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保卫战:小学生最爱钱,可悲的真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2:43
(原创)小学生最爱钱,可悲的真话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据中国青年报6月15日报道,近日,济南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孩子以《钱,我的最爱》为题,写道:“有人说钱乃身外之物,简直就是屁话。没有钱,你怎么吃饭?没有钱,你怎么穿衣?没有钱,你住在哪儿?没有钱,你怎么看病……”
而据说,校长给这篇过于成人化的作文评了“一等”,理由是“真实、不虚伪”,孩子爸爸的评语只有两个字:“很好”,网友称这个小学生“真诚,不做作”。               毫无疑问,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生确实说了实话,相对于学校天天灌输给小学生们的理想主义教育,这仿佛就象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衣》;因为现实的社会早已经告诉了小学生,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用说耳闻目染,整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已经在小学生的作文中表露无遗。
                  但有一点我还是不太明白,小学生固然是说出了实话、真话,就象校长评价的“真实、不虚伪”,但站在校长的高度,真的就很认可这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吗?他除了给出“真实、不虚伪”的评价外,难道不应该有更深度的批判吗?作为教育者,我感觉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至少证明了在校长的潜意识里,现实存在的拜金主义,似乎也可以被认可。如果小学生看到校长的评语,作为一个并不太懂世事的孩子,一定从内心里更坚定的相信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正确性,那就如他作文的题目:《钱,我的最爱》。
                我并不想否认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作为教育者在现实的拜金主义与看似虚幻的理想主义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并不否认那位小学生说出了一个最现实的残酷社会现象,但我更不认同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鼓励这种扭曲的价值思维。小学生其实只不过对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做出了一个真实的判断,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判断就应该成为主流价值观,或者就意味着学校平时的理想主义教育有多么的虚伪和虚幻,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授专业或理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解惑,是传播一种传统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培养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一昧的拜金主义思潮,只可能进一步毒化小学生甚至将来的整个社会的风气。
                我们总是对一些社会负面现象而埋怨或责怪今天的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或价值观扭曲,比如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指责见死不救的社会现象,也会对所谓“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单车后面笑”的观点加以严厉批判,难道这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观念是一种人性虚伪的表现吗?绝对不是,这就象我们平时的学校教育,看似理想主义化,但事实上正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一种人性的追求,当然也是符合人类文明的理想。而出现令人不堪的拜金主义思潮,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甚嚣尘上,很大程度上让人感觉到现实的残酷与无奈,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无奈的趋附于现实但并不会认同这种现实。
                  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会出现诸多令人不堪的物欲现实,甚至连小学生都会写出《钱,我的最爱》这类作文,或许这才更值得人们深思。因为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小学生在作文中的描述:“没有钱,你怎么吃饭?没有钱,你怎么穿衣?没有钱,你住在哪儿?没有钱,你怎么看病……”,因为没有钱,很多人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甚至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整个社会都为金钱所困扰,有钱能使鬼推磨,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金钱的魅力,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恐怕正是小学生产生最爱钱思维的根本原因。但这种价值观真的是正确的吗?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过于虚伪,不过可以想象当人的内心开始认同这种价值观,那将来小学生长大并走上社会,如果他做官,会不会成为贪得无厌的贪官污吏呢?如果他经商,会不会处心积虑的坑蒙拐骗呢?如果他做学者,会不会恬不知耻的学术腐败呢?如果他希望一夜暴富,那会不会不择手段、挺而走险或声色犬马呢?如果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价值观成为主流,那我们这个社会将成为怎么样的社会呢?所以我实在不明白作为小学生的校长,会仅仅对小学生最爱钱的价值观表达出“真实、不虚伪”的评价,包括他父亲“很好!”的评价,实在令人深思、更值得反思。
                 难怪不久前有一位大学教授大言不惭的告诫他的学生:“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原来所谓的教育者早就已经开始将成功的唯一标准定位在获得金钱的能力上,有人说,如果他的学生成为国家公务员、成为官员,那靠工资收入是不可能达到教授规定的4000万水平的,那成为官员算不算事业的成功呢?如果不算,那是不是大学生做官就一定要想方设法不择手段的贪污受贿敛财呢?类似的推论可以找出无数例子,不然为什么诸多年轻美貌的女人甘愿成为二奶、小三呢?一个不知反省的社会,其实更显得悲哀可叹。
                所以小学生最爱钱的作文表述,充其量只是说出了实话,说出了社会的现实,但并非意味着这种价值观就是正确的,更不值得社会肯定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所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是说对了一部分,合法的获取财富,本能上是失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金钱和财富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将其作为社会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当我们的小学生和小学校长都认可金钱万能、当这个社会集体沦为金钱奴隶,那几乎可以肯定,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已经误入歧途,这个民族将不可能有长远的前途。
                小学生最爱钱,很真实,也很诚实,但同样也很悲哀,难道不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