过年。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晚上吃团圆饭,祭祀北斗星。初一凌晨,人们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迎来了新的一年。然后全家人到屋外,面向东或南,祭拜天神和山神,感谢神灵对鄂伦春人的恩赐,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祭祀之后,全家团坐入席吃早餐,晚辈要发向长辈敬酒,叩头拜年,行屈膝请安礼,祝愿老人健康长寿,长辈则向来拜年的人祝福几句吉利的话。吃过饭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带着酒肉互相拜年,从族里最年长者家里开始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拜年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到了别人家里,要先烧香祭火神,仪式是向火糖里扔一块肉,然后洒酒,以示对火神的敬重和感谢。青年人聚到一起,组织文体活动,或者进行跑马、射箭,或者表演摔跤比赛。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姑娘小伙子载歌载舞,庆祝新年。娱乐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四。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因此这一天忌讳出门,只在家里休息。初六开始,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猎户也可以上山打猎了。 春节习俗概述(三)

作者:王震


      大年初一在春节中占有和除夕夜一样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天是岁首,即新年的第一天,是新年中一切的开始,在这一天里所做的事情关乎着这一年的运气。因此在过初一这一天的时候,有很多的习俗是要遵守的。
  

     (1)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 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2)满水缸。燃放完爆竹以后,每家的男子都要做一件事情,即挑水。男人们用扁担挑着水桶去水井旁打水,而且一定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唐朝时期。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由于燃放爆竹,引发了一场大火灾,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灭火,导致大火烧掉了很多的物资,以至于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恐惧。因此在以后的春节,每家每户都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去挑水,以防备再有那样的火灾出现。后来演变成了春节的一种习俗。也有的解释是说这样做是因为聚财,因为水满缸,可以看作是家里的钱财满盈的表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习俗一直在广大的农村还保留至今。不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农村里的水井也已经不怎么多了,这种习俗已经快要消亡了。
     

       (3)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现在则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而没有原有的“门簿”之类的做法。 在初一这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吃完饭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人便使用各中贴片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网络视频百年等方式。
      拜年时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守的。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表明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守岁诗8首

其一

守岁
               宋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其二

守岁
                董思恭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其三

杜位宅守岁
                  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其四

共内人夜坐守岁
                徐君蒨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已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其五

守岁
                  史青
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催。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其六

西京守岁
                骆宾王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其七

守岁
                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其八

守岁侍宴应制
                        杜审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扫尘

作者:蓝色

      民谣说:“二十四日,扫尘日”。到了腊月二十四,民间认为是扫尘的日子。俗话说“有钱没钱,洗洗过年”,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 尘”。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到那一天全家上下,男女老幼一齐动手,洒扫庭院,掸尘去垢,疏浚明渠暗沟。此时,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辞旧岁,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气氛。扫尘,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

少数民族春节-回族  回族在我国分布广泛,回族人民除了过本民族的回历年外,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也与汉族人民共同欢度春节。节日前夕,宰羊宰牛,炸油香,准备丰盛的节日食物。油香,俗称“油饼”,是回族人民传统的食品。炸油香时要特别敬重,需要由有经验的妇女掌锅。此外,馓子也是节日里很受欢迎的食品。然后全家欢聚,品尝佳肴美味,辞旧迎新。节日期间,人们穿上本民族的盛装,带着牛肉、羊肉、油香等节日礼品,走访亲戚邻里。主人则用丰盛的食品热情款待。此外,老人们还到清真寺做礼拜,聆听阿訇念经,男女青年则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节日,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少数民族春节-土族春节 土族主要居住在我国青海省的土族自治县地区。土族春节是土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喜庆节日。节日前,各村寨的土族人民忙年置办年货,准备春节大半个月的食品。节日食品主要有青稞酒、牛羊肉以及各种面饼等。土族人也讲究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团圆饭一般要吃细长的面条和大块肥肉,表示健康长寿,食物不缺。有的地方要举行祭祀天神的活动,即在院中烧火堆,上面放些酥油和炒面,然后全家人朝天跪拜磕头,祈祷神灵降福人间,保佑一年四季丰衣足食,万事如意。饭后,妇女和小孩听家里老人讲故事,父母给将要出嫁的姑娘戴“天头”,活动内容丰富。大年初一,小孩向长辈拜年磕头。接着老人们带上小孩和礼品,走亲访友,拜年祝贺。节日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男女青少年进行踢毽子、打毛蛋等游戏活动,有的还跳欢乐的“安昭舞”。还无生育的媳妇,要在打麦场上立几架秋千,供青年人玩耍,意在祈求生子。整个年节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作者:蓝色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辞旧迎新之际燃放烟花爆竹成为人们情感释放与愿望表达的特别方式。在灿若云霞的焰火与春雷般的爆竹的声色中,人们迎来了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天---除夕。春节放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我国很早就有关于爆竹的记载。爆竹起源于人们辟邪驱鬼的目的,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人们相信有声的爆竹能驱赶鬼怪猛兽,扫除人们内心的恐惧。从
天然爆竹到火药爆竹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人们对火药的认识与使用有关。汉代以后,炼丹家们在进行炼丹实验时,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燃烧能引起爆炸,这可能就是最初的火药了。后来有又人将火药装入竹筒内燃放,响声更大,更具威力,于是新的爆竹就产生了。元代以后,爆竹鞭炮盛行于中国的各地春节习俗中,成为节日里不可缺少的声音语言。爆竹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爆竹。爆竹的种类,小说《金瓶梅》记载的就有霸天鞭、地老鼠、一杖梅、火梨花等数十种。
    正是鞭炮具有驱除邪秽、接神迎神的功能,并能增添喜庆气氛,
爆竹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俗产品。不仅在春节燃放,平时各个节日,红白喜事,爆竹都是增添热闹气氛的不二选择。

少数民族春节-裕固族
裕固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等地。裕固族春节是裕固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从除夕开始,为期好几天。除夕这天要准备丰富的节日食物祭祀祖先,有油炸果子、炒面、牛羊肉、美酒等,然后将这些食物烧掉,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除夕下午,各家要在附近选择一块较为宽敞的空地,点燃火堆,驱赶牛羊迅速地从火堆间通过,同时燃放鞭炮,祈求保佑人畜兴旺。有的家庭还到寺庙请喇嘛念经祈祷,祈求佛祖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晚上,全家男女老少,欢聚一起,相互敬酒,通宵达旦。大年初一刚到,家家户户烧香、点佛灯、放鞭炮,还要举行敬献“天神”的仪式。按照裕固族的传统习惯,家家要将酥油、炒面、红枣等食物堆成塔状,供奉在天神“点格尔汗”前。主人则一手拿一碗酥油奶茶,另一手拿一捆芨草,绕账篷转圈,边转边用芨草点蘸碗中的酥油奶茶,洒向天空和帐篷四周,祈祷天神保护全家吉祥平安。然后,晚辈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赠给红枣、茶叶或压岁钱。天亮以后,人们走村串寨,互送哈达拜年。节日期间,还要举行赛马比赛,表演民族歌舞,娱乐狂欢,十分热闹。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少数民族春节-锡伯族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新疆地区。锡伯族的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二。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这天叫小年,上午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清理卫生;下午各家祭祀灶神,将做好的发面饼、油饼等供放在灶神爷位前,送灶神上天。年前家家忙于杀猪宰羊,准备过年食品,如各种年菜、年饼、炸油果子等等。到了除夕这天,张贴春联和门神,然后摆上供品祭祀祖先,有的地方还要到祖先坟上打扫积雪。正月初一,走家串户,互相拜年。锡伯族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喜利妈妈”。“喜利妈妈”是保佑锡伯族子孙繁衍和家宅平安的象征女神,大年初一要隆重祭祀,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财兴旺。“喜利妈妈”是一条两丈多长的红丝绳,上面挂着弓箭、红绿布条、羊髀骨、吊篮、靴鞋、木锨、铜钱等物。每一个物品都有意义,小弓箭表示生了男孩,祝愿继承先辈传统,勇敢无畏,成为骑马射箭的能手;彩色布条的意义为生了女孩,希望将来精通女红,成为贤妻良母;小吊篮象征娶妻,保佑传宗接代,早生贵子;小靴子是祈求儿孙满堂;木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铜钱是盼望发财致富。平时收起来,供奉在堂房的西北角上,春节期间取出来挂在南墙脚,开始供奉,直到农历二月初二,再装入纸袋,放回原处。春节期间年轻人在一起举行各种文体、游艺活动。正月十六是锡伯族的抹黑节。一大早,年轻人就准备好随身带着锅底灰搅油做成的黑灰,对长辈和老人先问好,然后走到长辈面前跪下,以示尊重;跪下来之后把准备好的黑灰轻轻往脸上抹一点。家中的其他年轻人,不论男女,争先恐后相互涂抹,没有例外。抹黑节现在主要已经成为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娱乐活动。实际上,正月十五晚上,十二点过后,抹黑节就开始了。淘气的小孩往往趁同伴不注意把对方的脸抹黑。第二天被抹的小孩如果不照镜子就跑出去,会莫名其妙地被所有的人笑。人们有时候还会用黑灰在脸上画出各种图案。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太阳完全升起。锡伯族春节蝗正式结束是二月初二。这一天,锡伯人收起“喜利妈妈”,吃完猪头肉,宣告锡伯族的春节已经过完,要开始备耕生产了。

少数民族春节-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西南地区。因长期与汉族相处,春节逐渐成为各地彝族人的重要节日。虽然彝族春节的时间和汉族春节相同,但是节日习俗区别较大,而且彝族有不同的支系,因此各地节俗也有差异。云南省富民、武定等的彝族人民,除夕这天,各家各户在自己的庭院中栽种松树,并在树干上贴上字符,上面写上“松柏常青春不老”等字,以祈吉祥。云南牟定县彝族人民春节时对羊特别殷勤,除夕晚上人们要在羊厩贴对联,给羊喂年饭。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民,过年时有“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祭祀土地神。随后由本村的祭司“毕摩”祭土请虎神。八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毕摩”念罢祭辞请到虎神后,众老虎挨家挨户起舞跳跃,驱赶邪恶鬼怪。当地彝人认为这样能驱赶邪恶,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一派欢乐气氛中。夜里,老人们还给年轻人讲关于羊的来历的古歌。四川的彝族人,春节期间会集体跳“阿细跳月”的舞蹈,以示庆祝新年。有些村寨在大年初一会让男子来承担家务,而让妇女休息,以此作为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从初一开始,人们身着盛装,投入到新年集体的娱乐活动中去。 春节习俗概述(四)

作者:王震  

      春节中最重要的两天除夕夜和大年初一过完以后,就进入了走亲访友的阶段。这个时期是春节欢乐气氛的延续,讲求的是把欢乐和福气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把走访亲友看作是拜年活动的继续。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1)走亲戚。大年初二必须到岳父家里拜年,且必须带礼物,而且是比较重的礼物,表示对岳父和岳母大人的尊重。如果是新婚之年,那么新女婿则在大年初四这一天去岳父家,大约延续几年的时间,就可以改为初二去了,这时候,岳父会称呼女婿为“老女婿”了。在古时候,女婿一进岳父家屋门,就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礼节是很重的。不过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这样的做法已经不多了,这个习俗逐渐被人们所抛弃。现在通常是给长辈们依次拜年,但是也不必要跪下磕头。这一天女婿是必须在岳父家吃饭的。岳父家也会准备最好的饭菜来招待女婿,一定要让女婿吃的很好。女婿也会对岳父的热情款待表示满意。此外,还有很多种类的走亲戚的形式。例如,外甥去看望舅舅或姨妈;侄子去看望姑姑等。
      

      (2)礼节性的拜访。这种形式的拜访就是给同事、朋友拜年。现代社会还是会带礼物去的。但是不是很贵重。在古时候,客人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不用向家堂行礼。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就可以了,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古时候这种拜访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现代社会里这种拜访成为了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的方式,是他们和朋友联系给感情、诉说心事的好机会。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在主人家吃饭,一边吃一边聊天,话题没有什么限制,大多都是大家感兴趣的;由于同辈的比较多,因此也不必在乎长幼卑尊,餐桌上礼节性的约束也不是很多,所以气氛融洽,笑声不断。年轻人聚在一起,追求的是青春的欢乐。
  

       (3)感谢性的拜访。就是在过来的这一年中,你对别人家欠有人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对恩人的感谢。例如,在过去的一年中你生过大病,是一位医生帮助你治好了病,使你恢复了健康,那么到了过年的时候,你就应该买些礼物给这位医生送去。到那里后不用向其家堂行礼,也不用跪拜磕头,只是说些吉祥的话就可以了。很少有在主人家吃饭的,因为这是你去感谢人家,主客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是礼物一定要留下,以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4)串门式的拜访。这主要是真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的,到了过年时,便可以到其家中拜访下,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等祝福的话。在屋里坐一会儿,喝几口茶,就可以起身走人了,没有什么过多的礼节。
   

      总体来讲,走亲访友的拜年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上四种。但是,千百年来,相互拜年的形式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里有增加很多新的拜年方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网络视频拜年等。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团拜”的形式起源于清朝,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应用,它的优点节省时间。此外,还有书信拜年,即我们常见的邮寄贺年卡拜年,这种方式是源于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拜年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也许在将来会出现我们今天都想象不到的方式,谁又会知道呢!


少数民族春节-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等地。每年农历除夕到正月初五是白族人民过春节的日子,节俗与汉族相似。年前各家打扫卫生,房屋内外、大街小巷,都要打扫干净,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五都不扫地,认为这几天扫地就会把财神扫走。大年三十这天十分热闹,白天人们贴春联,挂年画,杀鸡宰羊准备过年的菜肴。晚上吃团圆饭,饭后守岁,一家人讲故事,说笑话,其乐融融。子时一到,人们放鞭炮迎接新年。云南白族还有一种叫“放高升”的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人们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迎来新年。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姑娘媳妇就去村头挑头水,以最先挑到头水为吉祥。初一早饭一律吃素,清早的第一顿饭是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日子。从初二开始拜年,从本家长辈拜起,然后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而热热闹闹的庆祝活动这时也全面展开,舞龙耍狮,走马灯,打霸王鞭,唱白剧、滇戏等都是白族人喜爱的春节娱乐活动。亚洲华人春节  在马来西亚,春节是法定的节日。马来西亚华人很重视春节,整个春节持续很长时间,一般从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过年,过年的习俗与大陆大致相同。马来西亚新年一过,从首都吉隆坡到全国各地华人聚居区域中国城,欢庆春节的气氛日渐浓厚。吉隆坡的中国城张灯结彩,到了晚上灯火万盏齐明,颇为壮观。各个商场里摆满了年货,有大红灯笼、春联、年画等,喜气洋洋的人们争相购买。鲁谷地区的华人华侨以福建闽南籍的居多,人们过年一定要买凤梨、因闽南语“凤梨”与“旺来”的发音接近,所以每家过年一定要买,供在神像面前,以图兴旺发达,大吉大利。而商店里则出售塑料制成的凤梨,经久耐用,也深受人们喜爱。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各户纷纷挂起大红的灯笼,贴起春联,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晚上,全家团聚,大家围坐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大年初一,大家出门互相贺年道喜。这天不能扫地,信佛的人这天只能吃素,还要到寺庙里烧香,祈求神灵保护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初二开始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当地的华人团体还组织相应的舞狮队以及各种戏曲表演。有意思的是,马来西亚信仰基督教的华人也过春节,他们到教堂做弥撒。此外,正月十五还有一项有趣的习俗,未婚男女聚在一起,男的向女的抛苹果,女的向男的抛柑子,据说这样来年就会找到如意的对象。春节的习俗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
      新加坡华侨众多,春节放假两天。春节前,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业区早已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一片喜气洋洋。购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将购物商场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购买春联、年画、鲜花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年货之一。梅兰竹菊四大君子以及水仙花、富贵竹都是人们喜欢购买的,这些鲜花寄予了人们富贵、高升的美好愿望。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很多家庭都喜欢吃火锅,红红火火。除夕晚上,大人也要准备好红包,给小孩子压岁钱。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拜年祝贺。拜年时不用提着贵重礼物,只需带着两个橘子,进门捧向主人即可。桔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主人在客人告辞时,也要奉还两个橘子。新加坡华人欢庆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一年一度在美丽的滨海湾举行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历来是华人新年的重头戏。该活动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让广大华人沉浸在春节的欢腾气氛中。该活动每年都具有特色的主题,如中国京剧、书法艺术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表演。男女老幼到河边看戏,品尝美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到了晚上,燃放烟花,整个夜空璀璨斑斓。庆祝的高潮一直持续到 元宵节。 少数民族春节-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山区。哈尼族春节又称“正月年”。节日期间重要的食品就是吃糯饭和米粑粑(即春好的糯米饼子),糯米饭和米粑粑还是热情好客的哈尼人招待客人的美味。荡秋千是春节期间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民俗活动,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有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秋千荡的越高,花样越多,难度越大,越受到人们的赞扬,并预示能够获得幸福。春节期间,村村寨寨锣鼓声不断,处处呈现出热闹的节日景象。哈尼族支系堕塔人,要举行一项奇妙的“资乌都”活动,即全村人共同畅饮“团结幸福酒”。当天,各家男主人将备好的酒菜抬到指定地点,按辈分次序入席,然后人们举杯吟诵祝词,共贺新春。大家边吃边喝,畅谈农事,而后敲锣打鼓,翩翩起舞,直至尽兴方散。 少数民族春节-傈僳族    傈僳族大部分聚居在我国西南的云南、四川一带。傈僳族人的新年称为“阔时节”(音译),同时也过汉族的春节,春节具有本民族的风俗特点。春节期间,傈僳族要祭祀祖先,称为“尼文丁”。但是,各支系祭祀时间和形式不尽相同。有的家族在大年三十晚煮猪头祭祖;有的家庭则三十晚上半夜宰猪,初一才祭祖。正月初三,各家准备丰盛的供品,如猪头、鸡、荞麦粑等,到本寨的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全寨庄稼丰收,六畜兴旺。春节期间,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如对歌、射箭、打靶、赛诗会等,颇具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春节-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四川一带。纳西族将新年称为“库式”,过春节的时间在每年农历除夕至正月十五。除夕当天,有祭灶的习俗,各家置办各种菜肴和果品,祭拜“灶君”。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还要用大米饭和猪肉喂狗。纳西人传说,狗的尾巴带给了纳西人粮种,才使纳西人免受饥饿。因此每年除夕夜喂狗,为的是使人们不要忘记狗的功绩。正月初一,燃放鞭炮,在院中祭祀天地,然后到屋里祭拜祖先。泸沽湖地区的纳西人,在大年初一要为年满13岁的少年举行大礼,女孩子称“穿裙子礼”,男孩子称“穿裤子礼”。举行仪式时,在屋内火塘里燃起熊熊火焰,女孩站在女柱旁,男孩则站在男柱旁,手里捧着银元,双脚分别踩在粮袋和猪膘上,由母亲为女孩穿裙子,舅父给男孩穿裤子,然后祭拜祖先。接着由巫师“达巴”朗诵祝词,祝愿女孩越长越美丽,祝男孩越来越能干。纳西人认为十三岁是新生命的开始,通过这种仪式,表明男女儿童此时已成年,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了。正月初二人们互相串门拜年,赠送礼物,宴请亲朋好友。从初三开始,各村寨要举行祭天的活动,每年由寨中各家轮流主祭。祭天时用东巴经祷告,祈求田里庄稼丰收,六畜兴旺。而此时各种娱乐活动也相继展开,小伙子表演射箭,姑娘们则荡秋千,游玩不停。送穷与迎财神 
   春节间人们相见,开口就是“恭喜发财”,“发财”成为岁首是节最活跃的词汇,“迎财神”“接财神”等构成节日的重要内容。迎财神的时间在除夕至初五,有的延至二月初二。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就是说过了此日,年间期间的禁忌几可以破除了。破五这天,对商家来说特别重要,因为这天是财神的生日,所以商家纷纷在初五祭财神,开门营业,来个开市大吉。人们一年的财运都是由财神爷决定的,于是把财神爷接到自己家中来,以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少数民族春节-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景颇族十分重视春节。节前人们为过年而忙碌着。准备充足的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景颇人过年最重要的饮料。族人认为,没有醉人心田的美酒,就不算是过上好年。除夕,全家男女老少团坐在火塘边,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大家闲话家常,总结旧年,展望新年,全家沉浸在一派安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村寨里的青年男子便争相到泉边或井边挑“新水”。据说新年里的头水是吉祥水,喝了它,可以消灾免病。此外,人们还利用这第一挑水预测今年雨水的多少,将新挑的一碗水与头天准备好的一碗旧水比较,如果新水较重,则说明今年的雨水比去年多,反之则少。天亮以后,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还要观望太阳照射的地方,以占卜今年的指向。如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呈白色,那么当年就要种植白色或者红色的谷物。正月初一这天,人们在寨内各家互相拜年。寨内的青年人会在这一天举行叫“坦丁”的射击活动,靶子由姑娘们设计,要是喜欢某个小伙子,则会在靶子里放象征爱情的信物让他射,一旦射中,那么双方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爱情了。正月初二这天,人们可以出寨郊游,唱歌跳舞,热闹异常。初三之后,开始拜亲访友。整个节日活动持续到初五才结束。少数民族春节-阿昌族 
阿昌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云南省,由于长期与期与汉族杂居,因些阿昌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有相近之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打扫房屋,清洗家具,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然后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缝制新衣服等,准备过年的食品,欢欢喜喜过大年。除夕夜晚,全家吃团年饭,然后围坐在火塘边守岁。守岁时有一项重要的习俗,那就是往火塘里烧麻栎树块。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从前个叫腊福的穷苦人,到了除夕这天连吃的都没有,只好抱来一大堆麻烁树块燃烧。烧着烧着,从屋顶忽然掉下一根碧绿的树枝,腊福感到很惊奇,就顺手扔进了空空荡荡的米囤里,没想到原来空荡荡的米囤突然塞满了白花花的大米。从些腊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得知此事,在除夕守岁时在火塘里烧麻烁树块,以求大米满仓。春节期间,阿昌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要走亲访友和举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少数民族春节-普米族
普米族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和四川省。各地的普米族过春节的时间不一样,有的以正月初七为岁首,但更为普遍的是在正月初一迎新年。普米族春节也叫“过大年”、“吾昔节”。除夕之夜,家长要祭“门神”,敬锅庄,然后全家人围着火塘吃团圆饭。正月初一清晨,普米族人就开始鸣放礼炮,吹起海螺,迎新年。然后摆上供品,祭祀祖先,祈求一家平安,庄稼丰收。接着家长带着松枝、蒿叶、清酒和牛奶爬上屋顶,祭祀房头,祷告全家平安顺利。正月初一这天,还要为年满十三岁的男女儿童举行“成丁礼”----男孩“穿裤子”和女孩“穿裙子”仪式,过程与纳西族正月初一给孩童举行的成年礼相似。成年礼结束后,表示他们或她们已经成熟,可以参加正式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了。初二、初三拜亲会友,同一氏族的普米人还有集体到山上聚餐的习俗。春节期间,村寨都组织赛马、摔跤、打秋千等娱乐活动,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
闹元宵 如果说过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正月十五元宵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戏。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武帝颁布<<太初历>>以来,将正月定为一年的首月,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是“元夕”、“元夜”。道教产生以后,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还将他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成“三元节”。上元节食天宫赐福的节日,所以元宵节又有“上元节”的叫法。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于正月十五夜“然灯表佛”,后来相沿成习,然灯成为正月十五的盛事,因此元宵又有“灯节”的称呼。从如此众多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后世的元宵节食在古老习俗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的因素,并在上层统治者的倡导下,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位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大娱乐性节日。  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人们踏月赏灯,游览胜景,举国上下尽情狂欢。灯象征光明,喜庆以及吉祥,灯火是元宵节最具有特征的节俗事象。关于元宵节张灯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除了以为上古以驱疫的巫术活动外,一般说他还有2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
另一个源头跟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内做然灯法会,纪念佛祖。  元宵灯会兴盛从隋唐开始,历代相沿。隋代时,元宵之夜已是不眠之夜。隋炀帝杨广是一个爱热爱的人,每年元宵他都要在成都城举行盛大的灯会,招待外国使者,以夸耀中国的富蔗。

耍社火

  社火,作为我国古老的风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节日里面迎神赛会的民俗活动。社火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祭祀土地之神的“社祭”。古代社神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盛大节日之一。社日起源于上古时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直至元明清以来发生变化。社日在中国历史上传承达数千年之久,至今某些习俗仍然至今,社火就是其中之一。
     

      社火是一种集祭祀,杂耍,歌舞杂耍为一体以娱神娱人的社区活动,每逢新年春节,人们在村社里面选出表演的人选,男女装扮成需要扮演的人物,组成一出杂戏,在村社范围内进行游行表演,以表达对土地之神恩赐的谢意。社火在宋时已经十分流行,宋代诗人范成大《上元纪吴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中描写江南的乡村社会说:“轻薄行歌过,殿狂社舞呈。”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描绘南宋临安元宵社火时,“姑以舞队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神鬼,十斋郎各社,不下数十,”宋朝社火流行的盛况可见一斑。清明时期,社火的歌舞杂戏,江南的“社戏”颇负盛名。社火与古代年终岁末人们戴面具驱¤的宗教活动“驱¤”有一定的联系。¤舞后来与其他迎春活动融合在一起,其中部分融于社火之中。

少数民族春节-怒族   怒族生活在我国云南省的一些山区。怒族地区普遍过春节,怒族语将过春节叫做“吉佳姆”,春节节期从农历十二月底至正月十五左右。节前,家家清扫庭院,扫除火塘里的火灰,把陈垢倒在远离家门的地方,表示辞旧。各家各户忙着杀猪、做米粑、酿玉米“咕嘟”酒。年三十,采来青松枝插在大粱和中柱上,在地下铺松毛,象征四季常青,月月吉祥。除夕晚上,吃年饭前,要先举行“那作莫”的仪式。“那作莫”相当于敬锅庄,即将玉米花、饭菜等食物放置于堂屋火塘上的三角铁架中,摆上三杯酒和三片肉,然后家中男女老幼祈祷,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初一凌晨,鸡叫头遍,各家小孩就背着水桶,打着火把,去抢打全寨各个水井里的水。他们从每口井里打一瓢水,背回家中。传说新年第一个清晨,天上会飘下一种状似酥油的吉祥之物,漂浮在各个水井的水面,人们只要喝到这种水,一年就会吉祥如意。初一这天要给长辈拜年,还要用油煎面饼和肉汤喂家里的狗和牛,以回报辛苦了一年的牲畜。初一到十五,村寨里举行各种各样的游乐活动,有射箭、打石头靶、荡秋千等等产。夜幕降临,青年男女聚在广场上,点起篝火,伴着“达比亚”琵琶声和口弦的乐声,跳起欢快、粗犷的怒族舞蹈,通宵达旦。 少数民族春节-苗族  族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省、自治区。苗族支系繁多,各地节日习俗不尽相同。湘西的苗族,除夕这天要砍来榄篱笆树,插在房屋周围,称为“保年树”。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饭后,家里所有人都要洗脚,先从小孩洗起,意为“出门处处有着落”。除夕深夜,人们还占卜来年的气候,看北斗星周围的云雾状预测水涝或者干旱。海南的苗族,除夕晚上团年吃粽子,并以粽子祭神。除夕前出嫁的女儿女婿要回娘家,直到过了年才回婆家。贵州的苗人,除夕晚上祭祀祖先,夜里将硬木柴或干树兜放到火塘燃烧,称烧“年兜”,燃得旺意味来年生活红火。正月初一一到,人们开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称为“抢年”。妇女争着上井边挑“金水银水”,认为这样能带来福气。初一开始,各村寨在村头寨尾摆设花鼓,男女青年则对唱山歌。有的地方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春节期间还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上刀梯、舞龙和打鸡羽毽都是苗人喜爱的娱乐项目。
少数民族春节-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少数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历史上,布依族受汉族的影响,过春节的习俗议延续至今。布依族春节又称“大年”,是布依族的盛大节日之一。节期从农历腊月三十开始,直到新年正月十五才结束,历时大半个月。年前,家家户户围绕过年而忙碌,杀年猪、打粑粑、炒米花、酿甜酒、做新衣。除夕晚上,要先到祖先牌位上祭祀祖先,燃放鞭炮,然后全家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非常丰盛,而且深有讲究。如必须要有整棵白菜拌猪肉制成的“长寿菜”,意为“长寿百岁”。随后,全家围坐在火炉边“守岁”。这时家家还要将家中的各种生产用具贴上封条,认为这样就能避免让财气跑掉,直到正月十五才拆封条。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让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安心地休息,过个舒心年。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井边挑“新年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而且这家人在这一年会得到吉祥。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相聚宴饮。布依族青年男女要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或者结伴野游,跳舞唱歌,谈情说爱,玩到尽兴才回家。有的村寨则组织耍龙灯、舞狮子的活动闹春节,将节日热闹的气氛推向高潮。 少数民族春节-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广西一带。大部分京族人民都过春节,节期从腊月三十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年前,家家户户要把过年的菜肴煮好,以备好几天食用,因为过节期间不能动锅做饭。春节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除夕下午全村人都集中到村里的哈亭拜祖,祭祀各姓祖先,然后回家里再拜自己家的祖先。初一早上,大家纷纷拿香烛跑到水井旁边去烧拜,然后挑井水,称为“买新水”。人们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处二开始,人们纷纷外出探亲访友,拜年做客。到正月十五,各家各户准备鸡、肉、鱼三牲在祭祖先。此外,在正月初一、十五两天,京族人有许多禁忌。如忌讳别人进门借火、借盐,认为这样家里的钱财被别人带走了。
少数民族春节-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海南省。黎族语称“江”和“葛母”为年的意思,黎族人民过春节与汉族的情形基本以致。过春节前家家打扫庭院,准备年饭,酿年酒,春“灯叶”“灯叶”是一种糯米做成的年糕,可存放较长时间,或吃或烤或炸,别有风味。有些地区的黎族同胞还包一种没有肉馅的过年粽子。除夕旁晚开始祭拜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喝年酒,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一般闭门不出守在家中。人们到河里或井边挑水时,要拿一个铜钱或一块年糕放在井边或河边,表示向河神或地神买“福水”。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郊游玩赏。初二开始,全村青年男子,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所得的猎物全村共享,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得一份。人们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如荡秋千、跳年舞等,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有的村寨,要举行“送神出寨”的仪式,即把节日期间的猪毛、羽毛和包年糕的叶子等杂物,堆放在竹箩里,同时用竹条扎神架,放上稻草人,然后点燃香火,男女老少走出家门随神架走出村寨,表示送“旧魂”,以求人畜平安。神架和箩筐杂物放置在村口旁边,直至正月十五才把它焚烧。有的地区,还将神庙中的偶像抬出游寨,称为“抬公游行”,其目的也是为了祈求全寨人人平安,兴旺发达。 少数民族春节-畲族
畲族主要散居在我国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地。受汉族影响,畲族人民每年也过春节。节日里家家贴红,人人着新衣,到处鞭炮声。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吃糍粑是畲族人民过春节的特色之一。畲乡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句:“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黏黏”。就是说吃糍粑,表达了畲民盼望春日时来运到,生活年年甜的美好心愿。吃糍粑不能全吃完,把剩余的部分藏入粮仓锁好,等元宵节取出,谓之“有吃有余”。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饭后,男女老少围者炉火整夜不眠。屋中火炉内,烧着一段粗大的硬柴头,叫“焐猪年”,又称
“隔年火种”象征日子过得红火。这个火种一定不能在第二天煮早饭前熄灭,不然会认为是不详之兆。这时,全家男女老少围在篝火旁边
大人们教小孩学唱“盘古歌”,由老人讲述祖先创业艰难辛。因为畲族侍奉“盘古”祖先,大年初一,全家都要叩拜“盘古祖图”人们开门鸣放鞭炮,迎接新年。男人们则赤身围绕房屋,手里敲响竹板,以示除温消灾。女人们则争先恐后地赶到井边“汲新水”带回吉祥。孩子们跑到竹林里摇毛竹,认为小孩摇了毛竹就会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从初一到初五,畲族人串门、嬉戏、待客、唱歌姑娘们编织、绣制
送给情人的精彩,欢天喜地地过完大年。
少数民族春节-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的侗族自治州县。侗族春节是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除夕晚上,各村寨的侗族人都要祭祖敬神,然后全家欢聚吃团圆饭。夜间守岁,灯火通明,达旦不眼。大年初一早上,侗族人会从鱼塘里弄几条鲜活鲤鱼摆上餐桌,“鱼”与“余”同音,这样做是为了预示新的一年吉祥有佘。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穿上节日服装,走村串户,或者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耍龙灯,舞狮子,唱侗戏。其中,以侗族村寨的“打侗年”的芦笙队应邀到别的村寨比赛,两个村寨的队伍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互较胜负。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但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届时观者如潮,人们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整个侗族村寨一片沸腾。少数民族春节-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我国新疆地区,少部分在黑龙江省一带。春节是黑龙江富裕县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当地的柯尔克孜族萨满蛇神,因此家家都用布剪出蛇形供奉在神龛里。正月初一早晨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祭祀蛇神;然后再给老年人磕头,并酌酒,一同欢饮。过年时还点燃两堆牛粪代替狼烟,有的一直点到正月十五。 

 

少数民族春节-傣族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过的西南地区。傣族支系众多,节俗富有民族特色。春节是云南省德宏等地傣族人的节日,时间与汉族大致相同,但节俗具有民族特点。傣族人普遍信奉佛教,正月初一早上,人们吃过早饭后,换上新衣服,前往寺庙拜佛,向佛爷供奉各种礼品,以祈福纳祥。也有的地方祭祀祖先,或者祭祀寨鬼,祈祷平安,年轻小伙和姑娘们往往在节日里相约到村外广场丢包,互相投掷布包,看谁投得准。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随身饰物或栓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看上了姑娘就会追随而来。“丢包”不仅传递着欢乐,也传递着爱情。 少数民族春节-水族 水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少数民族春节-佤族

佤族生活在西南地区。云南省沧源佤族的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当地佤族人将春节称为“三木我”,意为一年中的第三节日。春节之前,佤族村寨里充满了节日繁忙而欢乐的景象,家家户户酿水酒、捣糯米、杀鸡、宰猪,迎接新年的到来。节日期间。人们开展各种有趣的娱乐活动,有唱调子、对歌、荡秋千、打陀螺、射箭、摔交、形式多样,深受佤族人民喜欢。

 少数民族春节-东乡族 东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甘肃、宁夏一带。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族人民,每年都要隆重地欢度春节。受汉族春节的影响,节日前夕,家家户户清洁卫生,收拾房屋,打扫庭院,并贴门联挂年画,将屋里屋外装扮一番,香油、撒子、馍馍、黄酒、羊肉都是节日的重要食品。人们合家欢聚,走亲戚,相互祝贺。春节期间,人们组织各种的娱乐活动。少年儿童玩“咭古嘟”,即一种类似打棒球游戏;各村各寨的青壮年则组织摔交比赛。东乡族有一项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那就是打土块仗,参加者分成两队,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然后双方互相投掷土块,直到一方获胜为少数民族春节-仡佬族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等地。春节是仡佬族的重大节日是,一些习俗具有本民族的特点。春节祭祀祖先,每家每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或用毛、糯玉米)蒸熟后,做成一个大粑粑装在盘里,用来供奉祖先,三天内不能动它。有的地方仡佬族人祭祖,还把丝茅草、豆豉叶、蒜苗插在粑粑上,以纪念祖先当年铲除开荒、开创基业的功绩。节日期间,各地的仡佬族人身穿节日盛装,参加各种娱乐郊游活动。老人们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问亲友。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踢毽子,打蔑蛋,荡秋千,打火龙。花龙用细蔑编成小球,内装碎碗片和一、二枚铜钱,使其相撞成声。打的时候,人们聚集在火花坡上,两人一组对垒,男女老幼都可参加。蔑鸡蛋比花龙稍大,也是用竹蔑编成圆球,里面塞有稻草。节日里传统的文娱活动,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拜年
正月初一,新年来到,人们开门燃放爆竹,俗称“开门炮”。年夜关门团圆,意味着人们与旧年联系的隔断,人们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的时间空挡状态,诚惶诚恐,急切盼望新年。因此,子时一到,家家户户即刻开门迎新年,在激浪轰雷般的爆竹声中,而且是拥有了新的时间。这时的第一要务就是拜年,人们互相庆贺的到来,共同分享着新年的喜悦。拜年就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它由来已旧。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售,长着血盆大口,非常凶猛。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就挨家挨户的吃人。人们为了对付“年”这个怪兽,便贴红纸,燃爆竹,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相互庆贺没有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世代相传了。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足为信,但传说还是放映了先民对“年”这个时间关口的恐惧,视“年”为吃人的猛兽。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年”这个怪兽的传说越来越淡化,拜年也逐渐褪掉被“年”吃掉的担忧,演变为现在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方式了。 民间拜年  当然,要真正了解拜年习俗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要看民间的拜年了。民间拜年风俗十分热闹,也极为讲究。明代中期陆容《园杂记》卷五云:“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蔗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蔗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乏爱不专。可见朝廷官员之间的拜年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而民间百姓之间却是真心实意,喜气洋洋。人们拜年主要包括两项活动,一是向诸神、祖先拜年;一是向长辈、亲友拜年。拜年有特定的次序,首先给神灵祖先拜年,其次给长辈,然后是平辈。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遵循先家内后家外,先族亲后姻亲的规矩。


      除夕白天,人们都把家谱、祖先像挂出来,摆好香炉、供桌,进行祭祖活动,在一家之长的带领下跪拜祖先。有祠堂的家族,则到祠堂跪拜祖先。除夕晚上或者大年初一举行祭祖天地活动,人们拜天地。除夕守岁,全家人都会集一堂,小辈就要给家里长辈拜年,叩头施礼,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为老人们祈求长命百岁。长辈受拜以后,则给小辈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并加以教诲、鼓励,进行传统之间也有庆祝新年活动。
少数民族春节-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广东等地。春节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壮族春节受到汉族的影响,但同时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年前做好过年的一切准备。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全家围在火塘边守岁。壮族人还喜欢在除夕之夜就把初一的饭做好,称为“压年饭”,预示着来年丰收、吉庆有余。新年子时一到,燃放鞭炮,大门洞开,辞旧迎新。老人们带着孩子赶早到庙里烧香,回来以后,折些清枝绿叶,插在门口,这样就能驱除邪恶。妇女们则争先恐后地赶到井边或河边“汲新水”。据说全家人喝了新水,当年就会没灾没病。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初二这天,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要是新婚女婿,就要带上丰厚的礼品,送给岳父岳母和族人,娘家和族人则设宴款待。有的地方,有初二这天让小孩认干爹、干娘的习俗。所认的也可以是石头或者 大树,认了以后就要将石头、大树供在家里。春节期间文娱活动特别丰富多彩,其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是赶歌杅,青年男女相互对歌,十分热闹。  人日  正月初七,传说是人生的生日,明间叫做“人日”或“人胜节”。人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是人们庆祝人类起源的节日。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古代,人类依口头传说传承自己的历史,于是出现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女娲造人是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远古的时候地上并没有生物,于是女娲在七天之内每日创造一种生物,前六天创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到了第七天才创造出了人,这就是人类的起源。后来人们将这几种生物的生日移到一年的开头几天,正月初一为鸡日,处二为狗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并在相应的日子里举行纪念的活动,这就是人日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