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江山文苑五证情况:心灵鸡汤4-乐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2:04:07

乐观

  希望的灯塔

  多做些好事情,不图报酬,还是可以使我们短短的生命很体面和有价值,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种报酬。

  ——马克.吐温

  汤姆作为佛得角雷斯伊翰湾的守塔人,在这个偏僻的孤岛上已生活了将近40年。当他还是20多岁的小伙子时,就随他捕鱼的伯父来到了这座孤岛上。

  汤姆和伯父白天捕鱼,晚上点起篝火,从此,辽阔的大西洋岸边多了一座灯塔。汤姆已记不清楚他和伯父在暴风雨的夜里或是在飓风季节里救起了多少人。那些被救过的人偶尔路过孤岛,总不忘给汤姆叔侄俩捎上点什么,但每次都被他们拒绝了。

  叔侄俩在雷斯伊翰湾不知不觉过了20年。现在的雷斯伊翰湾少了一个人,添了一座坟墓,但是在汤姆看来,伯父仍陪伴着他。汤姆依旧白天捕鱼,晚上守候在伯父一生中唯一接受别人给予的一台风力发电机旁。雷斯伊翰湾的灯塔不再用篝火了。

  10月的雷斯伊翰湾气候格外恶劣,汤姆几乎整夜都醒着。他知道,每年海难事故频发的季节已经来临。汤姆的小屋外已经是惊涛骇浪,他一遍遍检查,还给风力发电机的轴承加了润滑油。此时的小岛像要摇动起来。汤姆从小屋里走出来,像伯父一样敏锐地眺望大海,海面上黑压压一片,浪头拍打着礁石,发出一阵阵轰鸣。

  突然,汤姆发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点亮光,只有萤火虫的亮光那么大。他立刻意识到什么,迅速爬上灯塔。灯塔里的灯又垫高了很多,汤姆在废弃的火坑里重新燃起了篝火。远处的亮点越来越大,渐渐驶向了汤姆居住的孤岛,等亮点到近处时,汤姆才发现灯火是从一艘挪威籍的货轮上发出的。

  天亮了,船长约翰带领船员在雷斯伊翰湾作短暂的停留,并打算给岛上的工作人员送去几吨食品。可当约翰走进岛上汤姆的小屋时,才发现汤姆的屋子还抵不上他船上的一个集装箱大。

  “我要带你离开这里。”约翰感激地对汤姆说。

  “为什么?”汤姆问。

  “不为什么,我至少能给你每月带来2500美元的薪金。”约翰继续说。

  “10年前,一位像你一样的船长曾答应给我每月3000美元的薪金。”汤姆平静地说。

  临别的时刻,约翰紧紧地拥抱了汤姆。

  对于某些人来说,最大的欢乐和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他人。因为奉献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无比高尚的行为。

  每天都是新的

  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屠格涅夫

  住在密西根州的杰尔德太太曾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她向朋友讲述了这一段的生活:

  “1937年我丈夫死了,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我写信给我过去的老板里奥罗西先生,他是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我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过去的老工作。我从前的工作是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为了重新工作,我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从颓丧中解脱出来。可是,总是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的生活几乎使我无法忍受。加上有些地方根本就推销不出去书,所以即使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也很难付清。

  “1938年春,我在密苏里州维沙里市推销书。那里的学校很穷,路又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想自杀。我感到成功没有什么希望,生活没有什么乐趣。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去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怕东西不够吃,怕身体搞垮没有钱看病。唯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悲伤,况且她又没有充裕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鼓足勇气继续生活。我会永远感激文章中的那一句令人振奋的话:‘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窗上,使我开车的每时每刻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了忘记过去,不考虑未来。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对孤寂和需求的恐惧。整个人都非常快活,事业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充满了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会遇上什么问题,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惧怕未来。”

  凡是成功的立业者,在其人生的旅途中,很少有能一步登天的。他们依靠机智和过人的眼光,在充满困顿与挫折、失败的环境中做出扭转乾坤的决定,终于柳暗花明,攀登上事业的顶峰。

  相信上帝

  面对现实才叫勇敢,接受现实才叫坦然,适应现实才叫超越。

  ——科姆拉

  去年初秋,巴特西的丈夫比尔接了长途电话之后,转过身来对她说:“你父亲被送去急诊,是严重的心脏病。”巴特西能看得出他虽然内心恐惧,但又竭力表现出很冷静的样子。

  “爸爸病得这么厉害吗?”比尔带着巴特西飞速驱车去机场时,她心里在祈祷:“啊,亲爱的上帝,让爸爸活下去吧!”

  当她走进医院爸爸的病房时,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她们默默地抱在一起。巴特西坐在母亲的身边祈祷着:“让爸爸活下去!”

  在整整3个星期里,她和妈妈就这样日夜守护着父亲。有一天早晨,爸爸恢复了知觉,他还握住了巴特西的手。他的心脏虽然稳定了,但其他问题又出现了。凡是巴特西不和父亲或母亲在一起时,她就去医院的小教堂里,总是祷告着同一句话:“让爸爸活下去吧!”

  祝愿康复的卡片从各地寄来。一天晚上,她接到比尔寄来的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要相信上帝的答案,亲爱的。”

  巴特西站在厨房里,手里攥着一张弄皱了的卡片,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母亲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巴特西想:“比尔帮我意识到的是我原来做的那些祈祷全都错了。”

  第二天清晨,巴特西在医院小教堂里平静地祈祷:“亲爱的上帝,我知道我的愿望是什么,但对爸爸说来这并不见得是最好的答案。您也爱他。因此我现在要把他放在您的手中。让您的意愿——而不是我的——实现吧!”

  在那一瞬间,她觉得如释重负。不管上帝的答案是什么,她知道对她父亲都是正确的。

  两个星期后,她的父亲与世长辞了。

  第二天,比尔带着孩子们赶来了。他们的儿子哭着说:“我不愿意让外公死,他为什么会死呢?”

  巴特西紧紧地抱着儿子让他哭个够。从窗户远望,她看见群山和碧蓝的天,想着她深深敬爱的父亲,也想到他有可能遭受的无法医治的病痛。比尔的手放在她的肩上。巴特西轻轻地说:“显然,这就是答案。”

  人世间有生便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既然无法超越这种自然定律,那么就让我们换一种角度,从一个侧面勇敢地接受它吧。也许这样一来,我们会得到更大的慰藉。

  怀特的肿瘤

  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雨果

  9年前,医生告诉怀特.史密斯说,他脑部那个长了十几年的良性肿瘤已骤然变为恶性。他们说那肿瘤无法开刀切除,史密斯大概只可以再活3个月。

  从医院回到旅馆,史密斯把咖啡厅里的小肉包子吃光。然后他仔细衡量自己的境况:现年34岁,正在撰写他写作生涯中第一部重要著作——画家杰克森.波洛克的传记。奇怪的是,虽然在他看来他的生命才刚过了一半,令他最难过的不是自己将要英年早逝,而是这部写了一半的书没法完成了。

  那天稍晚的时候,史密斯才发觉自己真是个傻瓜。那个坏消息一定搞错了。不是说关于肿瘤的结论错了,因为那些扫描图他也亲眼看过,错的是那个说他必死的结论。

  史密斯想:“他们说我只可以再活3个月。那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跟盛牛奶的纸盒上标示的保鲜限期那样?如果我好好保养,能不能多撑些时候?”

  史密斯把电视当作镇静剂,治疗他沮丧的情绪。忽然间,他豁然醒悟了。气象预报员面带歉疚的笑容报告说:“明天最好把雨伞准备好。”史密斯明白了。他的医生跟气象预报员一样,他们的预测是根据经验做出的,而不是根据铁定的自然规律。气象预报员说“明日有雨”,指的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有雨,仅是可能性而已。

  史密斯的肿瘤从一开始就令人莫名其妙。有好长一段时期,医生只能无奈地耸耸肩,说他的肿瘤是“自发的”,意思是“我实在弄不懂你怎么会得这个病”。

  后来史密斯才想起,他的病是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开始的。有一次,他不小心头撞到了游泳池池底,事后头痛了几天,但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异常感觉。大约3年之后,他的双脚开始隐隐作痛。史密斯去看足疾专科医生,他怀疑史密斯生了摩顿氏神经瘤——一种常常在妇女脚部发现的肿瘤。史密斯问医生这病是怎么来的,他耸耸肩,“自发的。”

  后来史密斯因为耳痛去看医生,医生无意中找到了罪魁祸首——耳朵里的一个小瘤。他开刀切除了肿瘤,以为问题就此完全解决了。谁知那竟是多次假痊愈的第一次。

  4年后,史密斯觉得眼角有轻微麻木的感觉。这小小的症状有多严重呢?医生替他做了电脑x射线分层扫描检查,发现这个“小症状”很严重。原来的肿瘤复生了,而且比以往更大。原先的瘤是楔在耳道里的,现在这个瘤却依偎着脑组织,像母鸡身下的蛋。史密斯又动了一次手术,症状再一次消失了。

  又过了4年。这时史密斯已在撰写波洛克的传记。一天,他去参加圣诞节宴会,端起一杯果汁甜酒举到唇边的时候,那深红色的酒竟顺着下巴淌到衬衫上去了。原来他的右脸麻痹了!

  几天后,史密斯在旅馆房间里看电视上的气象预报,考虑如何与命运一搏。同一天,他开始了一个至今尚未停止的学习过程。在动笔写波洛克的传记以前,他和这本书的联合撰写人决定四处采访,广泛搜集资料,设法尽量多了解这位画家。他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独特有趣的新资料。史密斯想:“为什么我不用同样的做法去对付这个致命的怪瘤?”

  史密斯计划的第一步是去找寻国内乃至世界上所有善于医治这种病的一流医生。医生所服务的医院是否有名、他们曾就读于什么学校、治疗过哪些名人,他全不计较。他关心的只是:他们是否治疗过这种病。

  终于,他找到了这样的医生:弗吉尼亚大学的维恩科.多兰克。经他开刀的病人差不多全部活了下来,史密斯后来也成了其中之一。

  手术后几星期,扫描图显示肿瘤缩小了一半,麻痹的右脸也大部分复原了。他继续工作,把波洛克的传记写完,后来还得到普立策传记文学奖。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那么他可以忍受任何艰苦,适应任何环境。在荆棘的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才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乐观(2)

更新时间2009-11-2 11:12:54  字数:4554

 

   好心情的杰里

  把握美好的日子,享受每一时刻;扼住倒霉的日子,使它变得美妙。

  ——莉萨.达多

  杰里是美国一家餐厅的经理,他总是有好心情。

  当别人问他最近过得如何,他总是有好消息可以说。他总是回答:“如果我再过得好一些,我就比双胞胎还幸运了!”

  当他换工作的时候,许多服务生都跟着他从这家餐厅换到另一家,为什么呢?因为杰里是个天生的激励者,如果有某位员工今天运气不好,杰里总是适时地告诉那位员工往好的方面想。

  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让一位记者很好奇,所以有一天,记者到杰里那儿问他:“我不懂,没有人能够老是那样地积极乐观,你是怎么办到的?”

  杰里回答:“每天早上我起来告诉自己,我今天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好心情,或者我可以选择坏心情,我总是选择有好心情;即使有不好的事发生,我可以选择做个受害者,或是选择从中学习,我总是选择从中学习;每当有人跑来跟我抱怨,我可以选择接受抱怨或者指出生命的光明面,我总是选择指出生命的光明面。”

  “但并不是每件事都那么容易啊!”记者试探着说。

  “的确如此。”杰里说,“生命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每个状况都是一个选择,你选择如何响应,你选择人们如何影响你的心情,你选择处于好心情或是坏心情,你选择如何过你的生活。”

  一年后,杰里意外遭遇了一件不寻常的事:

  有一天他忘记关上餐厅的后门,结果早上三个武装歹徒闯入抢劫,他们要挟杰里打开保险箱,由于过度紧张,杰里弄错了一个号码,造成抢匪的惊慌,开枪射击杰里。幸运的是,杰里很快地被邻居发现,紧急送到医院抢救,经过18小时的外科手术,以及精心的照顾,杰里终于出院了,尽管还有块子弹留在他身上……

  事件发生6个月之后,那位记者遇到杰里,问他最近怎么样。

  他回答:“如果我再过得好一些,我就比双胞胎还幸运了。要看看我的伤痕吗?”

  记者婉拒了,但又问到当抢匪闯入的时候,他的心路历程。

  杰里答道:“我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是我应该锁后门的,当他们击中我之后,我躺在地板上,还记得我有两个选择:我可以选择生,或选择死。我选择活下去。”

  “你不害怕吗?”记者问他。

  杰里继续说:“医护人员真了不起,他们一直告诉我没事,放心。但是当他们将我推入紧急手术间的路上,我看到医生跟护士脸上忧虑的神情,我真的被吓倒了,他们的眼睛好像写着:他已经是个死人了。我知道我需要采取行动。”

  “当时你做了什么?”记者问。

  杰里说:“嗯!当时有个护士用吼叫的音量问我一个问题,她问我是否会对什么东西过敏。我回答‘有’。这时医生跟护士都停下来等待我的回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喊着:‘子弹!’听他们笑完之后,我告诉他们:‘我现在选择活下去,请把我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开刀,而不是一个活死人。’”

  杰里能活下去当然要归功于医生的精湛医术,但同时也由于他令人惊异的态度。

  我们无法让每天都有一个好天气,但我们可以选择每天都给自己一份好心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无论前途多么坎坷,你总会看到隐在路旁的鲜花在风中摇曳。

  铃儿响丁当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美国人约翰.皮尔波特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他热爱这项职业,自己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看起来他的前途应当是充满光明的。但是皮尔波特对学生总是爱心有余而严厉不足,为当时保守的教育界所不容,很快他就被迫结束了教师生涯。

  但他并不在意,信心十足地换了一项职业,当上了律师。他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认为当事人是坏人就推掉找上门来的生意;如果他认为好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又不计报酬甚至倒贴金钱为之奔忙。久而久之,他就越来越入不敷出,找他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少,他只得黯然离开司法界。

  后来,皮尔波特又成了一名纺织品推销员。他好像并没有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看不到竞争的残酷性,在谈判中总让对手大获其利,而自己总是很少赢利或者没有赢利,很快他就被解雇了。只好再改行当了牧师,试图拯救人们的灵魂。然而他又因支持禁酒和反对现行体制而受到了教区信徒的抵抗,被迫辞职。他于1886年去世。

  这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福格姆写的一部传记里的情节,这样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为何会受到大作家的青睐呢?福格姆说,在圣诞节,自己和一群朋友坐着雪橇往家赶,一路上骏马奔驰,马铃儿响个不停,他们唱起了欢快的歌:“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欢笑又歌唱。铃儿响丁当,令人多欢畅,今晚滑雪多有趣,把滑雪歌儿唱。丁丁当,丁丁当,铃儿响丁当……”

  这首传遍了全世界的歌声,就是皮尔波特写的。那是他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夜作为礼物为邻居的孩子们写的,歌中没有耶稣,没有圣诞老人,有的只是风雪弥漫的冬夜,穿越寒风的铃铛声,还有一路上的欢歌笑语,年轻朋友们的美好心愿。

  也许就连皮尔波特本人也没想到,他一生中随意写下的一首歌,竟然是让他成为名人的惟一原因。在今天,这首歌已成为圣诞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世界不会唱这首歌的年轻人大约很少。

  一些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成就或许并不为人所知,然而一次偶然的灵感创作却出乎意料地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这其中一定包含着人类的真性情。

  心灵降落伞

  我们的世界给我们一个可爱的错觉,这就是每个人都站在世界之巅。

  ——爱默生

  查理斯.恰克.帕朗柏是越战中美国海军的一位喷气式战斗机驾驶员。在完成了75次战斗任务后,他的飞机被一枚地对空导弹击毁。帕朗柏跳伞逃命,但被越军俘虏并被关在监狱里6个月。之后,他成功逃生。

  有一天,当帕朗柏和妻子在一家餐厅用餐时,邻桌的一位先生走过来说:“你是帕朗先生吧?在越战中,你驾驶的从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喷气式战斗机被导弹打下来了!”

  帕朗柏问:“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这位先生回答:“你的降落伞是我负责打包整理的。”帕朗柏惊讶地倒抽了一口气,立即向他表示谢意。这位先生使劲儿地握着帕朗柏的手说:“我想那个降落伞确实发挥了功效!”“它的确发挥了功效,否则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帕朗柏回答道。

  那一晚帕朗柏无法入睡,心中一直想着那位先生。帕朗柏说:“我一直在想,当他穿着海军制服——戴着白帕、穿着工作背心和喇叭裤时,会是什么模样呢?有多少次,当我看到他时,可能连一句‘早安,你好吗’之类打招呼的话都没有说,因为我是战机驾驶员,而他只是一位水手而已。”帕朗柏想到那位水手在舰内的长木桌上,花了无数个小时,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吊伞索,并一一叠好每个降落伞,每一次他的手里都掌握着某个他不认识的人的命运。

  现在,帕朗柏总会问听众:“是谁帮你们整理‘降落伞’呢?”我们每个人的“降落伞”都是由别人供应,而为了整理这些降落伞,他们可能必须工作一整天。帕朗柏也指出当他的飞机在敌人领空被打下来时,他需要各种不同的降落伞:物质的降落伞、精神的降落伞、情感的降落伞和心灵的降落伞,在安全抵达地面之前,他需要这些降落伞的支援。

  我们每天面临生活中的挑战,有时候会遗漏了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对于周围的人,我们可能会忘了向他们打声招呼,说个“请”字或表达谢意;当某个人遇到好事时,我们也许忘了祝贺他,讲些赞美的话。每当过了一段时间后,也许是这个星期,这个月或今年某个时候,请记着找出那些帮你整理“降落伞”的人,并向他们致以谢意。

  或许在你看来,周围的人都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与己毫不相干;要知道事事因果、彼此关联,一定意义上人们都在为你服务,请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人。

  沙漠的夏天

  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

  ——西尼加

  在亚里桑那沙漠过第一个夏天,斯蒂芬想自己会被热死的。华氏112度的高温快把人烤熟了。

  第二年4月,斯蒂芬就开始为过夏天担忧,3个月的地狱生活又要来了。有一天,当他在凤凰城的一个加油站给车加油时,和主人希普森先生聊起这里可怕的夏天。

  “哈哈,你不能这样为夏天担忧,”希普森先生善意地责备着斯蒂芬,“对炎热的害怕只能使夏天开始得更早、结束得更晚。”

  当斯蒂芬付钱时,他意识到希普森先生说对了。在自己的感觉中,夏天不是已经来了吗?开始了它为期5个月的肆虐。

  “像迎接一个惊人的喜讯那样对待酷暑的来临,”希普森先生说着找给斯蒂芬零钱,“千万别错过夏天给我们的各种最美好的礼物,而夏天的种种不适躲在装有空调的房间里就过去了。”

  “夏天还有最美好的礼物?”斯蒂芬急切地问。

  “你从不在清晨5点到6点起床?我发誓,6月的黎明,整个天际挂着漂亮的玫瑰红,就像少女羞红的脸。8月的夜晚,满天繁星就像深蓝色的海洋里漂浮的流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在华氏114度的高温里跳进水里,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游泳的乐趣!”

  当希普森先生去给另一辆车加油时,站在一旁的一位年轻加油工笑着轻声对斯蒂芬说:“好啊!你得到了希普森的特别服务——免费传授他的人生哲学。”

  使斯蒂芬惊奇的是,希普森先生的话果然有效。他不怕夏天了。4月和5月也就自动与炎炎夏季区分开了。当高温天气真的到来时,清晨,斯蒂芬在天堂般的凉爽中修剪玫瑰花;下午,他和孩子们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睡觉;晚上,他们在院子里玩棒球游戏,做冰激凌吃,痛快极了。整个夏天,他还欣赏了沙漠日出特有的壮观景象。

  几年之后,斯蒂芬一家搬到北部的克来兰德,不到9月,邻居们就为过冬担忧了。当12月的大雪真的落下来时,他们的孩子,10岁的大卫和12岁的唐真是兴奋极了,他们忙活着滚雪球,邻居们都站在一旁盯着看“这两个从没见过雪的愣头愣脑的沙漠小子”。

  后来孩子们坐着雪橇上山滑雪、去湖面滑冰,回来以后,大人小孩都围坐在斯蒂芬家的壁炉旁,津津有味地吃热巧克力。

  一天下午,一位中年邻居感慨地说:“多年来,雪只是我们铲除的对象,我都忘了它真能给我们这么多欢乐呢!”

  几年之后,他们又搬回沙漠。斯蒂芬开车到加油站,新主人告诉他希普森先生因年事已高把加油站卖了,在不远处又经营了一个小型加油站。

  斯蒂芬开车到那儿,拜访希普森先生,并让他再给自己加油。他更瘦了,满头银发,但是他那愉快的笑容仍然依旧。斯蒂芬问他感觉怎么样。

  “我一点不担心变老,”他说着从车篷下走出来,“在这里光欣赏生活的美都欣赏不过来呢!”

  他边擦手边说:“我们有3棵果实累累的桃树,卧室窗外还有一个蜂鸟窝,想想还没有我指头大的美丽的小鸟,看上去真像一只小企鹅。”

  他开着发票,继续说:“黄昏时,长耳大野兔奔跑跳跃;月亮升起来时,小狼在山坡上成群出现。我从来没有看到有这么多野生动物在春天活动。”斯蒂芬开车离开时,他向斯蒂芬喊道:“去观赏吧!”

  像迎接一个惊人的喜讯那样对待苦难的来临。乌云密布之日不是还可以享受湿润的空气吗?密布荆棘的道路之上一样有着湛蓝的天空,为何不抬头看看呢?

 

乐观(3)

更新时间2009-11-2 11:13:07  字数:4255

 

   铁窗外的风景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美国,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士内心愁云密布,生活对于她已是一种煎熬。

  为什么呢?因为她随丈夫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高达华氏125度;更糟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

  怎么办呢?无奈中她只得写信给父母,希望回家。

  久盼的回信终于到了,但拆开一看,使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自己几句,也没有说叫她赶快回去。那封信里只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也只是短短的几字。

  这几行字写的是什么呢?

  “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

  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

  另一个却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

  她开始非常失望,还有几分生气,怎么父母回的是这样的一封信?!但尽管如此,这几行字还是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那毕竟是远在故乡的父母对女儿的一份关切。她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有一天,一道闪光从她的脑海里掠过。这闪光仿佛把眼前的黑暗完全照亮了,她惊喜异常,每天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了开来。

  原来这短短的几行字里,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她过去习惯性地低头看,结果只看到了泥土。但自己为什么不抬头看?抬头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而生活中一定不只是泥土,一定会有星星!自己为什么不抬头去寻找星星,去欣赏星星,去享受星光灿烂的美好世界呢?

  她这么想,也开始这么做了。

  她开始主动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慢慢地他们都成了她的朋友,还送给她许多珍贵的陶器和纺织品作礼物;她研究沙漠的仙人掌,一边研究,一边做笔记,没想到那仙人掌是那么的千姿百态,那样的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日落日出,她感受沙漠的海市蜃楼,她享受着新生活给她带来的一切。没想到慢慢地她找到了星星,真的感受到星空的灿烂。她发现生活一切都变了,变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guang之中,每天都仿佛置身于欢笑之间。后来她回美国后,根据自己这一段真实的内心历程写了一本书,叫《快乐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过着艰辛的生活,我们一样可以享受快乐与幸福,只要你有一颗豁达的心灵与一种时不时抬头仰望星空的习惯。你会发现,即使是最阴暗的角落,也总有一颗星星在闪耀。

  春雨滋润的紫罗兰

  惟有用心才能看得真切,单凭肉眼是看不出什么的。

  ——圣艾修皮瑞

  阿莱萨.珍.林德斯佳朝厨房里的挂钟望了一眼。如果快一点儿的话,也许她能在丈夫卡罗回家之前把衣物熨好,可晚饭肯定是要迟了。自从林德斯佳和卡罗带着5岁的儿子蒂姆一起搬到这个农场以后,她好像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林德斯佳略停了一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密歇根州的4月从未这么早就热起来,而现在简直有些不合时令,加上伴随而来的干燥更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天尽管阴沉着,但这的确是她经历过的最干燥和最灼热的天气。

  林德斯佳刚俯下身,从篮子里拎起一件衬衣放到熨板上,恰在此时,她听见蒂姆在门口大声地喊起来:

  “妈妈,快来呀!”

  “出事了吗?”林德斯佳不耐烦地在心里问了一句。要不是蒂姆那急切地叫喊,她是不会出去的。她立刻拔下熨斗上的插头,奔了出去。

  蒂姆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手指含在嘴里。看上去,显然没有什么急事。

  “怎么了?”林德斯佳问,“你不知道我正忙着吗?”

  “你听呀!”蒂姆拉过妈妈,低声耳语道,“那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林德斯佳也听到一个模糊的声音从远处的树林中慢慢传来。她听着,有些困惑,这种声音她从来没有听到过。

  突然,林德斯佳明白了。“那是雨!”她轻轻地说,几乎不能相信是她自己的声音。“哦,蒂姆!”她说,“雨来了。”

  林德斯佳一把抱住蒂姆,简直是欣喜若狂。

  多妙啊!他们听着那急骤的雨点落在地上的劈啪声,看着院子里和路上车辙里积聚着的雨水。于是,他们甩掉鞋子,光着脚跑进雨里,手拉着手,仰望着天空。很快他们就被雨水浇透了。真舒服,在可怕的热天过去之后,雨显得是多么凉爽、新鲜啊!

  他们惬意地一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和潮湿的泥土散发出的沁人肺腑的气息。

  雨,下了一天一夜,雨住后,院子里留下了一片银亮亮的水洼。

  但林德斯佳觉得那奇妙的感觉一点也没有消失,真的,好像老天爷这个魔术师依旧在挥动着它的魔棒。远处的草地上,冒出星星点点的白色的紫罗兰,在明媚的阳光下,绽开着鲜亮的花瓣,空气是潮湿的,弥漫着令人心碎的芳香。

  那天晚上的衣服熨完了吗?晚饭做了吗?林德斯佳已记不得了。但是她却清晰地记着雨中那美妙的一瞬:仿佛世界上只有她和蒂姆看到了那动人的一幕,也许就真只有她们两个人——啊,多么令人销魂的时光!

  现在,好多年过去了,然而那天晚上的快乐,是那么让人留恋,成为林德斯佳最难忘的记忆。蒂姆呢?他已经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每当他回家帮助修整院子里的杂草时,他总是不去碰那些经过春雨长起来的紫罗兰。

  感悟生活,回归自然。常年被钢筋水泥建筑所包围的现代人类越来越缺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虽然城市之中也有阳光绿地,但人们感知的触角已被污浊的空气所麻痹。

  感恩星期四

  善良与伟大无缘,但伟大却是善良的亲眷。

  ——莫菲特

  那天是感恩星期四,一个人为制造的行善节日。杰希卡和两个女儿多年前就有这个传统,它已经成了她们专门用来行善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星期四,她们并不特别清楚将要做些什么善事。

  她们沿着繁忙的休斯顿大道行驶,祈祷着会有让她们去做善事的事情出现。可是中午时间已经到了,杰希卡的两个女儿的胃已经不由自主地咕咕叫起来。她们已经等不及杰希卡自己发现,而是大声叫起来:“麦当劳,麦当劳,麦当劳!”杰希卡暂时放松下来,开始寻找最近的麦当劳。突然,她意识到刚刚路过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几乎都有一个乞丐。是的,就是它了!

  找到一个麦当劳,杰希卡为两个女儿订了两份快乐套餐。然后,又另外要了15份套餐,马上出发开始分发。这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她们将会经过每一个乞丐身边,送出一份午餐。她们会说希望一切会越来越好。然后说:“哦,这是你的午餐。”接着,她们会马上离开,到下一个十字路口。

  这应该是赠与的最佳方式了。不会有足够的时间让她们做自我介绍或者解释将要干什么,他们也不会有时间说什么感谢的话。杰希卡会爱上从汽车后视镜看到的一切:一个惊讶但兴奋的人,拎着他的午餐袋,在她们离去的时候还远远望着车的背影。这真是太令人激动了!

  她们一个一个接着分发,到了她们行程的尽头时,看到一个小个子的女人站在那里,向路人索取零钱。她们把最后一份午餐连着装午餐的袋子一齐送给她,然后迅速转了一个“U”字形,驶向相反的方向,准备回家去。可这时亮了红灯,杰希卡不得不停下,就在那个十字路口,那个小个子女人站立的地方。她感到很窘迫,也不知道该如何表现。杰希卡并不希望她说什么或者做些什么。

  她走到她们的车前。杰希卡摇下车窗,以便听清她所说的话。“以前从来没人像你这样对待过我。”她的言语充满了惊奇。杰希卡答道:“嗯,我很高兴我们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因为觉得别扭,杰希卡希望赶快转移话题,于是她问道:“那么,你打算什么时候吃这顿午餐呢?”

  她用她那大大的、疲惫的灰色眼睛看了看杰希卡,说道:“哦,亲爱的,我并不打算吃这份午餐。”杰希卡疑惑地看着她,可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继续说道:“你瞧,我家里还有个小女儿,她也很喜欢麦当劳,可是我从来没能买给她,因为我们没那么多钱。但是你看,今天晚上,她终于可以吃麦当劳了!”

  杰希卡不知道她的两个孩子是否注意到了她眼里的泪水。许多次杰希卡曾问自己她们的善行是否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以至于根本无法带来改变。在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特丽莎修女所说的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情——而只能怀着伟大的爱心去做一些小事。”

  不因善小而不为。要知道,善意的表达旨在拂去心灵的氤氲。在你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举动,或许会对他人的生活产生意义重大的改变。

  懂得人生的意义

  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

  ——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因发现第二种中微子而荣获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曾给一批颇有抱负的大学生作了题为“低报酬、超工时”的讲演,畅谈科学生涯的乐趣,深受听众欢迎。

  几天后,一个听过演讲的大学生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工作努力,学业不错,但至今未能显出任何真正有希望的成绩。我虽已尽了全力,但看来也只能落在平庸之辈中。我常自问:为什么我要设法进研究生院去苦苦求读,然后进政府研究部门或其他学术研究机构,顶多就是发现一两件别人也可能发现的东西。我何不只拿一个学士学位,然后去当个保险统计员,九点上班,五点下班,工资还很高。

  “在我看来,‘胜者王侯败者寇’,生活似乎只青睐于少数幸运者——我们的社会只表彰那些已经获得的成果,而不表彰导致这些成果所付出的艰苦劳动。那些辛勤劳动着但不曾成功的人并没有受到表彰,这一点使我感到沮丧!”

  莱德曼为答复这位学生的问题而写了回信,信中希望该生考虑考虑“自己的处世哲学和生活动机”,“什么使你觉得真正快乐?在这个星球上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自认为是“平庸之辈”的大学生所表白的实际心态确如莱德曼所言,与人生观有关。正因为“平庸”,所以就普遍。这个“平庸之辈”的不甘平庸之心,多少反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寻常人的复杂情绪。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状元”毕竟没有“秀才”多。科学界也好,其他行业也好,平凡人应该如何生活和工作,如何寻找自我,如何使平凡的人生稍许不平凡些?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不断地引起人们新的思索。

  作为青年人,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应该正确认识;对自我的人生目标,应该深人了解;对于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要有能力自己克服;不管处在顺境或逆境,都要有取胜的决心和行动。

 

乐观(4)

更新时间2009-11-2 11:13:26  字数:5688

 

   能应付过去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泰戈尔

  辛.吉尼普的父亲生重病的时候已经是60岁了,仗着他曾经是俄亥俄州的拳击冠军,有着硬朗的身子,才一直挺了过来。

  那天,吃罢晚饭,父亲把他们召到病榻前。他一阵接一阵地咳嗽,脸色苍白。他艰难地扫了每个人一眼,缓缓地说:“那是在一次全州冠军对抗赛上,对手是个人高马大的黑人拳击手,而我个子矮小,一次次被对方击倒,牙齿也出血了。休息时,教练鼓励我说:‘辛,你不痛,你能挺到第12局!’我也说:‘不痛。我能应付过去!’我感到自己的身子像一块石头、像一块钢板,对手的拳头击打在我身上发出空洞的声音。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被击倒了,但我终于熬到了第十二局。对手战栗了,我开始了反攻,我是用我的意志在击打,长拳、勾拳,又一记重拳,我的血同他的血混在一起。眼前有无数个影子在晃,我对准中间的那一个狠命地打去……他倒下了,而我终于挺过来了。哦,那是我唯一的一枚金牌。”

  说话间,他又咳嗽起来,额上汗珠晶晶而下。他紧握着吉尼普的手,苦涩地一笑:“不要紧,才一点点痛,我能应付过去。”

  第二天,父亲就咯血而亡了。那段日子,正碰上全美经济危机,吉尼普和妻子都先后失业了,经济拮据。父亲又患上了肺结核,因为没有钱,请不来大夫医治,只好一直拖到死。

  父亲死后,家里境况更加艰难。吉尼普和妻子天天跑出去找工作,晚上回来,总是面对面地摇头,但他们不气馁,互相鼓励说:“不要紧,我们会应付过去的。”

  如今,当吉尼普和妻子都重新找到了工作,坐在餐桌旁静静地吃着晚餐的时候,他们总要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那句话。

  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弯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在。

  迟到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爱丽娜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寒冷的清晨,爱丽娜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微留恋了一会儿暖被窝——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光,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5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5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那天,当爱丽娜匆忙中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爱丽娜向那车跑去,在稍稍犹豫一下后,她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幸运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看了她一会儿。然后,转过头来对她说:“小姐,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今天的运气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才发现车里多了一个人,显然他很意外。

  她赶忙解释说:“班车开走了,我想搭您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道:“请你下去。”

  爱丽娜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定身份的。以她平素的个性,她应该是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尔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中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异常无助。她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不然,我会迟到的。所以,需要您的帮助。”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在绝望之余,她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颊流淌下来。

  他给了她一帆风顺的人生以当头棒喝的警醒。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诺言

  遵守诺言应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

  1944年,圣诞节前几天,美国101空降师在比利时巴斯托涅周围的环形地带仓促布防。他们已被突进的德军包围,好像瓮中之鳖。

  约翰所指挥的空降营兵力约有600人,奉命进驻一个名叫安姆尔的荒凉小村,那里共有居民约100人。刚下过6英寸厚的大雪,士兵穿着淡绿色空降制服伏在银白一片的战地上,等于是靶子。

  约翰立即召集参谋人员举行会议。有人建议使用床单作伪装。可是一时怎能收集到那么多的床单呢?

  村长加斯巴,70多岁,圆胖红润的脸上蓄了两撇大胡子。他这一辈子里,看到这个小村在1914年和1940年两次被德军侵占,此刻主动提出帮助他们。

  他取下钟楼的绳索,开始敲钟。半小时内,教堂的走廊上堆积了200条白床单。约翰告诉村民:“用完后很快会归还”。随即把床单分给士兵。

  几分钟后,约翰觉悟到自己许下的诺言是何等的愚蠢。看,有的人把床单撕成方块,盖在钢盔上;有的人把床单撕成窄条,扎在机枪枪管上;有的人在床单上开个洞,套在头上,做斗篷。他们的准备可真算及时,因为在翌日凌晨4点钟,敌人就发动了破釜沉舟的攻势,激战了半天,他们活捉了50名俘虏。德军伤亡甚众,他们则损失轻微。

  几天后,他们奉命调驻一个新防地,接着又转调别处。一路上有些床单散失了,有些破损,被抛弃了。不到半年,大战结束,约翰解甲还乡。

  约翰从来没有想到,还会听到安姆尔这个地名。1947年秋,约翰在波士顿的报纸上读到一位记者访问二次世界大战战地的报道。这位记者也到过安姆尔。当地居民说,他们复元的情况良好。报道又说有个人笑着说:“如果借我们的床单的那个美国人能归还床单多好啊!他答应用后就还的。”

  约翰写信到报馆去,承认自己就是记者所报道的那个言而无信的罪人。这封信在报上发表了。随后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只有美国人的那种傻劲才会干出来。邮寄包裹开始涌来。其中一个寄自缅因州,里面有一条床单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约翰要遵守诺言,这件东西或许有帮助。其他报纸也转载了这个消息,约翰又收到更多的床单和许多支票。

  两个月后,就在1948年2月,约翰履行了诺言,回到安姆尔。正好那一天也是大雪纷飞。加斯先生站在他屋前圆石砌的台阶上,把敲钟的绳索递给他,约翰使劲敲钟,村民像1944年那样朝教堂走过来。在那里,约翰终于偿还了安姆尔村民的床单。

  承诺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我们应该像保卫自己的尊严一样遵守我们的诺言,这样方可实现独立、自尊和称赞。

  相信自己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英格丽.褒曼18岁的时候,梦想在戏剧界成名,可是她的监护人——奥图叔叔却要她当一个售货员或者什么人的秘书。但他知道褒曼非常固执,于是答应给她一次机会,去参加皇家戏剧学院的考试,考不上就必须服从他的安排。

  考试的前几个星期,她给皇家剧院寄去一个棕色的信封,如果失败了,棕色的信封就退回来;如果通过了,就给她寄来一个白色信封,告诉她下次考试的日期。

  英格丽.褒曼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她比他还大胆,她跳过小溪向他走去,手叉着腰,朝着他哈哈大笑。

  考试那天,英格丽.褒曼出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欢乐地大笑,紧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褒曼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奇的是评判员正在聊天,他们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英格丽.褒曼见此情景,非常绝望,连台词也忘掉了。她听到评判团主席说:

  “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

  英格丽.褒曼仅在舞台上待了30秒钟就下台了,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她只知道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

  她来到河边,看着河面,水是暗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还得吞下那些脏水。“唔!这不行。”她把自杀的念头打消了。

  第二天,有人告诉她到办公室去取白信封。

  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

  她真的拿到了白信封。她考取了。

  若干年以后,英格丽.褒曼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

  “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

  “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来到舞台上的那瞬间,而且站在那儿向着我们笑,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谈着:‘好了,她被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呢!叫下一个吧!’”

  英格丽.褒曼差点让一时的消极念头毁了自己的前程!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多疑的布兰克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那天下午,布兰克路过法庭,看见一堆人正往里挤,上前一问,才知道马上有公审。布兰克也挤了进去,在后排的一个旁听席坐下。

  被告跟布兰克一样,穿着西装,但没有打领带。被告被指控杀了人。控方的证据是被告具备作案时间,被告辩护的理由是案发当天下午他一直在家。但是,在近两个小时的法庭调查和辩论中,被告未能拿出证据证明案发当天下午他在家,不在案发现场,结果被法官判了死刑,这让布兰克大惊失色,他连忙问坐在他旁边的一位戴夹鼻眼镜的先生:“请问先生叫什么名字?”

  那位先生说:“我叫弗兰德。”布兰克说:“我叫布兰克。我想,你能证明我今天下午一直在法庭。”弗兰德先生说:“对不起,我只能证明你现在在法庭,至于你跟我说话前,你是否在法庭,我不能证明。”

  布兰克急了:“整个下午我都跟你坐在一起,我一步都没有离开这个座位,你怎么不能证明呢?”刚刚走下审判台的法官看见他们俩在纠缠,走了过来。

  布兰克说:“我确确实实整个下午都在法庭,我一直坐在他的旁边。”法官说:“你自己说了没用,你得有证人!有人证明你今天下午都在法庭吗?”布兰克望着弗兰德,弗兰德摇摇头。法官说:“幸好还没有人指控你!”布兰克惊出一身大汗。

  布兰克出了法庭,挤上公共汽车。布兰克拿着售票员撕给他的票问:“你这票能够证明我今天下午五点左右在你们车上吗?”售票员说:“我们的票只能证明你乘过我们的车,不能证明你在什么时间乘的车,我们是公共汽车。”布兰克小心翼翼地把车票放进内衣口袋。临下车前,他问售票员:“请问小姐芳名?”售票员说:“我叫玛丽娜。”布兰克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

  下了公共汽车,布兰克走进一家面包店。他要了一盘沙拉,一块面包。他跟服务员要发票。服务员说:“我们这样的小店没有发票。”布兰克说:“刚才那个被告说他案发那天下午三点曾下楼到面包店吃过点心。那家面包店不肯证明,他又拿不出发票之类的证据,结果被判了死刑。”服务员给他写了张条子。证明他某日某时某刻在他们店用过餐。布兰克临走前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

  布兰克刚到家门口,就敲响了邻居的门。他对邻居说:“你看见了,我现在进门了,你能证明我到了家,我在家里。”布兰克关上门,倒在沙发上睡着了。他醒来,一惊,拉开门,敲开邻居的门说:“你看到了,我在家里。”邻居说:“我只能证明你两次敲门的时候你在家里,至于其他时间你是否在家,请谅解,我不能证明。”

  布兰克急得在屋里乱转,他看见了床头柜上电话机。他打通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让你证明我在家,万一将来有人指控我,你可以为我证明。”朋友说:“从来电显示看,你是在家。但我只能证明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你在家,至于不打电话的时候,你是否在家,对不起,我不能证明。”

  就这样,布兰克不断敲邻居的门,不断打朋友的电话。夜深了,他不能再敲邻居的门,不能再打朋友的电话。他仰在床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想到自己无法证明一个人在家睡觉,他恐惧极了。

  他下了楼,来到街对面的一个朋友家。他睡在朋友的身边说:“你能证明,我今晚是跟你睡在一起的。”朋友打起了呼噜,他却睡不着觉。想到法*那个被判死刑的人,布兰克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危险。他一直一个人生活,他一直过着没有证人的生活,他甚至刻意追求这样孤独的生活。万一有人指控他,他真的会跟那个被告一样,因为没有证人而被判死刑的。他再也不能一个人生活了,那是不可以的,那太危险了。他决定明天就找个证人,一起生活。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抗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固执在某一件事情上,为此费神担心则是毫无意义的。

 

乐观(5)

更新时间2009-11-2 11:13:42  字数:5140

 

   诚信的潜力

  遵守诺言应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

  国际知名的房地产商乔治在叙说他早期的经历时,讲过他开始从事房地产交易时发生过的一件事:有一栋房子由他经手出售,房主曾经告诉过他:这栋房子整个骨架都很好,只是房顶太老了,当年就得翻修。

  乔治第一次领去看房的顾客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说准备买房的钱很有限,很怕超支,所以想找一处不需要怎么修理的房子。他们看了之后,一下子就喜欢上那所房子的位置,想要马上搬进去住。这时,乔治对他们讲,这栋房子需要花7000美元重修屋顶。

  乔治知道,说出这栋房子屋顶的真相要冒风险,这笔生意有可能因此做不成。果然,他们一听修屋顶要花这么多钱就不肯买了。一个星期之后,乔治得知他们去找另外一家房地产交易所,花较少的钱买了一栋类似的房子。

  乔治的老板听说这笔生意被别人抢走了,非常生气。他把乔治叫到办公室,问他是怎样丢掉这笔生意的。

  老板对乔治的解释很不满意,也不高兴他为那一对夫妇的经济条件操心。“他们并没有问你屋顶的情况!”他咆哮着说,“你没有责任讲出屋顶要修,主动讲这个情况是愚蠢的!你没有权利讲,结果搞坏了事!”于是,便把乔治解雇了。

  假若乔治是个失败者的话,他当时会想:“我把实话告诉了那对夫妇,真是做了傻事,我为什么要为别人操心呢?我再也不会像那样多嘴把佣金丢掉了。我可真笨!”

  但是,乔治一直受到的教育是要说实话。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你同别人一握手,就算是签了合同,你的话就得算数。如果你想长期做生意,就得跟人家讲公道。”所以,乔治最关心的是他的信用,而不是钱。他当时虽然想要把那所房子卖掉,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损毁自己的声誉。即便丢掉了工作,他仍然坚信自己唯一的做事准则就是把所有真相统统讲出来。

  乔治向他曾经帮过忙的一位亲戚借了些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交易所。过了几年,他以做生意公道和讲老实话出了名。这样做虽使他丢了不少生意,但是人们都知道了他靠得住。最后,他终于赢得了好名声,生意很兴隆,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营业处。现在,乔治已成为全美第三大房地产公司的总裁。

  诚信已然成为时下人们稀缺的品质。因为人们总为眼前短期的利益所诱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以至于损失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损失的人多了,这也就成为了一种稀有的物质。

  释放自己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费斯克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使年轻的惠特曼激动万分:“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渗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种生活方式;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诞生了!国人期待已久的美国诗人在眼前诞生了,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很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起来。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二十首新诗。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阻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否则第三版将不会畅销。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吗?”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灭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

  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自由对人意味着什么?处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作家照样可以在自己狭窄的陋室中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因为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没有自由的空间,人类如何释放自己的能量?

  今夜值班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人们很少有可能想起伊万斯,更不会在他那瘦削的胸膛上挂一枚奖章,即使在他死后也不会。他绝不会在一次低沉的鼓声和嘶哑的喇叭声中进行的殡仪中接受人们的致敬。事实上,人们很可能不会为他举行葬礼。

  战争打响之前,伊万斯没有做过任何足以使自己为人所知的事情。他在码头上干过活,那里尘土飞扬,对他的肺部很有影响。战争后期,为招募新兵进行的体格检查并不十分严格。尽管如此,由于视力差和其他缺陷,人们拒绝他入伍。

  后来,他成了一名防空民防人员。他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学习如何戴防毒面具,如何让昏倒的妇女苏醒过来,怎样把行人引导到最近的防空洞等等。在训练中,他表现平常。

  这一天夜里,约克.伊万斯值班。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几乎每夜都要值班,因为每夜都有空袭警报。

  那天夜间十一时,他打电话给民防指挥中心,报告说他看到远处有一处亮光。

  伊万斯的长官听说是伊万斯打来的电话,就漫不经心地说,那是有人抽雪茄烟,不过烟火太亮罢了。

  伊万斯守护在郊区某地一个公用电话间旁,敌人轰炸城区时,这里也挨过炸弹。当一枚大炸弹丢下来时,他没有来得及离开。这个炸弹没有爆炸,对此,伊万斯开始很高兴。过了一会儿,伊万斯想到他应当去看看这枚炸弹,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哑弹。在受训期间,他看过不少图片和图表,他知道,这是一枚定时炸弹,而且是一枚大号的。

  几分钟之后,他把这一切报告给了上司。

  “炸弹在哪里?”上司问道。

  “在街心花园里。”伊万斯答道。

  上司命令说:“把无关的人赶走,把附近住宅里的人撤光,让行人不要靠近!”

  “是,先生!”伊万斯说。

  也许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定时炸弹。首先,定时炸弹不像老式鱼雷那样,头部装有引信,只要有人用钳子把它拧掉就能使之失效,定时炸弹的结构复杂得多,它装有一个定时装置,其原理是用酸腐蚀金属。被腐蚀的金属板各处厚度不同,因而腐蚀的速度,可以定在一分钟到一个月之间。最后,当金属被穿透、酸液滴到雷酸汞引信上时,就会把炸弹引爆。

  伊万斯遵照命令行事。在不到一小时内,他把附近几户人家撤走。在这以后,他坚持在岗位上疏导行人。

  早上七时以前,行人不多。在这以后,上班的工人和各种行人成群结队而至,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乘汽车。

  在连续遭到轰炸的地区,有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的事情,反而非常好奇。

  突然,伊万斯发现他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事。这枚炸弹落在两条街的交叉口上,使四个方向的行人受到威胁。

  伊万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他把炸弹后面一百多码的地方用绳子拦了起来,然后,他把自己的岗位移到十字路口的中间。

  有数以百计的行人听到他说:“此处有定时炸弹,请走开,请走开。”他们走开了。

  从这里路过的人中有一位是附近圣公会教堂的神父。这位神父描述了伊万斯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最生动的情况。

  神父说:“他几乎完全没有必要用手指出炸弹在哪里,炸弹就在他身后的草坪上。很明显,他了解这是多么危险。他的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听不到丝毫的颤抖。我永远忘不掉这个场面:他吹哨子,呼喊着,要人们离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像中世纪的麻风病人,呼喊着‘避开我,避开我!’我要他用绳子把大街拦起来,然后自己撤离。但是,他却对我说:‘我的任务是留在这里。请走开吧,不要给别人树立坏榜样。’于是,我只得走开,到电话间打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九时十分,炸弹爆炸了,把地面炸了一个大坑,伊万斯连尸骨也没有留下。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向那些以保卫人类为己任的人致敬!

  圣诞节蜡烛

  人总得有希望。没有希望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荒地。

  ——惠特曼

  二战期间,日军建立的集中营位于苏门答腊的东海岸,带钩的铁丝网围着阴暗潮湿的牢房。外面,白天有赤道炽热阳光的照射;夜晚,皓月与繁星相互辉映。可集中营里,黑暗夜以继日。里面住人,然而“住”显然是词不达意。人们是被填塞在牢房里。

  偶尔,可以见到一缕微光,那是尚未锈蚀的铁丝网在太阳或月亮下闪亮。

  已有几年,还是几十年了?疾病和衰弱使他们懒得去想。刚被关押时,还计算时辰,现在,时间仿佛凝固了。他们周围,有人死于饥饿,死于疾病,死于最后一线希望的破灭。对于战争结束、获得解放,他们早已不抱幻想,人们变得恍惚和麻木,只有喉咙里才蹿出野兽般的生命yu望:饥饿。除非有人抓到一条蛇或一只老鼠,要不就得挨饿。

  不过,集中营里有一个人仍有可吃的东西——一根蜡烛。他原没打算吃它,正常人是不吃蜡烛的。可当你看见周围的人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的,你就不会低估这支蜡烛的分量。当他实在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时,便小心翼翼地从藏匿处找出蜡烛,细细地咬一下,当人们因饥饿发疯时,他便求助于这根蜡烛。作为朋友,他保证给安德鲁留一小截。所以,安德鲁白天黑夜一直注视着他和那根蜡烛,这已成了安德鲁生死攸关的问题,别让他在最后关头一个人吃了整根蜡烛。

  一天晚上,他在梁柱上刻下又一个标记后,语气呆板地说:“明年圣诞节我们就会回家了。”几乎没人对他的话作出反应,谁还去想这事?可是,又有一个人说了句很奇特的话:“圣诞节的时候有烛光和钟声。”他的声音虚无缥缈,似乎来自悠久的年代和遥远的地方。他的话与现实毫不相干,对人们没有意义。

  天已经很晚了,他们躺在木板上,每个人都在想心事,确切地说是什么也不想。安德鲁的朋友忽然变得不安起来,他朝那只箱子爬去,拿出蜡烛。黑暗中,安德鲁清晰地看见它的白颜色。“他准备吃了,”安德鲁想到,“但愿他别忘记我。”朋友走出屋外,从看守那儿借火点燃了蜡烛,放在床头。

  没有人说话。不久,黑影一个接一个溜到他的床边。这些半裸的难友们,双颊凹陷、目光饥渴,悄然无声地在蜡烛旁围成一圈。主教和牧师也围了过去,没法认出他们是神职人员,只不过同样也是两个虚弱的囚犯而已。牧师用沙哑的声音说:“圣诞节来了,光明在黑暗中闪耀。”“黑暗征服不了光明。”主教接道。这是《约翰福音》里的语句,但那个夜晚,这已经不是几世纪前的书面语句,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给每个人的神圣启示。

  安德鲁从没见过如此洁白的蜡烛。尽管他很难描述当时的情景,但他们肯定从这光焰中见到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们被关押在沼泽和丛林之中,但他们听到了来自成千上万只自鸣钟发出的声响和天使的合唱,烛光的火苗越蹿越高,像利剑般刺破黑暗的牢笼。一切都沐浴在如同白昼的光明之中,从来没有人见过这般明亮的光芒。人们自由了,意气昂扬,不再饥饿。

  有人轻声说:“明年圣诞节我们可以回家了。”大家都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光明本身给了他们这样的启示,那是用火焰书写的文字。

  蜡烛烧了整整一夜,普通蜡烛是无法燃烧这么长久、这么壮美的。人们齐声歌唱,迎来了曙光。人们确定无疑,一个温馨的家在等候他们。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中一些人在第二年圣诞节之前就回到了家里。另一些人呢?是啊,他们也回到了家里,安德鲁帮着把他们掩埋在集中营后面的泥土里,可他们向世界告别时,眼睛不再像从前那样暗淡无光。他们的眼睛充满着光明,那根蜡烛发出的光明——黑暗征服不了的光明。

  困境对于悲观者来说,就是一堵黑漆的墙面;之于坚定信念者,则会看到高墙之外的世界。陷于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与信念的时刻。

 

乐观(6)

更新时间2009-11-2 11:13:52  字数:2510

 

   百无一失

  在世上要获得成功的方法有两种:通过自己的勤勉,或通过别人的无能。

  ——拉布吕耶尔

  欧洲战争中,鲁滨逊上校正在前线督战,部属有两个军人犯军纪逃到德军一边。鲁滨逊立刻命令他手下的一名上尉,带领一队兵马,将犯人捕回。但是这位上尉是一位有勇无谋之士,他仗着愚勇,直奔德军营地,结果全军覆没。鲁滨逊只好派另一位上尉前去。这个上尉在行动之前,先去找人征求意见,商讨稳妥的方法。果然,他得胜而归。

  科金斯在担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助理时,属下有一位年轻的职员任秘书。某日晚上,公司有要事须发通知给所有的经理,此事十分紧急,在的职员都来帮忙,科金斯要那位年轻人帮忙套信封,但年轻人认为做这种事有损身份,说:“我到公司来,不是做套信封的工作!”

  科金斯十分恼火,但他仍若无其事地说:“好吧,这件事既然对你是一种侮辱,你可以离开这里。”

  年轻人跑了许多地方,试了不少工种,但结果还是硬着头皮回到福特公司。他诚恳地对科金斯说:“我在外面经历了许多,却总是希望能回到这里,你还要我吗?”

  科金斯在追述此事时说:“他在外面兜了个大圈子,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再独断独行,现在已成为很有名气的大富商了。”

  人们常常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认识到独断专行所造成的恶果。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以矫正决策的偏差,通常是成功人士行动前的必要环节。

  纸牌的秘密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布莱克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的军规很严,玩纸牌也要重罚。一天,一个士兵在玩牌时不巧正碰见中士。中士本来就对他怀有私愤,当场把他抓了起来,带到了上校的面前。上校问士兵是否要作申辩,于是他就讲述起来。

  士兵出生于基督教家庭,自幼受到父母的指教和教会学校的熏陶,精通《圣经》和其中的故事。可是当了兵,军饷少得可怜,买不起《圣经》。最后他只好借钱买了一盒纸牌代替《圣经》。

  士兵掏出纸牌开始解释:“当我拿到一张1,就会想起万能的上帝;如果见到一张2,想到的是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如果是3,就代表圣文、圣子和圣灵;看到4,就记起马太、马尔克、路克和约翰四位福音布道者;5则分别代表那五个聪明的少女和五个愚蠢的姑娘;6意味上帝创造世界只用了6天;7告诉人们第七天应为礼拜日;8代表逃脱了大洪水的8口之家;诺瓦、他妻子、三个儿子和儿媳;9使人想起救世主给9个麻风病人治病的故事;10里面包含着《圣经》的十诫。此外,牌中的女皇Q代表西芭。她来自地角天涯,前来听取所罗门的智言;而老K则是天国大帝的象征。”

  “那你又如何解释杰克呢?”

  上校问道。

  “噢,杰克以前代表犹太。不过现在看见它,就使我想起那个抓我的中士。”士兵回答。

  他接着又说:“纸牌还能用作日历。我数过每张牌上的花点,加起来恰好等于一年365天。而带画的12张牌每张正好代表一个月。我还计算过,一盒牌共可垒13个墩,这提醒我不要忘记保卫合众国13个州的责任。”

  上校听后颇为感动,士兵无罪释放了。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每个人有着各自独特的经历,这些经历成为思想形成与个人创造的源泉,人们总会对独特新奇的想法抱有兴趣。

  眼光的故事

  自负是为愚蠢的人止痛的麻醉剂。

  ——弗兰克.李

  几年前,有这样一位高尔夫球职业球员,他是一个自负的,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而理性却跟六岁大的孩子差不多。他好像从来都没有错,总有找到原因来为自己辩解:这场比赛很糟糕,其他选手都是骗子,或者责怪天气了,等等。好像这些过错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对每年在各大城市举行的业余高尔夫球比赛,50美金一个洞不感兴趣,不想为此奔波去获得一些外快。

  有一天,一个戴墨镜,手拿高尔夫球杆的人找到他,愿意100美金一个洞跟他玩一场。

  “哦,我不能跟你玩,”这个职业球手说,“你不是一个瞎子吗?”

  “是的,”那个人回答道,“可是,我在瞎之前,曾是一个州级冠军,我想我能打败你。”随后,这个职业球手的表现可不怎么样了——他需要钱。如果这家伙真要发疯似的向他挑战,他就顾不了瞎子不瞎子了。

  “真的100美金一个洞?”

  瞎子点头。

  “好吧,就这么定了。但别怪我没有警告你——你要输的。你想什么时候比赛?”

  “无论哪天,晚上都行,”瞎子回答道:“无论哪天晚上!”

  不要因为看到自己的影子被拉长,就说自己是一个巨人。过度自负只会使你变得平庸、冷漠、愚蠢,甚至可以使你变得一名不文。

  传口令

  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史迈尔

  1910年,美军部队在一次传递命令中情况是这样的:

  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大约8点钟左右,在这一地区将看到哈雷彗星,这种彗星每隔七十六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穿上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里集合,我将为他们放映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说:“根据营长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们穿着野战服前往礼堂,这个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七十六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说:“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七十六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哈雷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七十六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以讹传讹是人类最可恶的行为,它不仅不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反而还可以破坏我们的认知、判断能力。它的虚假性是我们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