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刘云故事:让人物通讯再短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04:09
让人物通讯再短些


马越舟  徐智城


    当前在主流纸媒体上,宣传典型人物的通讯普遍篇幅较长,多半在4000字开外。长文当然也不乏名篇,可在这个微博时代,有耐心认真看完几千字文章的读者似乎越来越少。为达成有效传播,人物通讯有必要短些、再短些。

    文章“长即是重”的思维似是而非

    在不少作者看来,文章越长越显重要,越长越显水平。这种思维似是而非,原因是没有从读者角度看问题———一般情况下,文章越长,读者越少;读者越少,传播效果越不理想。为什么要追求效果不理想的传播方式呢?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个蕴含着辩证法的理念虽然从建筑设计而来,但是移植到新闻传播上未尝不可。1982年2月7日,《福建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超短社论,全文才150个字,社会反响强烈,获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可见,有时候文章出人意料的“短”,比一如既往的“长”更能吸引眼球。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人物通讯中,也不乏短篇佳作,如《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等等,短则几百字,长则两千多字,普遍广受好评,其耀眼的光华不仅没有因为字数少而减损,反倒更加醒目———

    人物通讯“短不见得轻”,这一理念值得新闻人深思和实践。

    反复提炼主题,精心构筑逻辑

    为什么有的人物通讯拖沓冗长?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主题提炼不够精,二是逻辑构筑不够巧。

    主题提炼求“精”,是指挖掘出人物的性格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这要花一番沙里淘金的大气力。军报刊发过的通讯名篇《黑脊梁》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文只用两千多字,就描绘出模范连长李邦亮的鲜亮形象,关键在于成功提炼出“挺”这个主题,并用李邦亮那条“黑脊梁”来承载:“黑脊梁”挺起了国防,挺起了连队,挺起了家庭。新时期革命军人无私奉献的集体精神气质,在李邦亮连长一个人身上得到集中展现。该文主题提炼得格外精,所以写起来“火力集中”,言约意丰的效果就出来了。

    逻辑构筑的“巧”,是指文章中“事实逻辑”和“新闻逻辑”的关系处理得当。只有用“新闻逻辑”统御“事实逻辑”,才能让小篇幅容纳大内容。名记者艾丰有篇获奖人物通讯《温州奇人———记全国优秀企业家滕增寿》,全文才两千来字。用这么少的字数表现一位企业家丰富多彩的事迹,是相当有难度的。如果从“事实逻辑”入手,具体谈他如何起家,如何百折不挠,如何拓展事业,一本厚书恐怕都盛不下。但艾丰从“新闻逻辑”入手,一气用5个小标题,展示滕增寿生活中5个小镜头,折射出主人公目标、理论、性格、干劲儿、领导风格等5个侧面,人物就一下子从纸里“跳”了出来。

    选材上要大胆做“加减法”

    凝炼简明,准确传神,该是人物通讯在语言表达上的高境界。想追求高境界,选材上要大胆做“加减法”——

    首先,人物通讯是新闻不是人物传记,应减去所有不必要的过程叙述。“志愿兵孙铁锤,黑乎乎,壮实实,一口河南腔,今年整40。”在获奖通讯《孙铁锤传奇》中,军报名记者江永红开篇一句话,就让人物的基本情况一览无余。全文只有1380个字,却容纳了13个故事,几乎都是一两句话就交待得清清爽爽,没半点赘述。

    其次,读者“兴趣线”以下的一切素材,再好也要减去。新闻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很聪明,估摸他们的兴趣点的时候,不妨高估一点,常识性的内容不应在人物通讯中有位置。例如写一个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有必要描述他办公室的灯火彻夜不熄吗?没必要,因为对他来说,加个班不是新闻。

    第三,光“减”不“加”也不行。如果采访中挖掘出意味深长的精彩细节,一定要不惜笔墨,选准位置加上。好细节就像高手拍的照片,具有传神的影像功效,能表达出千言万语难以尽述的丰富内涵。这一点,就不必多加论述了。

    曾有人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您准备一个5分钟的演讲需要多长时间?”丘吉尔答:“3天”。“半小时的演讲呢?”“1天。”“讲两个小时呢?”“不用准备,现在就可以开始!”可见,把文章写得短而精是很难的。惟其难,才更值得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