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白象怎么样:四个“学会”——优秀学生的标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14:36

四个“学会”——优秀学生的标尺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合作),学会生存。

——[]雅克·德洛尔

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法国人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根据现代社会面对的矛盾和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经过15名来自各国的权威专家三年多的研究,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被称为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学习能力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学会认知。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本身。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最迅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简至繁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终身教育的根本。

学会做事。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反复地告诫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跟孩子说:你只要把书念好,别的什么事情都不要管。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学习就是长知识,有了知识就是人才。这里暂且不论有了知识是不是一定是现时代所需要的有用人才。我们先来考虑这样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知识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是记忆和背诵,需要探究、选择和创造,这里本身就包含着做事的内容。不会做事,没有动手操作能力的人不可能真正获得知识。再说,今天的学习、上大学,最终不还是要会做事吗?学习和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能分开的。做事的能力不是学习结束以后才需要开始学习的。学会做事应该是教育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具备做事能力的人,所学知识是无用的。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一到社会上,什么事儿也不懂,“书呆子”一个,这样的人对社会有什么用处?这同教师和家长本来的愿望不也背道而驰了吗?有的家长有这样一种想法:只要我们的孩子有知识,将来就干大事,就会有许多人伺候他,不需要自己做事。这种想法多么荒唐!我们社会上需要这样的人吗?就说干大事,也需要有做事的能力呀!已经出现这样的例子,孩子非常聪明,学习非常好,曾被称之为“神童”。为了保证孩子专心读书,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甘心当陪读,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了下来,不让他做。结果孩子因为没有最简单的做事能力,不会与人合作共处,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学习无法进行下去,只好中途退学。这样的孩子还能干大事吗?做事是人生必备的能力。不能想象一个在学生时代什么事都不能做的人将来能干出什么大事来。

      学会合作。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今天的社会已经到了人与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必须合作的社会,个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渺小,只有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时期不会与人合作,将来只能一事无成,甚至要遭到社会的遗弃。学会合作,这是时代提出的一个要求,必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学会生存与发展,或者说,学会做人。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一个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的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取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    

     培养“四会”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其实,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教育”这一概念,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生活即教育”是从书本到人生的。“四会”精神,也就“生活即教育”的意旨。可以说,学生的“四个学会”是架构21世纪全新教育模式的基石,是优秀学生的标尺,也是民族教育的希望之所在。

附:

手脑歌(陶行知)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干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