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车城招聘保洁吗:“中柔外刚”管理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32:40
  1.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地球已经像世人所说“在日益变平”的今天,我们就更加不能忽略中西之间相互融合的作用,技术上如此,经济上如此,那么由文化渗透的管理领域更是如此,在比较中我们更清晰的鉴别自己,学会促进和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广博精深、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面临着一大尴尬:一方面拥有著述宏富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缺乏现代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并且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学说,建立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观念指导行为,思路往往是出路。

    柔:中式管理思想
    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引起世人瞩目,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管理上都受到中国古代儒家管理思想的影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威廉"大内把日本管理的成功之处归结为对中国管理思想的有效运用,他提出要认真地去了解中国管理思想,他说“一旦了解它,就能够将它与我们自己的组织形式进行对比,并了解我们的环境内还欠缺什么。”作为中国人自己,我们更应首先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有人将“柔性”作为中国管理的显著特点,我认为颇具概括性。
    柔性管理也许是中国管理思想的最显著特征。
    1.伦理人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既不是经济人,也不是社会人,而是伦理人,伦理成为厘定和改造人性的基本法则。中国传统的伦理人涵义主要指:
    第一,性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从孔孟之道到宋明理学,基本上都是以此为主来阐释人性的。既然人天生具有为善即履行道德义务的本性,因而在管理中就特别强调人之善端,强调与人为善,强调人与人特别是上级和下级的沟通。第二,关系本位。人的自我的确立不是由自己张扬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在同他人的关系中被规定的。第三,道德修养。代表性的语言是孔子的“修己以安人”。管理者具有为善的义务,如果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行善的能力,就能增强被管理者受教化受感化的能动性,增强他们为善的能动性。

    2.人伦关系
    在中国管理思想里,很少讲抽象的人际关系,而是讲具体的人伦关系。其特征就是:
    具有特定的结构性。在人伦关系网络里,有亲疏之分,近远之分,熟人生人之别。有血缘关系的称天伦,非血缘关系的称人伦。可见,人伦关系是“自己人”所组成的人际圈。
    情感法则。人伦关系具有自己人的情感和交往方式,它遵循的是情感法则,它往往对理性、权威、外部意志具有抗拒力。为了自己人,宁可自己多吃点亏,甚至牺牲自己的一切。以伦定份。就是说,个体所对应的人伦关系不同,他的权利和义务就规定的不一样,一个人在人伦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他应尽的份。所以,在人伦团体里,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安分守己,安伦尽份。由于长期的历史积淀,这种人伦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管理中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管理中,人们不喜欢那种冷冰冰的、只见条例规定而缺乏任何情感因素的管理方式。

    3.人情管理
    以人情感来调控人的行为,是中国管理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管理思想看来,情感需要的满足、人情的浓郁,都是组织向心力的来源,所以管理之道正所谓“人情者,圣王之母也”。因此,管理过程是否充满人情味,对管理的效应往往产生直接的影响;人情味的有无和多少,与管理者的威信和管理的成效有直接的联系。一个只通规则不通人情的管理者肯定不是一个草有成效的管理者。几千年来,人情管理还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形态—伦理政治的重要内涵。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管理上虽然也不排斥严刑峻法,但以人道仁义为中心、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的“德治”方式却始终占有主导地位。

    4.心治管理
    心的管理是中国传统管理的法则。管子曾专门论述过心“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治心,安也者安心。”这在管理上赋予了心很特殊的含义,提出了心治为管理之要的思想。中国古代统治者深谙此道,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管理文化把那些对国家有忠心、待人有诚心、做人有良心的“君子”奉为万众学习的楷模,而把那些不忠不孝、狼心狗肺的忤逆之徒贬成千夫所指的“小人”,实际上是激励人们去做君子,从而在国家、组织中产生一种很强凝聚力的整体精神。心治的激励机制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管理者先正己身,然后再正人心,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最后达到万众一心。
    它的要诀有三个方面:其一,正人先正己。通过不断的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君子,成为大家可效仿的榜样,如此才能服众,才能征服人心;其二,以心换心。对待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到问题和困难,首先要白我反省,然后唤起大家的良心,以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其三,符合民族心理。制定管理措施,各种做法必须符合民族心理,符合民族习惯,否则就会引起反感,无法做到“得人心”,那就收不到激励之效,更勿论管理之功了。

    刚:西式管理思想

    由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西方海洋民族的管理思想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特征:外向性,科学性,重实际的管理思想。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形成了外向性的民族心理;地中海周围的几个文明古国之间的几次大规模文化融合形成了城邦形式的复杂的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管理方面形成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试验和运用逻辑方法进行辩论的传统;重功利,讲功效,而较少关心血统亲缘关系。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很早就提出了标准化管理的思想,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经济管理中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西方传统管理思想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
    相应地,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的上述特征便围绕着如何使工商业主和资本家获取更大的利润而进行了展开,并在这个过程之中形成了自己显著的特点,若套用中国管理思想称之为“柔性”,自然西方管理就具有“刚性”特点:

    西方的管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重物不重人的倾向,重经济利益不重道德教育。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中,西方的管理者都把人看成是“机械人”、“经济人”。与此相适应,管理就着重于企业的微观管理,不太重视社会的宏观管理;重视个人劳动能力和技术的最大发挥,不太重视群体之间的协调和心理状态的适应;重视短期效益和单个经济单位的利益,不太重视社会整体的长远目标。
    在管理方法上,西方管理善于思辩,重视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因此,在管理上具有经验论的传统。它的经验论不是局限于直观经验,而是把管理理论建立在感性丰富、知识清晰的基础上,这种特点直接导致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要点有五,即操作方法标准化、工作定额科学化、工资按额差别化、操作标准普及化、管产职能明确化。泰罗开创了管理科学化的先河,被誉为自由女神之邦的“科学管理之父”。
    西方的管理在长期的商品经济土壤的培育下,不仅有严密的形式,而且充满创新精神。一方面,它依靠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尽可能把管理活动纳入严密的机械式的体系中,并对这个体系里的每一部分进行严格的责权利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市场,它又不得不经常地超越和打破自己的管理规范,不断进行着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革新和创造,因而没有一种管理理论能够在西方保持长期的主导地位,在现代更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这与中国管理思想的强大继承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管理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方管理思想之所以风格各异,这跟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西方管理思想植根于西方的唯理论哲学以及新教的个人主义道德。唯理论哲学可以追溯到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时代,其特点是:它是实证主义的,强调通过实证、观察、数据来验证假设,发现规律;它是理性主义的,排除对事物认识中的情感因素,强调人的行为的合理性;它是分析主义的,强调通过分解、通过对事物构成因素的细微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它是形式逻辑的,重视量的概念,追求建立严密的合理化的演绎体系……新教的个人主义道德观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西方个人主义伦理强调个人的自我利益,强烈的成就欲望,勤奋的工作态度;主张权利义务清晰的抗衡制约关系;提倡竞争、适者生存以及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
    上述因素就决定了西方管理的大致轮廓:管理是以条文、规章、程序、标准等一系列规定为基础,管理组织内每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清晰明确;讲求效率,强调最优的方案、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成本、最高的利润、最好的质量,例如科学管理理论的鼻祖泰罗曾把工人在生产作业中的每个动作用秒表进行分解,以省去每一个多余的动作;重物轻人,将人与物视为同样的要素进行配制和使用;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不断进行创新、竟争和扩张……
    以儒家为代表和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与西方文化迥然相异的特点:
    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观;极力主张群体、集体的合作精神,大力提倡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擅长综合、辨证的思维,主张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强调用个人直觉和内心感悟去认知事物,不重视实证分析和形式逻辑。
    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管理的基本构架和模式:第一,其核心是人本观。一切管理都要求以“修己”作为起点,达到“安人”的目标,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其基础是整体观。管理被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和谐为目标;第三,其灵魂是协和观。在生产管理上追求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上追求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追求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第四,其规范是经权观。“经”是不变的常理,“权”是应变的权宜。管理既讲究“执经达权”,又提倡“通权达变”。翻开中国几千年来的兵、农、医、艺的典籍,你会发现以上特点和模式都有鲜明而丰富的体现。

    中西管理,孰优孰劣?

    中西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各有其成功和辉煌的表现,究竟孰优孰劣?还得从管理实践的历史结果来看。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长于协调平衡各种管理因素肺关突出的,比如它不重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的人格,整体内部往往缺乏个性和活力,在强调稳定和谐时容易压制竟争、反对革新,它的许多信条诸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何必曰利”等,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目标出发来决定管理措施,努力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在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在现代的管理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但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毕竟是在封建农业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既缺乏与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更缺乏与市场经济的紧密关系,本身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形态,因此以现代的眼光看,它的弊端也是很长时间里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心理惯性,等等,这些不仅在历史上曾经成为而且在今天仍然成为管理方式变革的绊脚石。
    西方管理思想是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科学管理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理论更是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优点: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讲究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注重管理创新,重视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和专长,注重发挥法律和契约的作用等等,这些优点已被世人所公认和推崇,其历史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一个是它的过分重视理性的传统造成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一个是在对管理中的某一要素进行
    科学的逻辑分析总结出某一方面的规律后,却往往把这局部的规律当作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以偏概全、易走极端的弊病。例如,“科学管理理论”有较强的唯理性论倾向;“行为科学理论”有较强的唯人性论倾向;“管理科学学派”一味强调专业化、规范化、严密化、制度化,是再次走将人机器化的极端。在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客观上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管理技术的复杂化造成了主观上片面追求管理的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的倾向,人的心理情感因素被排挤得无影无踪,西方管理理论的刚性的一面在越来越发挥作用的同时,它的弊端也愈益凸出,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
    可见,中西管理思想是优劣共生、利弊相通的,它们的长处和短处恰恰具有互补的关系。也许,刚性和柔性,是一个事物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