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紫金山路南三环:“京驴”春游“夜郎”记— 12 抗战之路“24道拐”,难行不挡抗倭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45:27

“京驴”春游“夜郎”记— 12 抗战之路“24道拐”,难行不挡抗倭志

 著名的抗战公路——史密斯公路的“24道拐”段正是修建在晴隆。

我此次的黔西南之行本来目的既不是为了游山,更不是玩瀑,就是为了这段抗战情缘,一直想亲眼看看这段公路,想想当年抗战英儿的艰难历程,重温这段让国民辛酸的历史。

注:今天的晴隆24道拐公路。照片是网上转载,作者不详。

24道拐公路的发现。在6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有一条运输大动脉,从印度经缅甸,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通过这条运输动脉,一批批物资由美军的车队运抵中国,它是当年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被誉为“抗战生命线”,而位于贵州晴隆的“24道拐”公路就是这条运输动脉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银练,从云端直坠谷底。在直道和弯道上,美国“GMC”十轮大卡车,沿着一条拥有24道弯的公路,从幽深的谷底向着险峻的山顶依序行驶。

注:文中老照片系当年美军随军战地记者所拍。公路上的运输物资的嘎斯汽车清晰可见。

 

 近距离观看24道拐公路。新老照片对比,可见需要多么高的驾驶技术,操控10轮大卡车?要想安全行驶在这样的路上,绝非如今驾校培养出来的“本本”一族所能驾驭的。

 

 晴隆县城。它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山地,崎岖不平,道路狭小,破破烂烂;人口不过几万。随处可见,身背背篓,抱着黑色头布,身穿黑色民族服装的布衣族妇女行走在街道上。

 这是坐落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仅仅在滇缅抗战中,我中华远征军阵亡烈士20多万。“天地正气”,纪念抗战阵亡的民族英烈,同为中华列祖列宗之子孙,何需分党派,我们当永远缅怀!!

 

 

 晴隆,不晴不隆很贫穷

青岩回到贵阳,穿过脏乱的街道和拥挤的人群,告别了一路上结识的耐人寻味,蛮有意思的“凉水姐姐”,一人坐上了开往黔西南州的汽车。高速公路跨过著名黄果树大瀑布的安顺,到达关岭之后,就只有老的盘山公路了。

黔西南的山比黔东南更高,更大,也更加的险峻。山体笔直上下,翻过大山一座又一座;峡谷更深,几乎深不见底,幽深谷底的河流看上去小的像一根细线;长长的隧道一个连接着一个。

黄昏,车子驶进晴隆县城。它坐落在一条狭长的山地,崎岖不平,道路狭小,破破烂烂;人口不过几万。随处可见,身背背篓,抱着黑色头布,身穿黑色民族服装的布衣族妇女行走在街道上。虽叫县城,不过是建在层峦叠嶂大山里的小小乡镇(感觉规模大小)。

晴隆虽然山高地薄,经济欠发达,但这里地下蕴藏着煤炭、稀有金属锑矿、铅锌矿;特殊的海拔和纬度,充沛的降雨量,使得这里生产的茶叶品位可与杭州龙井相媲美(许多茶商在当地收购茶叶以杭州龙井茶叶名义卖到东部地区)。然而,众所周知的原因,丰富的矿藏只是富了少数的人;上品的茶叶仅仅卖每斤30元左右,据我所知杭州梅家坞的茶叶至少也要卖到每斤7、8百元,甚至上千元。这里石头缝隙里的泥土含有黄金,近些年被人乱采滥挖,形成许多人为的石林,满目疮痍,斑驳林立,更加剧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好在这些情况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但愿当地政府能够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生态资源,带领晴隆人民尽快脱贫。而不是依靠在汽车站内,上个厕所还被强行勒索1元钱,活像粗暴的乞丐。既背离国家政策,又很损害当地政府公共形象。

短短8里路,曲折24道弯

著名的抗战公路——史密斯公路的“24道拐”段正是修建这里。

此次的黔西南之行本来目的既不是为了游山,更不是玩瀑,就是为了这段抗战情缘,一直想亲眼看看这段公路,想想当年抗战英儿的艰难历程,重温这段让国民辛酸的历史。

抗战唯一陆路运输线。在6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有一条运输大动脉,突破了日本人的层层封锁,从印度经缅甸,到达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通过这条运输动脉,一批批物资由美军的车队运抵中国,它是当年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被誉为“抗战生命线”,而位于贵州晴隆的“24道拐”公路就是这条运输动脉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银练,从云端直坠谷底。在直道和弯道上,美国“GMC”十轮大卡车,沿着一条拥有24道弯的公路,从幽深的谷底向着险峻的山顶依序行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张出自美国随军记者之手的中国公路照片,被世界各大媒体反复转载。战后美国出版的《醋瓶子乔的战争》(“醋瓶子乔”是美军将领史迪威的绰号)一书的封面,也采用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公路被称为“24道拐”公路,媒体和专家都声称这是滇缅公路上的一段,但究竟位于什么地方,谁都说不清。在二战期间承载了无数军用物资运输,为二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这条公路究竟在哪里?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在云贵两省寻找未果。“24道拐”公路声名远播,在现实中却神秘地消失了……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云南二战学者戈叔亚开始研究滇缅公路历史。但是,他原本认为在云南境内的“24道拐”公路却始终找不到踪影。此后,戈叔亚花费8年时间苦苦寻觅。他走访历史学家和许多二战老兵,并沿着滇缅公路进行了无数次实地考察。他甚至跑到缅甸腊戍,还从云南边境的畹町沿史迪威公路经缅甸八莫到达密支那,却始终一无所获,照片与实地对照,总是相差甚远。2001年底,戈叔亚偶然得知,“24道拐”公路在安南。“安南”是贵州晴隆县的旧称。于是,戈叔亚踏上了开往贵州的列车。2002年,经过实地考察,戈叔亚向新闻界宣布了自己的发现,终于揭开了“24道拐”公路神秘的面纱,它就位于贵州晴隆县。

巧夺天工的公路。“24道拐”公路所处之地古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于雄峻陡峭的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等众多石刻。鸦关之雄险,名闻滇黔,明嘉靖年间,诗人周文化由此路过,留下了“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的诗句。

“24道拐”公路就修建在这样一个艰险的地段,其建设难度可想而知。1935年,由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多次勘测设计,同年由民国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24道拐”公路正式动工,1936年竣工,成为黔滇公路的必经之处。“24道拐”弯道全长虽然只有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1道拐与山顶第24道拐之间的直线距离仅约350米,垂直高度确高达266米,路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由关口向下俯视,“24道拐”公路仿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谷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24道拐”公路犹如巨龙盘山,高耸入云端。

“24道拐”公路虽险要,其设计却十分精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是建筑中罕见的历史珍宝。

抗战运输要道。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须经过滇黔公路才能运送到重庆和前线,而“24道拐”公路正是滇黔公路的重要节点,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空军多次派飞机对“24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滇黔咽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省晴隆县修筑滇黔公路,用水泥砌挡墙,并对“24道拐”公路进行了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维修任务,保证了运输的畅通。

1954年,为了行车安全,交通部门在“24道拐”的旁边不远处,重新修建了一条坡缓弯道少的沥青公路,在山脚处与原“24道拐”的路口相接,作为320国道的一部分。目前,镇宁至胜境关的高速公路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总长约4.3公里的晴隆隧道已经贯通。届时,人们行车不用再翻山越岭,而是高速穿山而过。如今“24拐”这段公路虽然不再承担运输的重任,但依然能够通行车辆。它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自强图存意志的一个象征,将会长久地留在大地上,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试想如果不是抗日的战火之艰苦,何须要在如此艰险之地修建一条如此曲折的公路?全国抗日何须长达八年?

如果当年没有多面受敌包围的国民政府领导抗战,没有全国军民的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如果没有后来的几十万赴缅远征军热血挥洒异国疆场;

如果没有美国飞行员冒着机毁人亡的巨大牺牲,开辟了穿越喜玛拉雅山谷的“驼峰航线”;

如果没有穿越印度、缅甸北部无人区,穿越横断山脉,跨越云贵高原上的大江大河的著名滇缅抗战公路;

没有爱国青年学生和海外华侨,放弃学业,离开城市,投入到抗战的第一线,他们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就开上了十轮的美制嘎斯汽车行驶在如此艰难的路上,为国统区运送战略物资;

没有这段公路的打通,没有这里人们的伟大爱国精神;

没有那些像史密斯、陈纳德等国际人士和美国人民的巨大人力和物质援助……恐怕今天的中国历史将会改写。

华夏只有一个,炎黄儿女同系一祖。全国军民不分党派,摒弃前嫌,浴血抗战,捐躯报国,届为英烈,可歌可泣。历史就是历史,应当还给后人其本来面目,以增强中华民族之凝聚力。

 

                                                                           3月22日黔西南,晴隆

交通:

到达:贵阳-晴隆,大巴89元,248公里,4小时;

离开:晴隆-兴义,大巴55元,150公里,5小时;

门票:无

住宿:晴隆,小盘江客栈,60元/间(新装修,标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