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徒弟排名图片库:案发现场每一个脚印都会“说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12:04

案发现场每一个脚印都会“说话”
——记刑警803刑技中心痕检室副主任李玮
潘高峰

资料照片

  首席记者 潘高峰

  一个犯罪现场,任凭犯罪分子多么狡诈,多会伪装,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蛛丝马迹。能否洞悉真相,寻找那一丝破案的契机,考验着办案者的素养与智慧。

  李玮,刑警803刑技中心痕检室副主任。34岁的他,已有14年痕检破案的经验。他精于现场重建,尤善足迹分析。在他眼中,每一个脚印都与众不同,都潜藏着破案的奥秘。

  快与慢

  上海每年涉案的足印在4万到8万之间,而足迹检验又是一个非常依赖经验的学科,再高明的机器也难以取代。这意味着任何一枚现场提取的足印,仅比对两年内的记录,就要手工翻阅8到16万张足印,其中的枯燥与疲劳,可以想象。

  20岁从警校毕业进入刑警803痕检室的李玮,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种机械的工作厚积薄发,竟成就他为人称道的绝活:任何一枚鞋印,他只要目光一扫,就能大致分辨出鞋子的种类和特征。

  2007年4月1日,宝山一建筑工地发生一起凶杀案。这是一个封闭的工地,里面除了施工现场,还有多间工棚,包工头和建筑工人晚上都住在里面。为了安全,周围有保安彻夜巡逻。被害者就是一名巡逻的保安,一大早,他被发现倒毙在离工棚不远的地方。

  接到报案后,李玮与两名同事匆匆赶往现场。经过勘验李玮发现,包工头的房间门开着,里面有被人翻动的痕迹,结合保安倒毙的位置可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起由盗窃转化的杀人案,小偷被巡逻保安发现后,发生争斗进而杀人。

  包工头房内留下的一枚脚印成为破案的关键。李玮一眼看出,这是属于拖鞋的鞋印。当时春寒料峭,夜巡保安还穿着厚厚的棉衣,谁会光脚穿一双拖鞋出来偷东西?结合案发当晚包工头有事外出不在房里,李玮大胆推断:行凶者很可能是工地内部的人,知道包工头当晚不在,前去行窃不料被保安发现,遂起意杀人。

  警方立即封锁了现场,开始逐一比对。工地上至少有200多个工人,经过初步筛选,匡定了40多人的拖鞋鞋印类似,但要有进一步的结果,就需要精细比对,人命关天,丝毫不能马虎。

  “当时局领导、侦查员们都在一旁等结果,你盯着一双鞋,稍微有点表情,马上有侦查员上来询问情况,我知道,大家都希望尽快把凶手找到,当时压力非常大。天气很冷,但我们几个痕检人员都是满头大汗。”

  这时,同来的一名老同事觉得他手里的一双鞋有点苗头,但吃不准,便喊李玮去帮忙过过目,李玮仔细分析了这双拖鞋的各个特征点和磨损情况,最终确定这正是凶手所穿的那一双。

  根据李玮和同事们的判断,侦查员发现拖鞋的主人属于一名年轻的建筑工。经审讯,他很快交待了作案经过:他和父亲哥哥来沪打工,但手头拮据,一直想发点财,当晚得知包工头不在,就趁晚上出来小便时前去顺手牵羊,不料被保安发现不得不杀人灭口。完事后他又回到工棚,也没告诉父亲和哥哥,继续蒙头大睡,没想到警察这么快就把他找了出来!

  快到当场破案,的确让人钦佩。即使是在李玮14年的痕检生涯中,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快,源于慢。如果没有痕检师多年如一日地枯燥工作,细心琢磨,就无法练就那一双显微镜般的慧眼。

  真与假

  痕迹可以破案,也会引人误入歧途。真假之间,一眼论断,对于痕检师来说,最见功夫。

  2009年1月17日,奉贤区一所中学宿舍发生一起凶杀案。当天是双休日,家在上海的学生大都回家度假,宿舍楼里只剩下一些家在外地的学生。就在这天夜里,宿舍204房的两名外地女生遇害,一名当场身亡,一名身受重伤。

  李玮和同事仔细勘探现场,很快就勾画出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轨迹:晚上宿舍楼的大门是锁住的,此人从宿舍楼一侧敲破一间无人的宿舍窗入室,开门穿越长廊来到一楼104房间,这个房间是宿管阿姨休息的房间,隔壁105是她平时工作的地方。作案者显然对此很熟悉,他推开虚掩着的104房房门,没有惊醒熟睡的宿管阿姨,从写字台上拿到宿管阿姨的钥匙,进入105室后,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拿到钥匙板,上面有整幢大楼的宿舍钥匙。

  随后此人先来到三楼,用钥匙打开了几间宿舍进入行窃,接着他到二楼继续行窃。在进入204室时,惊动了其中一名熟睡的女生,经过搏斗,他用刀将其刺死,此时另一名女生也被惊醒,他将这名女生刺成重伤,但被女生从床上蹬了下来,摔在地上,惊慌中他落荒而逃,留下了作案用的榔头和匕首。

  精细的现场重建,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一起因盗窃转化为杀人的案件。作案人对宿舍的结构和宿管阿姨的作息习惯都很熟悉,很可能是熟人所

  为。这一分析缩小了作案者的范围,但目标群体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熟人,究竟熟到什么程度?学生?老师?学生家长?校内工作人员?

  此时,李玮却发现一个疑点无法解释。行凶者是从那扇打破的窗口原路逃走的,他在进入时在窗台上留下了一枚鞋印,离开时留下了两枚脚印,其中一个与进入时留下的一致,另一个却是一个赤脚印。更令人疑惑的是,这个赤脚印与鞋印相比要大不少。难道行凶者有两个人?

  由于案发的宿舍经过剧烈搏斗一片狼藉,被害者又一死一伤,短时间很难确认现场遗物哪些是属于两位女孩的,哪些是行凶者留下的。但李玮和同事还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梳理,发现了一条重大线索。

  现场有一只37码的白色舞蹈鞋,始终找不到配对的另一只。原本对于女学生来说,有一双这样的鞋很自然,但李玮一眼瞄过却总觉得似曾相识。果然,经过对比,这只鞋的鞋底花纹与窗台上留下的鞋印十分相似。李玮大胆推测,这只鞋就是行凶者所穿,在搏斗中不小心留在现场,行凶者逃离时心慌意乱,一时没有找到,只能光着一只脚离开。

  这一推断引发了李玮的进一步思考:行凶者大脚穿小鞋,究竟只是简单的伪装,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李玮检查了死者的遗体,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死者身中多刀,但几乎所有的刀口都集中在心脏附近,而且根据方向判断,都是在被害者平躺时从上往下刺入的。

  “如果是盗窃时惊动了女生,她肯定会从平躺中起身,与行凶者搏斗时刀口的方向就不应该如此,显然,行凶者是直奔女生睡床,爬到上铺在对方没有惊醒时就下了手。”李玮据此作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判断:这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对手,目的就是为了杀人,所有的盗窃行为都是掩饰杀机!

  对于这一判断,侦查员起初都觉得不可思议。真的有这样一个煞费苦心的凶手吗?李玮的判断等于是颠覆了整个侦破方向,将疑点全都集中在了死者的关系人上。这一改变很快有了势如破竹的效果,仅仅三天,案件就宣布告破:行凶者是死者的前男友,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因为死者提出分手而怀恨在心,精心策划了整个杀局。

  有与无

  犯罪现场留下的任何一道痕迹,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但有时候,该有却没有出现的痕迹,也是指引侦破方向的重要线索。

  李玮给记者讲述了一起别的同事担任痕检时侦破的案件。今年2月25日,普陀区白玉路一老式居民楼4楼发生一起命案,一个80多岁的老太被杀死在家中,现场经过剧烈的搏斗,留下了大量血迹。

  经法医检验,老太死于钝器击打,死亡时间在上午9时到10时30分之间。痕检人员经过勘验,发现现场有翻动过的痕迹,后经死者家属清点,发现少了一张银行卡,凶手显然是为财而来。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奇怪的疑点:一,现场没有留下凶手的脚印;二,现场没有留下清洗的痕迹;三,现场没有找到这间房子的钥匙。

  这三个没有,其实都是重要的线索,从中不难推断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凶手不可能没有脚印,只有一个可能,此人进来时换鞋了,这说明对于死去的老太来说,此人可以称得上是熟人或者是客人;现场有大量喷射状血迹,凶手身上不可能没有血,但却没有留下清洗的痕迹,这说明凶手很有信心,不会被人看到;房子的钥匙没了,可能是凶手拿走了,这说明对方很可能想再次进来。

  什么人不怕被人发现身上有血,什么人胆大到敢再次回到凶案现场?痕检人员判断,作案者一定是可以马上回到家中,不用在街上抛头露面,而且此人可以随时了解情况,判断回到案发地是否危险,也就是说此人很可能就住在同一幢楼里,甚至就是隔壁邻居。

  此外,由于被害者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行凶者却和她搏斗得很激烈,这说明此人在体力上并不占多少优势,很可能也是一个老人。侦查员对住在这幢楼里的人进行了一番梳理,发现符合条件的老人有两个,都是女性,一个是对门的邻居,另一个住在2楼。

  此时,针对被盗银行卡的调查也有了结果,侦查员发现银行卡被冻结了,经银行查询发现是有人想要通过ATM机提钱却不知道密码,多次输入错误被机器吞卡。侦查员将ATM机监控探头拍到的提款人图像与两名嫌疑人一比对,马上有了结果,就是住在2楼的那个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