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天气预报一周:“累”是自找的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58:04

“累”是自找的吗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累”
中方文化重视礼仪,西方观点强调自由。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人群,在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方面差异迥然

焦 阳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6期)

    出发点不同

    西方人很容易觉得中国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比较“累”。比如,中国的很多优秀的学生,千辛万苦地准备各种考试出国求学,为了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和国外工作的机会,选择的大都是难度系数极高的西方人避之而不及的专业。他们总在工作,他们刻苦认真,常常穿梭于实验室和图书馆中,经常是班级里的第一名。西方人对此困惑不已,因为他们最怕的一个词就是BORING(枯燥),结果中国人却是哪个BORING往哪个上面冲。

    反之,西方人非常注重高中时期的肆意挥洒青春的过程、social skills(社交技巧)的锻炼、情商的培养。你可以是品学兼优的“完美学生”,可以是不学无术但擅长social交流的实践者,但你不可以是只会学习的geek(书呆子),那是非常不受人待见的。他们非常注重生活的质量和享受,注重当前的切身享受。所以,即使是在美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美国人虽然也会因此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感,但他们选择的专业还是以兴趣为主的,文科和商科居多。明明知道计算机好找工作,数学好找工作,工程好找工作,但是他们还是选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愿意勉强自己。

    教育观念不同

    西方人有时也会“同情”中国的孩子不能享受到太多童年的快乐感。他们眼中的中国孩子,晚睡早起,遵守规矩,注重礼貌,并且非常地勤奋,总是拿到最好的成绩,业余“爱好”丰富,才艺颇多。但对于西方父母来说,他们更加介意孩子的自由成长和对生活的自我体验,似乎生怕自己对孩子干涉过多,妨碍了个性发展,即使想指导一下,还需要揣摩方式,不能轻易给孩子乱给意见,过度指导反而会受到指责,所以下一代的身上不会有太多来自上一代的刻意的烙印。

    许多中国人尽管在国外定居下来,还是依然过着中国式的生活。买房要选好的学区,孩子要进好的高中。孩子是应试教育式的高压学习状态,而父母拼命工作赚钱为孩子提供未来进哈佛、耶鲁的高昂学费。整个家庭依然处于匆忙、紧张的节奏中,与美国人周末狂欢、定期旅行的生活状态非常不同。比如,我认识一个居住在加州的家庭,父亲上世纪九十年代于美国某著名高校毕业之后,从国内接来了妻儿。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前途,一家人搬到了斯坦福大学周边租金极昂贵的学区。父亲需每日驱车两小时赶往工作地点,并为一家人的生计十分疲惫的工作。儿子也与崇尚高中时代疯狂玩耍的美国孩子不同,每日埋头书本夜以继日,美国式的交友方式很难在他的生活中出现。最终这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常春藤学校,但他鼻梁上厚厚的近视眼镜与国内高考压力下的孩子无异,年轻的脸庞上也经常呈现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沉默。在华人聚居比例极高的加州,类似这样的家庭俯拾皆是。这样的状况一定让美国孩子很难理解,在他们眼中,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奔放和活泼张扬的年纪。

    人生追求不同

    事实上,西方人认为的中国“累”,归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不同的社会阶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西方国家比较早地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及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民主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已经基本形成了享受人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个性价值观。而中国目前正处在追赶期,改革的步伐还在继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艰苦奋斗改善生活质量的主基调依然盛行。在这种后起追赶的情况下,中国人显然是相对被动的,所面临的现实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严峻程度远大过于西方人。所以,中国人肩上的责任还很重,距离享乐主义时代还很遥远。

    二则,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客观影响,中西方在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差异迥然。西方人以实现自我价值为重,更偏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人生状态,热衷于挑战新鲜事物,更充分地享受人生,不刻意看重他人与社会的评价。他们眼中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可以是独有的,自我的。而中国人受到千年文化礼教思想的影响,依旧有着较浓厚的保守心态和社会趋同心态,大部分人更趋向于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人生发展方向。中国人重视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更多的还需要考虑到家庭、社会等大集体,这就导致了中国人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人生价值,还有大环境期望的那一部分价值。从某种角度可以解读说,中国人十分地好“面子”,攀比心理的魔障难以罢除,难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肯定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以此来证实自己。有时,甚至可以为了所谓的人前“体面”抛去休息时间,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追求也在所不惜。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普遍认同的某些形式化的价值理念就成了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

    当然,我们不可能因为这种“累”的误解就感到不幸。相反的,也许以我们千年传承的大国主人翁胸襟来看待和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反而更加坦然。也许价值观是不同的,也许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纠结今日的错误和明日可能的痛苦,默默地挑起生活的担子,坚持前行,不正是中国人的姿态么。承担起更多的同时,获得的岂能少了?所以,借用西方哲人的句型,走我们的路,扛我们的“累”,享我们的“乐”,让别人说去吧。

    至今仍难忘记下了飞机第一次去到美国的深刻感受:机场装修的像咖啡馆一样,人们不是独自看书,就是带着耳麦听音乐沉思,要么就是在窗前静静观赏日落,又或者拉着小孩晃悠悠的散步。因为要转机,我需要看时间,可是逛了十几分钟竟然也没能找到钟表。记忆闪回中国的机场,目之所及全是时间,提醒你“快到啦!”“别晚啦!” ,这还不够,大喇叭还催着你。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民族之一,看来一点也不为过。

    (作者单位:新西兰University of Otago)

    延伸阅读

    “活得累”的心理疗法

    不同群体“活得累”的症状与“病因”各不相同,因此对症下药非常重要。而从心理疗法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做好自我调适。

    不同群体“累”的症状

    官员累:为提拔、为工作、为应酬。韩某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机关,从小城市里的一名小科员做起,勤勤恳恳,工作7、8年后终于提拔为处级。官虽不大,还算风光,但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其中的苦乐悲喜。之前勤勉工作,联络上级感情就一心为了提拔,经常为不能正常提拔而忧虑,有时把这种情绪传达给孩子、爱人,弄得家庭气氛也不安。从任命生效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早上醒来,脑袋就像空转了一夜的马达,头昏脑涨。“要管的事情越多,责任越大,每天提心吊胆就怕出事。”

    白领累:为房子、为车子、为孩子。白领冯婷婷在北京五环外刚买了房,背上近100万元的贷款。她说自己“就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着”。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城里上班,从未在半夜12点前睡过觉。三个月产假,她没有多休一天。去医院动手术之前,要给主刀医生递上一个红包;去驾校学车,要给教练递上一条香烟;去政府部门办事儿,要托熟人;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统统都要细心打理,怠慢不得,细细想来,活得可真累啊!

    关键在于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既然选择了就坦然接受

    “活得累”主要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关键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养成开朗、乐观、大度等良好的性格,有宽容、接纳、超脱的心胸。二,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活得累”也和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如果长期感到力不从心,就要重新为自己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以使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三,培养多种兴趣。培养多种兴趣一方面可及时的调适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累”的状态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压力。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 张晓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