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真名叫什么名字:哲学常识(下)常规解题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50:12

哲学常识(下)常规解题思路

[日期:2011-01-24] 来源:  作者:政治组 [字体:大 中 小]

三、认识论

 

1、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主观因素)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认识的根本任务(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方法论:要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原理: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的认识有助于本质的认识,但不能代替本质的认识。

方法论: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都统一于实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

4、真理及科学理论的作用

   原理:真理及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5、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

(科学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原理: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坚持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重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合理想象: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于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如何培养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1)善于发现问题。

(2)敢于超越。

(3)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4)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注意灵感和顿悟不是一时之功,是长期研究积累的结果)

(5)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6、认识的深化发展

   原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7、实践的基本特征

   原理:(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8、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原理: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1)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2)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原理: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1)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原理: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使人类能够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9、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必答)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注意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区分开认识的根本任务)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以上四点需要哪个答哪个)

原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必答)

10、人民群众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原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一般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然方面答生态价值观,社会方面答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小团体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主义价值观(两个原理共同使用)

   原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社会、国家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个人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集体要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方法论: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原理共同使用)

   原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促进或阻碍)

(2)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原理: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起根本的、决定的作用。人的发

展需要社会提供条件。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

   方法论: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6、人生的价值与真正价值(注意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

   原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双重关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

原理:(1)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不能只看物质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大小因人而异。

(2)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7、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原理:(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①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

③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8、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注意艰苦奋斗)

   原理:理想与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2)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3)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9、人民群众

   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以上三点选答,需要哪点答哪点)

方法论: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必答)

10、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原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方法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 0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