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文湖南省副省长:金融风暴纵横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12:30
金融风暴纵横谈

华尔街经历“世纪变局”、美国救市攻防战有本政治帐、“没有理由认为这是1929年大萧条的翻版”、华尔街金融风暴纵横谈、中美势异、中国外汇储备辩折、金融危机重创英美模式

一、华尔街经历“世纪变局”

新华网专稿:在世界金融史上,2008年9月份,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章节。在这个月,一直以来被财富光环笼罩的华尔街遭遇了一次强烈的金融风暴,变得面目全非。

美国许多媒体在报道时都使用了一个相同的词:bloody(流血的)———这是华尔街流血的一个月。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正在开始一场“世纪变局”。

“华尔街梦”成梦想

担任过高盛集团前董事长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说,华尔街沦落到这一步,“我和大家一样感到愤怒,发生这样的事情令人难堪,这也是美国的耻辱”。

但美国的耻辱,之前可是许多人艳羡的目标。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这五大投行可都是日进斗金,最普通的职员都是百万富翁。高盛首席执行官洛伊德·布兰科菲去年收入则达到5400万美元。

《纽约时报》文章说:“他们是华尔街让人嫉妒的对象,控制着金融产业最丰厚的业务,缔结占据头条新闻的交易,为各国政府和来自全球的公司提供并购、上市和重组建议。”

但随着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转化,华尔街模式动摇了。为了最大限度地谋取暴利,投行一直借助各种衍生品,大举借款,进行高风险交易。在市场繁荣时,交易带来的是滚滚财源;但当次贷危机爆发,市场流动性紧缩。这些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则濒临绝境。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还有很多:美国房贷两巨头———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世界最大保险公司———从上海发家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无奈寻求政府庇护;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摩根大通收购……

经济学界人士认为,一夜暴富的“华尔街梦”,可能也就此只能是梦想了。路透社则发表评论说,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五大投行的变局,除了将给股市带来剧烈震荡外,还对华尔街金融人才造成新的冲击。据一些猎头公司对本报记者透露,现在这些昔日的金融骄子都在忙着重新撰写简历表,并努力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但大量的失业似乎难以避免,对纽约来说,则是经济上的又一重大打击。根据纽约市政府的估计,华尔街的困境将使纽约丧失4万个高薪就业岗位,未来两年减少30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

贪婪与恐惧交缠

美国媒体曾刊登这样一幅漫画:金融海啸后,在华尔街残存的一块废墟上,保尔森问华尔街的幸存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幸存者则回答道:“这应该是我来问你的。”

华尔街面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危机,教训惨痛。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依然是“贪婪与恐惧”交缠。华尔街的贪婪是危机全面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创新的隐患,“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监管又没跟上,这就使泡沫不断膨胀,最终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指出,美国金融体系存在不透明性,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借贷大大地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必然会导致问题。

2002至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则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当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暴跌时,许多人便处于无力还贷的境地,由此,爆发次贷危机,危机随后全面扩散至金融领域。

即使身陷危机,也不是每个金融机构都能够做到“断腕求生”。芝加哥大学商学教授阿尼尔·卡什雅普说,很多首席执行官不愿承担损失,并“承认出售这些资产的价格远远低于基本面决定的价值”。

在巨大损失后不愿快刀斩乱麻,最后结果就是“深度套牢”,也就会有雷曼兄弟最终破产的命运。

华尔街大亨不愿意对雷曼伸出援手,也有自身考虑。在他们看来,雷曼破产,具体到他们公司头上的损失可能不大,自己所在的公司甚至可能成为这场赌局中的赢家,甚至是唯一的赢家。美国金融专栏作家埃文·纽马克认为,雷曼破产后,华尔街大鳄们肯定会随之跟进,并试图廉价购得资产,“未来几周,华尔街上的秃鹫们会瓜分雷曼兄弟尚带余温的尸体,然后等着更多的不幸者重蹈覆辙”。

看不清未来命运

在这场金融海啸中,不幸者随处可见:

许多中小银行倒下了,“两房”垮台了,五大投行也未幸免,下一张多米诺骨牌在哪里?

经济学家认为,下一个问题领域很可能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运作模式和投行类似,但更为投机,而且有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转向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数量在减少,而且不断有人在撤资。对冲基金变局似乎也近在眼前。

在目前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中,最关键的是美国的房价走势。按照目前的走势,美国房价在短期内可能还不会触底,这将导致房贷坏账继续增加,这将会使许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陷入困境。

《华尔街日报》文章认为,美国的金融体系就像一位重症监护病人,“病人的身体在努力抵抗着不断扩散的疾病,与此同时,身体却痉挛了,在平静一段时间后又再次痉挛”。

在病人依靠自身免疫力已无法抵抗细菌入侵时,就必须住院治疗,而医生还必须“对重症下猛药”。而这个医生,只能是美国政府。正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避免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布什政府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超级救市计划。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博格斯坦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政府出手救市有其必要性,有利于美国整体经济发展”。

纽约大学金融史学者理查德·西兰表示,过去20年的情况显示,人们实际上只是嘴上说说政府应该避免干预市场。人们曾把这当作自由市场的纲领:里根总统所谓的“政府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但现在华尔街的人却说“市场是个问题,政府是解决之道”。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7000亿美元的救市措施能尽快出台,美国金融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暂时停止。

2008年的秋天,是现代世界金融史上让人屏住呼吸的秋天。连日来,当美国财经官员彻夜会商对策之时,从欧洲央行到日本央行,几乎世界所有央行的重要官员也在加班,密切关注着美国的进展,紧张地应对各种可能的变局。《华尔街日报》引用一位欧洲央行官员的话说,“我们的命运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但美国金融市场的命运仍然不确定。(本网驻华盛顿记者刘洪) 

二、美国救市攻防战有本政治帐。

新华网专稿:布什政府寄予厚望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9月29日在众议院投票时遭到否决,这一重大利空消息随即使华尔街陷入“黑色星期一”,也使美国经济前景变得愈发黯淡。极度沮丧的布什随即在白宫召开了财经高层会议。在当前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下,能否说服国会接受该计划并挽救美国经济,已成为布什政府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布什曾冀望“双保险”

尽管意识到任务艰巨,但白宫显然也对该计划遭国会否决缺乏准备。据白宫官员透露,布什总统29日为让该计划过关,还采取了“双保险”。一是给数十名议员打电话,请他们支持该救市方案;二是发表讲话,再次强调该方案对挽救美国经济的重要性。

为了能让国会放行救市方案,布什政府还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关手段:

布什发表全国电视讲话,邀请两位总统候选人入白宫商讨对策;副总统切尼也直接和国会议员沟通;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更是多次赴国会参与谈判。

布什政府软硬兼施,国会则虚与委蛇。25日,民主党议员宣布,国会已就援助计划达成原则一致;但深夜,许多持强烈自由市场经济观念的共和党议员则表示,他们反对这项救市计划,原先的原则一致成为泡影。考虑到美国当前金融形势的严峻性,在一个多星期的“马拉松式”会谈后,国会两党28日达成原则一致。但国会的情况要比布什想像的更为复杂。29日众议院最终投票结果出来,许多人大吃一惊:228票反对,205票赞成。也就是说,40%的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而执政的共和党众议员则有2/3出现倒戈。

布什随即表示,他对此结果“非常失望”。在紧急赶赴白宫商讨对策时,许多美国媒体注意到,财长保尔森一脸铁青。此时,金融市场则再次经历了地震,陷入恐慌的华尔街几乎崩盘。29日收盘时,道琼斯指数下跌近800点,跌幅创历史之最。

众议员说“不”表强硬

美国议员不是不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最终还是说“不”,也与美国大选年的特殊政治生态密不可分。许多反对者感到难以接受的原因是:美国自诩为自由市场经济,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在这次房市泡沫破裂中,一些房产购买者因此破产;但现在危机始作俑者的华尔街投机者,却需要纳税人来为他们的过错埋单。这显然是一种悖论。

此前,国会和白宫围绕着给予金融企业高管高薪的“金色降落伞”问题发生激烈冲突。一些批评者认为,政府救助困境中的金融机构,但却依然让这些机构高管享受高薪,这完全是给予投机者以“金色降落伞”。尽管布什政府认为,限薪将导致一些机构无意参与救市计划,从而使危机扩散,最终,在国会的压力下,布什政府作出了让步。但这并不足以让反对者满意,100余位经济学家日前上书国会,认为政府救市将加剧市场道德风险,为更严重危机埋下隐患。一些更是示威抗议,喊出“不要现金救垃圾”、“救援纳税人、清查保尔森”的口号。

亿万富翁威廉·柏金斯更是花重金在《纽约时报》买下一个整版广告,刊登了一幅他请人代作的漫画,上面绘着布什、保尔森、伯南克像硫磺岛战役一样,将一面旗帜插上了资本主义的墓地。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除总统大选外,众议院也需要改选,民意的分歧也不可避免影响到寻求连任的众议员。在捍卫大众利益问题上展现强硬立场,历来是重要的竞选手段。美国媒体认为,这种背景促使许多议员决定向救市方案说“不”。

二次表决“只许成功”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重创了市场信心,救市方案的夭折更使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众议院议长、民主党议员佩洛西也承认,“法案暂时失败了,但危机还围绕左右”。

对白宫和国会来说,当前最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下一步。如果任由局势僵持下去,前景将不堪设想。为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布什在未来几天将坐镇华盛顿,外地的多场活动已被取消。由于赞成票和反对票相差不多。因此外界普遍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原方案略作修改,交给众议院再次表决。据一些议员透露,众议院已定于10月2日再次审议救市方案。不管届时方案最终内容如何,这次表决可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众议员届时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是政界的压力,白宫和两党领导人无疑将全力以赴,避免再次发生糟糕的结果;为自己大选前景考虑,奥巴马和麦凯恩两位总统候选人也会加紧斡旋,力促方案获得通过。二是经济界的压力。救市方案如果彻底失败,对经济冲击显而易见。对美国政界有巨大影响力的美国商会已致电国会议员,强调该组织将监控投票结果,并宣称“美国人民不会容忍那些漠不关心、坐视灾难发生的人”。

预计,参议院将在10月1日表决中通过救市方案,如果众议院跟进通过,将有助于缓和目前的极度金融恐慌,并通过为华尔街“止血”,使金融市场逐渐恢复运转。假如国会议员继续展现强硬态度,救市方案需推倒重来,则不仅会使美国政府经济决策能力受到广泛质疑,更会给动荡的金融市场造成重大打击,并加速美国经济向衰退方向滑落。(本网驻华盛顿记者刘洪)

三、“没有理由认为这是1929年大萧条的翻版”

新华网专稿:近日,本网记者专访了巴西圣保罗大学金融学教授、巴西著名智库瓦加斯基金会研究员夏华声和俄罗斯金融学院证券与金融工具教研室主任鲍里斯·鲁布佐夫,请他们就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与影响、各国的救市措施以及新兴国家是否该“抄底”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救市很有必要

记者: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有专家认为堪比9·11,甚至类似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您如何看?

夏华声:这次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在诱因和国际大环境上相差得比较多,但是其后果则有诸多相似之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资信的坍塌以及企业获得信贷途径趋难,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转以及其投资项目。假如企业无法解决这些(资金运转上的)困难的话,极有可能对整个经济领域的运行产生连锁式的反应。

鲁布佐夫:我不想将现在遇到的问题与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相比,本次危机将如何发展还很难说。没有理由认为这次金融海啸是上次危机的翻版。此次危机是史无前例的,因为战后大投资机构和银行改变了组织结构、运营方式和法律地位,导致出现极为复杂的局面。此次危机的出现跟积累了太多的虚拟资产有密切关系。

记者: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救市,然而对于救市措施也有不同声音,比如美国百名经济学家就联名反对,甚至有舆论说“这是搞美国式的社会主义”。您如何看待世界各国政府的救市问题?这些政府措施对抗击金融风暴有多大作用?

夏华声:我个人认为,政府负有救市的义务,因为股市正常了,才能给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注入强心剂,促进宏观经济数字的提升。不过,话又说回来,仅仅采取措施救市的话,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我的建议是,各国政府应该在多个领域采取行动,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惩罚”

作为“罪魁祸首”的金融机构,从根子上解决不动产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规范金融机构的信贷程序,以及增加公共事业投资等。

鲁布佐夫:各国都在忙于救市,说实在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这是国家将私人债务的包袱背在自己身上,国家债务负担加重。但我不认为国家债务的增加会给美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尽管美国财政开支近几年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是财政赤字尚未对其自身安全构成威胁。过去,美国的国家债务与GDP的比例更糟糕,克林顿政府时期债务所占的比重更大。的确,通胀有可能加剧,这是危险的,会使美元进一步贬值。如今西欧、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中央银行都在尽最大努力采取种种措施,它们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这些措施增加了流动性,但也会加大通胀压力。中国央行针对世界金融动荡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作出非常冷静的、务实的和建设性的反应,防止市场上的紧张气氛进一步升级,防止股市再度下跌,稳定了投资者和银行的信心。中国采取的措施不仅对中国市场,而且对整个世界发出了正确而积极的信号。

危机远未见底

记者:有专家认为,次贷危机自去年爆发以来,愈演愈烈,甚至要持续到2010年。就您的判断而言,这次金融危机已经见底了吗?其影响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夏华声:就目前来说,这场危机还远远没到见底的时候。美国政府救市措施的调整,表明了美国不同层面对危机看法的分歧。对于市场来说,这是悲观主义的信号,但是谁知道呢……

鲁布佐夫: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市场的动荡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国家救援的规模还不足以消除危机。在过去20年里,美国信贷市场也发生过金融危机,当时国家给予了援助,斥资1000亿-1500亿美元。这次的援助金额要多得多,有7000亿美元。此前为拯救投资银行还花了一大笔钱。危机至少还将持续一年。股票市场肯定会受影响,尽管那里已没有泡沫。经济出问题,根源并不在于股市指数的涨跌。

记者:目前,不少国家都有意去华尔街“抄底”,您认为现在是新兴国家投资华尔街的最好时机吗?

夏华声:我个人认为还不是。但是,现在应该开始市场分析,以便有选择地确定目标企业。在危机时刻,谁的腰包富足,谁就是国王。

鲁布佐夫:市场跌到谷底,该买进股票,道理的确是这样。但问题在于,在这段时期里,没有多余的资金。当然,如果手中有钱的话,可以买股票,美国的、俄罗斯的、欧洲的、亚洲的股票都可以买。

记者:对于此次金融风暴的发源地华尔街,随着五大投行的破产或转型,有人认为“华尔街模式”已经衰落。您怎么看?您如何看待金融产品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

夏华声:毋庸置疑,投资银行也有自己的社会责任,那就是管理好储户的金钱,为企业提供信贷,帮助它们发展事业。对于投行来说,在金融活动中如何用好资金,远离危险性投放,是对储户责任的体现。这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恰就是金融机构对于储户资金的滥用,是金融机构滥发信贷资金。所以说,现在需要的是加强对投行资金投放的监控。

鲁布佐夫:新的金融产品总是相当诱人,它们使金融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由国家来监管金融市场非常困难,大概最好的监管者就是市场本身。房地产抵押市场的次级债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威胁最大,而像期货和权证这类金融产品,我认为不会对市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改变全球格局

记者: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说,在这次金融风暴后,美国已经丧失了其金融大国地位。您如何看待此次金融风暴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

夏华声:是的,美国一段时间来已经在逐步丧失它作为金融大国的地位。随着危机的持续,世界上其它一些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得到加强。对于那些储蓄率高的国家,它们作为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鲁布佐夫:德国财长的话有些哗众取宠。美国是世界主导性的金融中心,在这次危机中就表现出了它的影响力。说世界金融中心将转到欧洲、俄罗斯、亚洲,这种说法十分片面,从股票市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美国股市下跌,亚洲和欧洲的指数就随之下跌。如果美国拯救经济的措施引发通胀,导致美元贬值,那么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将非常大。尤其考虑到美元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它是各国央行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大幅贬值的后果将是难以想像的,有可能导致世界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如果各国都抛弃美元资产,那么世界金融体系将爆发真正的全面危机。

记者: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是否已经波及实体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究竟有多严重?世界经济格局会不会由此发生变化?

夏华声:我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因为有不少企业受到这次危机的牵连,信贷链会发生断裂。这场危机会影响到各个领域,但是受到的冲击相对不同。对于那些直接卷入次贷危机的国家来说,危机的后果会比较严重。我们可以举个例子,20世纪90年代,尽管国内储蓄率比较高,科技实力也很强,日本最后仍然花了差不多10年时间才逐步走上增长的轨道。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认为世界经济格局将由此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将获得更多话语权。

鲁布佐夫:金融风暴肯定会影响实体经济,流动性问题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问题,因缺乏信任而使资金减少了流动,按可接受的条件获得新资金变得困难。所有经济实体都会感到资金短缺。特别是在俄罗斯,已经出现了这种困难。俄罗斯公司和企业最近几年借债3000亿—3500亿美元,有的是向银行借钱,有的是发行债券,在目前情况下它们无法借新债还旧债。(本网驻巴西利亚记者陈威华驻莫斯科记者熊伊眉)

四、华尔街金融风暴纵横谈

美国的金融危机真的来了吗?观察家们认为,实际上,心理的危机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危机。

次贷危机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如何引火烧身到华尔街投行的:

第一倒——引发放贷机构收回房产;

第二倒——所有非政府债券资信下降;

第三倒——通过杠杆放大百倍对冲基金;

第四倒——日元瑞郎等套利交易砍仓;

第五倒——美国及其他国家消费者信心受挫;

第六倒——套息交易恐慌性结利;

第七倒——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纷纷落马……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扩大,影响波及全球央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公司、股市等金融领域,给全球金融市场也带来沉重打击。

为避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系统注资,各国政要也先后出面讲话稳定局面,避免恐慌心理蔓延。

此外,由于油价持续回落,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雷曼破产引发的金融动荡可能迫使各国央行改变此前趋紧的货币政策。为缓解雷曼破产可能导致的市场流动性紧缺,美联储在9月14日晚宣布出台一系列扩大流动性的新措施,包括扩大金融机构从美联储贷款的抵押品范围,以及将部分贷款拍卖的频率从每两周一次提高到每周一次。此外,10家美国及外资银行已开始商讨筹建一个700亿美元的平准基金,以救助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并确保雷曼破产不会危及全球金融体系。9月15日,欧洲主要央行也追随美联储的救市步伐。全球央行紧急救市,两天就输血逾3000亿美元。

雷曼破产将成为上世纪90年代垃圾债券公司德崇证券破产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已经引发全球金融大震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已蒙受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损失以及资产减计。在过去的一年里,信贷市场震荡已经令全球股市蒸发了11万亿美元。美国金融神坛已然崩塌,世界金融体系面临重组。

美国金融体系已经失控,金融市场已经失灵。面对愈发严重的金融危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债券的信用违约保护成本大幅上升,高盛恐怕也无法“独善其身”。其股价表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高盛股价在连续3个交易日中下跌,3年以来首度跌破100美元大关。对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而言,他们的杠杆比例和盈利潜力都有可能显著下降,最终将取决于他们的选择和监管部门要求。

雷曼破产动摇了全球金融体系,从金融损失的绝对价值来讲,这次的情况堪比1929年,而且这次的复杂性与危机传播速度无与伦比。这已导致人们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信心的缺失又可能给投资银行造成毁灭性打击。美国的金融体系已摇摇欲坠。美国借了15万亿美元的外债来运行金融市场。如果这些资产贬值10%,美国金融系统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公正和优越感将彻底崩溃。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是将处境艰难的金融机构国有化,重组或者破产清算,然后重新私有化。这也正是10年前,亚洲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全球金融体系重组的序幕已经开启。(孙飞作者系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经济学家、博士)

五、中美势异

【《日本经济新闻》9月26日报道】题:美中进一步密切合作应对金融和安全危机

正在美国出席联大的中国总理温家宝24日会见了部分美国金融界人士,就此次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温总理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他希望美国的救市政策能够尽快收到积极成效,同时表示中国也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美方则希望中国能够推进金融改革,强化监督,期待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温总理表达了对美中在投资、能源、环保等领域展开合作的期待,并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示了不满。

曼德尔森盼中国帮助平息金融风暴

【法新社上海9月26日电】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今天鼓励中国利用其经济实力来帮助世界平息金融风暴。

曼德尔森说,中国已拿出2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以客观负责的方式投资于国际市场,中国应继续这样做。

曼德尔森在北京的记者会上说:“开放、信任与合作将帮助我们渡过目前的金融风暴。”

中国成立了中投公司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投资于海外,以防止外汇贬值、同时扩大中国的金融影响。

据报道,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已就出让公司股份与中投公司和政府控制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了接洽。

曼德尔森说:“世界金融体系如此相互依存……它的成功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利益,没人能承担它垮掉的后果。现在,中国是个关键的参与者,需继续发挥作用。

六、中国外汇储备辩折.

一,中国是否需要外汇储备?

历史证明,发展中国家必需具有必要的外汇储备,20世纪末,香港回归不久,国际金融大鳄掀起亚洲金融风暴,许多亚洲国家十多年经济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最后大举向香港发动猖狂攻击,香港恒生指数由一万多点被沽压到6千多点,一时间风声鹤唳,不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而且政治上企图验证香港回归,认为中国没有能力管治香港的谎言.

在这危急时刻,我国公开声明人民币决不贬值,大大加强亚洲各国的信心,同时全力支持香港政府,对金融大鳄给予有力的反击,终于稳定了局势,股指迅速回升到万点以上,这是因为我国当时存有几千亿美元这个物质基础.我们可以在大鳄沽压港元的时候,有力地沽出美元,购进港元的实力.

二,形成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的客观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恢复欧洲的经济建设,得依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因此在布莱顿森林协议上,西方共同承认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当时还规定35美元与一盎司黄金等值,后来美国单方面废除美元和黄金的挂钩,西方亦无适当的替代办法,因此,实际上被迫继续承认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这种做法,显然单方面有利于美国,所以欧盟才实行统一发行欧元货币,企图取而代之,但至今未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主要商品如石油,钢铁,粮食等等商品仍以美元计价).

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己严重暴露了问题所在,吸引90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名代表参加的国际经济论坛期间,美国花旗集团高级副董事长兼花旗银行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威廉.罗兹说:

从国际监管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一些国际上都能接受的标准.

在会上,中国明确表示:

美国应对自己导致的危机负责,而这个危机己使"中国资本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资产上的投资在这场危机中己经遭受了打击.因此,中国要求进行全球合作来设定调控框架.

但这个框架究竟应该是怎么样,仍有待探索.

三,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政府并不是看不到问题,这才有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减少风险.一万几千亿美元外汇,放在美国才不过几千亿,其余近万亿分别以欧元,日元存放于其他国家.就可以说明.

四,布什说:当前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全体美国民众,美国人都在为他们的储蓄,就业,以及所从事的行业前景感到担忧.要看具体情况吗?请看西班牙<数码报>9日30日发表的报道,是以多么生动的事例说明,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扩大,中产阶级加入到无家可归者行列","贫困就像癌症,现在癌症已经扩散到中产阶级".

七、金融危机重创英美模式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9月26日文章】题:金融危机威胁美国的影响力(作者吉姆·洛贝)美国软硬实力加速下降

外交政策分析家警告说,目前的金融危机很可能加速美国的实力和海外影响力的下降。

许多专家说,考虑到目前布什政府前所未有的财政赤字,特别是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每月耗资150亿美元的战争,这场危机几乎肯定会损害华盛顿在海外自主行事的能力。

外交学会分析家、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钱说:“这并不是说其他国家看到美国的金融危机,立即得出结论认为它们现在可以检验美国的实力。但我确实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再加上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遇到的麻烦,将对人们对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尊崇产生影响。”

高级情报分析家托马斯·芬加警告说,尽管华盛顿“2025年仍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但它的优势将大大降低”。他还对情报专业人士说,华盛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将“更快地受到削弱”。

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终结

美国几家知名金融机构的相继破产和国有化似乎证实了这种预言。

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国领导人似乎一致认为,美国财政部采取的激烈措施,标志着华盛顿倡导的自由市场和不受限制的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几十年来,华盛顿一直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热心地在外国推销这种模式。

设在华盛顿的智库新美国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林德说:“我认为这明显损害了我们一直倡导的英美模式的声誉。中国模式现在可能更多地会被认为是未来的潮流。拉美、中东以及其他地区的人大概会说,‘美国人一直在宣扬这种自由市场模式,看看这个模式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吧,所以我们大概应当尝试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从软实力、名声和声望竞争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华盛顿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两负责人之一迪安·贝克说,的确,从对非洲和拉美援助和投资的角度看,中国近年来的影响力已大大增加,并且由于“美国银行部门风雨飘摇……各国去纽约进行融资和做生意的可能性”会比以往“大大减少”。

国会肯定会试图通过削减历来不受欢迎的项目(如对外援助),以减少激增的预算赤字。华盛顿一直利用对外援助作为影响他国行为的另一种手段。

五角大楼预算或将减少

新美国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林德说:“如果我身处五角大楼,我会同投资银行的人一样心神不宁,因为它的预算将会减少。军方的各类削减项目将会突然变得明朗,而直到几周前这一切还是不可思议的。”

库普钱指出:“公众在内心深处很可能会问,现在美国是不是该管好自己的花园,集中精力解决好自己而不是旁人的问题。”这一点取决于这场危机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这必定意味着出现一个更加全神贯注地关注国内问题的美国。

(编辑:马德俊 )

美国发展模式将发生大转折

新华网消息:法国《费加罗报》9月28日发表文章,题目是“美国文明的大转折”,作者是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山大·阿德勒。文章摘要如下。

我在几个月前就曾再一次用自己的悖论看法折磨了读者,当时是向一种“美国社会主义”的到来表示致意,它主要以一种与过去的公共权力无法相比的控制为基础。既然现在这种看法正在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不会继续详细谈论:例如,《时代》周刊刊登一幅漫画,上面的美国国旗经过一段过渡转为法国国旗,由此意味着,受到危机冲击的美国刚刚放弃其从前的所有原则,就是为了一种建立在提高税收基础上的务实的和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因为没有人相信提供给已破产的金融机构的债券会被偿还,也不相信通过债务来筹措资金,尽管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诚意,但美国债务也已达到它可看得到的极限。

此事中依然有争论的是美国这一大转折将具体化,我们看到在其基本结构层即华尔街已发生转变。但市场经济和收入的明显不均没有受到牵累,就连美国在世界的广泛影响也没有受到牵累。

与1988年至1989年的苏联相比,人们将更可能愿意提及1979年至1980年的美国,当时的美国表明罗斯福模式已终结,里根从70年代起在加利福尼亚成功打造出的一个新的民主主义和信奉货币主义的联盟掌握了政权。总之,如果人们承认,1929年危机催生了一种创新模式,尽管困难重重,可它一直延续到1979年,寿命长达47年,同时也催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事件,就将可能在事后认定里根开启了一个显然更短暂的跨两个时期的时代,前一个时期是共产党垮台,后一个时期则是全球化的到来。

因为70年代的尼克松或在他之前50年代的艾森豪威尔没能认真改变从罗斯福民主党人那里继承下来的模式,克林顿时代也同样没能重建一个牢固的保护国基础或阻止市场自由开放,尽管初步尝试了一些保护贸易的做法。

现在,一种新模式在几周的时间里匆忙且胆战心惊地建立起来了。从今往后,尽管左派或右派的一些当选者发牢骚,但提高税收的原则已被通过。

面对中国储蓄的介入,美元有条不紊贬值以刺激出口的战略也被放弃了。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因为美国新的紧缩政策将促使世界其他地方的资金很快流入,后者在寻找无风险升值和因美国资产在比较长的阶段里贬值造成的极为便利的进入成本。

最后,美国要认真考虑减少能源消费。既然美元根本无法再贬值,美国就该从石油输出国组织购买更少的石油。同样,关税壁垒和对各行业的保护将不会消失,而且恰好相反。

从罗斯福模式向里根模式过渡并没有确保对外政策同样改变。这一次,动荡只会更严重:

美国结束了反恐战争特有的军事阶段,它要在经济方面采取一种唯意志论模式,这很有可能促成一场战略大革命:

安保行动将更少,可能要与巴基斯坦真正的军队展开一场真正的战争,这当然要与印度、以色列结盟,该模式能够知道一个更接近华盛顿的新伊朗可能会做什么。

因为我们可能正在彻底脱离一种更放任且比较自满的精英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个人致富是最重要的,它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将军队变成国际超级警察。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考虑终结这种犹豫不决的新殖民主义。(编辑:刘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