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月湖公园在哪里:低血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53:06
 循环系统疾病—低血压


简介
  低血压(hypotension)指由于血压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和晕厥等。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相关症状
  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

       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   

      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

       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后,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诱发脑梗塞、心肌缺血、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年轻妇女也不少见。生理性低血压可有家族性倾向,无重要临床意义。   

       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疲乏、无力: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经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转,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这种疲乏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过多的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不恰当地消耗肌力所致。 

(2)头痛、头晕: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晕厥倒地,常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此外,静止而又负担过重的工作条件下也易发生。头痛和头晕可能与血压低致脑灌注不足有关。   

(3)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这种情况不仅见于低血压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压过低本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上述症状。   

(4)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5)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6)其他: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以及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动脉血压测值达低血压标准,除外继发性低血压病和生理性低血压状态,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可以作出诊断。
低血压的危害
  1.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工作能力下降   

        2.低血压患者心情一般比较低落,容易得忧郁症   

        3.低血压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厥的症状,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伤,试想走在人流如织的街头,忽然在绿灯时晕倒路边,将有多么危险   

        4.低血压严重者,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也跟着模糊,据研究发现,低血压也会大大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5.口齿不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正常生活
编辑本段低血压分类
  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会影响向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营养以及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等,长期如此会导致机体功能大大下降。根据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体位低血压
  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早晨起床后常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由于同时服用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症状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营养不良者服用降压药等。
   

        体质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妇女。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许多患者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在夏季气湿较高时较常见,体质衰弱者及女性较多见,但并无其他明显的异常感觉。中医认为低血压是脾肾阳气亏损所致,治疗上注重温脾肾升阳气。

 

发病原因
  低血压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为: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2.病理性的低血压病   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压病可分为:

        (1)原发性低血压病   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低血压病)。   

        (2)继发性低血压病   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而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所致低血压,其防治主要是针对原发病。

 

发病机制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此外,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某些调节血压的物质排泌失衡,如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类等升压物质分泌降低,而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舒血管物质增多,也可能参与低血压病的形成。至于遗传因素、年轻时患过某些传染病,慢性扁桃体炎、咽峡炎、营养失调如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缺乏,以及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职业等等对低血压病的产生也可能有关。

 

病因分类
  一般根据低血压的起病形式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低血压
  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有关本部分内容可参阅本书晕厥和休克章节。
        慢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其中多数与患者体质、年龄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称之为体质性低血压;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而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有关的低血压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体位性低血压

        ②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③继发性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④心血管疾病所致的低血压   高度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特发性或肥厚性心肌病等,由于血液输出量减少,常伴有低血压。无脉症是指由于主动脉弓的分支受累以致上肢缺血,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甚至测不到。患有低血压的人,除了药物治疗外,最好的方法是服用灵芝。灵芝不但能使血压高的下降,也能使血压低的升高。这是由于灵芝中多样的有效成分发挥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神奇疗效。

 

临床诊断
  对低血压患者注意询问以下情况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
        1.询问除低血压外,有无其他血管症状,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如无则考虑为原发性低血压。   

        2.询问有无急重症造成急性血容量不足或急性心功能减低、心排血功能障碍。   

        3.询问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有无高原居住史。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临床表现。有无代谢性疾病、脊髓病变。   

        4.询问低血压状态是何时发生的,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位有无明显关系。有无长期卧床病史。有无外科手术,外伤而导致自主神经损害的原因。   

        5.询问低血压发生的时间长短,临床表现与服用药物的关系。通过详细询问以上情况,能明确低血压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是否为急性低血压,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可能明确原发病因。

检查
  一、询问遗传病史 青年女性,血压低于正常,但无任何不适,尤其有家族遗传背景者支持体质性低血压的诊断;与体位变化相关的头晕、黑蒙等脑供血不足表现,在排除颈椎病或心律失常后应想到体位性低血压;黑(皮肤效膜色素沉着)、瘦(消瘦)、低(低血压、低血钠)是阿狄森病的特征;女性患者、怕冷、脱发、面色苍白、体温偏低、脉率缓慢同时伴有低血压者提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另外,对于低血压患者尚应注意询问近期服药史,尤其是镇静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史。   

       二、体格检查   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除此之外,查体时还应注意患者面容。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胖瘦、有无水肿等一般表现;心脏查体尤应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患者肢体感觉、运动以及共济运动功能等。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如疑诊糖尿病者需进行血。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经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需有垂体、肾上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的证据。直立性低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1.导联心电图可表明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心室肥厚,预激综合征,QT延长,起搏器失灵,或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如果无临床证据,至少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任何能捕捉到的心律失常都可能是神志改变的原因,但多数病人在监测中未出现反复晕厥。如果晕厥前有先兆症状,则记录仪的回放很有价值。

         2.平均信号心电图可帮助发现室性心律失常。如果无创性方法无法诊断怀疑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性晕厥,则可考虑采用有创性电生理检查。除非是用于无法解释的反复发作的晕厥,电生理试验的作用存在着争议;其反对意见认为大多数晕厥是能够恢复的,而且属于低危险性亚组疾病。运动试验的价值较小,除非患者是在生理活动下突然发生的晕厥。倾斜试验可帮助诊断血管抑制性晕厥或其他反射诱发的晕厥。超声心动图也可明确可疑的心脏病或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影像增强的荧光透视检查对后者也有一定价值。如果经胸壁超声无法明确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则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诊断。超声心动图也能诊断心包渗出并可提示心包填塞。   

        3.常规实验室检查的价值不大,如要增加检查必须要有大致方向。空腹血糖测定可证实低血糖。血细胞比容可判定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以识别为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少数晕厥病人伴有血清肌钙蛋白或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要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有氧分压降低,心电图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伴肺栓塞的证据,则肺灌注及通气扫描的监测是一种极好的筛选技术。如果怀疑是癫痫发作,则应做脑电图。在诊断尚未明确时,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作为鉴别诊断时则要做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

 

西医治疗
  1.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低血压病,也可能原属病理性低血压病,只是早期未能发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误认为是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2.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适当饮用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2)适当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3)对于上述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酌用小剂量激素,如9-a氟氢可的松0.1mg/d开始,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本药具有水钠潴留作用,通过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15~30mg,1~3次/d)和盐酸士的宁肌内注射。此外,根据临床症状可予以对症治疗。

 

中医论治
  (一)气虚阳虚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 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方可选独参汤加减。经验方: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b. 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方可选补中益气汤。   

             c. 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方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经验方: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a. 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经验方: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煎后一日分三次服用。(有发炎疾病、火气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方。)   

            b. 肾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三)诊治参考:   有些报导,辨证时,属气血双亏,用八珍汤、十全大补、人参养荣汤气虚痰厥头痛:用半夏天麻白术汤。脾阳虚痰饮作眩:用苓桂术甘汤。
食疗
  治疗低血压病,尚无特效的药物。体育疗法和饮食疗法“双管齐下”,才是治愈本病的有力措施,可逐渐提高病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2.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3.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醋、糖、胡椒、辣椒等。

 

预防事项
  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及足够的睡眠。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过规律的生活。低血压患者入浴时,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晕倒,泡温泉也尽量缩短时间。对血管扩张剂,镇静降压药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人:可以穿弹性袜。夜间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动四肢,或伸一下懒腰,这样活动片刻之后再慢慢起床,千万不要一醒来就猛然起床,以预防短暂性大脑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闭合双眼,颈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后慢慢站立起来,持续约10一15秒钟后再走动,即可达到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目的。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保健食品
  低血压饮食宜:荤素搭配。桂圆、莲子、大枣、桑椹等,具有健神补脑之功,宜经常食用,增强体质;由失血及月经过多引起的低血压,应注意进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铜、铁元素的食物——肝类、鱼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含铁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纠正贫血。   

       低血压病人宜选择高钠(食盐每日宜12-15克)、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随之上升。忌食生冷及寒凉、破气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千万不要吃玉米等类降血压食物!

 

健康自测
  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12/8kPa(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当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时,称为急性低血压,可表现为晕厥和休克(请查阅相关症状);慢性低血压则指血压呈持续降低的状态。

       症状:   

       1.低血压与高血压交替发生,或低血压发生于高血压之后;年轻人或儿童出现高血压;病程中有阵发性心悸、苍白、出汗及阵发性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幅度较大;或排尿或大便时引起高血压发作或晕厥。  

       2.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乏力,易伴继发化脓性感染。   

       3.近期移居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者,血压持续偏低,可伴有有困倦无力、头晕、头痛、眼花、失眠或嗜睡、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四肢麻木等,待转至平原后不经治疗可恢复正常。   

       4.常于晨起出现低血压,站立时诉头昏眼花、腿软乏力、一过性黑蒙、眩晕或昏厥,甚至不能保持站立数分钟以上而需长期卧床;昏厥时不伴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心率改变等;直立位较卧位的收缩压下降超过3.99kPa(30mmHg),舒张压下降超过1.99kPa(15mmHg)。   

       5.血压显著下降发生于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体质瘦弱的女性,可伴头晕或晕厥;无器质性疾病或营养不良。

 

老年性低血压防治
  1.病因治疗体质虚弱者宜加强营养;服降压药后感到身体软弱者,要停药或换用较温和的降压药;因各种急性疾病引起的低血压要积极地诊治原发病;避免过快地变动体位和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枕头垫高以15厘米为宜;夜间最好不去厕所,在床上备有便盆或有他人陪同,以防意外。国外医生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好,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25克,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也可在早饭前喝杯浓咖啡,借此提供咖啡因,也可收到相似效果。 

        2.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高血压、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国外有位学者说过:“锻炼身体可以代替许多药剂,但任何药剂也代替不了锻炼身体。”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3.高盐饮食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约为正常食盐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摄盐后必须多喝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4.选用滋补药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选用滋补药来调节血压,可每日服用桂圆肉6克,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中药“生脉散”(人参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每日1剂煎服,效果也佳。   

       5.药物治疗低血压症状明显,可选用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注意事项
  1.病因治疗。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或根据需要改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心痛定或中药等,必要时可停用降压药;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2.适当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3.调整饮食,进行食疗。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适量饮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适量饮酒(葡萄酒最好,或饮适量啤酒,不宜饮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流,促进心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发病原因
    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因心肌缺血、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降低所致,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休克、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胃出血、脑动脉硬化、中风等病症中。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也可引起继发性低血压,如结核病,慢性肝病,肾病,重症糖尿病等。体位性低血压(亦称直立性低血压)常见于体弱之人,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差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冬眠灵等)所引起,临床上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低血压常由于低钠、血容量减少、心搏减少等引起。排尿性低血压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常致突然晕倒,神智不清,造成一过性低血压昏厥,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min恢复正常。

 

疾病机理
          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排血周围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三个因素,三者之间相互适应,互相协调才能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这种协调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来完成。无论何种因素造成上述三种因素之一或多个功能发生障碍或使其协同作用受损必然导致血压的异常变化,如心脏排血减少、周围血管阻力下降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压降低反之引起血压升高。有关血压的调控机制参阅高血压一节有关内容。下面仅以体位性低血压为例介绍其发生机制。正常人在平卧休息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壁张力下降,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大约700ml左右的血液积于下肢血管这样就会因为供应头颈部的血液减少,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倾,一方面通过增快心率和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增加血管张力减少下肢淤血,当然,闪站立时下肢肌肉张力增高对血管(尤其静脉)的挤压促进血液回流,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代偿的结果就保证了正常人取直立位时仅有短暂的动脉收缩压下降(下降幅度一般为0.7-2.0kPa或5-15mmHg)丶舒张压不降或有上升趋势,平均动脉压一般保持不变。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主要与下列机制有关:   

           ①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包括失血失液所致的血容量绝对不足和血管扩张剂所致的血容量相对不足

           ② 心血管反应性的降低;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和血管反应性的降低倾,临床上主要见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③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因阻断压力感受器反射弧的某一部分使周围血管张力不能随体位改变而变化,闪交感神阻滞剂、周围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脊髓病变或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运动中枢周围病变(如第四脑室肿瘤)丶揪某些中枢镇静剂、抗抑郁药等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皆与此有关   

           ④舒血管因子的释放增多:如组胺5一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血液浓度升高引起周围血管舒张等。

 

病理分类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1、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这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无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备、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症状更为明显。   

                2、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改变到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知功能障碍、心悸、颈脊部疼痛等。多种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压,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或其他情况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慢性营养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4、餐后低血压   餐后发生的低血压。   

              5、排尿性低血压   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6、药物性低血压   老年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安定类、氯丙秦嗪、奋乃静,双氢克尿噻、速尿、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花生白糖治疗低血压验方! 说一个偏方,治疗低血压的,大家都知道这个病医院几乎没法治疗。   用一斤花生米,一斤白糖,加适量水,放在锅内熬一下,熬到差不多干为止。   然后一天吃三到四次,一次吃一勺,家里常用的饭勺就可以。   一周后要注意量血压,以免升成高血压。

朱德保健医师胡维勤教授:低血压专用药方  


    D、低血压:甘草15克,桂枝30克,肉桂30克,水煎当茶大量喝,3日血压升高,少者2日恢复正常.
    D、治低血压: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D、治低血压方 :甘草15克,肉桂30克,桂枝30克,水煎服,一至二剂痊愈。     D、治低血压、冠心病:老茶树根、榆树根各30克,葛藤根20克,水煎服,日一剂,连服三个疗程。


小药片两种 低血压不犯
方子是:刺五加片、脑灵素。 这二种药吃15天(按照说明书服用),永不犯啊。
我母亲用过后,我也用了,真的没有再犯。我妹妹在医院工作,她提供给我的方子。我给好多人用过,真的挺好。以前,我一年要输几次液。人都站不住,用这个方子15天血压就正常了。我用自己的人格担保这个方子的可靠性。我都十多年不犯了。”我和热心的李先生在网上聊了一会,然后电话和他联系核实了这个方子的可靠性,据他讲,自己也是偏方爱好者,这个方子曾给至少20人以上提供过,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请大家放心使用,希望好的方子能广为传播,资源共享!
献方人:李军池 (山东)
 

治低血压方:甘草15克,肉桂30克,桂枝30克,水煎服,一至二剂痊愈

低血压:祖传珍藏秘方! 
人参、麦冬、五味子各9克,连服7天。即愈。

 低血压的方子:刺五加片,脑灵素,这二种药吃15天(按照说明书服用),永不犯啊



健 康 的 堡 垒

血液循环与生化系统

作者:丁和(笔名:自然康道)(网名:心灯)

    《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这是古人在作战中总结出的经验。粮草是打赢战争的关键的关键。士兵上前线,必须保证充足的粮草、畅通的粮道。
    《三国演义》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当时曹操正与袁绍作战,袁绍号称有百万雄师,而且粮草充足。曹操处于明显的劣势。许攸在袁绍处得不到重用,投奔曹操,曹操赤脚相迎。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粮草,结果最后反败为胜,成为一代枭雄。而曹操当时仅剩下三天的粮草可以支用。
   这里所说的先行,不一定是先出发的意思,是先筹备整齐的意思。即使是先行,也不是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先行,也必然要有军队护送,或称为先头部队。以保证军队的补给,这在军事行动中是相当重要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甚至消亡,都有其最根本的保证,也就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学过辩证法: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生变化,解决矛盾要靠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我们要想获得健康,靠什么?靠的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战斗力靠什么?靠营养。我们在上面讲了,粮草是打赢战斗的关键之关键,那么要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就要改善和提升我们的营养输送能力。
     要解决健康的问题,就要解决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身体健康的内因。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如果不从内因入手,都将是徒劳无益,因为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生变化,解决矛盾要靠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
     身体的健康依赖于两大基础循环,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是负责身体健康的,而淋巴循环的正常与否却又依赖于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正常,不能给予淋巴及时的能量供应,那么淋巴循环就会工作不正常。所以血液循环是内因,淋巴循环只是外因,我们老是讲体质如何?免疫力如何,却忽视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体质差、免疫力差?忽视了起主导作用的内因——血液循环。如果我们把淋巴循环称为《健康的保镖》,那么血液循环就是我们《健康的堡垒》。
     我们都知道了,动脉血液是向全身输送营养的,静脉血液是从全身回收垃圾的。其实,淋巴系统清除的垃圾也交给血液循环,所以说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是血液循环。人们经常会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其实都和血液循环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判断我们的血液循环正常呢?看血压。血压是反映我们血液循环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什么样的血压是正常呢?我们在《高血压病考》里已经做过探讨,正常人的正常血压应该在60—100范围内,心率应该在70—80/分钟范围内,脉搏应该明显、均匀强而有力,否则我们就要注意我们的血液循环是否出了问题。
   高血压说明血液循环有了堵塞,人们都很害怕,怕把血管撑破;而低血压呢?却很少有人重视,其实低血压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血压高只会引起部分并发症,而血压低却和所有疾病有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高血压影响的是身体局部,而低血压影响的是身体全部,因为低血压就会造成身体所有部位的“供应和回收”能力差,送得慢回得慢,甚至远端的送不到。这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兵马不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低血压影响的是全身“粮草”的运输问题,血压低更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为什么绝大多数年轻女士都手凉脚凉,因为她们绝大部分的血压低,为什么老年人又有很多人手麻脚麻?因为年老血液循环慢了,血脉不活。为什么年轻女士血压低呢?因为她们每月要流失血液,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所以她们经常“这里疼那里痒”。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平时爱闹小毛病的大部分都是女士,不怨她们事多,不怨她们骄气,不怨她们爱叨唠,不怨她们脾气坏,其实都是血压低惹的祸。也不怨她们爱美容,因为她们容易长斑容易起皱纹,也是血压低惹的祸。中青年为什么女士病多,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症等,都是血压低惹的祸。
     举个简单的例子:妇女阴道炎是常见多发病,又是药水洗又是溶拴塞,结果效果微小甚微。什么原因呢?是由于血液循环不好,那里的免疫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造成病灶那里的战斗力减弱。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内因起主要作用,就是疏通循环,增补气血。
     再举个复杂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癌症是肿瘤病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血液循环正常,我们的清洁能力就正常,就不会造成杂质毒素瘀积,就不会形成肌瘤,是不是这样,有待科学的验证。
   我在《高血压病考》里讲了,血压高了容易引起血管破裂,而血压低了又容易引起血管拴塞。所以我们的血压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只要保证我们的血压正常,我们的《健康的堡垒》才会无懈可击。我们检查这里检查那里,其实血压的高低才是我们身体最关键的健康“预报”。所以我们要健康,首先就要了解我们的血压是否正常,我们讲“扶正祛邪”,调整好自己的血压才是最关键的“扶正祛邪”。
     关于血压高的调理,我已经写了《高血压病考》和《高血压自诊自疗详解》,血压高的朋友们可以参考。
   我们今天着重讨论血压低,是什么原因造成血压低呢?不外乎两点:一是血管里的总量不够,或者说是血管里的血少;二是心脏博动力量小,输出量少,或者说是心脏功能差。
   那么形成低血压到底有哪些病因呢?
   (一)如果脉搏弱,而心脏搏动正常,一般是胳膊经络有瘀堵的现象。这是“假低血压”,把经络疏通了,脉搏强了,血压就会露出它真实的面目,其实血压是正常的。可以参照《高血压自诊自疗详解》解决。
   (二)如果脉搏弱,心率也过慢,说明心脏跳动不好,这是心脏造成的低血压,就要调理心脏。心脏的问题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功能性的;另一个是器质性。器质性的就是“真心脏病”,象“先天心脏畸形”、“二尖瓣狭窄”等,就要通过手术等修复。功能性的就是“假心脏病”,象“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是因为血液循环“栓塞”,不能足量给心肌供给营养,心脏工作才会不正常,比如“心慌”、“胸闷”、“心脏间歇”等。如果我们把经络疏通了,这些症状自然会消失。我们为什么不疏通经络呢?为什么要“心脏搭桥”呢?为什么要安“心脏起博器”呢?具体的办法将在《心脏病自诊自疗》里详细探讨。
     这里我捎带讲一讲“假心脏病”的调理:(1)一般“心慌”、“胸闷”都是由于心肌劳累或“缺养”造成的,如果马上平静地休息一会,就会恢复。如果出现“心脏间歇”,马上吃块糖或者喝点红糖水,等于快速给心肌补充能量,那么十几分钟就能恢复正常。这和吃“救心丸”是一个道理,也说明就是心脏缺少能量。还有一个办法,马上趟到床上蜷上胳膊和腿,目的是减少四肢的供血量,增加心脏的供血量,那么十几分钟也能恢复正常。这也说明是心脏缺少能量,如果遇到突然昏到的人,马上按照这个办法,就会给病人赢得生还的时间;(2)如果是多年的心脏病,我们也有办法。因为后天心脏病大都是因为血液循环造成的,只要我们疏通了血液循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前胸、后背心肺区域先刮痧、后拔罐、再配合涂敷灸疗,目的就是“活血化瘀”,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灸疗是最关键的,特别是在膻中穴和心俞、肺俞这两个范围,涂上通宝酒盖上保鲜膜再铺上一条热毛巾,天天坚持灸疗30分钟,什么样的心脏病都有明显的改善。只要有效果,我们就坚持,那么最后你的心脏病就能痊愈。这里主要是膻中穴部位,因为这里是所有血液必经之地,长期坚持在这里灸疗,是治疗心脏病最好的办法;(3)心率过快的,除了在膻中穴拔罐、泻血以外,主要是疏通心包经。轻者循环按摩就可以,一定先从手向胳膊走,刮痧再用通宝酒包敷,三五天痧消再进行第二次,如此既往,心率就会恢复正常。

   (三)如果脉搏过快,说明血管里的血总量不够。由于血量少,身体为了向全身输送营养,就得通过加快心跳的办法。就象我们跑完一百米,身体为了快速向全身补充营养,心率会加快,血压会升高。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补血把血总量不上来了,心率自然也就恢复到正常频率了。
     了解了低血压形成的病因,我们就会明白,造成低血压的因素会很多,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的低血压恢复正常,就要全方位地来探讨:
     生活里常可看到纤瘦的女性或上了年纪的老人,好端端地起床时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突然眼前黑朦朦,摇晃晃,视物不清,天旋地转,身体支撑不住而跌倒在地。多数人片刻会醒过来,但不醒的也有,后者多因跌到诱发了自己原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出现严重并发症——中风或心肌梗塞。一部分老人,尤其是瘦小的妇女,跌到后会发生骨折,这些后果都是由于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这个危险因素引起的。
     那么什么标准算低血压呢?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 张 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这里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多为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并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
     慢性低血压分类:
   1、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备、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症状更为明显。
   2、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改变到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知功能障碍、心悸、颈脊部疼痛等。多种疾病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或其他情况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慢性营养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4、餐后低血压。餐后发生的低血压。
5、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6、药物性低血压。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安定类、氯丙秦嗪、奋乃静,双氢克尿噻、速尿、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低血压有哪些症状?
   1、轻微症状。头晕、头昏、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
    2、严重症状。直立性眩晕、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晕厥、抽搐、需长期卧床。
   低血压有哪些危害?
   临床资料表明,患低血压者,血流缓慢,血凝成分增多,容易合并脑和内脏器官血栓的形成,如脑血栓、心肌梗塞等。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低血压症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患者,对低血压带来的不适和危害,要高度重视,切莫等闭视之。
     主要危害:
    (1)眩晕、乏力、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
(2)晕厥、跌倒、骨折等意外事件及死亡增加。
(3)引发心情压抑、忧郁症等精神障碍。
(4)诱发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心肌缺血。
(5)听力损害、视力障碍。
(6)身体素质差,诱发全身多种疾病。

     通过以上对低血压的分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低血压的主要成因。也就是体质性低血压,血总量不足,那么我们最终要做的,就是修固我们《健康的堡垒》—补血。补血只有靠食物来解决,还是“粮草”的问题,以下是我多年收集整理的部分补血食疗方。
    一、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放人鸡腹肚中当归头60克,黄芪50克,红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二、红枣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净鸡1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三、鲫鱼1条,糯米60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连服两月。
     四、嫩母鸡1只,黄芪30克,新鲜天麻100克(干品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五、猪心1个,黄芪20克,当归12克,党参30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六、红枣20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15天。
     七、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八、当归、黄芪、红枣各50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治低血压小偏方        1.核桃仁40克,党参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次。
  2.莲子20克,大枣6枚,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2次。
  3.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4.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0克,隔水炖熟,吃莲子喝汤。


 低血压头晕,舌质淡白:(鹿角片1公斤、老酒5公斤,泡半月多)
低血压有急慢性之分:1、急性低血压是血压由正常水平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类临床综合征。2、慢性低血压又分为体质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前者常见于体质弱者,女性较多,并有家庭遗传倾向,多半没有自觉症状,其低血压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些患者有头晕、头痛甚至晕厥、心悸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后者是从平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其典型症状是直立时血压下降,有衰弱感,但无汗,发病机理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小动脉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由此可见,贫血和低血压在临床上是无任何因果关系的两大类不同的疾病。饮食调理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 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食疗方法1、乌骨鸡 1 只(约重 1500 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在鸡腹肚中放入当归头 60 克、黄芪 50 克、红糖 150 克、米酒 50 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2、红枣 15 枚去核,粟子 150 克,洗?1 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3、鲫鱼 1 条,糯米 60 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连服两月。4、嫩母鸡 1 只,黄芪 30 克,新鲜天麻 100 克(干品 15 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入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 15 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 2 克,即可食用。5、红枣 20 克,沙参 15 克,生熟地各 10 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 3 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 15 天。预防血栓宜多吃大蒜据研究,大蒜、洋葱、胡葱等具有使血液流畅、不易出现血栓的作用。血栓是因血小板凝聚而发生的。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的血小板凝聚因子(TXA2)和阻碍血小板凝聚的生理活性物质(PG12)绝妙地保持着平衡。但是,一旦到了老年期,就会失去这种平衡,PG12的生成受到抑制,从而容易发生血栓。研究人员调查了葱类蔬菜抑制血小板凝聚的能力,从作用特强的大蒜中又发现了三种新物质;从洋葱中也发现了多种活性物质,其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消炎剂消炎痛和阿斯匹林还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这种活性物质就是我们在切大蒜、洋葱时散发出的那种刺人眼鼻的物质。此外,菠菜、菜椒、番茄和甜瓜等蔬菜瓜果和一些调味品中,也含有这种活性物质。营养产品调理建议:■3 倍用量: B族维生素 蜂王浆■2 倍用量:维生素C 螺旋藻片■1 倍用量: 复合维生素 铁质叶酸片 蛋白质粉蛋白质粉: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恢复血管壁的弹性。维生素C:促进机体内铁质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叶酸利用。螺旋藻:含有极为丰富的铁质和叶绿素,对调节血压效果显著。B 族维生素:制造血液所必须的营养素,尤其是叶酸和B 12 。复合维生素:为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素,所含的铁是富马酸亚铁,含铁量和吸收率高,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蜂王浆:双向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铁质叶酸片: 制造血红素和肌红素的主要物质。刺激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合成,预防和治疗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性低血压。 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 。低血压保健处方一般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12/8千帕(90/60mmHg)者为低血压。低血压的人易发生晕厥和休克。低血压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炎症、溃疡等,且多见于青年女性。低血压引发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胸闷气喘、易疲劳、精力不能集中、失眠、食欲差、四肢发冷、脉搏缓慢。一旦体位变化时常眼前发黑、头晕欲倒。对长期低血压的患者,医生提出的保健处方是:1、及时找医生确定低血压的原因;2、增加饮食营养、多食温补脾肾的食物;3、适当多吃食盐,可提升血压,改善头晕、困倦无力等症状。但食盐摄入量不可太高;4、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5、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参考资料:http://www.googlead1.com/
中医无低血压病名,低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虚劳、晕厥等范畴。大多由于气虚、阳虚、气阴两虚、阴血亏少或气血不足所致。目前西医对原发性低血压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刚采用辨证施治方法,运用补虚扶正、调理气机等法则,可收到增强体质,改善自觉症状,逐渐回升血压的效果,且无副作用。低血压病人在食疗的同时,还应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早晨喝点淡盐开水。平时变更坐卧起立等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不宜突然变更体位。不要做激烈运动,不应久站久立。防治低血压的食疗方,大多以天然食物补品及药食兼用补品为主。效果较好的品种有猪肉、羊肉、牛肉、火腿、鲤鱼、泥鳅、鸡、鹌鹑、大枣、龙眼肉、蜂皇浆、红糖、人参、黄芪、冬虫夏草、党参、太子参、麦冬、肉桂等。以上补益气血、滋阴助阳类食物,有助于平衡阴阳,调整血压。现介绍几种经临床验证确实有效的食疗方。1.火腿粥:火腿150克,碘盐、葱花、胡椒少量。先将粳米洗净,水滚后放大煮粥。煮至大滚后10分钟,加入火腿片,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食用时加入碘盐、葱花、胡椒粉少量调味。本方能健脾开胃,生津益血,升提血压。2.黄芪炖鸡:小公鸡1只,黄芪30克。先将小公鸡宰杀后去内脏及毛、爪。放入砂锅中,加水及葱、生姜、碘盐、陈皮、料酒各适量,用文火炖至烂熟,即可食用。此方可益气升压。3.太子参肉桂茶:太子参10克,肉桂3克,炙甘草3克。用滚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此方可助阳益气,回升血压。4.人参莲肉羹:红参片5克,莲子肉10枚,冰糖30克。先将红参、去芯莲子放在碗内,加水浸泡,再加入冰糖。然后将碗置于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喝汤、吃莲肉。红参片可连续使用2次,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及水适量,如前法蒸炖后,喝汤、吃莲肉,并连红参片一道嚼食。连续服用,或隔口服食一次。可收益气温阳,安神升压功效,尤其适宜脑力劳动伴低血压者食用。5.龙眼酒:龙眼肉100克,加入低度白酒500毫升中,浸泡2周。每晚饮用1小杯,约15毫升。不会饮用白酒者,可将龙眼肉浸泡于葡萄酒中饮用。此方可补气血,益心脾,安心神,升血压。6.红糖芝麻泥:红糖60克,黑芝麻60克,生姜30克。先将黑芝麻研成细粉,生姜捣烂如泥,三者混合拌匀,每次开水冲服6克,每日2-3次。此方能养阴补血,提升血压。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1、日常生活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2、药物治疗
  当日常治疗无效时,就必须给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减少严重并发症危险。目前,新型药物管通(Gutron)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有效治疗低血压的药物。该药由奈科明(奥地利)公司研制,生产和销售。
3、饮食治疗
·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
·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5%~20%的人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如下:
  1.餐后血液积于内脏,使循环血量降低,此时若突然起立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浴后周围血管扩张,同时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及迷走神经活动性降低,结果使得动脉收缩增强,外周阻力增大。这样,一方面循环血量不足;另一方面心脏射血受阻,极易使老年人于体位变动(由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发生低血压。
  3.久站后大约有500毫升血液积于躯干和腿部,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循环血量减少,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一些常用药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硝酸酯类制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物等,可通过降低循环血量或增加外周血量或影响交感神经活性而引起药物性低血压。
  针对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约30~60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它事。同时要多饮水,每日至少喝2~3升。
  2.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浴垫或小椅子,洗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
  3.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它物体逐渐起立。
  4.运动锻炼可改善人体对血压的调节,持之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运动后应无气喘,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
  5.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一旦有这些症状发生,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测量血压,防止病情加重。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病人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治低血压小偏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402 更新时间:2010-8-19 16:37:57治低血压小偏方:开水焐鸡蛋。每天早晨将鸡蛋一个磕人茶杯内,用沸开水避开蛋黄缓缓倒人,盖上杯盖焐15分钟(冬季可将鸡蛋磕人保温杯内)。待蛋黄外硬内软时取出,用淡茶水冲服,每天1个,连服30天,重者可适当延长。慢性低血压的防治。

 

 

低血压小偏方三则
治低血压小偏方(1)人参10克,莲子10克,冰糖30克。水煎后吃莲子肉饮汤,每日1次,连治3次。
治低血压小偏方(2)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水煎后服用,每天2次,连服3日。
治低血压小偏方(3)鸡肉25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起放人蒸锅中蒸煮,熟后趁热吃,每日1次,连吃3天。照此三方治疗,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三个小药方帮你治低血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6日 中国医药报 2006年第154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实际上,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同样严重。据门诊统计,患有头晕、乏力的中老年妇女中,低血压者约占1/5。    通常认为,血压若长期保持在90/60毫米汞柱或以下时,可称为“低血压”。医学调查显示:老年人中,2/5的中风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为什么老年人低血压会诱发中风与心肌梗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管硬化程度会不断加重,特别是脑血管硬化与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可使它们调节血流量的功能逐渐减弱或丧失,这时只有靠一定的血压才能维持适当的血流量。当血压过低时,血流缓慢,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同时,血流变缓还容易引起栓塞,从而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老年人一旦得了低血压,采用中医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有关,平时可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人参、黄芪等。在肉食中,要多吃瘦猪肉、羊肉及鸡肉、鸽子肉。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平时也应多吃一点,尤其是黄豆、黑豆、红豆等豆类食品,对控制血压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中医有些药物也可以起到升压的作用,老年人可适当采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1周。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外,艾灸治疗对低血压有较好疗效,常用艾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就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低血压特效方

1.甘草20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水煎(每次煮6——7分钟),每日一剂,分2次服。每天服药前先测一次血压,以血压正常,症状消失为愈。一般病情轻者一剂即愈,重者2——3剂即愈。若3 剂不愈,可将甘草增至25——30克再服2——3剂即可。本方治疗低血压见效快.经济,且疗效巩固,不容易复发。个别病人低血压虽然升高不明显,但症状消 失或基本消失。

 

2.食疗方:猪皮200克,黄豆60克,胡萝卜60克,炖服。早晚各一次。

              低血压效方             方1   低血压:枸杞子30克,红枣30个,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一周治愈,服一个月巩固,不复发。            方2   低血压:五味子、灸甘草各20克,茯苓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三次,1-3天治愈。            方3   低血压:肉桂、桂枝各30,甘草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2-4天治愈。            方4   低血压:甘草10,桂枝5,麦冬、五味子、肉桂各3(克),每日一剂,泡茶饮,治20-30天,治愈不复发。            方5   直立性低血压:人参、麦冬,阿胶各10,灸黄芪12,丹参15,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连服3-5剂治愈。            方6    低血压:按压公孙穴、内关穴(双侧),每穴按压1-2分钟,每日三次,几天治愈。                                                           ——卫民A(医生)临床经验方            低血压者慎服西洋参裘影萍

  林小姐有个习惯,在生活中喜欢使用国外的产品。平时经常头昏的林小姐,在最近体检时发现血压偏低,舒张压65mmHg,收缩压95mmHg。春节之前,她购买了西洋参用来泡茶,觉得既方便,又能滋补身体。然而,一段时间过后,林小姐发现血压反而更低,舒张压和舒张压都下降了15mmHg。于是,细心的医生询问了林小姐日常的生活习惯后,便指出问题可能出在服用西洋参上。医生建议林小姐停止服用西洋参,改服红参。半个月后,林小姐再次就诊,发现血压正常了。

  为何像林小姐这样的体质不能服用西洋参而应该服用红参呢?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但是参类家族中也并非西洋参完全优于国产参类,而是各有所长。西洋参的补虚效果显著,故蜚声世界。但是,在应用时还应与人参有所区别。人参补气,偏于助阳;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人参补气之力胜于西洋参,而西洋参清热生津之力又胜于人参。

  西洋参性凉味甘,凉能清热,甘凉相合,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适合于气虚津亏伴有阴虚内热者服用,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尤其是心脏病引起的烦躁、闷热、口渴等患者。

  人参性温味甘,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益智安神。人参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肺气虚弱引起的短气喘促;心气虚弱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人群。按照各种加工方法不同,人参可分为生晒参、红参、糖参、参须等。尽管各种人参都有补气之功效,但作用有所不同。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红参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

  林小姐血压偏低,不适宜服用西洋参。而药性偏温热的红参,对血压偏低者,特别是对脾寒胃虚、气血不和、头晕乏力者来说,是一种滋补佳品。

       

秘方治低血压极其有效


【配方】:当归25克,五味子25克,甘草25克,茯苓50克。【制法】:水煎服。每剂连煎2次,将第一次煎的药液滤出后,再添水煎第二次,把两次滤液混合。【服法】:每早空腹先服混合液的1/2,剩下的1/2于晚睡前温热服下。每天1剂,连服5日。服药前,先测量一次准确的血压数,如服药后血压升的特别快,可隔日再服;若稳定上升,可连续服用,直到恢复正常,服药停止。【疗效】:此方治愈患者近百例,无一人复发。【来源】:此方是一位近百岁老人祖传七代秘方,治家族性低血压同样有效。《低血压》知识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 mmHg)即为低血


一、低血压的介绍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下低血压。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认为成年人的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可认为是低血压。


一般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最大的特点是:人体除了血压值低于90/60mmHg外,没有任何其它症状,人体的器官也没有任何问题,这样的低血压是没有任何问题,也不影响寿命的,可以不用在意。毕竟正常血压标准,也只是根据大多数人的血压情况,统计出来的,并不是绝对的。





病理性低血压则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1)原发性低血压病  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


(2)继发性低血压病  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的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这真的是病啊!


二、关于低血压的方子


原发性低血压的症状在中医方面被认为是心脾两虚的气血虚证,因此推荐归脾丸(补益心神,安神养血,方中补气安神养血的药材都有),金匮肾气丸(侧重于补肾阳虚),补中益气丸(侧重于补脾气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三者选一个中成药服用。


继发性低血压一般是由急性重大疾病引起的,那什么都别说了,赶紧抓紧时间送患者去医院吧!


下面是关于非继发性低血压的调理方子:


1、桑叶类方子:补气升压,主治低血压。


桑叶


准备南、北沙参各10克,黄精30克,桑叶8克,川芎5克。


共煎汤服用,每日3次。


2、太子参类方子:健脾益气,主治伴头晕、 乏力、少气懒言的低血压。


太子参


准备太子参、山药各30克,薏苡仁20克,莲子15克,大枣10个。


将上述材料共同放置在凉水中浸泡发胀再和100克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炖煮。


待粳米煮烂后,将药、汤、米都吃完。早晚各一次,每疗程15日。


3、黄芪类方子:补气养血,主治低血压。

黄芪


黄芪50克、大枣10个,用水煎煮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


4、黄芪母鸡汤:补气升压,主治低血压。


将一只母鸡去毛,刨开腹部,去除肠类等杂物后,再将50~100克的黄芪放入鸡的腹中,将加工鸡放入锅中炖煮,直至熟烂后,去掉黄芪渣,吃鸡饮汤。


5、枸杞子大枣鸡蛋汤:调补气血,增强体质,主治气血两亏型低血压。


将15克枸杞子和10个大枣用冷水炖煮30分钟后,再加入2个去壳鸡蛋共同煮粥,每日食用两次。


6、枸杞子粥:养血补血,主治低血压。


粳米


将30克枸杞子,100克粳米,共同煮成粥,分次服用。


7、枳实类方子:治疗低血压


枳实


将15克枳实加清水200毫升煎煮至只剩100毫升时,即可服用。


以上是我对低血压方子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