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贴膏药创始人是谁:QE3预期无法阻挡美元反弹步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59:20
 美元正面临着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也许也是两年来最重要的突破。

  而市场却在等待美联储的QE3。

  美股道琼斯指数已经连续下跌30个交易日,从最高点位12876点跌去了1000点。自从2009年3月份美联储启动首次量化宽松政策以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幅度已经达到100%,持续时间长达两年零三个月,其表现远远超过中国A股。除了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之外,其股市良好的表现完全得益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去年11月份伯南克的公开撰文中,他明确表示,高股价有益于增加消费者的财富效应并增强消费信心,从而增加开销,有利于经济复苏。托市是伯南克政策的重要出发点。

  所以我们应该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美联储再次推出QE3的说法会在市场甚嚣尘上,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而已,如果伯南克继续在乎股市的走势,那么自然会继续推QE3救市。

  关键的问题是,与去年8月份之前相比,美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已经改变,虽然经济复苏成果难以得到完全的肯定,但是,与QE1QE2时1%的通胀率相比,目前的通胀率已经超过2%,并且仍在继续上升,美国人已经由通缩预期转变成通胀预期,量化宽松实际上完全失去了它的存在基础,伯南克的政策目标如果过于单一,继续其从未被验证过的经济拯救实验,其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存在QE3的市场预期,一般说来,量化宽松的继续会压低美元价格,但从技术上看,美元价格却显示出无法阻挡的上涨欲望。笔夫近期反复强调的是美元的技术走势,而对于基本面,感觉仅仅是在与读者没话找话而已。我的直觉是,之前所强调的各种基本面的理由都是错误的或者牵强附会的,而只有上涨趋势是正确的。

  今后一段时间,影响美元走势的是以下几个因素:美国经济基本面、欧洲债务危机、QE3、美国债务上限。

  现在看来,依托美国经济基本面因素而看多美元的想法可能过于超前,因为近期经济数据的波动会动摇其中一些人的想法,但这也并不太要紧,因为,避险需求同样可能导致美元币值回升,如果美国及全球股市持续动荡,投资者必将增加对美元货币的需求。这是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近期笔夫反复强调的一点是,由于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元真的已经相当危险,一周以来,欧元对美元比价跌幅超过5%,这应该只是事情的开始,在一揽子货币中,欧元占有最大的权重,欧元下跌的开始也就是美元强势的起点。欧债危机正在循着这样一条路径前进:希腊违约、希腊危机传染到葡萄牙和意大利、其余国家债券遭抛销、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南欧众多国家脱离欧元区、欧元分而治之。

  还有人提到了美国债务上限。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可能会就此展开协商,我们并不知道结局会怎样。但问题是这两种结局,哪种更容易导致美元出现下跌呢?如果提高上限,大家可能理解成美国债务总额扩大,美元应该承压。但笔夫的理解是,债务上限的提高导致市场对于债务违约担心的消退,因为美国政府融资渠道敞开了。如果不提高上限,就会有人像我这样理解,认为美国存在违约的风险,而另一部分人则会认为,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老老实实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赤字,从而有利于美元的上涨。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视觉差。

  当然市场最挂念的是伯南克是不是真的会实施所谓的QE3,尽管笔夫不相信真有这种可能性,道理我已讲述了好几次。所以,除非笔夫真的亲耳听见从他嘴里讲出quantitative easing 3这个词,否则,笔夫坚信,美元将会强势反弹,让那些所有看空美元的人跌破眼镜。QE3悬而未决 美元能否绝地反击

QE3预期降,美元反弹

QE3预期升温 美元困兽之斗

QE3预期骤减 美元短线有望企稳反弹

QE3预期骤减,美元短线有望企稳反弹

QE3预期成美元致命伤 看伯南克如何表态

QE3可能性不大 资本流动将影响美元走势

美元将继续受制于QE3与债务问题忧虑

QE3“犹抱琵琶”大宗商品跟着“忐忑”

        从目前来看,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担忧则表现为既“忐”又“忑”。究其原因,根结还在于美联储对于是否将量化宽松政策持续下去总是没有一句准话。

  量化宽松是退是续?

  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重振美国经济的重要手段,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货币当局来说也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

  在将利率降至0~0.25%这一象征性水平之后,美联储先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25万亿美元的资产,接着又在2010年11月3日宣布将在2011年年中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提振经济,并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资产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

  不难看出,上述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于提振美国经济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由于受到消费支出增长的拉动,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3.1%,为5年来最大季度增幅。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就像是“镇痛药”,在短时间内的确会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创造一部分机会。

  例如,2011年2月份美国的制造业生产指数从上月的93.1%上升至93.5%,3月份的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70.6,比预期值高0.6,而3月份的失业率也由上月的8.9%降至8.8%,比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前的2010年10月甚至高出1个百分点。

  正如当时许多美国人所认为的那样,美国经济复苏的脚步比以往更坚实,美联储对经济的信心也得以增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也该到了结束其历史使命的时候了。

  事实上,即使量化宽松政策是一味“镇痛药”,也不能乱吃。吃多了,效果也会打折扣。美联储在北京时间2011年4月28日凌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与会委员同意维持执行中的6000亿美元国债采购项目规模和期限不变,并将按计划在今年6月底结束。当然,美联储如果真能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方面做到言必信与行必果,那么,当今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杞人忧天了。

  应当看到,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并不等于美联储斩钉截铁地拒绝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前不久,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在评估美国的经济表现时,用了“慢得令人沮丧”的字眼来形容美国复苏的速度,因此认为美国仍然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

  美国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只有1.8%,表明企业部门和美国家庭部门的复苏步伐仍不一致。其中,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上升1.4%,低于1.5%的预期值。

  4月份美国营建许可经修正后较上月也下降1.9%。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字也表明,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截至5月2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万人,至42.4万人。

  如此看来,对于美联储来说,要想彻底告别量化宽松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现阶段还很纠结。

  在6月30日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到期后,也不排除美联储直接或者以某种变相方式间接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当然,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也很可能会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事实上,美联储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之间也存在8个月的时间差。

  现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美联储是否会进一步出台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倒不是因为全世界的人都有闲工夫去为神马美国经济前景操劳,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他国家许多人怕美国经济衰退会殃及池鱼。因而,美联储若真要在货币政策上有什么新举动,必然会令外界坐立不安。

  国际大宗商品走势跟着纠结

  现在看来,正是因为美联储在是否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件事情上态度含含糊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才令人忐忑不安。其实也不难理解,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被大量应用于大宗商品交易,近年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金融属性日益显著。

  作为当今世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硬通货,美元与大宗商品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相互锚定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在相当程度上自然而然地笼罩上了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子,而这种影子既可以体现在基本面上,也可以体现在资金面上,还可以体现在题材面上。

  直接来看,如果美联储近期能够抛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显然会从基本面上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构成利好。无疑,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会对美国经济重现持续增长势头发挥“起搏器”的作用。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只要美国经济没有倒下,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就有了根基。不过,今后一段时间美联储彻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因为美国经济中许多问题并不能够简单地用“不差钱”来解决。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政府在推进美国版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并没有大的建树,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也只不过在拯救汽车工业方面帮了通用一把,同时出台了一个“五年出口倍增计划”,而对于那些被从生死线上救活的投行而言,似乎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些机构对于投机活动的热衷程度依然高涨。

  现在看来,只要美国过分依赖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发生根本变化,无论美联储抛出多少轮次的量化宽松政策,都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出美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反而会使之对过分宽松的货币政策“吸食成瘾”,最终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任。

  如果美元作为国际最基本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冲击,美国也很可能像当年英吉利国那样失去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果真如此,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今后一个时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也需要像中国一样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游弋,因而,美联储近期抛出或者不抛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